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教师的角度看高职教育的教师发展问题

2009-04-02周佳球

职业教育研究 2009年3期
关键词:教师发展高职教育

摘要:我国的高职教育改革基本上采取的是一种“自上而下”行政管理命令的方式,广大教师缺乏主动性。要结合高职教育改革促进教师的个人发展,关键是要处理好教师与专业教学团队的关系、教师个人能力与专业发展的关系及教师个人教学与人才培养的关系三个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师发展;专业教学团队

我国高职教育的办学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人才培养要实现“三结合”,即基础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专业教育与特色教育相结合。高职院校要为市场提供理论基础扎实、动手能力与适应能力较强的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必然要求高职教育教师通教学、懂生产、会管理,既要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有专业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还要有管理经营能力和市场科技信息意识。简单地说,就是要求高职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一方面,高职教育对教师的要求高,另一方面,高职教育教师的发展遇到了一些困境。解决高职教育教师发展的种种问题,目前已经有了一些比较好的思路,有些高职高专院校成功地探索了一些结合本校实际的做法和手段,如深圳技师学院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推出了“教师职业教育能力培训与测评”。从现状来看,在这些自上而下的改革当中,教师通常是被动的,个人积极性还没有真正调动起来。只有真正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根据教师的实际考虑教师的个人发展问题,才能得到教师的支持与配合,各项教育教学改革才能真正发挥效果,落到实处。基于这样的考虑,笔者认为,高职教育教师发展的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即教师与专业教学团体的关系、教师个人能力与专业发展的关系及教师个人教学与人才培养的关系。

教师与专业教学团队的关系

专业教学团队是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新主体,改变了以往以系部、教研室为主导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然而,据普遍反映,广大教师对专业教学团队的认识尚属一知半解,加之目前专业教学团队的运作管理流于形式,还难以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柳国辉认为,教师团队是由若干个具有知识、技能等综合素质与独立个性的教师个体组成,通过教师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教育教学行为上具有共同目标、共同规范的一种组织形态,是一个介于学校与教师个人之间的群体。教师团队管理就是要对教师团队这个群体进行主动的计划、组织、控制、协调等,既具有团队管理的一般属性,又兼备教师职业的特性。具体而言,教学团队是指以课程、课程群组的建设为任务,整合教师力量形成的教学实施、研究与改革的教学业务组合。教学团队可以打破原有的教学行政组织(如院、系、教研室),实行跨专业或跨院系组合。专业教学团队的特点是:管理目标具有“双赢性”,团队定位具有“双向性”,管理计划具有“双层性”。

高职教育的开放性与职业性要求教学单位与教师摒弃以往“单兵作战”的教学、研究方法,要像企业一样开展人才培养合作,培养教师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一切工作的思路都要从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出发。通过专业教学团队教师的合作,不仅可以完成学校的各项管理目标,实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而且专业教学团队教师之间的知识共享、互相学习、相互促进有利于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可达到“双赢”的效果。

一方面,专业教学团队的定位要密切结合学校发展的定位,积极调整专业发展方向,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另一方面,学校要协调、组织专业教学团队的合作,使专业之间的交流、渗透、合作更加顺畅,学校的专业设置更加合理,学校的市场竞争力与社会声誉更高。

专业教学团队在管理上处于学校、系、教研室(专业)、专业教学团队层级的第四级,是专业具体工作的直接领导者和执行者。一方面,专业教学团队要有局部发展的眼光,要负责团队内部成员的数量、分工、教师教学质量、教师专业发展等管理工作;另一方面,专业教学团队还要有全局发展的眼光,要负责专业内部与专业之间的课程合作、教学目标合作、人才培养合作等宏观工作,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要符合学校的总体目标。

高职教育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是依靠专业带头人带动、扶持一批骨干教师,建设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围绕这个目标,要通过民主选举与领导推荐任命专业带头人,开展各项工作,专业带头人在专业教学团队的组建上应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在具体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中,应考虑到教师的年龄、性别、知识结构背景、教龄、教学经验、教学水平与教学风格等因素,既要保证团队的和谐团结,又要使教师个性彰显、百花齐放。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要围绕专业带头人共同推动专业的教学科研发展,在教学团队中统一各课程的能力培养目标,依靠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动提高教学质量。可从企事业单位聘请能工巧匠和专业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建设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学的实践性与应用性。在教育教学绩效的评估方面,不仅要评估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成效,还要评估整个专业教学团队的工作成效,审视教师之间的协作与合作成效。

在专业教学团队中,教师应主动适应专业教学团队在发展中的调整与定位,相应地调整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重新定位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个人发展是主动的。与此同时,专业教学团队要结合教师的实际情况,充分整合资源,合理配置人员,根据需要确定教师的专业定位,为调整后的冗余教师创造条件,促使其不断进步或重新定位,以适应专业不断发展的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个人发展又是被动的。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其专业发展只能依靠专业教学团队,而专业教学团队的发展归根到底又要依靠每个教师的发展。

教师个人能力与专业发展的关系

高职教育发展到今天,出现了很多新的专业,其中很多是因应“订单培养”和市场需求出现的,但也有不少专业的设立是缺乏科学调研的,专业的发展缺乏持续性。目前各专业的发展状况是虽有专业课程体系的搭建,却无专业教学的分工,使得整个专业教学彼此脱离,不成系统。有些高职院校有很好的专业教师,但是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能力与社会市场的需求相距甚远,创不出名牌专业。这主要是因为整个专业教学团队缺乏凝聚力,教师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目标,没有一致行动。在专业教学团队的管理中,教师既是执行者,也是决策者,专业发展的目标与计划都应集体讨论决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拟定应集思广益,充分发挥教师个体的力量进行调研,提交方案,然后由专业带头人统筹决定最后的方案;教学计划要认真听取教师的反馈意见,再确定专业课程的开设;教师之间要充分交流,对课程进行整合,服务于“双证书”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还可以进行集体备课,共同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之间要开展听课、说课,互相学习,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在教学评估中,教师应各有分工,落实责任,切实推进各项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淡化基础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界限,逐步实现教师一专多能”。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出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要依靠现有教师力量,二是对高专教育的教师提出了“一专多能”的要求。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更进一步明确提出了高职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方向和具体建议,就是要“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要“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目前,高职教育的教师队伍大部分是由缺乏企事业单位工作经验的普通高校教师、中等师范教育教师及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的高校毕业生组成的,他们缺乏必要的职业水平①,反映在教学中,就是教学过程缺乏实践性与职业性,理论与实践存在一定的脱节。

结合上述两个文件的精神与我院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高职教育教师的发展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帮助教师确定专业方向,二是创造条件让教师轮流进行顶岗实践。

在帮助教师确定专业方向方面,我院的具体做法是,在专业教学团队中帮助每个教师确定其专业的教学、研究方向,尽量按照其专业方向实行一门基础课﹢一门专业课的授课安排,如英语语法﹢四六级考试辅导、商务英语阅读﹢国际贸易实务、商务英语听力﹢商务英语谈判等,通过合理调配专业教学团队资源,使教师学有专攻,教有所长,工作顺利,团队和谐,凝聚力增强。

在创造条件让教师轮流进行顶岗实践方面,我院的专业教学团队在专业带头人的带领之下,合理安排教学任务,结合学生的顶岗实习,一边在公司企业顶岗实践,一边作为学生顶岗实习的联络教师或巡视教师,通过网络通讯与实地考察,指导学生的顶岗实习。这样既可以提高教师的职业水平,又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与实践教学能力,还可以联系企业公司与学生,有百利而无一害。

教师个人教学与人才培养的关系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要实现“三结合”,即基础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专业教育与特色教育相结合。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基本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还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贯彻素质教育,突出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目前,高职教育教师的教学方法基本上还遵循以往普通学历教育的方式,以讲授为主,学生课堂参与少,理论与实践脱节。而高职教育强调能力本位、职业岗位教育,倡导“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注重模拟工作环境与生产过程,通过引导与示范完成任务项目,提高学生解决岗位生产劳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遵循“课堂训练能力,课外拓展素质”的方针,依靠教师全方位地为人才培养服务。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依靠专业教学团队对每门课程的每节课进行能力目标分解,结合每门课程的特点,突出某一能力,其他能力的培养齐头并进。譬如商务英语阅读,授课教师应将“读”的能力作为课程的重点培养目标,把阅读分为课堂阅读与课外阅读两部分,再利用课堂阅读培养学生不同的英语技能:“写”——听写单词或短文;“说”——进行商务话题课堂报告;“译”——翻译商务英语单词短语、长句难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布置任务,指导过程,依靠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各项能力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的学习模式是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工学结合”,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与职业性,要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融教、学、做于一体,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

工学结合要求学生除了校内学习之外,还要到企事业单位见习、顶岗实习。目前,高职院校大多采取“2﹢1”或“2.5﹢0.5”的学习模式,学生至少有半个学期在企业顶岗实习,这就给学校带来了很多管理难题,如果学校管理跟不上,顶岗实习就会变成放任自流的提前毕业就业,因此,加强对顶岗实习的领导与管理十分重要。对顶岗实习的领导管理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分期集中,进行学习总结,学校派出指导教师,每个月抽时间分地点将周围的实习学生集中起来开展教育教学;二是指派指导教师参与学生的顶岗实习,负责指导一定数量的实习学生,布置实习任务,利用各种现代通讯技术,对实习学生进行指导教育。教师不仅可以直接对实习学生进行管理跟踪,还可以利用自己掌握的社会资源与信息渠道为实习学生、毕业生提供职业信息,解决就业问题,成为学生的职业指导师。

素质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依靠良好的学风校风,还需要有平时的严格管理。学生管理主要是依赖辅导员和班主任,因此,非班主任教师有时会有一种“事不关己”的想法,课堂教学只是传授知识,缺乏对学生生活、情感方面的关心,甚至某些教师在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方面与学生的期望存在较大的差距,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恶情绪。高职院校的学生不同于普通高校的学生,自制力较差,依赖性较强,加之辅导员和班主任有时候力不从心,专业教师的教育作用就显得更有影响力。因此,应提倡专业教师在课堂上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带领学生进行课外的项目研究,指导学生的学习,渗透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身体力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道德观念。

注释:

①职业水平指“要了解市场,了解专业市场和人才市场;要了解行业需求、职业需求和岗位需求。”

参考文献:

[1]张宝歌,正视问题,打造高职“双师型”教师[J],中国高等教育,2006,(8)。

[2]彭移风,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困境与出路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6,(10)。

[3]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柳国辉,论大学教师团队建设[EB/OL],2007-09,http://est.fjnu.edu.cn/uploadfiles/柳国辉.doc。

[5]湖南大学教务处,湖南大学关于教学团队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EB/OL],2007-04-30,http://english.hnu.cn/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category§ionid=24&id=100&Itemid=168。

[6]聂莉琼,深圳高等职业院校系部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和管理策略[J],职业教育研究,2006,(6)。

[7]李国辉,运用网络指导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实习的体会[J],中国科技信息,2007,(12)。

作者简介:

周佳球(1973—),男,广东高要人,硕士,广东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法、英美文学。

(本栏责任编辑:王恒)

猜你喜欢

教师发展高职教育
如何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
教师发展自律动力问题探讨
民办本科院校教师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教师专业成长需求和培训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