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的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研究
2009-03-02刘二亮
刘二亮
关键词:持续竞争优势;竞争优势;动态能力;核心能力;核心刚性;知识联盟;知识共享
摘要:自从核心能力理论提出以来,它一直被视为开发和保持竞争优势的理论武器。但核心能力所固有的核心刚性问题,使核心能力理论无法适应动态多变的环境。动态能力理论随之产生并受到人们的重视,被视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新源泉。针对动态能力的四大特征:动态性、开拓性、流程明确、业务知识多样化。该理论认为应从企业文化、组织学习、激励以及知识联盟角度培育和提高企业的动态能力。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474(2009)05-0115-06
如何开发和保持竞争优势一直是所有企业关心的问题。自从普拉哈拉德提出核心能力理论后,核心能力一度被认为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可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改变,那些一度被人们认为拥有核心能力的企业由于不适应改变了的环境而纷纷倒下,于是人们开始认识到核心能力存在核心刚性问题,它使企业的核心能力在某些情况下成为企业适应动态变化的阻力。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动态能力理论应运而生,由于其强调组织的学习以及对环境的适应,从而能够很好地解决核心刚性问题,所以它一出现就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被视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新源泉。
一、竞争优势与持续竞争优势及其相关理论
1竞争优势与持续竞争优势
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和发展,企业必须具有竞争优势。众多学者对竞争优势做出过不同的解释,罗伯特·格兰特认为,“当两个或更多的企业在同一市场上竞争时,如果其中一个企业能够获得高于竞争对手的利润率或具有这种潜能,那么这个企业就拥有了竞争优势。很明显,竞争优势就是企业在基本经营目标——盈利水平方面具有超越竞争对手的能力”。迈克尔·波特从顾客价值角度出发,认为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为客户(消费者)创造的超过其成本的价值。价值是客户愿意支付的价钱,而超额价值产生于低于对手的价格提供同等的效益,或者所提供的独特的效益补偿高价而有余”,“竞争优势归根到底取决于企业所能为客户创造的价值”。企业在同一市场上竞争时,对于同一目标客户群体,一个企业能够获得高于竞争对手的利润率时,就可以说具有竞争优势,而这种能力差异在于“当一个企业能够实施某种价值创造性战略而其他任何现有和潜在的竞争者不能同时实施时,才得以产生”。
一个企业要想基业长青,不仅要有竞争优势而且要具备持续竞争优势。持续竞争优势是指一个企业在为顾客创造价值(产品或服务)方面能够长时间持续地超过其他竞争对手,并且能够创造超额利润或高于所在产业平均盈利率水平的能力及潜在能力。
2,相关理论
(1)企业资源基础观。1984年,Wemerfelt发表《企业资源基础观》一文,该文成为20世纪50年代最具影响力的关于企业资源的学术论文。Wernerfelt认为,企业的组织资源、能力、知识等内部条件是企业获得超额利润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自此以后,更多的有关资源的学术研究被统一称为企业资源基础观,包括Wemerfeh、Rumeh、Barney、Montgomery、ColLis、Lippman等一大批学者为此做出了贡献。
Wernerfeh等人认为企业竞争优势建立在企业拥有的特质资源和企业部署这些资源的方式的基础之上。企业如果拥有对客户有价值(Valuable)、稀缺(Rare)、不可模仿(Inimitable)和不能替代(Non-substitutable)属性(简称VRIN)的资源,就能通过实施竞争对手难以轻易模仿或复制的价值创造战略,赢得可持续竞争优势。
(2)企业核心能力理论。Prahalad and Hamel于1990年发表《公司的核心能力》一文,标志着核心能力理论的正式提出并为管理实践者所关注。Prahalad and Hamel认为,核心能力是“组织的累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有机融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与企业资源基础理论强调理论演绎相比,企业核心能力理论则更注重与工商实践相结合,更强调知识、学习、创新等问题,更关心如何整合现有的知识、技能、资源来创造竞争优势。核心能力理论提出后,曾一度被认为是解释企业竞争优势与持续竞争优势最好的理论。
(3)企业动态能力理论。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学术界和企业界对企业能力理论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和弥补,动态能力理论就是在此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一个企业能力理论的分支。相对于传统的企业能力理论而言,动态能力理论把重点从研究导致竞争优势的资源和能力的特征及市场条件逐步转向探索这些具有VRIN属性的资源能力是如何产生、发展和演化的。动态能力理论强调能力与环境的适应。
不论是企业资源基础观还是核心能力理论,在解释企业竞争优势时都带有明显的静态特征。首先,它的前提假设为外部环境是不变的,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技术和市场的快速变化,企业面临的环境充满不确定性。在急剧变动的环境中,技术创新、消费者偏好的改变等,都会使企业的竞争优势荡然无存。其次,竞争优势从确立的那一刻起,就处于模仿者和革新者的强烈破坏和冲击之下。这决定了它不可能永远维持现状,只能维持到竞争对手成功模仿或超越的时候。企业要想基业长青不在于能够在短期内或某个时点上获得竞争优势,而是能够在长期内抵御竞争者的侵蚀或适应外界的变化拥有持续的竞争优势。核心能力理论出现后,人们一度认为核心能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核心能力理论是培养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最佳理论。但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科技日新月异,人们逐渐认识到核心能力同时具有核心刚性,很难适应环境的变化,在动态多变的环境中,曾经的核心能力不可能永远维持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
二、核心能力悖论——核心刚性
成功企业经常面临一个两难困境,一方面,为了赢得优势,应该不断加强现有能力,因为卓越能力可以为企业创造一个具有特质性、具有差别化的难以仿制的优势集合。另一方面,企业精心培育和构筑起来的卓越能力,却因竞争对手的行动、环境的变化以及新技术的出现可能会很快变得一文不值。换句话说,充分挖掘和利用今天的竞争优势可能使得企业会以失去明天的竞争优势为代价,即核心能力管理中的悖论——核心能力同时也可能是核心刚性。
所谓核心能力刚性,就是在企业核心能力形成和逐步稳定化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又对核心能力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的因素。核心能力刚性与核心能力相伴而生,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追溯核心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可以发现核心能力刚性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和相关因素。
1,组织知识积累的过程同时也是核心能力刚性逐步形成的过程
核心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组织知识积
累的过程,这一积累过程首先是组织对所接触到的知识进行筛选的过程。在塑造核心能力的初始阶段,被认为有助于核心能力形成的一类知识受到重视,而被认为没有价值的知识被忽略。这一过程有利于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但也同时使企业丧失了认知更广阔领域的潜在可能性。在核心能力初步形成以后,企业行为明显地具有路径依赖性和边际搜寻倾向;而边际搜寻倾向和路径依赖在企业中的集中表现就是企业往往不自觉地陷入某个理论范式之中,寻求边际上的改进,从而导致企业的低效。企业的常规行为集中于现有知识的增长,关注与当前利益相关的问题,倾向于在原有方案的“附近”寻求新的方案。随着企业核心能力的不断成长、强化和巩固,有利于核心能力形成的企业特有的组织制度、管理系统、工艺技术以及文化和价值观都随之得以强化和稳定,而正是这些得到强化的因素构成了核心能力刚性。
2,转移成本和组织惯性是核心能力刚性形成的主要内因
一是在物理技术层面,企业的设备、技能、特殊资源等一旦建立和形成,就有其相对的稳定性。改变核心能力,意味着企业现有能力的削弱,这通常会造成企业现有收益的降低,同时还必然产生转移和退出成本。现有能力的稳定性,构成了核心能力刚性。二是在组织结构层面,由于核心能力的长期积累的特性,特定的核心能力一般与特定的组织结构相关。改变核心能力,往往意味着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与组织层次和部门重组伴生的权力再分配触动了既成的权力阶梯,特别是处于高层的领导人物,由此而生的对变革的阻碍不容忽视。三是在组织价值观层面,基于现有核心能力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念在组织成员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人们往往对既定的结构、程序、方法习以为常,对改变的怀疑也给变革带来阻力。
3,环境的变化是导致核心能力刚性形成的外因
核心能力的价值只有在与环境结合时才能得以体现,同时也随着企业所处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核心能力刚性的形成,一是由于对已形成的核心能力的过分依赖。无论过去的记录如何,都无法保证企业的知识和技能足以完成企业认为能够完成的下一项任务。然而人们总是倾向于用过去证明有效的方法来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对于原有能力的迷信使得企业下意识地不断应用和强化这些能力,从而有可能导致能力超出了需要或可承受的范围。二是由于对企业所处环境变化的忽视。在变化的环境下,如果仍然不加审视地固守其原有的核心能力,企业有可能发现他所依仗的能力实际上变得毫无价值,而那些有利于核心能力强化和巩固的因素仍然发挥着作用,成为企业及时认识和适应环境变化的障碍。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企业已经逐渐对环境因素给予越来越高的重视。但在变化不那么明显的条件下,企业很难认识到环境带来的核心能力贬值。在这种情况下,就可能发生这样的恶性循环。
三、动态能力理论的概念和特征
在技术飞速进步和偏好多变的环境中,组织如果停留在已有优势地位,仅追求收获已存在的竞争优势,将很快就会被更富于创新的对手所取代,因此,对竞争优势的研究必须建立在一个动态的、非均衡的基础上。1994年,美国经济学家Teece,Pisano,Shuen在The Dynamic Capability of Firm:AnIntroduction一文中首次将“动态”的观点引入到企业能力的研究,并正式提出动态能力这一新概念。之后在战略管理研究中掀起了一股研究企业能力演化和动态能力的热潮。
1,动态能力的概念
Teeee和Pisano将动态能力定义为“整合、构建和重置公司内外部能力,以适应环境快速变化的能力”。其中,“动态”指的是与环境变化保持一致而更新企业的能力;“能力”强调的是整合和配置内部和外部资源的能力,以此来使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
由于Teece等的定义未能解决动态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问题,兹奥罗和温特从学习和组织知识的演化角度将企业的动态能力定义为:“动态能力是一种通过学习获得的稳定的集体活动模式,通过动态能力,企业能够系统地产生和调整其运营惯例,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率”。该定义目前被普遍认可。
2,动态能力的特征
(1)动态能力具有动态性特征。在一般动态市场中,动态能力的特征是动态性。有效的动态能力依赖于现存的知识,可以促进流程的可预见性。而学习机制和获得经验的速度则引导着动态能力的进化,因此,动态能力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表现出极强的动态性和敏捷性,对市场机会的反应十分迅速。
(2)动态能力具有开拓性特征。动态能力与核心能力有相似之处,如企业的动态能力也具有价值性、独特性等特征。但动态能力是改变企业能力的能力,动态能力将焦点放在创新的开拓性动力上。倾向于以具有强烈路径依赖的经验性学识为基础的再生性动力,并不能改变能力中的惯性,因此动态能力只有放在创新的开拓性动力上,才能克服能力中的惯性。
(3)动态能力具有确认明确流程或者常规惯例的特征。Kathleen认为动态能力是可以确认的明确的常规惯例(Routine)或者流程(Process),它包括:整合资源的动态能力(如产品开发常规惯例,战略决策形成),重新配置资源的动态能力(包括复制、转变常规惯例,被管理者用来复制、转变和重新组合资源)及与获取和让渡资源有关的动态能力(如知识创新常规惯例,从外部获取常规惯例)。Zott认为在一段时期内每个企业都通过模仿或试验来改变、选择和保持一个独特的资源配置。动态能力可以表现为一系列指导公司资源构建发展的常规程序,同时,动态能力也指嵌入在指导企业资源重构、演进和运营常规中的日常组织程序。
(4)动态能力具有产生多样化业务的知识特性。Subba和Narasimha借鉴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即免疫系统具有一种识别多种抗原多样性并在需要时产生相应抗体的能力,从而使人体有能力应对生存环境,提出动态能力具有产生多样化的业务的知识特性。知识的有用性来源于头脑的抽象能力,抽象能力帮助人们融会贯通,即知识具有跨越时空转移的特性。这样,产生多样化的能力和知识是一致的。动态能力的这种知识特性能帮助公司获得先动优势,并及时适应动态环境。
四、动态能力的培育和提高
企业要想获得和保持持续竞争优势,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培育和提高动态能力,增强对环境的适应性。
1通过企业文化创新培育和提高企业动态能力
企业文化创新是动态能力形成的重要条件,构建企业的动态能力,需要强有力的创新型企业文化的支持。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创新、变革应该是企业价值理念体系的核心要素。如果创新价值观能在企业内部形成并得到企业全体员工的认同,创新制度体系和行为规范就会得以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和运行机制就会形成并高效运转,成为形成企业动态能力的坚实支撑。企
业文化变革直接关联到企业动态能力的更新与再造,必须不断对现有企业文化进行“诊断”,为企业文化变革提供依据与坐标。当确认企业文化带有抵制创新、抵触变革的封闭保守特征时,就应该有步骤地推进企业文化变革,首要的任务就是评估现有价值观并实施价值观的变革,即重新提炼、总结、归纳,确立以创新、开拓进取为内核的能够支撑企业动态能力的创新型价值观。
2通过组织学习机制培育和提高动态能力
企业动态能力激活、形成以及作用的过程就是企业不断学习从而形成新的适应新环境惯例的过程,所以在企业内部营造组织学习的氛围是培育动态能力的一大保障。Zollo和Winte认为,动态能力是三个相关学习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三个学习机制是隐性经验的积累过程、知识外在化和知识编码活动,其中后两者是学习的认知行为,经由它们企业形成动态能力。通过把隐性知识外在化并把它们转化成编码工具(如蓝图、文件等)的活动,企业对新的、变化了的行为与绩效之间的因果关系有了更高层次的理解,进而形成对现有惯例的适应性调整或形成企业需要的更多根本性变革的认知。当企业通过知识转换和编码过程对新思维进行选择的同时,更多知识也在产生着变异,变异过程嵌套了企业动态能力的萌芽、形成与提升发展。Eisenhardt和Martin认为,学习机制不仅引导着动态能力的萌芽、形成与演化,同时构成了路径依赖的基础。具体来说,重复的实践、知识的编码化、错误(小的失败)、事件发生的节奏和企业所处的市场机制都会促进动态能力的萌芽与形成。
3通过组织激励机制培育和提高动态能力
动态能力旨在克服组织中原有惯例表现出来的强烈路径依赖性和企业核心能力刚性。而企业核心能力刚性受组织中惯例影响,因此也具有路径依赖特征,并且人的认知活动本身就存在着巨大路径依赖。如果一个企业不能建立起相应的创新激励机制,企业家精神、组织学习与创新活动都将是纸上谈兵。相反,如果在企业内部建立了企业家主导的以创新与包容为基础的激励机制,企业内部就会充满创业与创新的氛围,从而激发员工不断向上进取,积极发现机会并与企业资源动态匹配,对动态能力激活有积极作用。因此,动态能力的激活与提升有赖于创新激励机制的构建与实施。
具体而言,可以通过改进对人才的管理方式或者选择合理的激励措施鼓励企业员工创新的精神并且建立必要的首次失败宽容机制。通过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企业能够有效地克服员工在认知上的强烈的路径依赖和人类与生俱有的厌恶风险的倾向,从而激发企业员工的学习与创新的激情,可以说,创新的激励机制是企业动态能力产生的动力来源。激励机制通过克服员工认知惯性实现对学习机制的影响,为企业员工主动发现问题、寻求机会提供动力支持,实现全员参与,使组织具备组织与技术柔性,从而对企业动态能力激活机制的建立起到保健及激励的作用。因此,组织激励机制是企业动态能力激活的决定要素之一,也是企业动态能力激活的动力源泉。
4通过知识联盟培育和提高企业动态能力
动态能力的本质是知识,知识联盟有助于企业共享、获取、创造新知识,从而能够提高企业的动态能力。
知识联盟(Knowledge Alliance)是指企业在实现创新战略目标的过程中,为共享知识资源、促进知识流动和创造新知识,与其他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之间通过各种契约或股权而结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的网络组织。
知识联盟对于企业动态能力的提高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知识联盟有助于成员企业增强协调整合能力。企业的核心能力和专长嵌藏于企业专有的协调和整合生产活动的惯例中,这些惯例是导致企业能力差异的关键因素。所以一个企业的核心能力往往具有高度的连贯性,复制会很困难。通过知识联盟这种组织形式,联盟伙伴经过长期广泛的合作、沟通,知识共享会显著改善企业内部的协调与整合能力,进而提高企业本身的动态能力。
(2)知识联盟有助于提高成员企业的学习能力。学习比整合更重要,学习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重复和试验使得任务完成得越来越好和越来越快。学习还有助于发现新的机会,企业动态能力取决于企业的学习能力。企业的学习能力是把知识转换成更多知识的一种组织能力,而知识联盟有利于联盟伙伴之间基于不同的知识基础,相互学习对方的隐性知识,创造出螺旋上升的知识,并把隐性知识转换成更多的可以共享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进而增强企业的动态能力。
(3)知识联盟促进了联盟成员企业的知识转移,提高了成员企业动态能力。首先,知识联盟能够克服知识产品尤其是隐形知识产品的“市场失灵”,因为隐性知识的转移更容易在内部实现。知识联盟就是一种知识转移内部化的方式,它使传统的泾渭分明的企业边界变得模糊起来,原来封闭的边界变得“多孑L”而容易通过,从而削弱了企业边界对隐性知识移动的约束作用。同时,知识联盟建立在承诺和伙伴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在对合作伙伴特有能力的相互需求的基础上,抑制了机会主义倾向,从而使企业特有能力在联盟中的共享和转移成为可能。其次,知识联盟提供了互动学习的良好环境。个人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相对容易地传授给他人,但组织的整体能力和知识的转移就没有如此简单。通过知识联盟,通过双方的密切协作,运用干中学、干中教的互动式学习方式,才能有效地实现隐性知识的转移。另外,企业合作中的日常接触是获得复杂背景知识的最好途径,这是从任何手册中或通过其他方式所无法学到的。
五、结论
据国外权威机构统计,企业的寿命很少能超过20年,真正能够做到基业长青的企业少之又少,20世纪80年代的世界500强,到了今天很多已经不复存在,何况世界500强的排位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说明在多变的环境下,多数企业难以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在知识经济、动态竞争的大环境下,传统的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由于存在核心刚性问题,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慢慢退出了人们的视野。企业的动态能力理论由于具有动态性、开拓性等特征,能够有效克服核心刚性问题,成为研究当代企业竞争优势问题的热点理论。通过企业文化、企业激励、组织学习、知识联盟等塑造企业动态能力,实现企业组织的持续学习、持续创新,最终会使企业获得持续发展动力,构筑起长期竞争优势。
(责任编辑:叶光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