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期权激励与企业研发支出的关系
2009-03-06查勇
查 勇
提要国外的实践证明,经理股票期权制度的激励和约束效果非常卓著,它促使经营者更加关心投资者长期利益和资产的保值增值,使得经营者的利益与投资者的利益结合得更加紧密。股票期权的激励方式在国外已经普遍使用了几十年,在国内则刚刚开始实施。很多公司实施过股权激励制度,后来放弃了,又不断有新的公司开始使用股票期权激励,这种激励制度究竟有没有对企业的长期绩效产生影响?本文将从研发支出入手,初步探讨股票期权激励与企业研发支出的关系,进而分析股票期权激励对我国上市公司长期绩效的影响。
关键词:股票期权;研发支出;长期绩效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股票期权(ESO)起源于20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是一种旨在解决企业“委托-代理”矛盾、报酬和风险相对称的长期激励计划。自20世纪八十年代被西方企业成功运用,迄今已成为最富成效的激励制度之一。它赋予高级管理人员或技术骨干一种选择权力,持有者可以在特定时期内行权,即在特定的时期内以事先规定的行权价(授予期权时股票的公平市值)购买本公司的股票。
一、股票期权激励的理论基础
现代公司制度的产生导致了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形成了所有者、经营者、公司内部科层结构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股东是公司真正的所有者,而管理者是经股东选举成立的董事会雇佣来管理公司的管理人员,他们受聘于股东,从而代理股东在公司内执行管理权限。这种所有者和管理者相分离的制度必然导致一种所谓的“代理人问题”。即,作为非所有者,管理者是否能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来进行公司的运作,而不是试图通过代理人资格以牺牲股东的利益为代价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最大化。
作为解决代理问题的一个有效工具,ESO通过授予经理一定数量的股票期权,使经理享有参与企业剩余收益的索取权,把对经理的外部激励和约束变为经理的自我激励和约束,从而鼓励他们更多地关注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而不是注重短期效益。其最大的作用是按照公司发展成果对高层管理者进行激励,具有长期性,使高层管理者的个人利益与公司的长期发展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促使高层管理者的经营行为长期化。这种手段的核心在于:通过将高层管理者改造成为公司资产的所有者(即股东),使高层管理者的利益与公司股票价格挂钩,进而使公司的利润和股东价值挂钩,在高层管理者努力追求自身价值最大化的同时,也可以确保公司价值以及其他股东价值的最大化。
股票期权是作为对经理长期激励的一种方式而引入经理薪酬结构中的,它能有效克服经理的短期行为,有利于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在固定支薪制度下,经理的收益仅与企业的年度绩效相关。然而,经理在从事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常常需要对新产品开发、市场开拓以及长期投资等有关问题进行决策。由于收益的延期性,这些决策的效果通常要在三年、五年甚至十余年后才能体现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上,但在短期内会给公司的财务状况带来不利的影响。这样,出于个人收益的考虑,经理可能会放弃这些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计划。引入股票期权后,由于股票期权的执行期限一般较长,并且只有在反映公司业绩的股票价格上升后,才能给经理带来收益。这样,就促使经理注重企业的长期竞争力和获利能力的提高,自觉抵制短期化行为。
二、我国上司公司高管层股票期权激励总体考察
截至2008年9月,我国共有69家A股上市公司已经实施或者准备实施股票期权来对高级管理层进行激励,占沪深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6.45%,这些公司分布在不同的行业和地区。
69家采用股票期权激励的A股上市公司分布的行业较广,其中高新科技产业居多。按照国内通常分类标准,高新技术产业代表领域主要包括计算机行业、电子元器件行业、通信行业、生物制药行业和新材料产业。在69家采用股票期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中,有36家公司属于高新科技产业,占到总样本的54.55%。可见,高科技类公司比其他公司更积极使用股票期权激励。高科技公司面临着更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科研技术、内部管理、市场开发要求更高,包括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在内的核心人才对公司的意义尤其重大。
从地区分布来看,69家上市公司分布在21个省区,更多地集中在广东和浙江,也是公司家数超过10家的两个省份。广东有15家,占广东上市公司的7.85%;浙江有12家,占当地上市公司的9.92%;接下来是北京,有7家公司,占当地上市公司的6.54%;其余地区的公司家数均在4家以下。由此可见,发达地区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公司较多。
三、股票期权激励与研发支出
股票期权激励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模式,其最主要的目的在于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股东关心的是公司未来长期时间内的现金流量,在股票期权制度下,经理人退休后或离职后仍可继续拥有公司的期权或股权,可继续享受公司股价上升带来的收益。这样,出于自身未来利益考虑,经理人员在任期内就会与股东保持视野上的一致性,致力于公司的长期发展。而研发支出的规模和比例直接影响到企业的长期绩效。研发支出是指在研究与开发过程中所使用资产的折旧、消耗的原材料、直接参与开发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开发过程中发生的租金以及借款费用等,研发活动从广义上来讲也是一种投资行为。在新经济条件下,研发支出在企业支出总额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日渐表现为一种经常性支出、固定性支出,为企业发展和核心能力的形成提供一种不竭的动力。企业在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研究开发活动之后,若开发成功,设计出了新的产品,形成了新的技术,则构成企业的一项自创无形资产。因此,从理论上来看,使用股票期权激励的公司,其高管层应当更加关注企业的研发支出。
据有关数据显示,在69家使用股票期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中,施行股票期权激励后两年相对于施行前两年其研发支出(用无形资产占总资产比例来表征)平均增长17.6%,最高增长率为126.8%。而其中高新科技产业研发支出平均增长率为37.2%,明显高于其他行业。其他行业最高增长比例为47.3%,最低增长比例为6.02%。由此可见,股票期权激励对企业的研发投入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施行股票期权激励后,高管层更加关注企业的长期绩效,他们会不断加大企业的研发投入,以此促进企业的长期绩效,从而实现自身的利益。这其中,高新科技产业研发投入增加比例更为明显,相对于其他产业,他们更加依赖于高新科技所带来的企业绩效的提高;而纺织、钢铁、石化等传统产业的R&D投入相对不足,影响了传统产业的升级。
由于数据的局限性和股票期权在我国实施的时间尚短,无法更好地研究股票期权对公司长期业绩的激励效果,但是股票期权激励对研发支出的作用显然为正向。股票期权激励促使管理层加大研发力度,更多的促进企业长期绩效的发展。
(作者单位:安徽工业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