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沟通的原则与技巧

2009-02-25

教师·下 2009年1期
关键词:沟通民办高校技巧

思 维

摘 要:民办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教育管理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笔者总结出一些民办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沟通交流的原则与技巧,能使辅导员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尊重,使学生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关键词:民办高校;辅导员;沟通;原则;技巧

一、民办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沟通的原则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教育管理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是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一些基本的沟通交流原则,有助于开展学生工作。结合实际工作,我认为与学生沟通交流时主要应考虑以下五条原则:

1.平等尊重的原则

平等,主要指师生交往双方人格上的平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做人的尊严和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关系。平等是赢得尊重的前提,在交往过程中,如果辅导员一方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发号施令、颐指气使,那么学生很快便会产生敌对情绪,使沟通交流无法顺利开展。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尊严,并期望在各种场合中得到尊重。尊重能够引发人的信任、坦诚等情感,缩短交往的心理距离。一般来说,学生的自尊心都比较强。因此,辅导员与学生谈话时尤其要遵循平等尊重的原则,不损伤学生的名誉和人格,承认或肯定他们的能力与成绩;否则,易导致谈话过程中的紧张和冲突。民办高校辅导员应成为学生日常交往的知心人、家长。要坚持平等尊重的谈话原则,同时要积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和身心健康,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赢得学生的尊重与信任,真正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2.真诚温暖的原则

古人曰“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两句话告诉我们思想沟通时要注意运用语言的艺术。语言艺术运用得好,能优化思想沟通;相反,如果不注意语言艺术,往往在无意间就出口伤人,促使交往双方产生矛盾。辅导员与学生谈话时应坚持真诚温暖的原则,真诚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只有以诚相待,才能使交往双方建立信任感,并结成深厚的友谊。辅导员坚持真诚温暖的谈话原则,开诚布公地与学生交谈,适当的时候要表明自己的态度,有利于师生双方谈话的深入发展。

3.理解支持的原则

辅导员要坚持理解支持的谈话原则,要有一定的共情和同理心。“共情”是心理学的专业术语,意指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换位思考。如果辅导员出言只图自己一时痛快,随意宣泄内心情感,不顾学生的感受和环境气氛,就没有人情味儿;不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说话就容易不招人听,导致师生双方交谈的失败。换位思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辅导员要理解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在说话时要注意顾全学生的尊严,注意照顾对方感受,考虑方式方法,做到将心比心,设身处地。

4.适度保密的原则

“无论你说什么,老师都会为你保密,绝不会有第三个人知道。所以你可以敞开心扉,畅所欲言。”除了口头告诉学生为其保密外,师生间的沟通交流方式还能以非面谈的方式进行,如师生交流本、找学生谈话记录、电子邮件、QQ等多种方式辅导员应一一给予答复。这种一对一交互的方式让学生有安全感,能够打消学生的顾虑,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尊重。在承诺替学生保密的基础上,鼓励他们敞开心扉,大胆地把学习上的问题、生活上的困难、心理上的疙瘩、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隔阂等与教师沟通。近几年来,通过对以上方法的综合运用,师生沟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5.助人自助的原则

师生沟通交流过程并不能简单理解为老师替学生出主意、想办法的过程,而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自己想清楚问题的关键所在,并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够真正发挥主观能动性,真正使自己得到成长,能力也可以得到提高。因此,师生谈话时应坚持助人自助的原则,是“授人以渔”,不是“授人以鱼”的过程,同时也避免谈话过程成为教师替学生操心、担忧而学生却毫无危机感的情况。

二、民办高校辅导员与学生沟通的技巧

民办高校学生是一个特定的教育群体,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会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辅导员与他们沟通交流过程中由于言辞不当或处理不妥,可能会发生一定的交流障碍,辅导员如果能掌握一定的交流技巧,有助于化解冲突,从而顺利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以下几条技巧是在工作中总结出来的:

1.打破僵局的技巧

首先赢得学生的信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学生谈话过程中暂时出现僵局时,辅导员可以报以微笑,态度一定要亲切和蔼,并告之学生,老师会对他所讲的话保密,打消对方的谈话顾虑。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为学生倒一杯水,让他(她)先坐下来,目的是为师生继续下面的谈话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此外,谈话出现僵局时,辅导员还可以暂时撇开主要谈话内容,在平时熟悉和掌握学生个人基本资料的前提条件下,关心询问对方的目前状况,如学生的家庭背景情况、学习状况等,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僵局后面的继续谈话创造条件。

2.善于倾听的技巧

研究资料表明,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倾听本身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在某些场所,听比说更重要,这是让对方发泄、引导对方说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在倾听的过程中,辅导员要做一名耐心的听众,一定不要随便打断学生的讲话。在倾听的过程中,可以用“嗯”“啊”等语气词重复学生的最后一句话,以表示对学生所讲的话产生理解和同情感。

3.适当发问的技巧

在工作过程中发现,辅导员对学生发问要取得效果得利用一定的技巧。在发问方式方面尽量少用封闭式询问方式(如“是不是”“对不对”“有没有”等),而应尽量采用开放式询问方式(如“是什么”“为什么”“后来怎么样”等);在问题数量方面,尽量短时间内不要问太多的问题;在发问过程中尽量不要带有判断性的、诱导性的、不明确的问题;考虑到在询问理由时,有时候会造成对方的防卫心理。这时,尽量少用“为什么”,最好用“怎么”代替;此外在追问问题的深层原因时,慎用敏感性问题,除非先前已经建立有师生间的信任基础。建议采用比较委婉、探询式的发问技巧。

4.澄清事实的技巧

澄清事实是直接指出学生话语的前后矛盾、言行不一、心口不一之处,主要适用于学生对教师所讲话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及学生否认、曲解、掩饰事实的时候。这种澄清事实的方式也需要辅导员委婉地表达,比如说“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你……”或“我都有点糊涂了,你……”。以委婉的方式让学生接受事实不失为一种好的谈话方式。

5.及时反应的技巧

师生沟通交流是双向的反馈过程,教师应对学生最关心、最敏感、最有代表性的问题做出反应。及时反应分为内容反应、情感反应和沉默反应。内容反应的方式可以是口语“嗯”“哦”等语气词,肯定语气词后面跟上简单的话语,或重读学生讲话的个别字、词、句,也可以是非语言信息。“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面部表情是内心情绪的外在表现,它们均能表达人的态度和情感,如赞许性的目光、点头默认,等等。内容反应目的是辅导员对杂乱无章的叙述进行整理归纳,并对学生表示理解,进而鼓励学生继续话题;情感反应需要理解并反馈学生所表达的情感,诸如情爱的、愤怒的或害怕的等;沉默反应即没有反应,表示教师已把全部精力放在听学生所谈的内容上,使其继续话题。

6.结束谈话的技巧

提前3至5分钟暗示这次谈话先到这里,然后委婉地把话题引向结束。如果需要,还可以约好学生下一次到办公室谈话的时间。最后鼓励学生,说一些祝福的话语,让学生带着满意而归。

三、典型案例运用倾听的技巧

在日常与学生谈话过程中曾出现这样的案例:工企班的一名女生,开学后经常请病假,上课时无精打采。每次找其谈话了解情况时,她都微笑着说:“没事”。我凭直觉她没有说心里话,一天晚自习后,把她叫到办公室,让她坐下,通过倾听的方式,逐渐了解该生的家庭背景。此次谈话,主要引导她说,并不时说些赞扬她的话。该生似乎心事重重,在沟通过程中道出了父母感情不和,父亲喜欢打牌,很少回家,偶尔回家也少不了与其母亲吵架、打架。通过谈话我终于明白了该生的情况,多次开导她,并与她父母亲电话联系,互通情况、共同教育。现在该生思想的结解开了,学习上进了,身体也好了。在期末考试中获全班第三名的好成绩;本期参加党校培训获优秀学员。

四、结语

民办高校辅导员和学生的沟通交流是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探讨其中的基本谈话原则和技巧,对于做好学生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上仅是从事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一些初步探索,希望做学生工作的同行们,互相切磋,把学生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张 虹.沟通无极限——浅议高校辅导员的沟通技巧.世纪桥,2008,(6).

[2] 李 超.辅导员如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石河子大学学报,2004,(1).

[3] 吴 江.辅导员如何实现与学生的有效沟通.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

[4] 吴 南.浅谈大学辅导员的沟通交流艺术.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7,(1).

[5] 李 艳.沟通从心开始——论高校辅导员与学生的沟通.科技信息,2008,(19).

猜你喜欢

沟通民办高校技巧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决策咨询活动中的沟通艺术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