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学结合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

2009-04-09刘明生张立逢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09年12期
关键词:工学校企学校

刘明生 张立逢

一、目前工学结合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对工学结合缺乏正确认识,使得工学结合出现学校“一头热”。

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以获取最大经济效益为其最终目的,一切活动围绕这一最终目的而进行。一些企业缺乏合作教育的思想,“只摘桃不种树”,只挑人不育人,只想“伸手拿来人才”,很少或根本不想参与培养、培育。出于自身经济利益和生产实践等因素的考虑,在出现企业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企业本身利益和社会利益矛盾冲突时,把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当作额外负担。

即使一些企业接受学生实践实习,也多是以追求效益为目的,只提供较单一的工作实习环境,不能提供专门的指导老师,把学生当作正式员工使用,按照企业工作休息制度轮岗。工作量大,有时因企业需要完成订单,会安排过多的加班时间,缺乏足够职业岗位培训和指导。工学结合模式推行,本意是要学生在工厂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学以致用。用以致学,达到提高知识和技能的目的,然而在实践中却很难工学兼顾。

此外,企业的功能是生产,学校的功能是育人,企业的管理模式与学校的管理模式不对等,企业在问题的处理上一切以制度为准则,出现问题按制度办,没有商榷的余地,更多的是必须怎样做。学校是育人场所,学生出现问题,注重教育而轻于处罚。企业的管理模式会造成学生误认为工学结合就是打工,给工学结合的开展带来一定难度。

2学校对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缺乏深入研究,认识上存在误区,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支撑系统很不健全。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内容、形式与实施路径首先需要在理论上加以探讨或研究。目前,高职教育中工学结合理论体系尚未建立,工学结合实践活动缺乏明确有效的指导。实践中容易走弯路,或急于求成或看不见工作的长期经营性,遇见困难就不自信或绕开走或盲目放弃。人们在观念上对工学结合的认识仍然存在一些误区:有人认为工学结合就是就业合作或就是与校内的产业公司合作;有人认为工学结合就是联系实习、见习单位,解决好学生的顶岗实习问题或仅仅只是建设好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等。

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支持系统很不健全。组织机构的缺失严重地影响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工作的开展。目前,许多学校没有设立产学研合作的对口协调性机构,即使已经设立,工作职责尚不明晰,相关工作还处于混乱状态。除组织机构外,还缺少人员结构、教学制度、课程体系等方面的支撑。在人员结构方面,缺乏训练有索、理论基础雄厚、实践经验丰富、动手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在教学制度方面,尚没有成熟的“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在课程方面,还没有完全将校外工作作为必修课。虽然职业证书已经被纳入课程体系,但还没有在内容上与知识体系有机融合,大多数课程还是重在知识,缺乏与工作过程相关的课程设计和课程内容。产学研合作远未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3学生缺乏对社会的了解,缺乏吃苦耐劳精神。自我意识过强,纪律观念淡薄,不愿或不能适应顶岗实习。

众所周知,目前职业学校的生源状况确实令人担忧,学生刚刚完成初中教育,知识积累和社会阅历少,学习能力都比较差,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形成,在工学结合过程中表现出诸多不适应情况,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缺乏对社会的了解,不能理解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学校是育人场所,各项管理制度是为了保障教育秩序,使受教育者能够在井然有序的环境下愉快地学习和接受教育,形成健全的人格,各种管理制度制定更体现教育的本质,而企业的管理制度是为保障企业秩序和企业获取经济效益服务的,两者存在一定差别。学生在进行工学结合之前,生活范围很窄。接触到的也仅仅是学校和家庭,对社会的了解具有局限性和片面性,当进入企业进行工学结合实习时,突然呈现在自己面前的是一个管理规范、制度严格的企业,与学校的管理相比总感觉到管理太严、条条框框太多,稍不留意就会违反规定,受到相应的处理。在此情况下,学生不能理解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感到不适,认为企业管理缺乏人性化。有的学生甚至会认为在企业工作没有人身自由,由此产生一些不满情绪。

二是平时缺少锻炼,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目前,绝大多数职业学校的学生都是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由于我国独生子女的教育现状决定了大多数学生没有从事过太多的劳动,而且一直在父母的保护下成长,缺少劳动意识和观念,养成娇生惯养的毛病。当一下子面对企业的工作时,不能适应,叫苦叫累的居多,因为感觉到苦和累,出现有的学生坚决不愿到企业进行工学结合的情况,确实让学校一时感到教育和管理无力。

三是自我意识过强,纪律观念淡薄。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过程中,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虽然是刚性的,但在违纪的处理上却是有弹性的,允许学生张扬个性。但在企业管理制度下,学生还按照在学校的状况去对待管理,就显得纪律观念淡薄,做事不严谨,认为迟到、甚至旷工一天算不了什么,有事说一声就算请假了;认为企业应当尊重自己的人格,不愿接受严格的管理等等。

二、做好工学结合工作的对策

1营造宏观的政策环境,强化政府对企业责任意识的引导。

在合作教育中政府必须主动担当起领导者与倡导者、组织者、推动者、协调者与监督者的职责,引导企业进一步提升企业责任和人才竞争力意识,开展行业人才需求预测,制订教育培训规划,组织和指导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加强政策导向和支撑作用。政府要搭建平台、创造环境、提供政策扶持,在宏观上整合企业与高校两大社会资源,推动经济和社会进步。政府的引导和支持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项目成功的有效保障。

2加强高职院校自身建设,健全机构,明确职能,探索校企共建机制,争取深度合作。

一是明确高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校级分管领导职责,并建立相应的职能部门,为学校寻找合作企业和合作项目,进行跟踪式服务,及时解决校企合作过程中的障碍,推动合作项目顺利展开。同时通过各种政策倾斜,密切高职院校与企业的联系,为双方架起产学合作的桥梁,为产学合作教育的实施提供组织保障。

二是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大力推进专业共建、课程共建、基地共建以及双师型教师队伍共建等改革,形成一种根据市场、企业变化随时适应、调整的专业与课程共建机制,能够主动适应变化,调整办学方向、专业与课程设置、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办学规模和教学内容方法等,其目的是建立起社会需求调查——决策——调整——适应的机制。

三是争取项目,形成团队,以项目来带动和引领,以团队构筑核心竞争力,以战略性合作加强校企双方深度融合与提升。从而实现四个转变:即从数量扩张向数量与质量并重、以质量提升为重点转变:从个体自发合作方式向自发与组织相结合、以有组织合作为重点转变;从项目合作为主向项目合作与战略合作相结合、以长期战略合作为重点转变;从适应性合作向适应性与导向性相结合、以导向性合作为重点转变。要进一步提高合作层次,特别是加强技术开发方面的合作,逐步缩小学校运作机制和企业运作机制、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存在的差异。

3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学生到企业实习期间要跟进服务,并争取学生利益最大化。

思想工作是关键。在同学们的实习过程中,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想法及问题。我们要能够正确看待学生反映的问题,做到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问题的根本原因,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及时解决同学们的思想认识问题。思想工作做好了,同学们能够理解和愿意配合开展工作。同时,家长们是十分关注同学的实习情况的,要与家长保持密切的交流与沟通,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是顺利开展实习工作的坚强后盾。

跟进服务是保障。在实习开始前,要对工学结合实践活动作详细安排,要安排有责任心、懂教育、善管理的老师常驻实习点,班主任老师和系领导跟进服务,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切实解决同学们生活中的一些困难问题,让学生感觉到有亲人可依靠。

争取学生利益最大化是根本。在工学结合中,要想方设法来最大限度地保障同学们的利益,能为同学们争取的一定要争取。比如往返路费、体检费、保险费、食宿费和足额的实习工资收入等,让同学们获得实惠,体会劳动收获的喜悦。

猜你喜欢

工学校企学校
2021年新增本科专业中工学农学占比最高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2017-2018学年华东师范大学授予理学、工学博士学位人员名单
学校推介
论国际商贸类专业课程工学交替实践之模式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