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技巧
2009-02-05任丽华
任丽华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日益突出。多媒体教学作为教育信息化的一种具体表现,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与传统教学相比较,它具有信息容量大、密度高、范围广、操作简便、教学效果好等优势,能实现对学生感官的多重刺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历史学科在这方面尤其具有优势:历史上留下来的文字、图片、实物资料浩如烟海;近年以历史为题材的影视作品也层出不穷。因此,运用多媒体技术,从视觉、听觉等许多方面让学生去感受历史,了解历史,发现历史,能给开放型历史课堂教学带来无限生机与活力,并提高历史课堂的效率。但在历史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误区,比如简单地把一些影视资料进行堆砌,对网络信息不加选择等。这样应用的结果,往往不仅没有起到多媒体应有的作用,反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效果适得其反。那么如何有效地运用多媒体,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高效。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1 备课时做好教学资源的设计与筛选
在教学资源匮乏时,如何搜集更多的教学资源并应用于教学十分重要。但是当大量的教学资源摆在我们面前时,如何对资源进行精心筛选,如何对课堂教学中资源的运用进行精心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1.1 确定多媒体教学资源种类对某一节历史课,用什么教学资源,要根据教学的内容进行精心设计。是用图表、音乐,还是历史图片,或者影视资料,要根据这节课的具体内容而定。一个图表就能说明的问题,就没必要强求用影视片段去表现。而为了生动再现某一段历史,就要充分运用影视资料或历史图片,这又是一般的文字和语言效果所达不到的。例如,在学习“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一课时,笔者只用了周恩来与尼克松握手和毛泽东与尼克松握手两幅图片来介绍中美建交的史实。
1.2 对教学资源进行取舍一段教学影视资料,是不能盲目进行应用的。用好了可以再现历史,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历史的真实情境。若运用不当,则会把学生的兴奋点与注意力吸引到影视剧的故事情节中,不仅起不到教学的应有作用,反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效果适得其反。因此,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进行大胆取舍,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比如在“甲午中日战争”一课的设计上,笔者选取了《甲午风云》这部电影的一段画面。但笔者没有大段选取影视片段,而是在介绍到邓世昌时,选取他和他指挥的战舰沉入海底的那一段,让学生真实感受他身上所体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
1.3 对网络资源的搜索提供关键词在运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时,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笔者在有些内容的教学上,安排学生上网进行相关资料的搜索。以前,笔者只是把所要求查询的内容进行布置,让学生进行自由搜索。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搜索的资料太散,常常偏离教学目标。所以,笔者在备课时就十分注意这个问题,凡是让学生搜索的东西,自己反复用不同的关键词进行搜索,看哪些关键词搜索的内容更恰当,然后提供给学生。这样,在学生进行教学资源搜索时,不仅使学生的预习效率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得到很大提高。例如,在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课的资料进行检索时,笔者为学生提供“克伦威尔、《权利法案》”等关键词。
2 授课时根据课堂结构进行有机运用
准备好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如何进行合理恰当的运用,关系到一节课效率的高低。简单地进行播放、展示,往往在表面上呈现得热热闹闹,但实际收效甚微。只有把它与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在适当的时机推出,才能恰到好处。
2.1 创设情境,感悟历史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思维活动是在感知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感性认识是思维活动的源泉和依据,而感性认识来自于情境。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地创设逼真的情境,给学生提供情境化的学习活动,使课堂由静态的学习变为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传播过程。在历史课堂上,多媒体的运用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学生在这种情境下,不仅学习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用全身心去感受历史,使学生从情感的深处去感悟历史。
2.2 精讲选播,画龙点睛多媒体的运用不能简单地进行播放,而是要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在突出重点的时候,在突破难点的时候,把精心选择的多媒体教学资源,进行适时地播放,从而使教学的重难点迎刃而解。这里要注意的就是,播放的内容、播放的时间、播放的时机都要精心设计,不能随意化。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和手段,对一节课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反之,则可能会产生冲淡主题的不良效果。
2.3 设疑问难,引发思考多媒体的应用使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教学效率得到提高。但如果就此满足还不够,还要在此基础上,进行设疑问难。通过一环扣一环的问题创设和层层深入的启发,使学生的求知欲望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的情感体验、知识学习和智力提高有机地结合起来,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得以协调发展。
3 课后对运用情况及时进行反思调整
一节课上完后,要及时进行课后反思。不仅是对整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进行反思,也要对这节课的多媒体运用情况进行反思。
3.1 备课方面的调整在备课过程中,所选用的多媒体种类是否恰当,所选择的多媒体教学内容是否适宜,在多媒体应用的教学设计上哪些地方比较合理,还存在哪些问题,等等。通过反思,择优汰劣,以调整多媒体的应用设计,为备下一节课打好基础。
3.2 授课方面的调整反思多媒体在课堂教学的应用上,运用的时机是否恰当,播放的时间长短是否适宜,情境创设的效果如何,对问题的进一步挖掘是否到位,等等。通过这些反思,结合课堂教学的其他方面,对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进行把握,不断调整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从而使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质量得到不断提高。
总之,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实施教学,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反之,如果不了解信息化资源与手段的应用规律,使用不当,就会事倍功半。所以,只有合理运用,做好各种教学媒体的有机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作者单位:吉林省通化县大泉源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