APP下载

试析舞蹈类新闻的审美特质

2009-04-28林建平

新闻爱好者 2009年5期
关键词:欣赏者芭蕾舞剧

林建平

舞蹈类新闻报道是一门综合艺术,一方面,它要求记者具备一定的舞蹈专业知识,懂得一些舞蹈术语,否则他在观赏舞蹈演出时只能外行看热闹,继而不得要领,写起东西来味同嚼蜡;另一方面,它还有独特的审美需求,这就是标题的醒目美、内容的简洁美、叙述层次的多变美、情节的生动美、来龙去脉的延伸美。依靠这些审美特质,舞蹈新闻能够引发读者的欣赏欲,激发读者产生美妙的想象,如同身临其境一般,久久不能忘怀。

标题的醒目美

舞蹈新闻的标题如同舞蹈开幕的造型,首先应该带给欣赏者一种初次相见的直觉美,因而它追求标题的醒目,在醒目之中牵动欣赏者的阅读神经,激发欣赏者的审美兴趣。

有的舞蹈新闻注重标题的“直接明了”,给欣赏者以清晰的知情快感。比如《舞蹈(南韵北调)荣获特等奖》,标题就用最简单的方式告知读者该新闻的内涵所在,它没有任何的修饰,可以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信息;而《舞王亮相艺术节》则介绍俄罗斯舞蹈家莫拉·戈多伊在上海商城剧院首次献演艺术节的表演概况,其中“舞王”一词让读者兴奋不已,萌生亲临现场去观看的强烈欲望。

有的舞蹈新闻注重标题的“蕴涵丰富”,给欣赏者以回味久远的美感。比如《芭蕾的“奥林匹克”——北京国际芭蕾舞花开二度》就用了比喻性的词语把北京国际芭蕾舞比赛比作体育界的奥林匹克盛会,而“花开二度”则用鲜花再次盛开作比喻,以此指明第二届北京国际芭蕾舞大赛的盛况非凡;《地震洗礼,(藏迷)“裂变”》用词怪异,“裂变”一般用来修饰原子或地震变异现象,这里却用来修饰大型藏族原生态歌舞乐,主要的目的是强调“5·12”汶川大地震后,藏族同胞变得更加坚强、乐观、开朗,以此来颂扬他们顽强不屈的生命气魄。

不管是直白的标题,还是深邃的标题,其目的都是为了告知舞蹈新闻的大致内容,这两种手法不存在谁高谁低的问题,正所谓“浓妆淡抹总相宜”,只要恰当管用,它就是美的。

内容的简洁美

舞蹈新闻主要对舞蹈名家、舞蹈活动、舞蹈演出进行及时快捷的报道,因而在时效性限定下必须做到简洁,同时由于舞蹈叙述的特质在于“画龙点睛”,为欣赏者创造像舞蹈自身一样的想象空间,所以要求这种新闻必须具有含蓄之美,因此这两者结合起来就表现为“简洁中的含蓄美”。

比如一则名为《舞剧(一代天骄)精良巨制,草原风情保利倾献》的舞蹈新闻分三小段叙述该场演出的时间、地点、整体效果、具体内容、观众反映:

昨晚大型蒙古族原创舞剧《一代天骄》在保利剧院揭开了在北京的首场演出,演出现场气氛热烈。刚柔并济的舞姿,美轮美奂的服装,震撼人心的舞台设计,带给观众一次纯正蒙古族风情的感官享受。

舞剧《一代天骄》是一部舞蹈的英雄史诗,是蒙古族可歌可泣民族史的浓缩。全剧分为八个部分,围绕成吉思汗的人生,展现了蒙古族人民在辽阔草原、苍茫大地上生生不息、天人合一的神话。优美的舞姿配合长调、呼麦、好来宝、赞词、塔尔查说唱等蒙古族民歌元素,与恢弘瑰丽的交响乐和谐交融,制造出时而风和日丽、时而电闪雷鸣般的感受。将草原儿女无畏、勇敢、坚毅、热情、奔放的个性充分舒展。

整个演出过程中,观众不时爆发热烈的掌声,最后谢幕时,观众和演员,台上台下一起唱起《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将整场演出推上大高潮。

第一段用“现场气氛热烈,刚柔并济的舞姿,美轮美奂的服装,震撼人心的舞台设计”概括该舞剧的整体艺术风貌;第二段用“舞剧《一代天骄》是一部舞蹈的英雄史诗,是蒙古族可歌可泣民族史的浓缩”概述其核心内容,然后展开叙述舞剧八个部分的象征意味、现场氛围、艺术诉求;第三段则介绍了观众对该舞剧的艺术欣赏观感。整个行文非常简洁,但又特别优美,达到了舞蹈新闻简易中蕴涵丰富的审美追求。

叙述层次的多变美

舞蹈新闻在叙述时也追求层次分明与有机多变,层次分明主要通过自然分段来达到意思的跳跃与间断,有机多变主要运用叙述风格的统一与对立来显现。

比如舞蹈新闻《芭蕾最大的威胁就是偏见》,通过记叙塔玛拉的艺术风采、现场表演、生活历程、成功要义、艺术偏好、艺术使命等环节来划分其层次,并在纷繁多变的内容上表现塔玛拉对艺术的执著追求,以及开拓芭蕾未来的努力举措:

今年6月,“英国皇家芭蕾舞团首席”塔玛拉在国家大剧院的演出中曾以“金鸡独立”的造型保持20余秒纹丝不动,并且创下了连续42圈挥鞭转的舞坛新纪录。11月13日至15日,这位超级芭蕾明星将再度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在“《融合·交响》——国家大剧院第二届国际芭蕾明星荟萃”中亮相。由于此台演出是“第六届北京国际戏剧·舞蹈演出季”舞蹈板块的开幕式,所以塔玛拉特意挑选了《史斯梅拉达》与《冬梦》两部经典,前者热情似火,展现高超技巧;后者缠绵如梦,呈现依依离情。

生于1974年的塔玛拉是住西班牙姑娘,在23岁时就成了英国国家芭蕾舞团的首席,是当时芭蕾界最年轻的首席之一。一直以来,塔玛拉始终在努力地运用娴熟的技巧体察不同角色内在的区别,并将古典芭蕾技术与她自身深厚的西班牙文化融合在一起,因而在各种角色中都有超越性的表现。谈到成功的秘诀,塔玛拉这样概括:保持好奇心、努力练习,并且尝试通过更多的途径来完成自己的事业。

塔玛拉称自己最喜欢吉赛尔,“因为这个角色不像其他芭蕾女主角那样富有,她的遭遇更令人伤感”。今年已经34岁的塔玛拉已接近舞蹈演员平均年龄的上限了,但她却说:“现在离开舞台还太早了,至少还有10年的舞台生涯等着我呢。”

塔玛拉不仅是一位热爱舞台的舞者,更是一个把芭蕾当作使命的艺术家。她坦言:“芭蕾的明天靠我们这些新生代的舞者,我们要说服大众,让他们相信,舞蹈就像电子产品一样,是与人们息息相关的!”不过对于芭蕾艺术,她其实充满了担心:“对芭蕾而言最大的威胁就是偏见,很多人还没有看到芭蕾就说不喜欢芭蕾,就像我们吃东西,你可以说你不喜欢吃某样东西,但是你不能说你不喜欢所有的食物。”她很期待11月再次到北京的演出。

文章的第一层次是当前的美好现状,第二层次是过去的奋斗历程,第三层次是个人的艺术喜好,第四层次是现在的切身感受以及对未来的隐隐担忧。读者的情绪经历了“高潮-低潮-高潮-低潮”的波浪式起伏,自然而然地滋生一种张弛有度的审美快感。

情节的生动美

舞蹈新闻为了使叙述历历在目,有时也能创造出生动的情节,让读者在知晓简洁的新闻之余,也能产生更加美妙的艺术感受,这就需要情节生动传神,酿造别有风味的美感场景。

比如舞蹈新闻《帕克·莫拉挑战一分

钟246次击地》除了让人产生标题的醒目美以外,还做到了内容的简洁美,并且分三段叙述其艺术效果、现场表演和未来目标,以展示其层次的多变美,而最值得称道的还是第二段的情节描写生动传神:

在《激情弗拉门戈行动》中,表演者用头和手臂舞出各种优蔓而傲慢的姿势,渐渐加快舞步,乐师则以娴熟的指法弹拨出急促多变的节奏,气势如狂风骤雨,紧紧追踪着加速的舞步,舞者则用高跟鞋在地板上踢踏出疯狂的节奏并快速旋转。其间,女舞者摇摆着长长的多层花边褶裙,目光朝下,面部表情专注;男舞伴则跳得越来越快,额头上布满汗珠,气氛十分热烈。突然,吉他手在吉他上弹下最后一响,舞蹈者亮出优美的造型,一切都戛然而止,观众则被这突如其来的结局惊住,接下来便是情不自禁地欢呼喝彩。

这段文字首先表述了帕克·莫拉的舞蹈造型,然后掀开其表演气势,并运用“如狂风骤雨”来强化其艺术效果,接下来又用“在地板上踢踏出疯狂的节奏”来宣扬其舞蹈之激情四溢:然后又穿插男女舞者的表情身姿和吉他手的绝妙表演来衬托帕克·莫拉的舞蹈风范,最后则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来描绘观众的反应,观众先是“被这突如其来的结局惊住”,待回过神来之后,则“情不自禁地欢呼喝彩”。这般生动的情节和经典的小说描绘几乎没有什么差别,而在短小精悍的舞蹈新闻中出现,着实彰显了作者的艺术功底之“举重若轻、挥洒自如”。

来龙去脉的延伸羹

舞蹈新闻有时也需要像文学作品一样不但具有信息传播价值,而且肩负着形象塑造、文学构思等义务。凭着这种简约中交代故事来龙去脉的高超技巧,舞蹈新闻也能耐人寻味,塑造与舞蹈相似的构思完备、脉络清晰、结构完整的艺术功效。

比如《小村担起“东方芭蕾”传承大任》,这则舞蹈新闻首先介绍了中国花鼓灯艺术传习所在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冯嘴子村落户的大好消息,以及95岁高龄的被誉为花鼓灯民间艺术“活化石”的国家一级演员冯国佩大师的雕塑揭幕的热门场面;接下来,作者引领读者探寻冯国佩先生坎坷奋斗、成就辉煌的艺术生涯。全文分四个部分向读者娓娓道来:“初出道一幕《卖线子》观众落泪对手服;声名扬20岁大红大紫独创高难度动作;永难忘‘中南海献舞周总理连声称赞:继辉煌政府大力投入古老艺术焕新春。”在这四段介绍中。整个新闻报道如同传记文学似的塑造了冯国佩先生的感人事迹,仿佛电影放映一般历历在目。

编校张红玲

猜你喜欢

欣赏者芭蕾舞剧
百科全书舞剧
因为你的表演,我爱上了芭蕾
春天的芭蕾
留出想象的空白
舞剧《瑞鹤图》剧照
艺术欣赏是对作品的再创造
我爱芭蕾
冰上芭蕾
从日用瓷出发谈理念对欣赏者的意义
教师听课时身份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