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2009-04-26王婷婷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文化导入英语写作

[摘要]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提出与实践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但在英语写作实践中,文化导入的现状并不尽如人意。本文从文化干扰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学生英语写作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写作教学中文化导入的策略,以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英语写作;文化干扰;文化导入

一、大学英语写作中文化干扰的表现

1、措词方面

具体词汇与一般词汇的使用问题。在批改学生作文时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学生在选词时首先会想到一些概括性很强的一般性词汇。之所以产生这种情况,一是由于学生在写作文时汉语思维占了上风,直接将汉语转换成英语。二是由于学生词汇匮乏,找不到更恰到好处的词汇来形容。

介词的使用问题。汉语思维是具体而形象的,动态动词使用比较频繁,而英语思维是比较抽象的,是静态的,动词的运用远比汉语少。主要是使用大量的抽象名词和介词。在表达“英语中有大量近义词”时,许多学生会将“有”译为“have”,把句子写成:The English language has a large number of synonyms.这显然是汉化的句子。与之相比The English language is very rich in synonyms. 则更符合英语表达习惯,更地道。介词的使用使句子含蓄,耐读,英语味道更浓。

习语的使用问题。习语是有特殊意义的固定词组。其意思与组成这个习语的各个词的意思大不相同。习语是语言中各种修辞手段的集中表现,是一种形象化的语言,有的习语意思含蓄,言在意外可以引起丰富的联想。习语的意思与字面意思大相径庭,导致学生对习语得了解不足,在写作中使用较少,或者存在使用不当现象。

2、语序方面

英、汉语句中的主要成分主语、谓语动词、宾语或表语的顺序基本上是一致

的,但是各种定语的位置和各种状语的次序在英、汉语中则有同有异,变化较多。在英语写作当中,许多学生对状语和定语的语序问题会产生困惑。以下面一个句子为例:我们在教室里学习。有些初学者可能会写成:We are in the classroom studying. 这显然是不和乎英语习惯的。应写成:We are studying in the classroom.状语in the classroom置于动词study的后面。

汉语的思维模式是整体式,表达方式是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英语思维是分析式的,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英语中时间状语和地点状语的排列次序都是从小到大,并且地点状语一般放在时间状语之前。[1] 如:He was born in Furth on May 27, 1923.

3、句子类型方面

下面是学生习作中的一段话:

I waked up at 6:30. I thought I was late. I washed quickly. Then I went into the kitchen. I found something to eat. I finished eating in a few minutes. I took my bike and hurries out. I rode very fast along the streets. Soon I was at the school gate. But it was closed. Then I realized that it was Saturday.

可以看到这段话完全由短句子构成,句子类型非常单调。虽然意思表达的比较清楚,但是给人的整体感觉是断断续续,不够连贯,并且略显生硬。

英语句子类型是比较丰富的。按句子长短可以分为长句和短句;按句子结构划分又有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和并列复合句;就句子用意而言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2]在写作过程中应将各种句子结合各种场合搭配使用,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根据句子的多样性要求,把上面一段话改写为:

It was already 6:30 when I waked up. Thinking that I would be late for school, I washed and ate something in a hurry, got on my bike and set out for school. On the streets I rode as fast as I could, and in no time I was at the school gate, only to find it closed. Then I remembered that it was Saturday.

改后的段落中,长句、短句交替使用,并适时穿插一些过度词、分词短语,使整段话句子类型丰富,句意表达生动、准确、流畅。

二、文化导入策略

针对大学英语写作中存在的种种文化干扰问题,根据写作课自身的特点以及写作课的学习方法,提出以下一系列文化导入策略。

1、培养文化意识

培养文化意识首先要理解什么是文化,尽管有时候很容易发现两种文化间的

差异,但是要知道在目标语言背景下怎样做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在接受一种新的文化时,文化意识至关重要。以下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认真阅读课本,找出是否有跨文化的部分;找出书中涉及文化的部分并将其按一定顺序归类;认真揣摩教材,设计一些跨文化方面的课堂活动。[3]

2、语言输入法

阅读与写作之间关系紧密,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了解发现更多的英语语言现象,学习写作方法。阅读的内容因人而异,可以选择英文报纸、杂志、英文故事、小说和诗歌。就大学生来说英文报纸可谓首选。通过阅读报纸不仅达到培养语感,学习语言的目的,还可以了解到艺术、体育、文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像China Daily和21st Century词汇容量大,难度适中,适合大学生阅读。总之,阅读是写作的先导,要养成阅读英文篇章的好习惯,增加语言输入量。

3、语篇分析法

英语写作教学并不是单纯地让学生来写作文, 还包括句子写作、段落写作、改写文章和赏析佳作。其中佳作赏析的过程可以理解为分析语篇的过程。通过分析佳作,找出富有英语特色的句式、习语,让学生去体会。分析之后通过撰写概要,改写文章等有目的的文化训练,使学生了解英语语篇结构模式,衔接特点以及在表意,信息传递方面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及逻辑分析能力。

4、习语学习法

与汉语一样,英语也是一种高度发达的语言, 拥有大量习语。英语中的习语

(idioms)包括俗语、谚语和俚语。习语来自于民间,富有群众性,集中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要想真正掌握一种目的语,就必须了解它大量的习语,从而理解它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在教学当中有意识地介绍并解释英语习语以及其渊源和运用。[4]

三、结语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写出符合语法要求、句子正确的作文,更是要使学生写出符合英语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地道”的作文,只有在写作教学中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进行文化导入教学,才能帮助学生克服文化干扰,全面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许力生.跨文化交际英语教程[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丁往道.英语写作基础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3]孙哓青.外语思维与母语思维[J]. 外语界,2002,(7).

[4]王海英.论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2).

作者简历:王婷婷(1980—),女,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科技学院助教,主要从事英语教学法研究。

猜你喜欢

文化导入英语写作
基于应用语言的英语文化导入教育方式
探析民办高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及培养策略
高职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研究
浅谈如何“步步为营”指导中学生英语写作
教师反馈对不同水平高中生英语写作的影响差异性研究
浅谈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中的文化导入
巧用西方文化导入,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语境与英语写作研究
词块策略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