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直升班作业改革的尝试
2009-04-03叶芸芸
叶芸芸
数学教学的改革应包括作业批改的改革,因为批改作业是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教学中,总有一些学生以这样或那样的理由不交作业,即便是交了作业也写得很不规范,就是你磨破了嘴皮子也起不了多大的作用。针对这些情况,近年来我在对待作业布置、上交、批改、反馈的问题上做了一些尝试,觉得很有成效,在这里与大家作以交流。
一、布置作业方式的改革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布置作业一般在课程讲解完毕,下课之前。这样做的结果是延长了课堂讲授时间,却大大减少了学生练习的时间,消弱了学生知识巩固的效果。我把作业布置分成两部分,一是课堂完成的,题量控制在2~3题,主要就课堂例题教学作一个检测和练习,这两题作业当堂完成,当堂批改,当堂订正,当堂上交,时间在10分钟左右。另一部分作业是在课后完成,主要在家庭完成,即家庭作业。每天在放学之前布置,并用一线通把作业内容详细告之家长,要求学生在家独立完成,由家长监督作业态度,也方便有条件的家长检查孩子的作业,防止在家长和老师之间形成真空,促使学生端正作业态度,避免学生做得乱七八糟。
二、收交作业方式的改革
我设立了三个数学课代表,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将学生的作业分为三个层次上交:优秀生作业为上层,上交给第一个课代表;中等生的作业为中层,上交课给第二个课代表;学困生的作业为下层,上交给第三个课代表。并给每个课代表印发作业名单,便于教师在批作业的过程中及时记录下进步或退步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证明,这样做的益处颇多,学生作业上交层次清楚,让老师心中更有条理,作业批语更有针对性,同时也加强了学生间的竞争意识。这种上交作业的方式,激发了学生写好作业的信心,促使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互相转化,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竞争欲望。
三、批改作业方式的改革
我们学校要求教师采用“全批全改”的作业批改方式。随着数学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很多专业人士指出“全批全改”存在很大的制约:①教师花费在评改作业上的时间过多。初中数学作业天天有,学生天天做,教师天天改。如果一个教师任两个班,每班按50人计算,每次要批改100本作业;若每次留4个题,一次要批改400道题,若每本作业平均用2分钟,就要花去3个多小时的时间。尤其是批改几何作业,还要花费更多的一些时间。再加上平时小测验、单元测验、班主任工作、备课……忙得团团转,探索教学改革的时间难以保证。②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素质教育下突出的特点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可是作业的“全批全改”是在学生头上的“紧箍咒”。使他们天天忙于按时完成作业,不思考对与错。学生主动思考,自我检查的积极性受到压抑。③师生双方获得的信息失真度很大。学生做作业,教师批改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师生双方获得信息的重要通道。
在实践操作中,在不违背学校“全批全改”要求的前提下,我首先根据学生分组,调整作业批改顺序。我的批改顺序是:下层、中层、上层,作业的下发订正顺序也为:下层、中层、上层。下层作业最先批改好,并在批阅中层作业之前下发,再去批改中层作业,再在批改上层作业之前下发,最后去批改上层作业,充分利用这个“时间差”来下发作业。这样做可以尽可能地避免学困生订正时的抄袭现象。这样的方式既符合教师自己的心理特点也符合大班额人数多的特点。教育心理学表明,教师的情绪和精力刚开始作用教学对象时保持高涨,但会随着对象“作业”的优劣而产生起伏变化,而先劣后优的顺序会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教师的批阅热情,同时也减弱了因长时间批阅作业而产生的负面影响,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最佳反馈总结。
四、作业反馈的改革
根据学生分组,每天从每组中选出一名学生,按下层检查上层,中层检查下层,上层检查中层的顺序组成信息小组,他们汇集班上作业中出现的典型错题进行“会诊”,分析错误原因,提出正确答案供学生参阅;收集作业中做题方法新颖巧妙、思路简捷、一题多解等典型范例,及时向全班进行交流。这样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总结正、反两种典型,消除错误,开阔眼界,巩固知识,掌握方法。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了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
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各层次的作业情况明显好转,不会出现无故不交作业的情况了、字迹变得工整了、正确率也提高了,特别是“下层”作业的数量已从原先的15本减少到现在的6本。在分层批阅的尝试中,我充分享受到了对于有针对性尊重学生作业事实基础上构建的科学合理的批阅所产生的成果,必须给以及时的总结与改进,及时激励进级学生争取更大进步,鼓励降级学生寻求原因,摆正学习方法,从而达到全体学生能够共同进步的教学目标。
(责任编辑:张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