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分组教学之我见
2009-02-05顾晓临
顾晓临
如何帮助、指导学生增强学习英语的信心,变厌学为乐学,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从而扭转两极分化现状,已成为每位英语教师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分组教学是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集体成绩为评价依据,各小组学生在互动合作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策略体系。强化相互合作的小组活动,是英语课堂教学的手段之一。
1 在调查了解摸清底细的基础上分组
由于学生之间在学习目的与动机、学习习惯与方法、智力水平与接受能力上存在差异,如果任课教师在教学中墨守成规,就往往会造成许多学生“初一劲头十足”“初二情绪低落”“初三放弃不学”的局面。分组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将学生分成人数大约均等的若干小组,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这种教学形式可使各组学生在45分钟内各有所获,逐步达到人人达纲、整体提高的目的。
1)先摸底,后分组。分组之前,教师对全班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与分析。要了解他们英语知识究竟掌握多少,实际运用能力有多高,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如何。了解的方法可采用问卷、测验、谈话、看学习档案等形式,在此基础上进行分组,并分别提出适当的教学目标。
如笔者接手某班后,在全面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对学生逐一做了认真细致的分析。从上学期期末成绩看,该班56名学生,英语总分与及格率均为全年级之末,两极分化相当严重。大多数学生认为基础没打好,提高英语成绩无望,不如从其他几门学科上弥补英语的不足,已开始放弃英语学习。摸清底子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分组教学计划。笔者把56名学生按上学期英语考试成绩分为A、B、C三组,A组由69分以下的24名学生组成,B组由17名中等学生组成,C组由l5名70分以上的学生组成。
2)实行组间互帮互学。笔者把学生分组后,继而建立C组帮A、B组的个人承包责任制,即由C组或B组的一个学生帮助A组或B组的2个学生,看谁能尽快将自己所负责的2个成员拉入C组和B组中。建立这种承包制的依据是“合作学习理论”。这种做法的优点有二:一是便于学生之间形成互帮互助,优生带差生,差生促优生的良好学风,利于增加班内凝聚力,启动学生的内部活力;二是便于教师的指导检查。
3)实行动态组合。分组后,各组成员并不是一成不变。每隔一段时间,经过达标检测分析后,各组成员间个别调整,如将A组个别学生调到B组,将B组学生调到C组。由于调整是在表扬鼓励的基础上进行的,增强了差生进步的信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针对差生实际,实行目标激励
树立学习信心是教学活动的心理准备工作,要变信心为行动则需要有追求的目标。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追求目标愈高则行动的内驱力愈大,但是面对心理素质还不稳定的中学生,如果教师所提的目标过高,使学生可望而不可即,那么所定目标也就成了空谈。所以在分组以后,笔者总是先由学生自己提出切合实际的长远目标,然后在分析个体情况的基础上为每个学生修订目标,提出更加具体的近期、中期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运用目标激励的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每当学生在困难面前退缩时,笔者就用奋斗目标激励他们,使他们重新鼓起奋发向上的勇气,向着目标努力。
3 分组教学,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
实施分组教学,教师最难处理的就是如何在45分钟的有限时间内,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笔者通常的做法是:先为A组讲练,在A组听讲的同时,安排B组与C组做练习。B组练习内容是课前设计好的,学生练什么、练多少都做好时间和数量上的规定。C组学生以自练为主,允许他们超前做题,也允许他们选择多种练习册自练。对C组学生的练习内容只做一点规定,就是每个学生必须练习阅读与理解。
采取这种安排的好处是,A组与B组学生的练习量与内容完全控制在教师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不断调查讲练内容,直至学生练会为止。而对C组学生则采取开放式、自学式与问答式的练习方法。因为C组是由班上英语学习相对好一些,自我控制能力强的学生组成的,所以他们的学习目的较明确,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的自觉性较强,他们对自己做练习时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大部分能通过同学间的相互帮助与讨论自行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也能利用课余时间主动找老师询问。如此教学,就会使虽是坐在同一教室的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动耳听、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写,达到既照顾到不同学生,分类指导,又能省时高效,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果的目的。
总之,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小组活动,可以改变课堂教学中学生所处的被动局面,促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积极思维,发展个性,互助共进。同时也可解决因班级学生多,学生急于实践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学习积极性受挫等矛盾。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平潮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