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钢琴训练的相关生理问题研究
2009-02-05江蓉洁
江蓉洁
摘要 幼儿时期是钢琴训练的黄金时期。钢琴手指演奏技术的正确性和科学性是幼儿钢琴手指技术训练的命脉。幼儿由于其手指生理条件的独特性,在钢琴手指技术方面与成人相比存在其独特性质。本文试从幼儿手指的生理结构及其机能的角度,借助生理学研究成果,探求幼儿钢琴训练中手指技术存在的特殊性。同时,为幼儿琴童的钢琴技术训练提供人体生理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幼儿;钢琴训练;生理
幼儿时期是指3岁至六七岁阶段的儿童。儿童从3岁到六七岁这一年龄阶段进入托儿所和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故又名学龄前期。
幼儿时期是钢琴技术训练的黄金时期。据统计,在世界钢琴音乐的舞台上,有许多钢琴大师都是从幼年时开始学习钢琴,进行手指技术训练的:莫扎特3岁学琴,贝多芬4岁学琴,肖邦6岁学琴,舒曼、李斯特、勃拉姆斯等西方许多伟大的音乐家都是从幼儿开始学习钢琴的;目前,风靡世界乐坛的我国青年钢琴家朗朗也是从3岁开始学习钢琴。从第三届柴可夫斯基国际比赛中被统计的33位钢琴家来看:3岁3位、4岁3位、5岁7位、6岁8位、7岁7位,一共28位。在幼儿期奠定扎实的“童子功”,令这些钢琴大师终身受益。
幼儿的手指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与成人手指相比,手指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尚未成熟,各系统的形态和功能都有其明显的特点。符合幼儿生理特征的手指技术训练能一定程度上促进幼儿手指的成长,反之,不符合幼儿生理特征的手指技术训练会妨碍其身心健康。
人体有8大系统,包括运动、循环、呼吸、消化、排泄、神经、内分泌和生殖系统。人体中各个系统的活动都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进行的,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由于幼儿钢琴训练的特殊性,本文仅从其涉及较多的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来进行研究。
手指运动系统包含手指完成各种动作的重要器官,由手骨、手骨连接(手关节)和手骨骼肌(手肌)3部分组成。手骨对手指起支撑作用,手关节是手指运动的枢纽,手肌是手指运动的动力。手指运动器官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调节下协调一致,并在其他各个有关系统的相互配合下,对手指起着支持、保护和运动等功能。在运动的过程中,手骨、手关节和手骨骼肌之间始终保持对立统一的规律,并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幼儿时期,手骨正处于生长阶段,骨化过程尚未完成(钙盐在软骨上的沉积,使软骨成为骨)。长骨快速增长,软骨组织较多,骨组织内的水分和有机物质多,手骨由具有柔韧性的有机物(骨胶原)和具有硬度与脆性的无机盐(磷酸钙、磷酸盐)2部分组成,手骨组织内主要有机成分含量多,有机物与无机物的比为5:5(成人是3:7)。腕骨骨化过程旺盛,骨桡生长活跃,手骨的内部构造在变化,适量的负荷有利于手骨的生长,过量的负荷则有可能使手骨化过早完成,而手的大小形状形成。骨密度较差,含水量多,含钙量少,骨富于弹性而坚韧不足。但正由于儿童的手骨硬度小,韧性大,具有不易完全骨折,如发生骨折一般为青枝骨折,在受压或体位不正时,骨骼未被韧带所固定,容易发生弯曲或变形,及时进行矫正,也容易恢复正常。
幼儿在手指关节结构上与成人也略有不同,关节窝较浅,关节面软骨相对较厚,关节囊、韧带较松弛,关节周围的肌肉细长,所以其伸展性与活动范围都大于成人,手关节活动性较好,关节的灵活性与柔韧性都易发展,关节活动性较好,但牢固性较成人差,在外力的作用下较易脱位。
从幼儿手指肌肉来看,首先,幼儿的肌肉柔软娇嫩,肌纤维较细,间质组织相对较多;幼儿手指肌肉较成人的柔软,内含水量较多,蛋白质、脂肪以及无机盐类较少,能量储备差;收缩能力较弱,耐力较差,幼儿的肌肉比成人容易疲劳,尤其是单调动作和长时间使身体保持单一姿势时,更易发生疲劳,但是由于其新陈代谢旺盛,氧气供应较充足,恢复较成人快。其次,幼儿身体各部位的肌肉发展不平衡且肌肉的力量差。比较大的肌肉开始发育,如3~4岁的幼儿,上下肢的活动已经相当协调,能够很好地完成各种粗动作,而比较小的肌肉发育较晚;5~6岁的幼儿,手部的肌肉才发育迅速,能初步做一些较精细的工作,但是时间不能持续过久,容易产生疲劳,容易受损伤。表层大肌肉群和躯干肌群发育较早,小肌群、伸肌群和四肢肌群发育较迟,躯肌先于伸肌肉、上肢肌先于下肢肌肉、大块肌先于小块肌肉的发育。肌肉与体重的比例,新生儿肌肉仅占体重的20%左右,7岁的孩子肌肉重占体重的27.2%(十七八岁时肌肉重量占体重42.2%)。7岁后孩子的肌肉发育速度快,肌肉容积显著增大,肌肉力量增强。在劳动时他们容易感到疲乏,但是恢复也较快,因此要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和劳动锻炼。这个阶段肌肉发育的特点为跑、跳已经很熟练,但是手指的动手还很笨拙,一些比较精细的动作还不能成功完成,协调能力不强。
此外,除了以上手指运动系统的特殊性,幼儿的手指神经系统和成人相比,也具有其独特性。神经系统是人体功能的主要调节系统,更是人体运动的管理系统,使人体成为统一的整体。在神经系统的直接或间接的调节、控制下,人体各器官的功能才得以相互配合、相互制约,以维持人体整体水平的协调统一,并适应体内外环境的变化,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神经系统由位于颅腔的脑、椎管中的脊髓,以及从脑和脊髓发出的周围神经组成。
幼儿神经活动过程不稳定,兴奋与抑制过程容易扩散,神经活动的强度和集中都较弱,表现为自我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做动作时不协调﹑不准确,易出现多余动作。分化能力尚不完善,掌握复杂精细的动作比较困难,抑制过程稍弱,学动作易出现错误。没有足够高的区别兴奋的能力,容易激动,控制自己的能力较差。让他干什么,他乐于接受;让他别干什么,就难了,因为“别干什么”是一种抑制过程。虽然幼儿容易兴奋,但注意力很难持久,兴奋容易扩散。幼儿的神经细胞工作能力较低,神经过程的强度小,易产生疲劳,但疲劳消除也快。
综上所述,幼儿手骨硬度小、韧性大、不易完全骨折;关节窝较浅,关节面软骨相对较厚,关节囊、韧带较松弛,手关节活动性较好,关节的灵活性与柔韧性都易发展;关节周围的肌肉细长,伸展性与活动范围都大于成人。所以,趁年幼时期手的关节和腱膜都还柔软,就加以有效的钢琴手指技术训练,对于制造一双钢琴家的手是有极大的用处的。
成人进行钢琴手指技术训练是在其肌肉骨骼均已定型,包括韧带的弹性、手指的伸展能力、肌肉的反应力和指关节支撑力均已定型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肢体改造运动。从这点而言,成人在钢琴手指技术训练上的可塑性是远不如幼儿强的。
虽然从生理角度来看,幼儿也有许多欠缺于成人的地方,如手指肌肉收缩能力较弱,耐力较差,幼儿的肌肉比成人容易疲劳,但是这些问题终究会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生理发育的最终完成而迎刃而解。而幼儿手指良好的可塑性却为其幼儿阶段乃至终生的钢琴手指技术训练创造了良好的生理条件和无限发展的空间。
参考文献
[1]鄂承梁.青少年各年龄阶段生理特点与基本运动的训
练方式[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994(2)
[2]魏廷格.钢琴学习指南——答钢琴学习388问[M].北京:人
民音乐出版社,2003
[3]李斐岚.幼儿钢琴教学问答[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
[4]李志义,薛黔,徐凤生.人体臂肌群的构筑研究[J].四
川解剖学杂志,1998,6(2)
[5]朱鸿谊.成年人钢琴教学之浅见[J].青岛教育学院学
报,1995
[6]茅隽.运动生理学的研究现状几发展趋势[J].兰州大
学学报,1994(4)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