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课堂教与学状况的个案观察报告

2009-04-14彭杜宏刘电芝

高教探索 2009年2期
关键词:大学课堂

彭杜宏 何 敏 刘电芝

摘要:运用自编《大学本科课堂教与学状况观察表》,对某“211”高校58节本科课堂进行现场观察,发现:(1)课堂教学以“全讲授”和“讲授+一般性提问”为主,课堂启发性提问极少。不少公共课教学或“照本宣科”或“30%以上的时间闲聊”。公共课与专业课之间教学状况无显著差异。(2)学生课堂讨论的参与性低,且讨论氛围活跃的少;不到25%的课堂学生学习“很投入”;理科专业课课堂总体氛围大多“沉静”。(3)课堂上各类非学习性行为都有发生,主要有“看与本课堂无关的学习性书”、“讲小话”、“没带课本”、“睡觉”、“缺课”。不同专业不同课型之间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与非学习行为无显著差异。最后简要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大学课堂;教与学行为;现场观察

一、问题提出

课堂是学校培养人才的主渠道、学生学习的主场所,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连结点,是人才成长的起跑线和社会发展的奠基石。大学课堂教与学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然而,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大学教师的重心在科研,大学生的学习在课下。与中小学课堂的关注与重视程度相比,大学课堂几乎被忽视。了解大学课堂教与学的状况,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有学者分析,高校课堂教学存在“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陈旧”等问题(周新建等,2000)[1];“大学课堂沉闷、缺少互动,课堂逃课现象严重”(葛岳静等,2002;谢惠存,2003)[2][3]。那么,当前大学本科课堂教学状况以及学生的课堂学习状况究竟如何?笔者随机选取了某“211”高校进行了五十余堂课的现场观察,以期加强对大学课堂教与学真实状况的了解,并为提高大学课堂教与学的质量和促进高校课堂的教学改革等提供启示。

二、研究方法

(一)工具

课堂观察,“是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4]。4在参考已有课堂观察量表设计的基础上,并考虑各观察项目具有现场观察的可行性以及较全面地涵概本科课堂教与学的状况,笔者通过研究组集体讨论以及预观察调整,自编了《大学本科课堂教与学状况观察表》,观察与分析的重点集中在以下三方面:(1)教学行为状况,包括教学方式、讲授教学内容状况、课堂吸引学生程度等。(2)学习行为状况,主要从讨论的整体氛围、听课投入总体状况(依据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做笔记、思考及问题回答等整体状况的定性评判)和课堂总体氛围等维度考查。(3)非学习行为状况,如出勤率、迟到、睡觉、上课看与课堂无关的娱乐性书、上课看与本课堂无关的学习性书、讲小话、玩手机、吃东西、没带课本、早退等。

(二)对象

随机选取某“211”高校3个文科学院和3个理科学院本科生作为观察对象。每堂课由靠前和靠后2位观察者进行观察。非学习行为上(除迟到、早退两项目按实到人数与应到人数之比计算外),采取由观察者依据自身情况选择视域范围(一般10-20人)观察。根据高校本科教学的有关材料,把大学本科的课程划分为公共课和专业课,对每院系的每一类课型随机观察两节。

(三)程序

对大学本科课堂进行隐蔽式参与观察,即观察者在不暴露自己身份的情况下,参与到课堂中,以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回收观察表并剔除不合格观察表,共得到116份观察表,即对58节课进行有效观察的结果。为保证观察的科学性,对每堂课的两份观察表的观察结果进行平均计算处理,合成一份数据。所有数据输入SPSS10.0进行统计。

三、结果与分析

(一)教学行为比较

表1显示了不同课程类型教师的教学方式、讲授内容状况、课堂吸引力程度三方面情况。从表1可看到:(1)教学方式上,55.6%的课堂“全讲授”,其中,公共课“全讲授”占大半,超过专业课同类比例12.7%;同时“全讲授”与“讲授+一般性提问”两种情况的比例之和为92.7%。公共课上“讲授+启发性提问”为零现象,专业课上为10%;课堂有讨论的平均约2%。(2)就结合教学内容的讲解来看,公共课上“紧扣教学内容”的为29.6%,近半数(44.5%)的课堂30%以上的时间闲聊。相比之下,专业课绝大部分(82.5%)讲授“紧扣教学内容”。(3)就教师教学的吸引力程度看,公共课和专业课上,“非常有吸引力”的课堂都是3.4%,约32.3%的课堂“较有吸引力”,即有吸引力的课堂约过30%。“一般”水平之下占64.3%,其中,“不太有吸引力”和“无吸引力”的接近30%。(4)经列联表χ2检验,教师各类教学行为状况与课型之间无连带关系,即不同课型教师的教学行为无显著差异。

表2显示,(1)“课堂讨论氛围”上,文科专业课课堂有26.7%的课堂氛围“很活跃”,而理科专业课无讨论,公共课中85%以上的文理科课堂无讨论。结合表3看,仅11.1%的英语课课堂讨论气氛活跃,50%的教育学课堂讨论氛围“一般”或“不活跃”。(2)就学生上课投入整体状况看,文科生在公共课或专业课的课堂“很投入”比例都比理科生大。如专业课上,约半数(46.7%)的课堂文科学生“很投入”,而仅1/4的课堂理科生“很投入”。同时,综合文、理科的公共课与专业课,仅24.5%的课堂学生学习“很投入”,60.4%的课堂学生听课投入处于“一般”状态,另有15.1%的课堂学生完全“不投入”。就公共课而言(见表3),教育学上,学生“很投入”的课堂比例为零,而“不投入”状况达66.7%。其它三门公共课也不到30%的课堂学生“很投入”。(3)就课堂总体氛围看,专业课上,半数(46.7%)的文科整堂课“沉静”,绝大部分(75%以上)的理科整堂课“沉静”;课堂“较活跃”、“很活跃”的比例很小(两种情况之和不到30%)。公共课“死气沉沉”状态普遍比专业课多。其中英语和计算机课以“沉静”为主,而两课和教育学课堂各情况几乎都有一定比例(见表3)。(4)经列联表χ2检验,学生的学习行为状况与课型之间无连带关系,即不同课型学生的学习行为无显著差异。同时,经检验发现其学习行为与不同专业学科之间也无连带关系,即不同专业学科学生的学习行为无显著差异。

(三)非学习行为比较

从表4可看到,(1)无论文理,课堂上各类非学习性行为都占有一定比例,无一类行为比例为零。(2)从前三位看(按其比例从大到小的顺序),文科公共课上,依次是“讲小话”(29.8%)、“看与本课堂无关的学习性书”(25.0%)、“没带课本”(20.6%);文科专业课上,依次是“看与本课堂无关的学习性书”(21.3%)、“讲小话”(12.2%)、“睡觉”(9.6%);理科公共课上,依次是“看与本课堂无关的学习性书”(24.8%)、“讲小话”(21.6%)、“睡觉”(12.1%);理科专业课上,依次是讲小话(15.2%)、看与本课堂无关的学习性书(10.1%)、没带课本(8.4%)。其平均比例的排序为,“看与本课堂无关的学习性书”(20.3%)、“讲小话”(19.7%)、“没带课本”(11.8%)、“睡觉”(10.7%),后三者比例之和为42.2%。相比之下,“早退”和“吃东西”现象最少。(3)经列联表x2检验,文科x2=18.000,理科x2=16.000,p值均大于0.05,表明无论文理科,不同课型中非学习行为无显著差异。不同学科比较也表明文理科之间的非学习行为无显著差异(x2=16.000,p>0.05)。

猜你喜欢

大学课堂
高校多媒体教学现状与改进措施研究
浅析提高大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对策构架
合理使用智能手机促进课堂有效教学
课堂有效教学之大学课堂
浅论创新教育视阀下“三固”教学模式引入当前大学课堂的意义
大学课堂中运用参与式教学法的思考与实践
浅谈新课改下261导学大课堂对大学课堂的意义
微信对大学课堂的冲击与创新
构建网络视频公开课与大学课堂教学整合学习模式
提高大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