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国文学课的人文教育理念和实践研究

2009-04-17

文学教育 2009年3期
关键词:外语文体笔者

彭 佳 彭 莉

笔者从事语言教学,尤其是外国语言教学多年,在教学过程中,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的学生非常重视单词的积累和语法的学习。外语基础虽好,但是知识面狭窄。对外国的社会、历史、文化的了解太少,以至于临场翻译时应变能力弱,对问题本质的客观分析能力、鉴别能力不够,思考范围极为有限,由此致使翻译不到位的境况比比皆是。

其实对于外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语言应该只是作为一种工具,打开一扇窗,去通往另一种文化,另一个世界。这样才能真正掌握这种语言,理解持这种语言的人们的心情,才能与他们建立良好的交流关系,这也才正是学习外语的真正意义之所在。也就是说,学生只有具备了基本的文化素养,在此基础之上才能更好地吸取知识、增长智慧,才能成长和适应社会的需要。

2006年开始,三年来,笔者在担任翻译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一直探索如何把“文化理解”、“文化素养和综合

能力的提高”的理念融入到教学中的课题。

一、教学实践

自2006年起,笔者先后担任05年级和04年级的翻译课的教学。从事翻译工作的译者都会有这样的体会,那就是翻译实践的积累非常重要,而且在翻译实践中很少遇到单纯翻译词或句子的情况,通常都是篇章的翻译。于是,笔者在教学上不以讲解翻译理论和各种技巧为主,而是把重点放在各种文体篇章的翻译实践上。也就是说教学思路更贴近于翻译的实际操作。同时,笔者从那时就开始进行尝试,试着将人文教育理念融入到各种文体的翻译实践教学中,让学生从各个角度更深层次的理解外语,了解外国文化。

经过对两届学生的教学实践,这种教学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达到了笔者预期的目的。对每周的两个课时,笔者是这样进行课程设计的。第一课时,让学生在课前进行充分预习,准备好相关材料。课堂上分组讨论,各自发表关于该文体翻译的要领和中外文表现时的异同等。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第二课时,请各组的代表总结发表该小组的讨论结果,相互取长补短。最后由老师做最后的归纳和总结。目的是集思广益,了解外语,知道汉语,看清中外文表现的异同。

以下以《第八课——(旅游)指南》为例,具体介绍一下课程的操作。

第一课时:分组讨论指南类文章的特点及翻译时的注意事项

在上课前要求学生对这一课题进行先行研究的考察,收集中文版和外文版的旅游指南、小册子,对照思考中外文旅游指南的表现特点,从而了解中国人、外国人对旅游的期盼心理,给学生一个思考的空间。课堂上以先行研究为据点,以收集的材料为例,把自己对该文体翻译的理解讲出来。这样做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研究、独立思考的能力。看问题不是从表面看,更不能人云亦云。

指南文实际上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广告文。广告语言不同于其他语言,它要求让人一看或者一听就能留下深刻印象。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的审美、文化、心理、社会发展都不一样。在旅游方面,各国各民族的人们对旅游的期盼度、期待度、认识度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说美国、日本等是发达国家,贫富差距不大,人们对旅游的理解不单单是出门看看,看自己没有看过的东西,而是在旅游的过程中涤荡心灵,用心去体会。而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人们的生活水平还有待提高,我们的旅游指南中出现最多的,或者说必然出现的(如果它有通过认证的话)字眼是“某某景点是国家×××A级景区”等。很明显,对这一种文体的翻译如果单纯采用直译的方法,往往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第二课时:各组代表总结发表讨论结果、老师归纳总结

在第二课时中,首先由各组代表总结发表该小组的讨论结果,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经过认真预习,充分讨论后的学生的总结发表已经比较成熟了,甚至有时候他们的发言对我们老师也会是一种启发。这时候作为老师会有很强的欣慰感,觉得他们真的是长大了,有自己的思想了,会看问题了。其实,在课上笔者所做的事情与其说是在讲翻译,讲翻译的技巧,不如说是把翻译与外国社会文化的关系理出来,并通过某些具体事例的分析整理,让学生思考一些必要的问题。因为语言是人们心灵的反应,而人都是生活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中的。只有充分理解和认识该国社会文化,抓住该国社会文化中最本质的东西,我们的翻译才不会只停留的文字表面。在了解外国的同时,我们也会思考中国;读外语的同时,我们也会思考中文的表现。所以,始终贯穿在笔者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翻译课的教学不单纯是翻译技巧的讲解,更重要的是通过人文理解使学生的人文内涵和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都能有所提高。而且,在专业课的教学中,作为外语专业的学生也需要在了解外国社会文化的前提下来学习外语。

二、检验教学结果

笔者以上的教学实践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关于这个问题,在每学期结束时都要做问卷调查,根据这些第一手调查资料,归纳总结出如下图表。

其中有位学生的发言令笔者感慨颇深:(外语发言,笔者整理并翻译)

中国的高中教学都是老师唱独角戏。比如说,英语课上老师读教材、将重要的语法点译成中文讲解一番就OK。英语课哎!学生一句英语也说不上。我想大学的教育总不至于也是如此吧。但是万万没想到的是,大学就仿佛是高中的延续…真是令人失望!

直到上了老师您的课。老师您总是以我们学生为主导,让我们在日常的学习中不由得认真对待。是老师您给了我们一个能将自己的思想和意见充分发达出来的机会和场所。谢谢老师!

三、结语

综上所述,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把社会文化理解”、“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融入到专业课教学中是可行的,有效的,也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肯定。外语专业只学好外语的单纯的教学目的已经不适应现代化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期望。社会需要有高文化素质的、有能力的、理解异文化并能顺畅的与异文化进行交流及从事教育研究、从事相应的经济活动、外事活动的全方位的毕业生。为此,正如外语学界的专家同仁所倡导的,外语专业有必要对现在的较单一的重视语言本身的教学模式进行调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同时,本次翻译课的教学实践在整个外语专业的教学中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参考文献:

1、佐岛群已等:《日本文化·社会·风土》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2、森田良行:「日本語の視点」 創拓社 1995年版。

3、张麟声「日中言葉の漢ちがい」 くろしお出版 2004年版。

彭佳,女,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讲师。主要从事日语语言学、教育学研究。彭莉,女,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讲师。主要从事汉语言学教育。

猜你喜欢

外语文体笔者
老师,别走……
另类文体巧谋篇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考场作文的文体规范
话题作文全功略(三) 符合文体要求
性能相差达32%
多一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