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始于疑问

2009-02-25张小鹏

教师·下 2009年1期
关键词:科学问题教学

张小鹏

摘 要: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很少主动提出问题,这样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之中。杨振宁博士曾评价:中国学生与美国学生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中国学生不喜欢提问题,不愿意提问题。为了教学效果的更好实现,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生成的情景,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体会谈一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科学;教学;问题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学科的钥匙。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问题”,也就没有创新。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而在学习过程中问题如何生成则是一门学问。以下是笔者在实际教学中所用的几种方法。

一、课前准备,形成问题

科学课是一系列的“活动”贯穿而成的探究课,进行科学研究少不了一系列的探究材料。有些有形的结构材料可以由教师提供给学生,但是科学探究中更多的材料必须由学生分组自行筹备,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布置好下节课所需的材料。这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帮助学生培养问题意识的机会。在布置学生准备材料时,教师不妨再给学生一个小小的任务:把准备材料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写在“问题卡”上,跟材料一并带到课堂。“问题卡”的任务促使学生不仅仅为准备材料而准备,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提问的意识,让他们感悟到“其实问题就在我们身边”。

二、激发兴趣,产生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指出,探究的欲望是推动学生进行研究活动的内部动因。这就是说学生的探究欲望一旦被激发,就会对研究活动感兴趣,并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和坚强的意志参与研究活动,进行有效的研究。学生只有主动参与了,他才想做、想说、想思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三、进行实验,激发问题

爱因斯坦把科学定义为:“具有探究意义的经历。”可见,实践操作在学生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推动着人类科技的进步。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加强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做”的过程中学生既可增加感性认识又容易体验问题的情境,更利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科学》教材中涉及的实验,只要实验室条件允许,教师应尽可能将其改为学生的探索性实验,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或安排指导个别学生来做操作演示,或进行“默做”(实验前交代清观察现象、测量数据,做时不讲解)。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营造探究学习的氛围,使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四、敢于质疑,提出问题

“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疑问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勇于质疑、勤于质疑、善于质疑是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教育心理学表明,质疑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的未知状态。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态度和精神。“怀疑、批判、创新”是产生问题的源泉。

五、运用比较,发现问题

比较法教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时,教师将各种类型的知识进行对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理解事物的共同属性和个别特点。在科学教学中,适当运用比较法,不但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还能够帮助学生认识事物和现象的内在联系和内容的整体性,从而更加系统地、深刻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并产生新问题。

总之,我们在科学教学中应该给学生提供获取知识的过程,把课堂还给学生。如果教师能启发式地给学生提供产生问题的情景,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那么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就得到了培养。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 王耀村. 初中科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3] 程黎曦. 教师与新课程.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科学问题教学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科学拔牙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