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叶永烈:写“四人帮”不易

2009-08-27

南风窗 2009年16期
关键词:张春桥陈伯达华国锋

陈 远

很多人读着他的书长大,70后出生的一代人,很少有人不知道《十万个为什么》。

在上海明达公寓,记者说出一个门牌号码,保安说:“哦,那个作家。”

他是叶永烈。

2009年初,叶永烈的《“四人帮”兴亡》在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因为涉及敏感题材,出版社和叶永烈约定,不做任何宣传,也不做任何签售。这是一次静悄悄的出版。但是很短的时间,这套书已经第二次印刷。

“‘四人帮我都见过”

叶永烈没有采访过“四人帮”。但这4个人,他都见到过。

1963年,叶永烈从北京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上海电影制片厂。他听的第一场报告,就是张春桥作的。

整个上午,叶永烈坐在距离张春桥十来米的地方,相当近。他是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小人物。张春桥给叶永烈留下了深刻印象:“张春桥口才非常好,思维逻辑清楚。在这4个人当中,张春桥给我的印象最深,他是个冷静的人,讲话一句就是一句,他的演讲,如果录音,整理出来就是一篇好文章。”时隔46年,叶永烈如此回忆。

姚文元跟张春桥很不一样。叶永烈见到姚文元,也是听他的报告,1966年。

“姚文元文笔很好,但是口才不行。”叶永烈曾经专门对比过张春桥和姚文元的文章,叶的结论是,姚文元的文章“帮腔帮味”比较多,相对而言叶永烈还是比较喜欢张春桥的文章。

“文革”期间,江青经常在北京接见群众。叶永烈就是在这种场合下见到江青的,他对于江青的印象,更多的是在广播里听到江青的报告。“江青口齿非常清楚,但是有点啰嗦,尤其是讲样板戏的时候,会翻来覆去地讲,非常琐碎。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我们一般讲比较好、‘比较不错,但是江青说‘较比:‘较比好、‘较比不错。”叶永烈说。

“四人帮”中,叶永烈见王洪文的次数最多,这和他生命中一段奇特的经历有关。

1976年,在上海成立过一个“文集内片组”,50多个人。叶永烈记得,突然有一天,工宣队找到他,很严肃地对他讲:有个非常重要的任务交给他——担任“内片组”的导演,必须全力以赴把工作做好。他的工作就是要拍摄中央直接交办的影片。

每次时间都特别紧张,“从任务下达到出片,最多也就有半个月的时间。”中央交办的任务,当然要全力以赴。到了后来,叶永烈才知道,毛泽东晚年,要看娱乐性的影片,所以在北京和上海都成立了“文集内片组”,专门为他一个人拍影片。

当时的叶永烈把制片厂的人挨个数了一遍,心中奇怪:怎么也轮不到一个“臭老九”来当这个导演。也是后来得知,因为时间紧张,所以在电影厂以手快著称的他才被选中了。

王洪文有时候回到上海来审查影片,但是并不多说话,一般就是:“可以啊,好啊。”

“我要写‘四人帮”

1981年,正在阅读《第三帝国的兴亡》的叶永烈,在电视上看到“四人帮”接受审查的转播。他忽然意识到,关于上海的题材,几乎被前辈作家写尽,但是发迹于上海的“四人帮”,还没有人写过。

他萌生了写“四人帮”的想法,以《第三帝国的兴亡》为榜样。

这个题材太大了,一开始叶永烈就感到了困难。叶永烈不得不改变计划,把最初的计划拆分成4个子题,分成4个长篇,即《江青传》、《张春桥传》、《姚文元传》、《王洪文传》。

写作断断续续,叶永烈没有酣畅淋漓的感觉:先写江青,只写到江青到延安;写张春桥,也只写了他30年代在上海的经历;至于王洪文,叶永烈一开始甚至觉得这个人太浅,没有什么好写。

随着不断的深入,叶永烈才发现,写了王洪文,就写出了上海的“文革”10年。叶永烈的感觉找到了。写完王洪文,反过头来再写江青和张春桥,一气呵成。

1986年,“文革”20周年。漓江出版社知道了叶永烈的写作计划。要去了叶永烈的已经完成的部分计划以最快的速度出版。快出清样的时候,出版社打来电话,要叶永烈马上赶到桂林。叶永烈到了桂林,出版社的人去机场接他。

一路无话。一直到了宾馆的电梯,出版社的人才告诉他:有关部门要审稿。叶永烈的第一感觉就是书出不成了。

他带着一炮书稿,回到上海,继续写作、补充。

直到1988年,4本传记才一下子出版。一时洛阳纸贵:《江青传》印了20万册;《张春桥传》15万册;《王洪文传》13万册;《姚文元传》5万册。

1993年,《“四人帮”全传》在作家出版社出版。但这样的形式不符合叶永烈的构想。他要回到最初的写作计划上。也就是在这段时期,叶永烈开始采访大量的当事人。包括“中央文革”小组组长陈伯达、“中央文革”小组组员王力……

采访陈伯达

叶永烈打算采访陈伯达时,陈伯达还没有出狱。监狱方面告诉叶永烈:陈伯达马上刑满释放,他被释之后你再采访会更方便一些。

1988年10月17日,陈伯达刑满。10天之后,叶永烈赶到了北京。

陈伯达得知叶永烈要采访他,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公安部要提审我,我作为犯人,只得回答他们的提问。叶永烈要采访我,我可以不理他!”

曾经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陈伯达,本来就很少接受采访,何况经过多年监狱生活之后,他希望有个安静的晚年。

叶永烈采取了迂回战术。他在北京呆下来,采访了陈伯达的老同事、秘书、子女、警卫员……“那时候上海作协那些同行只知道我经常在北京,但是并不知道我在做什么。”坐在记者对面,严肃得近乎拘谨的叶永烈,脸上露出有点狡黠的笑容。

叶永烈开始“出击”了。他要和陈伯达见面。

怎么称呼陈伯达?叶永烈考虑再三,觉得还是“陈老”最合适。一来他确实够“老”,二来体现了自己对他尊重。

“我觉得,无论这个人过去如何?当我采访他的时候,他就是一个历史当事人,我必须对他保持尊重。”叶永烈说。虽然事先打了招呼,陈家的大门依然紧闭。陈伯达的儿子知道是叶永烈,给他开了门。

叶永烈见到了陈伯达:即使在家中,也一年到头的带着帽子衣服也总比别人多穿一倍,眉角的眉毛很长。陈伯达谈兴并不高,礼貌性地和叶永烈打招呼,表示看过叶永烈的作品。

叶永烈需要打开僵局:“陈老,我早在1958年就见过你!”

“哦,1958年,在什么地方?”陈伯达兴致并不高。

叶永烈说起往事:1958年5月4日,北京大学60周年校庆,陈伯达到北大向全校师生作报告。当时陈伯达还带了一个“翻译”——把他的闽南话翻译成普通话。

“我那时是北大的学生,还是第一次遇上中国人给中国人作报告,还要带翻译!”陈伯达哈哈大笑。叶永烈开始了一次又一次对他的采访。

越来越熟悉。陈伯达有时候也会和熟悉之后的叶永烈委婉地发些牢骚。“比如对最高法庭的审判,有一次他反问我:审判时说我1966年6月1日《横扫一切牛鬼蛇神》那篇社论,是煽动内乱罪。你知道这句话是谁的话?”叶永烈平静地叙述着陈年往事。

有一次一个《人民日报》的记者去看叶永烈。这个记者的家离陈伯达家只有几百米。走的时候那个记者跟叶永烈说:“叶永烈,我来看看你的原因就是,我离陈伯达那么近,都没有采访他,但是你从1000

公里之外的上海跑过去采访。你的勇气是非常了不起的。我作为《人民日报》的记者那么近都没有去采访他,唉。”

叶永烈问他为什么。那个记者说:“怕啊。不敢去。有什么事情说不清楚。”

采访王力、关锋、戚本禹

采访陈伯达,像是打开了一扇窗,很多“文革”核心人物的门陆续地被叶永烈敲开。

“陈伯达之后是王力,王力又介绍我去采访关锋,关锋之后就是戚本禹。”叶永烈一点点回忆他采访的顺序。

王力自从被抓到秦城监狱出来之后,一直不对外面说话,叶永烈是第一个敲开王力门的人。叶永烈第一次找到王力,是1989年。第一次见面,王力知道叶永烈的名字,这让叶永烈觉得有戏。

叶永烈第二次找到王力的时候,王力已经给他在上海作协的老朋友打了电话,打听叶永烈。在老朋友那里,王力了解到叶永烈是个“很可靠的人”,“王力开始接受我的采访,而是深谈。”

采访完王力,叶永烈写了一万多字的《王力答客问》,引起很大反响。

在叶永烈的印象中,做过官的王力有些官架子,但是书生气也很浓,说着说着,就会从书架上拿出一本书来,引经据典。在采访过程中,叶永烈和王力之间的信任建立起来了,后来王力把他的手稿都交给叶永烈,王力的回忆录也是叶永烈帮忙编的。

王力是个很讲究礼节的人。有一次叶永烈去看他,带了爱人同去,后来无论是通信还是打电话,“他总要问我爱人好”。

后来叶永烈采访关锋,王力帮了我的大忙,他打电话给关锋,说:“叶永烈要采访你。”否则,叶永烈可能见不到关锋。

一见面,关锋就说:“这是我第一次对外人谈‘文革,也是最后一次。”叶永烈拿出采访机,但是关锋坚决不肯录音,这和王力很不一样,王力不排斥录音,“我是事无不可对人言,叶永烈这样转述王力的话。”

因为王力的关照,关锋对叶永烈存在基本的信任。在叶永烈的说服之下,最后关锋还是答应了。

“实际上,关锋那次的谈话极其重要。包括他自己的经历和‘文革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叶永烈如此评鉴他对关锋的那次采访。

在那次谈话中,关锋说了很多往事:有一次他参加毛泽东的宴会,毛说:“为全国人民,为全人类干杯!”这句话后来经常被研究中共党史的专家引用,这就是从关锋那次谈话来的。

还有一次开会,毛泽东和林彪坐在关锋的前排。那时候开会,都是以“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接着就是“敬祝林副主席永远健康”。那次开会,说完“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之后,毛泽东就用肘碰了碰林彪,说:“下面就该到你了。”林彪很敏感,专门下了通知,让以后开会不要再说“林副主席永远健康”这样的话。

“这个文件,大家都知道,但是这个文件是怎么下达的,为什么要下达,原因就在这里了。”叶永烈说。

叶永烈如此评价关锋:“关锋人称‘关夫子,是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究,整天埋头在他的孔子、老子的研究中。即使在‘文革中也是如此。但是这样一个人,为什么如此深程度地被卷入政治,我觉得,有时候,人到了那个位置上,就会身不由己,无法摆脱。秀才做官,就摆脱不了做官的事情。”

缺失的江青和华国锋

在别人眼中,叶永烈能够采访到如此之多的历史当事人,令人羡慕。但是叶永烈有自己的遗憾。

从做这个题目开始,叶永烈一直准备采访江青。叶永烈深知,以江青的性格,一旦接触到江青本人,江青一定会滔滔不绝。那时江青被关押在秦城监狱,戒备森严,叶永烈根本没有接触的机会。

有一次,叶永烈正在北京采访,住在公安部的招待所。有人告诉他江青因病住进了北京复兴医院,而北京复兴医院正是公安部所属的医院。这让叶永烈感到兴奋:采访江青的机会来了!

他立即通过在公安部的朋友帮忙联系,希望能够跟随公安部的车前去探望江青。申请的时候,叶永烈用的是“研究‘文革”的名义。在朋友的帮助下,申请通过了。

就在叶永烈准备搭车前往的时候,对方问了一句:“你会不会写成文章报道?”叶永烈想都没有想:“当然。”

对方犹豫了,说要请示下下再做答复。这一请示,就没有下文。

也有经过努力也没有采访到的,比如华国锋。

叶永烈一直想采访华国锋,以便了解粉碎“四人帮”的决策过程。他专门跑到华国锋的住处,把自己写的《华国锋年谱》请秘书转交华国锋。

华国锋一直坚持说:采访他必须获得中共中央办公厅的批准,这是规定。一直到华国锋去世,叶永烈也没有采访到。

回到最初计划

接触了大量历史当事人的叶永烈,开始回过头来完成他最初的计划。

但不是简单的合并。一边合并,一边补充新材料,记者在出版不久的《“四人帮”兴亡》中,甚至看到了2008年的材料。

其实,早在2002年,合并就已经初步完成。合并完的《“四人帮”兴亡》不再是4个人的传记,而是一个“帮”形成、消亡的历史。如此一来,原来写作中遇到的问题迎刃而解。

比如批判《海瑞罢官》,《江青传》要写,《张春桥传》要写,《姚文元传》还要写。谁都避不开,但是都写,就会彼此重复。合并完成之后,这样的问题解决了。张春桥、姚文元青云直上的道路、江青如何一步步走上政坛、4个人如何结帮……一场完整的丑剧,被叶永烈拉开了序幕。

但是出版很不顺利——“文革”始终是个敏感的话题。

最初是上海人民出版社想出。出版社的编辑告诉叶永烈,书稿用A4的纸打印了1500页。结果报题的时候被否了。

叶永烈想到了去北京试试。结果在北京辗转了5家出版社,结果都和上海一样,一看这个题目就给否掉。

一边找出版社,叶永烈一边补充。

2008年北京书市,叶永烈到了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之前出过叶的文集。这次又找到叶永烈,想出这套书。

叶永烈很坦然地告诉他们:“前面有6家要过了,牌子比你们硬的也有,但都没有通过。”人民日报出版社表示尽力。

叶永烈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把稿子交给出版社。

2008年3月,出版社的人到了叶永烈的家。3个人,而且拿着合同,章都盖了,只要叶永烈签字就生效。

出版社告诉叶永烈,书稿已经到了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而且领导部门已经批准出版了。

叶永烈开始还不相信。直到出版社的人把领导部门的批示文件拿给叶永烈。叶永烈看到文件上“批准出版”的字样。

叶永烈本来做好了准备,让这套写了20多年的书“烂在电脑里”。

猜你喜欢

张春桥陈伯达华国锋
江青与陈伯达的恩怨
《陈伯达传》
1967—1968:张春桥在上海
四导『将相和』
1959年华国锋的道县之行
张春桥的狱中家书
江青与陈伯达的恩怨
华国锋的晚年生活
华国锋:远离政治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