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

2009-04-15丁翠娟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09年4期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开发

丁翠娟

【摘 要】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切程度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它的开发和利用是新课改顺利推进的保证,也是为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提供高品质教育的基础性条件。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对新课改的推进和实施都具有巨大的作用。本文主要从课程资源的概念和特点、开发课程资源的意义出发,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发基础教育课程资源。

【关键词】基础教育 课程资源 开发 策略

课程资源是新课改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是课程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它的开发和利用是新课改顺利推进的保证,也是为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提供高品质教育的基础性条件。没有丰富和适合的课程资源,新课改无异于无源之水,离开了广阔的校内和校外资源,新课改将失去其应有之义,只会沿着过去的老路子前进。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对新课程的实施和推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课程资源的开发在新课改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应探索出更有效的课程资源开发策略,本文主要介绍课程资源的内涵、特点以及开发课程资源的意义。

一、课程资源的内涵及特点

1.课程资源的内涵。美国课程专家泰勒说过:“任何单一的信息来源都不足以为明智而综合的决定学校目标提供基础。”课程资源作为新课改中提出的重要概念,在目前尚没有公认的定义。当前,“课程资源”在国内有以下几种解释:①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②课程资源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用来完成学习活动的各种学习条件。③课程资源是指可能进入课程活动,直接成为课程活动内容或支持课程活动进行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④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社会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⑤课程资源是富有教育价值的,能够转化为学校课堂或服务于学校课程的各种条件的总和。以上定义从课程目标、教学过程、课程实施等不同角度对课程资源进行了界定。总之,课程资源是保证课程目标实现和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基础,是课程内部的构成要素和运作条件,是教学顺利进行的物质保障。课程资源并非课程本身,它的外延范围远远大于课程本身的外延范围,但是两者之间又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没有课程资源就不会有课程,课程必须要以课程资源为前提,只有经过开发和加工的课程资源,才能成为课程的要素。

2.课程资源的特点。课程资源是具有课程潜能的广阔的社会资源,是课程存在的基础。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1)潜在性。课程资源同其他一切功能性资源一样,无论其存在的形态、结构,还是功能和价值,都具有潜在性,必须经过课程实施主体自觉地、能动地加以赋值、开发和利用,才能转化成现实的课程成分和相关条件,发挥课程的作用和教育价值。相对于现实课程和课程实施条件来说,课程资源是一种“自然”因素,必须经过主观赋予意义之后才能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2)不确定性。课程资源根据主体需要而人为命定,是课程资源与一切自然资源的最大区别,同时也就决定了它的不确定性。首先,它的存在形态具有不确定性。课程资源的外延不可能绝对的划分清楚,但它却始终是一个内涵清楚但外延不明晰的概念。第二,归属具有不确定性。课程资源与其他社会往往相互整合,或者本身就是同一物,很难分清“我”与“他”的界限。

(3)多样性。首先,课程资源的“客观形态”具有多样性。不同地域、不同年代,可供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不同,其构成形式和表现形态也各异。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意识、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都具有差异性。第二,课程资源人为命定的结果是多样的。不同的主体,各自存在不同的人生经历,学识水平以及教育观、课程观等,势必导致对课程资源筛选和评价的不同,从而形成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形态的多样性。第三,课程资源的功能具有多样性。课程资源为实现广泛的课程目标服务,因而课程资源实现的课程目标也是多样的,课程资源同时又作为社会资源也具有社会效益,因此,课程资源的功能并非仅仅停留在课程领域,它的功能也是多样的。

(4)动态性。课程资源具有人为命定的不确定性,一个地区的课程资源在一定时间内总有一定的限度,但这个限度又有很大的伸缩性,地区的区位条件、自然环境、经济水平、民族文化和社会条件等都影响着课程资源的动态发展,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课程资源的内涵、外延以及内容都有一个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同时,课程资源是一个与社会资源系统、人的主观价值系统和开发条件等动态相适应的子系统,因而不同主体在不同情境下可能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是不同的,课程资源既具有动态性又具有开放性。

二、开发课程资源的意义

课程资源是新课改的一个亮点,是新课改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解决了学校资源短缺和社会教育资源闲置等突出的问题。课程资源对新课改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破旧立新,提供保障。课程资源不仅为课程目标的实现提供资源保障,而且为课程知识、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多层面标准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同时,为学生探究性、开放性、合作性学习提供了支持系统,为在家庭、社区、社会范围内开发新的教育与学习资源提供了途径、方法和范例。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够唤起人们的课程资源意识,提高人们对教育、学习的认识,发挥校外社会教育场所和设施的教育作用;能够拓宽学校教育的范围,加强学校教育在教育内容层面上与社会各个系统的联系;能够使学校教育树立大教育的观念,从而确定学校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关系,为真正建立学习化社会提供必要的保障。课程资源的开发有利于打破传统单一的课程观念,确立与学习化社会相适应的课程观念,为新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保障。

2.促进学生健康发展。课程资源的开发不仅将极大的拓展现有的教育内容,而且能够直接导致教育方法的变革。新的课程资源的引入会带动教育手段、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变革,特别是新兴课程资源会推动现有教育模式的改革,这样一来,学生的主体性会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都会有全新的发展,这对于改进传统教育以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具有促进作用,同时,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地发展。

3.提高教师的素养。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利用对于改变知识本位的单一教学具有极大的实践意义,同时对于教师的教学视野、教学技能和教学素养也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将社会需要、社会实践、社会问题等引入到教育领域中,这样课程资源就具有多元化趋势,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青少年多方面的需要,促进青少年人格和个性的健康完善。多元化的课程也有助于引发学生探究与创造的兴趣,有助于教育过程中民主、平等意识和观念的确立。资源的开放性和信息的共享特征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传统的师道尊严或被动的关系,而是演变成一种平等的、积极主动的、和谐亲密的师生关系,这对于教师的素质和素养既是一个促进又是一种挑战。

三、有效开发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的策略

课程资源是课程改革实施与推进的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要素,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对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使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确保新课改能够顺利有效地进行,必须要强化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识,因地制宜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为更好的实现课程目标服务。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是探寻一切可能进入课程、能够与教育教学活动联系在一起的资源,充分挖掘课程资源的教育教学价值。下面就如何有效地开发基础教育课程资源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1.加强学校课程资源能力建设。要充分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学校必须加强自身的能力。学校课程资源的能力建设没有实质性的依托,基本上源于对学生的研究与了解。因此,要提高学校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就必须研究符合学生兴趣、需要和认知特点的教学活动方式、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确定学生现有发展基础以及相应的教学材料和要求,照顾到不同学生的不同水平,教师更要收集那些学生常犯错误的材料,在教研组内组织讨论,同时还要及时捕捉学生的经验、感受、创意、困惑和问题等,并进行归纳总结,使之成为教学的生长点。学校要及时挖掘适合学生发展的信息,不断强化课程资源的意识和能力,并且要为广大教师提供宽广的舆论环境和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2.合理开发校内外两种资源。校内课程资源是实现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基本、最便利的资源,校外课程资源是校内课程资源的有益的补充和完善,校内和校外课程资源是学校发展,学生进步的必不可少的资源,因此,要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两种资源。但是,课程资源的开发应该首先着眼于校内课程资源,没有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只能成为奢谈。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内课程资源能为转变教育教学方式、适应新课改提供有力的保障,校外课程资源可以弥补校内课程资源的不足。因此,应该在最大限度利用校内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加强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为学生提供与校外环境打交道的便利机会,使学生能够将学到的书本知识与社会问题联系起来,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对社会的认识。同时,学校还应该建立校内外课程资源的转化机制,善于发掘和运用其他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和辐射。

3.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教学是课程改革的重要一环,教学活动也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边互动过程,因此,教学活动更强调群体和情景的差异性与独特性,不但要充分的挖掘与利用教学资源,在开发教学资源的过程中更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研究学生的兴趣和活动方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研究学生的兴趣既有利于发现学生的快乐之源,又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刻苦学习和取得良好成绩的信心和勇气,同时还能帮助教师打开记忆的宝库,从自己以往与学生打交道的经验中挖掘处大量有益的参考资料。第二,有效衡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指出学生具有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因此,在授课之前首先要衡量学生的现有水平,同时,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差异设计大量方案,组织多种活动准备丰富多彩的材料,使每个学生能够在现有水平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第三,为学生提供反馈材料。向学生提供有关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原因的反馈材料,能够帮助学生找出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走出“高原现象”,更好地促进其学习成绩的提高。

丰富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课程资源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教学资源同时又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过程的生成与拓展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要充分地开发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吴刚平.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全球教育展望,2001,(8).

[3]教育部.《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83.

[4]范兆雄.课程资源系统分析[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5]徐继存.论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J].学科教育,2002,(2).

[6]范蔚.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J].教育科学研究,2002,(3).

猜你喜欢

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开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话语的迁嬗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在线投稿与编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新时期高校足球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当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探析
基于J2EE和Ionic的ITer学习APP设计与开发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