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阅读教学刍议
2009-04-17张建萍
听了一节冠名“创造性阅读教学”的汇报课。施教者所教内容是《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姜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教材中列出了五个一类生字:仞、姜、笛、怨、杨,两个二类生字:孤、柳;设计了两个训练题,一是“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是“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施教者教学这首诗时,让喜欢画画的同学画黄河,喜欢唱歌的同学唱黄河,喜欢跳舞的同学跳黄河内容的舞,喜欢讲故事的同学讲黄河,喜欢背诗文的背诗文。全班共62人,画画的14人,唱歌的16人,跳舞的12人,讲故事的8人,背诗文的12人(其中3人背了课文)。
施教者在说课时引用并解读了《语文课程标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利用画、唱、跳、讲、背等形式,多角度地让学生去了解黄河、感知黄河,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尊重了学生差异,鼓励学生选择了适宜自己的学习方式,整节课用综合性学习的方式有效落实了创造性阅读教学的理念。
我认为,这节课表面上生动而灵活,精彩又有趣味,实际上背离了创造性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
“创造性阅读教学”的重点是“教学”,“阅读”是教学的对象,“创造性”是教学的策略,即创造性地教学生学习阅读。离开阅读,谈何创造?创造性阅读教学体现的特点应该是在语言文字的学习中培养学生基本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不是离开内容的形式变幻。
施教者的课改意识很强烈,这是我们应该肯定的。但是,我们决不能回避问题。这位老师的教学行为所反映出的教育理念,有对创造性教学的断章取义之嫌。学习理论,一定要“瞻前顾后”、“左右逢源”,因为理论是行动的指南,理论不贯通,行动就难以畅达。
吕叔湘先生在《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一文中指出:“每个做教学工作的人必须先认清他教的是什么,还要认清他是给谁教的。”这位老师教的是语文,是给小学生教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的工具性体现在字、词、句的积累和运用上,体现在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写作技巧的掌握上;语文的人文性体现在作者与读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学语文,就要在掌握“工具”的过程中体验语文的“人文”,或在正确的“人文”关照中掌握“工具”。二年级的语文课上,不引导学生去识字、积词、诵文句,就没有体现出语文的工具性。如何识字、积词、诵文句?我想方法决不是唱歌、跳舞、画画,这些方法是学不会字的音形义的,是无法积累词语和文句的。
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扣住教材的编排意图。《凉州词》一文的教学目标首先要锁定在五个一类生字的识用和两个二类生字的识读上,然后要指导学生朗读好课文,并背诵诗文,即完成课后第一题。课后第二题“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不是一道简单题,它应是教学的难点,老师应释词理义,“点拨”句意,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虽说“教教材”的理念不如“用教材教”,但教好教材是用教材教的前提和基础。这一点,是不该忽视的。
《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但同时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这就是说,语文课程综合性学习的实质是借“综合”学语文,“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不是借语文学“综合”。如果这位老师借助画画让学生感知课文的情境美,借助唱歌(最好以诗句为歌词)让学生感知课文的音韵美,借助舞蹈让学生感知课文的形象美,借助课外读背拓展语文积累,这就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语文综合学习”,而这位老师之做却恰恰相反了。
张建萍,教师,现居甘肃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