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教学中心理组织技巧

2009-04-21马军德李秀梅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学习心理学习动机英语教学

马军德 李秀梅

摘要:文章从四个方面分析了英语教学中的心理组织技巧,以利于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

关键词:英语教学;学习动机;学习心理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05-0255-02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都心理状态。动机的强度和持久性对学习将产生重大的影响。”(黄国营,1997:23)世界进入信息时代,各个领域都在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外语教学也正逐步由静态的流程转向动态的活动。此处,网络多媒体等电教手段的发展助长了并不断促进班级授课制向照顾个别需要的方向改革。在课堂教学结构转变时期,心理组织在课堂教学中显得极其重要。“心理组织的中心内容是激发学习动机。动机来自非智力因素,有如驱动机器的动力,是任何教学不可缺少的。”(张正东,1999:201)因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我们探讨心理组织技巧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心理组织技巧

人的任何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激发并指向一定的目的的。怎样激发、转化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教师应学习的一种教学技巧。

1.解除学生心理障碍。在外语课堂上,学生或多或少都存有心理障碍,如:怕出错、怕别人笑话而不敢开口,由此产生胆怯心理,在课堂上感到拘束与沉重。如何让学生感到课堂温馨如家,第一步应为学生创造有安全感的心理环境,才能使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并产生学习趣和学习欲望,这正是心理组织技巧的关键步骤之一。给学生以安全感的技巧因具体的人、地、时、环境而变化。教师应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首先,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透过课堂学生的言行表情,分析他们心理动态,引导他们的情感往有利于认识活动的方向发展。语言在运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预想不到的状况,遇到困难或问题出现时,教师应稳定学生与自身的情绪,尽量心平气和地慢慢引导,力求“淡化”处理,以缓解过度紧张和焦虑造成的心理压力。其次,学习语言是在运用语言中了解与巩固的,因此,应打破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课堂是学生的实践基地之一。在课堂上,学生应是学习主体,教师是主导。要力求促进学生自己主动开口、人人参与。把英语学习的沉重负担变为乐趣,这是现代社会对教学法提出的最迫切的问题。教师应设身处地地考虑学生的困难,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尽量营造一个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保证学生的参与率,使学生能放下思想巩固。再者,因为课堂上学生是尝试进行言语操练,出错的可能性很大,教师应慎重对待改错,若见错就改,频繁改错,学生便会产生挫败心理,丧失安全感,课堂上会因担忧而变得战战兢兢,影响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挥。但错误不改对初学者来说又会创造日后难改的习惯,因此应从实际教学出发,根据不同阶段侧重改错。对于外语知识、技能的准确性,可以先求近似,然后逐渐准确。总体上应重意义,轻形式。此外,在态度上,教师要理解、关心、帮助以及公平对待学生,在个性方面,应尽量做到耐心、幽默、热情和友好,努力树立可亲可信的形象,以增进师生间的相互信任,降低学生上课时的紧张情绪和防御心理。学生一旦思想轻松,心情舒畅,对外语课就会产生热情、兴趣和学习动力的。

2.思想和情感的交流。师生间情感关系是师生间心理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教育效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是教学任务的执行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而且是学生实践活动的鼓励者和合作者,学生问题的分析者和解答者。学生自主学习的咨询者,学生遇到困难的解难者。他们在仪表、言行上是学生的良好示范,并且表现出对教学的信心和责任感;处事耐心,对人公平,不迁怒、不急躁,体谅信任学生,教师应多与学生交谈,了解、关心学生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努力取得学生信任,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师生间有了真挚的感情,教师会因学生的尊重和爱戴而更加热爱教育工作,激发出对工作的热情而进行创造性劳动,同时,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理解、热爱和尊重学生,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会因教师的鼓励和支持而不辜负老师的殷切希望,更加勤奋地学习。师生间彼此欣赏对方的优点,正确看待各自的缺点。加强理解和沟通,有助于提高合作与互助的精神。心理组织中这种“攻心”技巧也是激发学习动机的关键所在。

3.激励启发、表扬鼓励。“激励和启发是互为因果的心理状态:没有激励难于产生启发,没有启发难心落实激励。”(张正东,1999:204)老师应为学生提供有启发性的、引人入胜的、幽默的、时尚的内容材料,经常在课堂上开展小组与小组或个人与个人的学习竞赛活动,如一分钟演讲或辩论竞赛,也可穿插一些游戏活动,如猜谜、填词游戏、情景对话、分小组根据教材内容自编自导小品,条件允许的话,让学生看一些与当前教学内容有关的录像,让学生感到学习外语是一种乐趣,以此激发、提高学生对外语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动机的先锋,教师应多设计一些运用外语的情境,引导、启发学生尽量用外语思维、想象。例如:有一个人家住15层楼上,可他每次只能坐12层电梯,其余三层得步行上楼。老师可提问“Why doesnt he use the lift for the last three floors?”(为何最后三层他不使用电梯?)因为这个问题有争议,所以会引发学生积极思维并踊跃发言:(1)He wants to take exercise.(他想做运动。)(2)Maybe hes too short to reach the button for the fifteenth floor! (也许他太矮,按不到十五层的按钮。)(3)The lift to the fifteenth floor is broken.(到十五层的电梯坏了。)(4)There is no lift to the fifteenth floor.(没有到十五层的电梯。)……老师可以点评:无论答案是哪一个,这些回答都很有道理。这样学生积极思维、想象的热情就会更加高涨。心理学研究表明,表扬与褒励比批评与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而后者恰恰起到相反的作用。课堂上应以鼓励为主,让学生经常得到自己进步的“反馈”,以建立学习的信心。老师应研究建立一套奖励的制度,使学生生动活泼地自动学习,再接再厉,不断前进。在课堂教学或批改作业时常给予表扬或鼓励的评语,增强外语学习动力。

4.获取成就感。“成就动机是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是一种主要的学习动机。”(伍新春,1999:121)M.韦斯特说过“外语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应努力使学生自主学习,学有所乐,学有所得,因为每个人都渴望有所成就。当证实了自己的成就而产生成就感之后,就会兴致盎然,干劲十足,情不自禁地要求更上一层楼。要使学生保持对外语的兴趣,必须使他学好。一旦他们听懂外语语句,用外语写出篇章并能用外语与他人进行口头交流时,那种获得成就感的喜悦是不言而喻的。成就感最能激发学习热情,产生学习动力。所以,一方面教师要提高课堂的凝聚力,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听说读写去看到学习成就。另一方面,要因材施教,照顾到个体。目前,许多学校都实行分级教学,或分快、慢班教学,这样,每节课使班上最差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也使冒尖的学生都能发挥学习潜力。相信、体谅、关心学生,学生也会因爱老师而爱外语,因力求不辜负老师对自己的尊重而提高成绩,由于出了成绩而产生了成就感。有了成就感,便会再接再厉。再一方面,要防止两极分化。两极分化是个别走向极端,也是学生丧失成就感的过程。有些学生外语学不好并非是智力因素,而是人为或偶然原因。如:(1)对本科目不感兴趣,其他科目的学习负担很重,使之无法同时兼顾;(2)学习外语的能力特别低,感到特别困难而丧失信心;(3)教师教授不得法,或是外语教学条件特别差;(4)认为外语对自己的专业或将来的工作没有多大的关系;(5)来自农村或边远山区学生的基础差,学英语只是为应付考试,缺乏信心和兴趣。对此,一方面,教师要进行形势教育:如目前我国加入了WTO,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高度需求;另一方面,教师应表现出对后进的学生有信心以防止他们放弃而丧失学有所得的可能。教师应将有节课具体化,学生完成之后,即予肯定,使学生及时看到自己的成就。

二、结语

学习动机取决于一个人想学知识的迫切性及其需要、兴趣和价值观。运用心理组织技巧从思想、情感、行动和学习效果上,去激发维持学生的一定的学习动机,促使他们有效地进行学习;同时在没有什么学习动机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学习活动,以此通过学习来激发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国营.英语教育学[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

[2]张正东.外语教学技巧新论[M].科学出版社,1999.

[3]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杜诗春.心理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章兼中.外语教育心理学[M].安徽教育出版社,1985.

作者简介:马军德(1970- ),男,江西临川人,抚州职业技术学院英语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二语习得和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李秀梅(1972- ),女,江西金溪人,抚州职业技术学院英语教研室讲师,硕士。

猜你喜欢

学习心理学习动机英语教学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职业高中生数学学习心理研究与对策
微课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
公开课与常态课学生学习心理和行为的表现分析
关于职业院校技师层次学生学习心理状态分析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