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新闻如何才能出精品

2009-04-28刘保全

新闻爱好者 2009年5期
关键词:新闻奖精品经济

刘保全

经济新闻是以报道人类社会最新经济活动和最新自然经济现象为内容的新闻。它是有关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一切经济领域新闻的总称。经济新闻拥有广泛的受众,它是多数人关注的新闻。然而,在众多的经济新闻中,可读性强的、读者满意的经济新闻却不多。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当然,相对其他新闻,经济新闻总是先天不足——较之时政新闻缺少显著性,较之科技新闻缺少知识性,较之社会及文体新闻缺少趣味性,由此而来的还有专业性太强,难写、难懂、难记……自然,这些都是事实。但也正因为存在这些困难,如何克服这些困难才成为必要。本文就“中国新闻奖”部分获奖作品的成功经验,提出经济新闻如何才能出精品的下述诸点看法,供大家深入研究作参考和借鉴。

——精品出自对经济工作和经济生活作出正确的舆论引导。在新闻界。悠悠万事,导向为大。经济新闻要成为精品,必须对经济工作和经济生活做出正确的舆论引导。以第三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消息作品《溧阳兴办开发区杜绝盲目乱圈地》一稿为例,当时在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的推动下,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成千上万的开发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大量,占用农业耕地,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损害了农民的当前利益。针对这个在开发区热中出现的问题,这篇报道从实际出发,及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经验。它比那些听到中央有新精神就随风而动,立即写出一般反映性的报道或肤浅地只提出问题的稿件要深刻、高明得多,对现实的经济工作的推动作用也要大得多。因而报道刊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受到了上自有关决策部门,下至广大农民群众的好评和欢迎。

——精品出自对经济工作和经济生活视野的“盲点”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和分析。所谓“盲点”,是指经济工作和经济生活中那些用平常眼光看不到的、容易被忽视的微小变化之处。平常眼光看不到,但记者的眼光看到了,而且看到了这些细微变化与经济大趋势的联系,这样就有可能写出精品来。以第四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消息作品《国家统计局首次用“增加值”向外发布消息》一稿为例。在参加一年一度的国家统计局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新闻发布会上,记者注意到新闻发言人在发布消息时,首次取消了总产值的指标,而增列了“增加值”的指标时,就以此做法向新闻发言人提问,发言人做了说明。记者抓住了这个变化写出了这篇报道,成为独家新闻。

——精品出自抓住经济工作和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以第五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通讯作品《菜价追踪》一稿为例,1994年年初,物价涨势过猛,居高不下,群众议论纷纷,国家领导人十分关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也为此慷慨陈词。物价问题显然成了社会舆论的一大热点,同时也是党和政府着手解决的重点,又是解决起来难度较大的难点。记者抓住了这个“热点”追踪求源,从产地追到销地,从消费者追到管理部门,用调查到的第一手材料说话,将中央的有关指示精神同人民群众的反映有机地结合起来,说明流通渠道环节太多,是城市菜价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报道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很有说服力的依据。之后,各地出现的蔬菜直销,尽量减少流通渠道加价等措施的实行,都是这篇报道结出的硕果。

——精品出自对经济工作和经济生活作出理性认识和分析。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性思维。”毫无疑问,这个论述对于我们写作经济新闻精品也同样适用。因为经济现象和经济事件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孤立的,而有其内在的经济规律和联系。从事经济报道的记者(通讯员)。应善于运用理性思维去开掘经济新闻的内涵,揭示经济现象的规律和本质,并预测、展示经济事件的发展趋势。以第四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通讯作品《九江米市能否再度辉煌》一稿为例,报道抓住粮价放开,粮食流通全面走向市场这一敏感性问题。并及时捕捉住全国闻名的九江米市呈现衰萎这一具有典型意义的题材,联系当时各地兴起的“建市场热”和随之出现的“空壳市场”的情形,把握住在“能否”二字上做文章,从米市兴衰来观照、思考米市未来的发展前景。从而深刻揭示出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两种不同体制碰撞而产生的矛盾、冲突,提出了如何做好社会主义市场这篇大文章的深刻主题。报道在构思和写作上,突破了“非黑即白”、“非好即坏”的思维定势,寓理于事,层层递进,从不同的角度对新闻事实进行观照,引人思索,给人以启迪。同行们称这篇报道是一篇就实论虚,富有思辨色彩的好报道。还有“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的《第一职业怎么了》(第三届二等奖通讯作品)、《开封缘何不“开封”》(第五届二等奖通讯作品)、《包起帆的“金牌”究竟属于谁》(第十五届二等奖消息作品)等,都是这方面的成功佳作。

——精品出自写好经济活动的主体——人。毛泽东同志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然而在新闻实践中,这种关系常常被错位,物成了主体,人成了客体,现在报纸上不少经济新闻是“见物不见人”,就物写物,就生产写生产。有的报道虽然写了人,但只有“人影”,他们或者被放到了被动的位置,当作某种政策或措施的印证者、某种工作经验的陪衬者,或者被抽象为“大家”、“工人们”、“村民”、“少数人”、“大部分同志”。这样,本来生龙活虎的人的经济活动,在作者的笔下却陷入指标、任务、方案、措施、进度、产值、利润、质量、数量等干巴、枯燥的概念叙述之中,变得死气沉沉,没有生机,难怪读者不感兴趣。综观已评出的第1-16届“中国新闻奖”中的经济新闻,绝大多数都是突出写了人,把人与物巧妙地结合起来,从而赢得了读者的赞赏和评委们的好评。像《上海出现第一位“洋菜农”》(第五届二等奖消息作品)、《昔日伐木建功,今朝栽树还债》(第五届二等奖消息作品)、《总理为民工追工钱》(第十四届:等奖消息作品)等,都是由于着力写好经济活动中的主体——人而取胜的。

——精品出自“小中见大”。小与大,个别与一般,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小是大的组成部分,它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大的本质;大是小的集合体,它能更集中地体现同类事物的性质。新闻报道的重点是大量具体的新闻事物,应该把主要注意力放在“小”的、具体的典型事物和人物上,通过它们来反映整体和全局。在经济工作和经济活动中,有的看似并非重大问题、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可是经过记者(通讯员)的精心发掘,巧妙构思,同样也可写得发人深思,很有深度。这里的关键就在于作者能不能慧眼识珠,小中见大。像“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的《贵州告别最后一条马班邮路》(第三届二等奖消息作品)一稿,消息通过记述贵州省最后一条马班邮路改用汽车运邮的事实。从一个侧面反

映了贵州山区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

——精品出自在写作方法上不落俗套,独辟蹊径。将报道写得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感染力。现在报纸上的经济新闻,其结构大多采用倒金字塔、结论、提问等形式,实践证明,如能运用抒情、对话、思考、解释等形式,方法上不落俗套,独辟蹊径,也颇受读者的欢迎。

经济新闻要写出精品,就要学会画风俗画。多给人们留下一些《村医图》、《牧牛图》、《清明上河图》之类的东西。要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反映丰富多彩的流动不息的经济工作和经济生活。有经验的记者(通讯员)为了写活经济新闻,总是调动比喻、夸张、拟人、对偶、铺垫、借代、引用、对比等各种修辞手法,力图给人留下真切而鲜明的印象。有时还可以信手拈来现成的诗句、名言以增强报道的感染力。有的还可以借鉴散文的笔法,将新闻写得富有文采。以第四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消息作品《吉林鞋,你何日流光溢彩》一稿为例,作者以翔实的材料和中肯的分析,对吉林鞋业作了全景式的展望。在地方鞋不景气的时下,给人以信心和力量。如文中写道:

如今的皮鞋市场可真是林林总总,风光无限。不说驰名中外的“老人头”,也不说流光溢彩的“舒飞雅”,单就合资企业那长长的一大溜牌号,足够你在百花园中任意采撷了:“森达”、“波士”、“卡天纳”、“三游”、“赛潮”、“特丽亚”……

然而,在皮鞋众姐妹的“比美大赛”中,我们除省城几名选手、外县个别佳丽在顽强抗争外,大部分都屈居一隅,任凭他人崭露芳华,那情景好不惨然——

……

我们曾有过辉煌。

如今,我们确实落后了——

落后于缝制鞋向胶粘鞋的过渡时期:

我们没有随着国际市场的变化而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

在人家大量引进资金、引进技术,迅速形成新的生产线的时候,却仍守在旧机器边打转;

在强大的“南鞋浪潮”冲击下,一些企业“水漫金山”;

国有长春“一皮”连年亏损,自觉难以抵挡洪水的浸泡,数百名职工现已“疏散”,工厂只剩留守人员处理善后;

去年一把火烧过的长春“二皮”,现在虽勉强可以维持生产,但昔日风采却迟迟不归;

还有一些企业。似乎看准了“汛情”,认为做鞋不如倒鞋,于是或明或暗地干起了长途贩运……

面对汹涌而至的“鞋潮”,另有一些企业。在短暂的惶惑之后,迅即在水中筑起坚固的堤坝。他们——

或走引进之路,用外资填补羞涩之囊;

或加大技改力度,用优良的设备提高抗衡的能力;

或放眼向洋,用外销托起命运之舟……

以上采用散文式的写法,让人读后,除思想上受到启迪外,还赏心悦目,回味无穷。其可读性和感染力就不言自明了。

——精品出自增加经济新闻的文化意识和知识性、趣味性。在经济生活领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有品位的生活,文化品位显得尤为重要。经济报道更需要增强文化意识,将经济与文化结合起来,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在潜移默化中引导读者科学地、健康地消费。让读者从新闻报道中得到的不单纯是经济信息和物质享受。还能得到精神上的升华、身心的愉悦。写经济新闻不能老是一本正经、平铺直叙,可以在叙述中“翻个筋斗”、“前瞻后顾”,自然而然地穿插一些与新闻有关的科技知识、社会知识、地理知识、人物趣闻、文化知识、历史沿革、风土概貌等资料,这样既能深化主题,又能增加经济新闻的文化意识、知识性和趣味性,吸引更多的读者。

以第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通讯作品《旱原情》一稿为例,文中先后引用了两首民谣,一首是当地曾流传的民谣:“十年九旱粮无收,农民饮水贵如油。茅屋破烂衣褴褛,要娶媳妇愁上愁。”另一首是:“群众编了这样一首民谣:甘井面貌变,多亏农科院;群众把福享,多亏李院长。”这两首民谣的引用,就使报道显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

——精品出自善于选择最佳角度来表现新闻事实。使报道生动活泼,吸引人。经济新闻之所以枯燥乏味,读者不爱看,与记者选择的报道角度有很大的关系。“横看成岭侧成峰”。角度,是事物的一个侧面。一个事物有许多侧面。同一个客观事实,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报道。角度不同,所体现的思想、说明的问题也就有所不同。对此,“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在选择角度上,普遍都很讲究技巧。他们一般都选择读者最感兴趣、最关心的角度和从生活的角度去选择,而不从领导、工作或生产的角度去选择。以第八届一等奖通讯作品《140万双袜子的命运》一稿为例,这是一篇视角独特、发人深思的通讯精品。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转变经营机制。这方面的报道很多,通讯也很多,但多数是正面切入,而本文作者没有采用惯常运用的批评报道的写法,登高一呼。振聋发聩;也没有发动组织全方位的太讨论,而是采用通讯体裁,变换角度,给读者讲述一个司空见惯却又发人深思的故事。这样做,既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又合乎情理,因为140万双袜子积压,既有责任人也没有特定明确的责任人,是国企改革中的一个共性问题。类似的问题到处都有,物资积压、产品积压、设备积压,比比皆是。有的属于市场瓶颈所致,但很多是体制和机制缺陷,因此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关注,从根子上去解决。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是把问题摆出来,事实胜于雄辩,真实的情况更能唤起人们普遍的关注。后来的事实证明,这篇通讯以及几篇后续报道在十五大召开前两个月见报,引起了很大反响,全国许多媒体纷纷转载、评论和进行有关的专题报道。在这篇通讯见报不久,武汉袜厂的140万双袜子也终于“走”出了仓库,报道收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精品出自善于运用各种背景材料来丰富报道的内容。“中国新闻奖”中的经济新闻佳作所涉及的人物、地点、历史状况、新名词术语等,都很重视运用背景材料加以说明和解释,以此来深化新闻的主题,充实新闻的内容。以第六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消息作品《上海家化公司好气魄,1200万元买回美加净》一稿为例,文中关于“‘美加净曾是中国销售量最大、知名度最高的化妆品牌,在20世纪80年代曾创下国内化妆品的诸多项第一”的交代,以及“20世纪90年代初,为了让国产名牌在产品开发、管理和营销等方面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上海家化以2/3以上的资产与一家国际著名跨国公司合资,‘美加净随之移师‘洋师傅麾下,上海家化因此每年获得1200万元的转让费,期限为30年”的“卖”出原因的叙述,笔法凝炼,材料翔实。这些背景材料的运用,都有力地深化了新闻的主题,增加了报道的深度和可读性,这是它成为精品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精品出自多写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经济新闻要有共同兴趣,在内容上,就要以报道生产活动为主,转向报道生活、流通、分配、交换、消费等诸项活动,

要改变过去只注意全民经济、大型企业生产的片面性,把视野开阔到全民、集体、个体、合资、第三产业等各个领域。要克服以往重生产轻消费的观念,把经济新闻同群众日常生活挂起钩来,选用读者最为接近的角度,这是把经济新闻写得有共同兴趣的一个重要技巧。从理论上说,新闻事件同读者的空间、心理距离越近,其新闻价值则越大。例如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消息作品《昆山31万农民刷卡看病》一稿,像城里人一样刷卡看病,是中国几代农民心中的梦想。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外向型经济重镇昆山,这一梦想变成了现实,在全国率先实现农村医疗保险全覆盖,这既是当地城市化进程中老百姓的社会生活发生的重大变化,也是具有全国影响的一件大事。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就必然有阅读兴趣。

——精品出自准确、巧妙地用活数字。一位经济学家曾说:“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一定质量表现为一定的数量,一定的数量又反过来表现一定的质量。数字也是新闻事实。绝大多数经济新闻,都是离不开数字的,如果没有数字,这些经济新闻就失去了新闻价值,也就毫无存在的意义。但是,数字毕竟是干巴、枯燥的。如果用不好,造成数字堆砌,就会影响经济新闻的可读性。大量的新闻实践证明,经济新闻要想出精品,就必须在准确、巧妙地用活数字上下工夫。以第十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消息作品《深圳部分外来劳务工劳动安全状况堪忧》一稿为例,在这篇消息中。作者虽然使用了大量的数字,但由于用得活、用得巧,不仅不显得枯燥,反而让人看得津津有味。如文中关于12189例工伤情况的分类统计数字,让人看后一清二楚,很有说服力;关于1998年深圳“每天有31人因工致伤致残;每4天半有1人因工伤死亡”;全年“死亡80多人”的数字,让人看后,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关于职业病问题的数字,更让人触目惊心!文中的数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有力地增强了新闻的价值,使新闻更加具体,从而增强了新闻的可信力和说服力。报道刊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全总、国家经贸委、劳动人事部等四部委组成联合工作组赴深圳调查,解决在300万外来劳务工中存在的劳动安全问题:不久,国家经贸委、全总等四部委又根据调查发出了《不能以牺牲劳动者安全来换取外资引进和经济增长》的文件。可见,报道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它的获奖,自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获奖作品中用活数字的方法很多,比如从数字中寻找故事,从数字中体现思想;纵横对比。夸张扩缩;形象比喻。穿插叙议;百分比较,类比换算等,都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编校张红玲

猜你喜欢

新闻奖精品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河南10件作品获第27届中国人大新闻奖
心经精品
心经精品
心经精品
河北省第二十五届人大新闻奖获奖篇目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