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009-02-05张立书
张立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对于历史这一学科,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兴趣,不爱学,导致成绩很不理想。所以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就成为提高学生成绩、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关键。那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笔者根据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
1 导入新课时,要设置“悬念”
经过10分钟的课间活动,学生的思维停留在兴奋状态。在上课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之一,而学生学习情绪是否高涨,也取决于教师能否控制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这时设置“悬念”,就成为集中学生注意力的一个最直接、最有效的诱因。
如在讲“二万五千里长征”一课前,笔者先把毛泽东写的《七律·长征》一诗用投影仪给学生打出来,并让学生齐读这首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学生读完这气势磅礴的诗,就急于知道长征这么艰苦,红军为什么还要长征。笔者说:“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将利用这节课解决一下。”带着这样的悬念,学生迫切地想了解其中的奥秘,学习兴趣很快就来了,注意力也很自然地转移到课堂中来,从而很好地完成导入新课的任务。
2 讲课过程中,要尽可能插入一个小故事
学生对于枯燥无味的历史知识、历史线索没有多大兴趣,但如果在讲课过程中穿插一些小故事,会慢慢培养学生的兴趣。如在讲西周灭亡这一问题时,关于周幽王,笔者给学生讲了“烽火戏诸侯”的故事。短短三五分钟的一个小故事,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同时也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
3 一课结束前设置下节课内容的“悬念”
小说里常常用这样一句话“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来吊人的胃口,逼着人非继续听下去不可。课堂教学同样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经常用这样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如在讲“星火燎原”时,笔者强调:“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我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它的创建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在它的影响下,我国很快建立好多农村革命根据地,这些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给我国的革命带来怎样的影响?这就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这样可以使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下节课的内容,并培养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4 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漫画加以渲染,烘托气氛,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
在讲“大跃进”运动时,笔者把“大跃进”时的壁画展现给学生,壁画的题目是: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笔者问道:“这幅壁画非常形象地把‘大跃进运动时期,人们希望高生产的愿望表现出来,形象逼真。请问这种现象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呢?它又给我国造成怎样的影响?”经过这样一展示和提问,激起了学生学习这一历史的兴趣,使学生聚精会神地听起来。
5 把诗句、谜语、对联应用到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
在近几年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好多学生对诗句、谜语、对联等感兴趣。根据这一发现,笔者经常把诗句、谜语、对联等与历史有关的应用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讲抗日战争胜利原因的时候,关于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可以打一历史人物。有以下几个答案:1)屈原(屈服于美国的原子弹);2)苏武(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3)蒋干(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政府抗日);4)毛遂(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抗日);5)共工(国共共同努力)。利用这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各抒己见,但最后达成一致是共工(即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最后笔者明确告诉学生这5点都是抗日战争取胜的原因。由于用这种猜谜语的方法激起学生的兴趣,学生齐声说“没问题”。就这样,学生很快就把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记住了。
6 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教学更加直观形象,可以再现历史情景,打破时空界限,缩短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因此在课堂上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以直接的感官刺激,有利于引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
如在讲“明朝的中外交往与冲突”一课时,笔者先给学生播放《七子之歌》——澳门的歌曲。通过播放这首歌,激起学生急于想知道澳门是何时被葡萄牙侵占的历史。看到学生这种急切的心情,笔者明确告诉学生这个问题须追溯到我国明朝时期的对外关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这节课课堂效果非常好。
总之,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无意注意转变为有意注意,提高他们的课上效率,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作者单位:河北省迁安市迁安镇第一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