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读物造就智慧人
2009-04-02谭旭东
谭旭东
少儿读物中,科普读物是非常重要的品种。近年来原创少儿文学图书出版有些升温,遗憾的是,很多少儿社在科普读物出版方面力度不大,而且过分地热衷于做少儿畅销书,甚至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引进外版童书。如果少儿社不能对出版市场和出版空间进行有效地调节和平衡,势必造成少儿阅读患上“食洋症”和“追星热”。
湖北少儿社在这种情势之下,为了改变少儿的阅读取向,优化儿童阅读生态,于2009年元月北京订货会隆重推出“中外少儿科普精品书系”的第一辑20册,我觉得这是件令人振奋的创举。这套为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迎接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书系,集中展示了我国少儿科普创作编辑出版成果,给广大少儿读者提供了一份品质超群的精神食粮。
“中外少儿科普精品书系”是从建国60年来产生较大影响的少儿科普读物精品中遴选出60部作品加以编辑出版。主要包括少儿科普原创作品、少儿科学文艺作品和少儿科普翻译经典作品3部分。
遴选原则为:曾经产生较大社会影响的科普佳作、真正的少儿特色的科普作品、有篇目入选中小学教材目前仍具有相当市场潜质的作品。因此入选作品,无论中外,必须具备3个条件:
一是“名著”,即不论是内容、文笔质量上乘,经过时间的检验,都是名家经典之作;
二是“科普”,即起着科学启蒙、科学普及作用的作品,那些不含科学内容的玄幻、魔幻小说,即便是《哈利·波特》那样广有影响的作品也不收入;
三是“少年儿童”,即必须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科普作品,即便是霍金的《时间简史》、盖莫夫的《物理世界奇遇记》那样优秀的科普读物,由于读者对象是具有大学文化水平的人,对于少年儿童来说过于艰深,也未收入。
翻阅了“少儿科普名人名著书系”,发现它有三大特点:
一是权威性。为了保证书系的权威性和公正性,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和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成立了书系编辑委员会,负责书系作品的推荐和遴选。由4位院士任顾问,18位知名科普作家任编委。
二是高质量。如书系第一辑里收入的是中外一流的少儿科普作家的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如书系就包括了法布尔的《昆虫记》、叶至善的《失踪的哥哥》、萧建亨的《布克的奇遇》、刘后一的《算得快的奥秘》、叶永烈的《叶永烈讲述科学家故事100个》等。其中不少作品入选中小学教材。中国科协成立50周年“五个十评选”中,“最受欢迎的十部科普作品”、“十大科技传播人物”的少儿作品部分几乎全部囊括。
三是开创性。这个出版工程堪称首创,这样大规模编辑出版“少儿科普名人名著”还是第一次,是目前国内最权威最大规模的少儿科普经典文库。
今天是电子媒介时代,即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最大特点就是知识容易更新换代,这就意味着知识容易老化。
因此,这样的时代需要的人是具有创新思维的智慧人,而不是那些仅仅会记住课本知识的“好孩子”。
阅读科普读物不但可以弥补家庭教育和课堂学习的不足,而且还可以真正达到科学普及、知识型塑和审美教育的目的,更能够激发少儿读者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