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明皇与杨贵妃爱情悲剧缘何盛传不衰

2009-04-17王义梅

文学教育 2009年3期
关键词:身份受众爱情

唐明皇、杨贵妃爱情悲剧为何盛传不衰?从传播学的角度看,李杨故事作为传播内容为何可以盛传不衰即跨越千年时空取得影响如此深远的传播效果?笔者尝试从5W传播模式入手以求在受众心理分析层面做进一步挖掘。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在其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最早以建立模式的方法对人类社会的传播活动进行了分析,这便是著名的“5W”模式:

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s)。

其称谓来自模式中五个要素同样的首字母“W”。五要素中,本文主要从受众分析的角度进行探讨。

李杨故事作为传播内容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特殊身份:李杨之恋不是普通的男女恋爱,而是帝妃之恋,身份显贵,非老百姓所企及,神秘感强,因而,其故事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特殊事件:引发安史之乱,符合受众对故事的期待,情节曲折,有高潮,有起伏,故事本身具有可感力。

特殊场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具有宏大的历史背景。

特殊爱情:超现实、超身份、超生死,人们所追求的审美理想化的爱情,成为人们心中的企望。“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1]

特殊结局:杨妃之死,李杨爱情的悲剧结局,“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2],更耐人回味。

这五个“特殊”,使传播内容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受众是所有受传者如读者、听众、观众等的总称,它是传播的最终对象和目的地。

从受众心理的角度展开分析,为什么李杨故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得以经久不衰?笔者试从受众心理的窥视欲和代入式心理体验两方面来探询原因。

1.受众心理的窥视欲

人们为何对关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小说如此感兴趣?为何对《红楼梦》中宝黛爱情眷恋不忘?为何对已逝的戴安娜王妃难以忘怀?宝黛是贵族爱情,平民出身的戴安娜王妃,曾是灰姑娘童话的现实版,因他们身份的高贵,充满了神秘感,引发受众的猎奇心理和窥视欲。

那么,什么是窥视欲?

从窥视的理论来源及其内涵看,窥视这个术语是“窥淫癖”的变形,窥淫癖(scopophilia)又称观看癖,指酷爱观看他人性活动或者性器官以获得性满足的一种性变态心理。按照弗洛伊德的看法,人的所有生活的动力都来自人的原始本能。这主要包括两类:一是“性本能”;一是死本能即攻击本能。窥淫和这两种本能是紧密联系的。首先窥淫来自于人的性快感即通过偷窥的方式看到他人隐秘的时候能够给人带来巨大的心理满足和快乐;其次,这种窥视在正常的人类社会中是不合法也不合理的,它违背社会规范,也违背伦理道德,所以必须偷偷地进行,这背后隐含着社会压抑的影子。拿弗洛伊德的话说,“窥淫”是在一个超我对自我压迫的背景下进行的,有压抑就有反抗,面对压抑,人会爆发一种“死本能”的冲动。[3]

李杨二人身份显赫,一为中国最强盛时期的大唐王朝帝王,一为美貌与智慧并存,有着“回头一笑百媚生”、“羞花”之貌的杨贵妃,二者的身份,与普通百姓相差悬殊,颇具神秘感,人们在对李杨故事的解读中,有一种发现和揭密心理的满足,引发窥视的快感。那么,在“窥淫”中我们能够发现一种“隐藏、揭密”[4]的二元对立,即引起人们快感的东西往往是被隐藏的,人们若想获得这种快感就必须采取偷偷摸摸的方式,避开超我、甚至是自我的监视,这种对立构成了一种张力,“揭密”以后的快乐也就正来自于此。

对别人隐私的窥视,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是一种集体无意识。人们普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种潜在的窥视欲望。而无意识的窥视欲望常常受到意识的控制和压抑。这种意识就是政治、法律、道德、文化等社会制度和观念,为了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和发展,这些观念和制度反对窥视他人的隐私并对窥视欲进行调解[5]。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角度来探寻窥视心理:

第一,人类生来就存在对隐私的好奇,喜欢窥视隐私是人类的天性。弗洛伊德认为,由对世界的探知到对隐私的好奇和探求欲是接触、了解和适应这个世界的需要。宽容的说,也是一种对人生真相的探询。

第二,为了获得关注和认同。窥视别人隐私,大多是为了向别人炫耀自己“知道得比别人更多”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以显示自己的“能耐”,至少不会是最后一个才知道而被认为“落伍”。

第三,优越感的满足。传播学领域,美国社会学家库利在《社会组织》一书中提出“镜中我”概念,他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我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它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这面“镜子”认识自己和把握自己。受众通过对李杨故事的解读,对李杨人性的弱点及个人无法左右的爱情悲剧命运,感叹出“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李商隐《马嵬》),在哀叹的同时,对现实中相对安然的现状产生心理优越感。

第四,从自我保护的需要看,借鉴别人的过错来反思和自省。李杨虽身份显赫,但以悲剧收场,无论对历史还是对个人都具有警示作用。

第五,满足潜意识中的性意识。如前所述,窥视欲其实是精神分析术语“窥淫癖”的变形,受众通过窥视满足潜意识中的性意识的满足。如《长恨歌》中:“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此段描写杨贵妃的外貌体态,已编码成符合男性受众的幻想,迎合男性的欲望,女性受众往往也会被李杨理想化爱情下身心的交融而打动,遐想无限,他们通过“窥视”获得一种潜意识中性意识的满足。

第六,心理压力的释放。人们面临着日益强大的来自社会、家庭各方面的心理压力,通过窥视的方式寻找一种暂时的心理解脱。

结合“窥视行为界定的三条特点”[6]分析受众在解读李杨故事时的窥视心理:

(1)存在距离

此处的距离不仅为时空距离,还包含身份的距离,这种距离感产生神秘性和窥视欲。

(2)不干预不破坏

受众不干预不破坏被窥视者的状态,使受众处于“隐身”状态,在窥视时存有安全感。

(3)产生诱惑的对象

李杨二人的显贵身份和理想化的审美形象,诱惑受众的窥视欲。

笔者认为,窥视行为可界定的第四条特点:深度窥视

如果说,帝妃之恋,满足了平民对身份高贵充满神秘感的贵族爱情的表层窥视,那么,受众对李杨超现实、理想化的爱情悲剧的震撼,则是一种更深层意义空间的审美,是一种深度窥视,这种由表及里的深度窥视,给受众带来极大的满足感。

2.受众的代入式心理体验

受众在满足窥视心理的同时,其心理特征还具有一种角色代入式心理体验。李杨二人的故事在广为流传中,特别是在白居易《长恨歌》中的极力渲染,使李杨二人的审美形象偶像化,化为受众理想的审美形象,符合受众的审美追求。再者,李杨二人的爱情在《长恨歌》中被理想化,超越现实,超越生死,现实中难以寻觅。受众通过传播媒介接触传播内容的同时,潜意识开始角色转换,进行角色代入式心理体验,借此建立一种想象中的交流,一份幻觉中的亲昵,以获得现实中无法实现的心理补偿,情感共鸣也就格外强烈。

受众通过以上两个层面对传播内容进行接触,并且是带有窥视性质的接触,从受众窥视、代入式心理体验中获得了多个层面的满足。

李杨故事家喻户晓,盛传不衰,已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本文正是从传播效果上追问原因,从5W传播模式入手以求在受众心理分析层面做进一步挖掘。

参考文献:

[1]唐诗三百首.中华书局.2005年1月版.第16页.

[2]唐诗三百首.中华书局.2005年1月版.第16页.

[3]罗兰·巴尔特.历史的话语.[M] Comparative Criticism(Barthes 1981.第16页)

[4]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性欲三论[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版.第54页.

[5]蒋孔阳、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通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67页.

[6]陈磊.当代电影.CSI:犯罪现场调查——对奇观和私密的窥视.2007年第2期.

王义梅,中南民族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身份受众爱情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跟踪导练(三)(5)
妈妈的N种身份
身份案(下)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
放松一下 隐瞒身份
爱情来了
解读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