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腊月初八到正月十五
2009-04-02许长荣等
许长荣等
腊月初八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人们就在腊八节这天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
腊八节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民间,家家户户都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其中以北京的最为讲究,掺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等总计不下二十种。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剥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
更为讲究的人家,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人形、动物、花样,再放在锅中煮。比较有特色的就是在腊八粥中放上“果狮”。果狮是用几种果子做成的狮形物:用剔去枣核烤干的脆枣作为狮身,半个核桃仁作为狮头,桃仁作为狮腿,甜杏仁用来作狮子尾巴;然后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活像一头小狮子。更讲究的,就是用枣泥、豆沙、山药、山楂糕等具备各种颜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寿星、罗汉像……这种装饰的腊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庙的供桌上才可以见到。
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就是好兆头,取“年年有余”的寓意。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
腊八粥在民间还有巫术的作用。假如院子里种着花卉和果树,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腊八粥,希望来年多结果实。(许长荣,石颖川文;摘自《最美丽的民俗与中国文化》)
除夕
节日来源
大年三十,也称“除夕”、“岁除”、“除夜”,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除夕”便含有旧岁另换新岁的
意思,因此也叫“岁除”。
“除夕”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 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击鼓驱逐“疫痨之鬼”。这就是“除夕”的由来。而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则有西晋周处的《风土记》等书。
“年”是现在的一种计时单位,但实际上并不是我们最早使用的名称。按《尔雅·释天》中的说法,尧舜时用“载”,夏朝时用“岁”,商代用“祀”,直到周朝才用“年”。“年”这个概念是根据农作物生长的循环周期逐步确立的。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给“年”的解释就是“谷熟也”。
节日风俗
守岁。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西晋周处的《风土志》说:“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守岁的习俗,是怀旧岁而迎新年,希望合家团圆、父母安乐、儿孙康健,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除夕夜的灯火,通宵不熄,俗称“光年”。
年夜饭。除夕的另一盛典,就是吃团圆饭并守岁。这种庆典始于南北朝时期,至今更是长盛不衰。南朝梁徐君清《共内人夜坐守岁》诗就说:“欢多情未及,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唐代王勃在《守岁序》中所说:“柏叶为铭,未泛新年之酒;椒花入颂,先开献岁之洞。”其中说到合家团圆吃年夜饭并守岁的事情。
击钟分岁。先民相信在一年的最后一日击鼓而驱鬼逐邪,来年才可以祛病消灾。“前岁一曰,击鼓驱疫疠之鬼,谓之逐除,亦曰傩”(《吕氏春秋》季冬纪注),这是指风俗。后来每年除夕,都有击钟以分岁的习俗。
放爆竹。放爆竹最早是元日的习俗,后来除夕也放鞭炮。准确地说,除夕分岁只是在新旧之交的一刹那,除夕元日也分不得那么清楚了。许多诗人自然也没有严格的规定,因此,除夕放鞭炮在他们诗中也经常出现。如唐代张说《岳州守岁》之二:“桃枝堪辟恶,爆竹好惊眠。”刘禹锡《畲田调》:“照潭出老蛟,爆竹惊山鬼。”元稹《景申秋八首》:“乱骑残爆竹,争唾小旋风。”宋代苏轼《荆州十首》:“爆竹惊邻鬼,驱傩聚小儿。”清代陈曾寿《壬申除夕》:“迎春爆竹除宵禁,破萼唐花赋岁新。”(陆襄文;摘自《中华传统节日诗词故事》 )
春节
办年货
千百年来,年俗庆祝活动变得丰富多彩,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我国人民的传统习惯。然后就是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前10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
在节前要在住宅的门窗上贴春联、年画、窗花,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像等。燃放烟花爆竹,所有这些活动都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拜 年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过春节时都要回家和亲人团聚。待午夜第一声鸡啼,或新年的钟声敲过,街上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家家喜气洋洋,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还有给儿童压岁钱,吃团圆饭。初二、初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禧”、“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还要进行祭祖等活动。节日里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一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了。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春节的形式分别有自己的民族特色。
贴春联和“福”字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批、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批”贴于门楣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方”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影壁中。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绘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许长荣,石颖川文;摘自《最美丽的民俗与中国文化》)
立春日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一个与传统年节最为接近的节气——不只在于时间接近,更在于去旧迎新意念的接近。由于我国传统上是一个以农立国的农业国,且“一年之计在于春”,所以每当春天来临——立春的时候,礼俗活动就多了起来,节气之一的立春也就俨然成了一个节日。
立春日的节俗活动,概括起来主要有迎春、鞭春、咬春等,表现的主要是欢庆春天到来、劝励农耕、祈求一年丰稔的主题。
幡胜迎春
立春是春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春天的开始。因此在这个日子有迎春、庆春之举。
迎春是一种比较古老的节俗活动,早在先秦就已经存在。《礼记·月令·孟春之月》说:“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反,赏公卿大夫于朝,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及兆民,庆赐遂行,毋有不当。”这里的迎春是一种国家祀典,后来和鞭牛劝春结合在了一起,一直延续到晚近。
民间士庶的迎春,要简单却有趣得多。贴宜春帖、戴华胜、挂春幡,表达迎春庆春之意外,也在百花绽放之前就把春天装扮得烂漫多彩。
宜春帖也叫“春帖”、“宜春方字”。“宜春”,大意为春天是个很相宜的季节,是祝颂春天的语汇;宜春帖,就是写有这两个字的帖。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晋代已有贴宜春帖之俗,只是未说明贴在何处。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月令》,则明确指出是贴在门上:“立春日,贴宜春字于门。”后来,这天所贴的帖子,不仅写“宜春”二字,也有“福”、“喜”等字。这种习俗现在在一些地区仍然存在,所写为“宜春”或“迎春接福”等字样。
《荆楚岁时记》所记载的贴宜春帖,是和“剪彩为燕以戴之”联系的。这里的彩燕,与人胜、华胜同类,是一种燕子形的妇女装饰品。所以用燕形,大概是与燕回春到的候鸟习性有关。当然也有不用燕形而用别的形状的,如蝶形、钱形。又因为是在立春日簪戴,所以也叫“春胜”。
还有一种剪成旗幡形状的立春装饰品,叫春幡。它有戴在头上的,也有挂在树上的。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说:“立春日,士大夫有剪纸为小幡,或悬于佳人之首,或缀于花下;又剪为春蝶、春钱、春胜以戏之。”在唐代,这些用品不仅流行于士大夫家,宫廷还以此赏赐宫娥、臣下。孙思邈《千金月令》就说:“唐制,立春赐三宫彩胜,各有差。”宋代一仍其制。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说:“立春日,自郎官、御史、寺监、长贰以上皆赐春幡胜,以罗为之;宰执、亲王、近臣皆赐金银幡胜。入贺讫,戴归私第。”当然,春胜、春幡更多地还是存在于民间,而且不仅自己簪戴,还可以送人。《熙朝乐事》说:“立春之仪……民间妇女各以春幡春胜镂金簇彩,为燕蝶之属,问遗亲属,缀之钗头。”而且不只妇女簪戴,男子也有戴的——苏轼立春日簪戴的幡胜多过了弟弟苏辙,侄儿们打趣他:“伯伯老人也簪那么些幡胜么?”
鞭春劝农
立春的另外一种节俗是鞭春,这种节俗虽然也源自上古的迎春庆春,但中古以后则更多指向祈祝丰收——向春神乞求,向土牛祷祝。
先秦时代的迎春,并未涉及什么春神、春牛,典籍里只提到迎春于东郊。到汉代,开始有土牛耕人、青帝句芒的记载。《后汉书·祭祀志》说:“立春之日,迎春人于东郊,祭青帝句芒,车旗服饰皆青,歌青阳八佾。”《礼仪志》也说:“立春之日,夜漏未尽五刻,京师百官皆衣青衣,郡国县道官下至斗令史皆服青帻、立春幡,施土牛耕人于门外以示兆民。”仪俗中之所以“车骑服饰皆青”,是因为当时的观念中春属东方,东方为青色,春神之所以叫“青帝”,也正是这个原因。句芒神本为木神,因为树木盛于春天,他也被当成了春神;而在后来的鞭春牛之俗中,他又充当了那年执策(鞭)打牛的角色。
汉代的立春节俗中虽然有“施土牛耕人”“以示兆民”催劝农耕,但还未提到鞭春。唐代以后,出现了“执杖鞭牛”之举,这也就是所谓鞭春、鞭春牛、打春牛。宋代及其后的鞭春之举由皇帝、官吏或句芒神进行,因其所在地及规模、时代而不一。此外,进春、馈赠小春牛、以春牛碎片馈赠或祝吉的习俗也已经形成、流行。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的鞭春习俗说:
立春前一日,开封府进春牛于禁中鞭春。开封、祥符两县,置春牛于府前。至日绝早,府僚打春,如方州仪。府前左右,百姓卖小春牛,往往花妆栏坐,上列百戏人物,春幡雪柳,各相献遗。
陈元靓《岁时广记》引《国朝会要》和《皇朝岁时杂记》也说:
《国朝会要》:令立春前五日,都邑并造土牛耕夫犁具于大门外之东,是日黎明,有司为坛以祭先农,官吏各具彩杖,环击牛者三,所以示劝耕之意。……
《皇朝岁时杂记》:立春,鞭牛讫,庶民杂沓如堵,顷刻间分裂都尽。又相攘夺,以致毁伤身体者,岁岁有之。得牛肉者,其家宜蚕,亦治病。
关于土牛的形制及颜色等,宋代曾由官方颁布了一部《土牛经》,宋邱光庭《兼明书》以及近世《长沙县志》等都有详尽记载,并且鞭打部位还因立春日在年节前后而不同。《长沙县志》说:“岁前立春,芒神执策当牛肩,元旦后立春,当牛腹,上元后立春,当牛膝,示农事早晚。”《岁时广记》引《删定月令》也说:“若立春在十二月望前,策牛人近前,示农早也;月晦及正旦则中,示农平也;正月望则近后,示农晚民。”
不过,老百姓似乎不大注意什么部位,为了丰收,只管尽情地鞭打了去:
一打风调雨顺,
二打地肥土暄,
三打三阳开泰,
四打四季平安,
五打五谷丰登,
六打六合同春。
咬春祈福
岁节活动多与饮食相关,立春也是如此,相关的饮食活动叫咬春。所谓咬春,就是吃某些生菜或春饼。这种习俗与贴宜春字一样,《荆楚岁时记》都曾予以记载,可见当时已有此俗。
咬春也叫“食春菜”,所食大多是生菜,诸如萝卜、青韭菜、芹菜等。盛这些生菜的盘子,也叫“春盘”或“五辛盘”,所以咬春之举也“荐春盘”、“献辛盘”。总的来说,春盘中的生菜,最初比较简单,愈到后来就愈丰富。比如据周密《武林旧事》记载,南宋朝廷后苑制作的春盘,“翠缕红丝,金鸡玉燕,各极精巧,每盘值万钱”。
春菜最初是否整吃,不得而知,但后来却肯定是切成丝条食用了。杜甫《立春》诗中有“春日春盘细生菜”的句子,可见当时已经是切丝食用了。后来更有用面饼卷了菜丝食用的,叫春饼或春卷。在宋明时代,还有朝廷立春日赐百官春饼的。今天,春饼、春卷也还是人们的节令美食。
关于咬春的用意,有说是迎新的,如《齐人月令》说:“凡立春日食生菜,不可过多,取迎新之意而已。”有说是排解春困的,如《燕京岁时记》说:“立春日,妇女等多买萝卜而食之……谓可以去春困。”也有说可以免除疥疾、预防病患的。(大乔文;摘自《图说中国节》)
元宵节
元宵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的节日之一,“正月十五闹元宵”,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它伴随人们迎来新的春天,是节日习俗体现得最为彻底和典型的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元宵节又叫“上元节”。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按中国民间的传统,这天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大家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元宵节又被称作“灯节”。每逢上元,民间有张灯观赏的风俗。灯节以其“火树银花”的热闹景观,“金吾不禁”的自由气氛,得到百姓喜爱。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的又一项活动,出现在宋代。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谜,猜谜的人非常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在流传过程中深受人们的欢迎。
民间还有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她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或走郊外,目的是祛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许长荣,石颖川文;摘自《最美丽的民俗与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