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探讨与研究
2009-02-05方敏张宏钦
方 敏 张宏钦
摘要现阶段贫闲生在大学生群体中占相当大的比例,他们普遍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因此,了解贫困生心理问题,做好他们的心理问题的疏导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要做好贫困生中突出心理问题的引导工作,使高职学院校园更加和谐与稳定。
关键词贫困生 心理现状 心理分析 心理疏导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不断普及化,高职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成本越来越高,学费越来越贵,贫困大学生的人数迅速增加。为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入学,顺利毕业,政府、学校和社会各界给予贫困生群体积极地关心和帮助,建立起了以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奖助学金、 困难补助、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为主体的资助政策体系,在经济层面上对贫困生群体实现了有效资助,缓解了贫困生生活上的压力。但是,作为从事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关注助学政策实施过程中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现阶段贫闲生在大学生群体中占相当大的比例,他们普遍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因此,了解贫困生心理问题,为做好他们的心理问题的疏导工作显得非常重要,特别是要做好贫困生中突出心理问题(自卑,嫉妒,敏感,闭锁等)的引导工作,使高职学院校园更加和谐与稳定。
1 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现状
从对他们的调查走访来看,尽管不是所有的贫困生都存在心理问题,但由于物质上的匮乏,贫困生的心理问题相对来讲比较高发。物质上的帮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们的经济压力,但由于家庭环境、教育背景、社会背景的不同所导致的心理问题还是相当突出的。根据两年的统计表明,我系约有70%的贫困生获得院级奖学金,并且在各级竞赛项目中获得较好的成绩,以我系为例,获得国家级竞赛奖项的全部都来自于家庭贫困的学生,此外,贫困生在省级比赛中也占到60%以上。
2 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分析
通过调查分析,导致贫困生产生不健康心理的因素主要有内外两种因素。内因是学生个体差异,为什么有的学生能正视自己的贫困问题,将困难化为动力,不断进取;而有的学生却自甘堕落,不思进取?原因在于他们自身的想法,而每个人的想法又和他们的家庭背景,学校环境密切相关,这就是外因。家庭环境直接关系着他们的心理健康,对其性格、个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家庭贫困的学生大都来自于农村,父母自身的文化水平就不高,在教育孩子方面缺乏正确的观念与引导,此外,作为社会上所定义的弱势群体的身份会直接给贫困生带来诸多压力。社会上部分人群对贫困家庭的偏见或者人们无处不在的同情都会给贫困生带来压力,另外,就目前来讲,高职院校普遍重视对贫困生进行经济上的资助,但对于贫困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重视不够,还存在不足。这表现在过度重视贫困生的物质需要,忽视了他们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热衷于解决和满足困难学生的物质需求,而对贫困生的思想和精神上疏于关心和指导。这样就导致了在实际工作中不注重学生个体差异,不注重贫困生心理和思想的疏导。
3 贫困生心理问题的疏导
第一,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科学、规范、系统的管理。学生工作处全面统筹全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各个院系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为管理负责人,自上而下,建立由院系、辅导员、班干部为主的工作体系。对贫困生进行心理辅导,使其尝试自我减压;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随时准备接待、解决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充分发挥政治辅导员的作用,帮助贫困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精神迎接生活的挑战。
第二,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校风、学风的形成。可以通过开设一些心理课程这样全校性的公共选修课和讲座,对在校大学生普及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提高心理素质,有效地控制和调节自我心理,保持良好的行为。近几年来,我院逐步意识到加强贫困生的精神层面的疏导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在每个系专门设置了一位辅导员从事贫困生的奖惩助贷工作以及对贫困生的心理疏导工作,此外,每年还开展一些演讲,讲座,给贫困生一个倾诉的平台,鼓励他们自强不息。
第三,提升贫困生的自助能力。可以通过成立自助社团,自助小组等形式的团体帮助贫困生结识朋友,评价贫困带来的客观影响,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助人自助,找到心理的平衡点,修复自信。
总之,贫困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直接影响到他们以后的发展,这不仅仅是金钱的问题,而是他们的健康成长问题。深入研究贫困生心理,不断加强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建设和谐校园、强调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今天,探索如何发挥高校育人功能,如何形成和谐成长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认真分析贫困生的个体状况与心理问题,帮助贫困生从精神上“脱贫”,必将成为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 李翔.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其成因与对策[J].重庆社会科学,2007(1).
[2] 刘炼,吴琳.高校部分贫网生心理问题及相关对策研究[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07(3).
[3] 马华华,高近成.浅谈贫困大学生的“精神贫困”问题[J].教育管理,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