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际商贸类专业课程工学交替实践之模式
2009-10-15张海燕杨永明
张海燕 杨永明
高职教育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微观基础,对高职教育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将起到重要作用。因此,积极探索基于职业导向的工学交替的课程改革途径,研究课程改革中工学交替的实现条件、实现方式、实现“瓶颈”具有现实意义。笔者拟针对国际商贸类专业课程工学交替的实践模式进行探讨,旨在探索适合国际商贸类专业课程特点的工学交替模式。
工学结合与工学交替
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工学结合的本质是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文件还指出:要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由此可见,工学结合与工学交替既紧密相联,又有所区别。
工学结合是一种教育模式,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从宏观上全面把握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工学结合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进程中逐步明确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要求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落实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使职业要求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人才培养目标要体现职业需要;课程体系设置要体现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师资队伍建设要以“双师”结构为目标;课程教学要以职业为导向,尝试项目教学改革;实验实训场所建设要满足职业人才培养要求,强化校内外实验实训场所均衡发展等。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需定产”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市场化思路在职业教育领域的体现,是引导职业教育发展的宏观政策。
工学交替是一种教学模式,是在课程改革中使学生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一种操作方法,是从微观上的操作层面践行工学结合关于工学结合与工学交替的区别,在理论界并无定论,而且相当一部分职业教育理论研究人员均将两者等同视之。笔者借助工学交替的涵义试图探索在微观层面上的学习与工作相互交替的实践,将工学结合的思路体现于微观操作的层次。因此,本文将工学交替的范围界定在具体某一门专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将学习环节与工作环节有机结合,使两者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在这一层面研究工学交替,更加关注适用课程的特点、工学交替的时间安排、工学交替的内容确定、工学交替的评价考核制度等细化问题。
国际商贸类专业核心课程的特点
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专业目录,高职高专国际商贸类专业主要包括国际经济与贸易(620303)、国际贸易实务(620304)、国际商务(620305)、报关与国际货运(520605)等。综观这四类专业的共同特点,是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业务往来为专业方向,以为国际贸易及相关业务领域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己任,其中外贸及其相关行业是国际商贸类专业的主要服务行业。因此,国际商贸类专业核心课程体现出以下特点。
项目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对独立性国际商贸类专业核心课程中大量的课程是根据外贸业务流程将专业课程的教学划分为若干个项目或学习情境,项目与项目之间或情境与情境之间因业务环节的不同、业务操作目的的不同而使得相互之间虽相互衔接,上承上继,但在教学环节上具有相对独立性,并使针对某一具体项目开展独立评价与考核均成为可能。例如,出口业务操作中的客户开发环节主要培养学生利用展览会、电子商务平台等途径开发新客户的能力,培养学生客户开发、商机分析的能力,而出口业务操作中的洽谈签约环节,则重点培养学生对贸易交易条款的理解与把握能力,与客户开发环节虽然在业务上相互联系,但从能力培养、评价与考核的角度却可以相对独立地开展,不会相互掣肘。
项目之间具有明显的业务流程性以出口贸易为例,围绕学生出口业务操作能力提高而设置的专业课程,均依据出口贸易发展的业务规律体现出明显的业务流程性,课程教学围绕客户开发、出口报价及发盘操作、出口还价及还盘操作、接受与签约操作、催改审证操作、国内采购生产跟踪操作、货物运输保险操作、货款结算操作、出口收汇核销与退税操作、争议与索赔处理等环节。由于出口业务的流程性较强,以出口业务操作能力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核心课程在教学上就体现了明确的流程性。
项目内部具有较强的变化性外贸业务的特点是笔笔业务既具有一般规律,又各不相同。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外贸业务操作能力,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外贸业务操作的一般规律,而且要求尽可能使学生掌握每个业务环节特殊情况的处理技巧。
具有相对独立性、明显流程性、具体业务多变性的国际商贸类专业核心课程实行工学交替是非常有必要的,又是可行的。
国际商贸类专业核心课程工学交替的实践模式
对于国际商贸类专业核心课程开展工学交替的实践,应该符合国际商贸类课程的特点,从工学交替前提、时间、场所、内容、成果、制度等方面进行细致安排。以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出口业务操作》课程为例,可以探索国际商贸类专业核心课程工学交替实践的模式。
工学交替的前提(1)区域经济支持。开设国际商贸类专业的高职院校应该具有外向型区域经济的支持,这是国际商贸类专业得以设立及良好发展的前提条件。(2)项目教学改革。对国际商贸类专业核心课程开展工学交替实践,必须基于专业课程体系项目教学改革。只有将传统的学科体系的课程转化为职业导向的、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才有可能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过程转化为学生完成项目活动的过程。(3)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是职业教育工学交替实践的必备条件。国际商贸类专业核心课程开展工学交替实践,必须借助大量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工学交替的机会与场所,离开校外实训基地的支持,工学交替的实践将会遇到较大的困难,甚至无法施行。(4)管理制度建设。各职业院校开展工学交替需要不断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有相对完善的工学交替管理制度,才有可能保障工学交替的质量,使工学交替为培养符合行业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发挥作用。
工学交替的时间安排《出口业务操作》课程工学交替实践的时间安排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工学交替时间应实行弹性时间与固定时间相结合。《出口业务操作》课程在实行工学交替操作之前,应制定完整详细的项目成果标准,因此,对于工学交替的时间建议采取弹性时间与固定时间相结合的方法,广泛利用学生资源,保证工学交替的质量,提高工学交替的可行性,降低工学交替的执行难度。弹性时间是指在多数学生于校内实训室完成学习任务时,有社会资源保障的学生可以选择在外贸公司、生产企业、货代公司完成实践训练。对于无法采取弹性时间完成工学交替的学生,则由学院统一安排集中进行工学交替。(2)工学交替时间的确定要遵循外贸行业的业务规律。《出口业务操作》课程在确定工学交替时间时,应与校外实训基地事前沟通,在外贸公司业务量相对较大的时间内派遣学生到企业开展工学交替,使学生既能实际参与业务操作,也能对企业业务起到帮助的作用。
工学交替的场所安排《出口业务操作》课程工学交替的场所安排应采用双管齐下的方法,一方面,广泛借助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工学交替机会;另一方面,对于有能力的学生也可允许其利用自己的社会资源确定工学交替的场所。无论学院统一安排,还是学生自行确定,工学交替的场所必须是外贸及相关企业,能够为学生完成出口业务某一环节的实践操作提供机会。工学交替的场所安排是工学交替得以进行的物质基础,而这一环节的顺利解决必须依靠行业的支持。这种双赢局面的获得是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的。学院应以工学结合为办学理念,以行业需要为人才培养目标,使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二者有机统一,使行业与院校结成利益共赢体,通过专业指导委员会、行业协会学会、相关政府机关的支持与协助,建设大量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工学交替提供支持。
工学交替的内容安排《出口业务操作》课程在实践中应将工学交替内容的设置作为核心环节,制定包括职业素质、职业能力、专业知识三位一体的工学交替内容,不能因强调职业能力的提高而忽略职业素质的培养与专业知识的掌握。例如,针对出口业务报检报关的操作项目,工学交替的内容安排如下:
工学交替的成果要求《出口业务操作》工学交替实践应根据工学交替的内容安排制定详细的成果要求,以出口业务报检报关操作为例,根据工学交替内容对学生职业素质及职业能力、专业知识的要求,制定工学交替的成果要求如下:(1)学生需结合自身工学交替的体会完成体会报告,尤其应侧重于对职业素质的理解与感悟;(2)完成一套学生根据真实业务制作的报检材料卷宗资料;(3)完成一套学生根据真实业务制作的报关材料卷宗资料。
工学交替的制度安排(1)工学交替学生管理制度。要制定工学交替学生管理制度,明确工学交替期间学生纪律、考勤、行为的管理细则,学生在工学交替期间应遵守实习单位制度,不迟到,不早退,工作中能积极主动地完成指导教师安排的任务,工学交替期间相关行业要遵循商务礼仪的要求,体现职业素质。(2)工学交替指导教师管理制度。工学交替期间,应由校内专任教师与行业指导教师共同组成指导教师队伍,使每一位参与工学交替的学生能同时接受两位指导教师的指导,使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业务操作能力向行业企业实际岗位所需的能力有效转化,通过工学交替使学生具备在该业务环节上岗的能力,使学校教育与行业需求有效对接。(3)工学交替成果管理制度。一是制定工学交替成果标准确立制度。工学交替成果是将工学交替过程进行展示的媒介,设定工学交替成果的标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首先,工学交替成果标准的确立必须配合课程项目教学改革的需要,以体现项目教学目标为原则;其次,工学交替成果标准需要由专任教师与行业兼职教师共同确定;再次,工学交替成果内容需要涵盖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及专业知识三个方面,而不能单纯强调职业能力。工学交替是学生进入社会的预演,是学生向外贸职业人过渡的桥梁,所以,工学交替的目的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但却不能仅仅局限于此。二是制定工学交替成果评价制度。工学交替的实践要形成长效机制,需要有健全的评价制度支撑。国际商贸类专业核心课程在进行工学交替实践时,对工学交替成果的评价应采用双线评价、双管齐下的方式。学校专任教师主要针对学生的书面成果进行评价,包括学生业务操作成果的专业性、准确性、完整性等;行业兼职教师则对学生在工学交替期间的综合表现,根据学院设计的“工学交替评价表”进行综合评价,侧重点在于对学生在工学交替期间的职业素质提升、职业能力提高、专业知识运用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三是制定工学交替成果保管制度。对于工学交替的成果需要拟定具体的保管制度,明确需要进行存档保管的成果形式、保存方式、保管责任人及保管期限等。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实践,工学交替的成果保存与积累对深化教学改革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现阶段,国际商贸类专业核心课程工学交替的实践仍在不断摸索、探讨过程中,在未来的改革实践中,工学交替的实践还需要在以下方面深化:(1)管理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2)工学交替评价考核指标有待进一步细化;(3)校外实训基地规模仍需进一步扩大;(4)企业与学校双赢的模式仍需进一步探讨。随着这些问题的不断解决,工学交替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将为更好地推进课程改革,进而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做出更大的贡献,也必将为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目标的实现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Rauner Fder. Berufswissenschaftliche Beitrag zur Qualifikationsforschung und zur Curriculumentwicklung[M]. Baden—Baden:Nomos,2000:78-109.
[2]何靖泉,熊丽华.高职院校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08,(1).
[3]梁南丁.校企合作、工学交替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施[J].职业教育研究,2007,(2).
作者简介:
张海燕(1977—),浙江金融职业学院讲师,国际贸易专业副主任,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国际示范性重点建设项目负责人之一,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实务、职业教育学。
杨永明(1982—),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实务、职业教育学。(本栏责任编辑:王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