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资产行为选择的实证分析
2009-02-05王寅
王 寅
摘 要: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居民理财观念逐步更新,其资产结构也从单一向多元化转变。结合江苏省扬州市农村居民资产选择的实际,对农村居民资产选择行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阐述了农村居民的资产状况,金融资产、实物资产的构成与变化,剖析了当前农村居民资产选择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居民;资产结构;资产选择
中图分类号:F3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9)01-0051-04
居民资产是指居民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财产状态,由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两部分组成。居民资产反映了居民的生活水平,也是衡量国家经济实力的主要依据之一。农村居民的资产也是由金融资产、实物资产两部分构成。其中,金融资产主要由手持现金、储蓄存款、债券、股票等组成;实物资产主要由生产性固定资产、住宅资产和其他非住宅资产构成。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居民的收入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居民拥有的各种资产也在迅速膨胀,居民的长期资产选择行为日渐形成,从多方面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因此,研究居民资产选择行为对完善储蓄理论和引导居民投资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农村居民资产现状分析
(一)农村居民资产拥有现状
金融资产拥有现状。2001-2006年,扬州市农村居民金融资产年均增长速度23%,主要集中在没有风险的储蓄存款,占人均金融资产的91.27%,其他金融资产如债券、股票、手持现金所占份额较低,分别占到金融资产的0.03%、0.04%与8.44%。
实物资产拥有现状。农村居民的实物资产主要体现在生产性固定资产和住宅方面,2006年人均拥有实物资产19171.64元,其中,住宅价值为17254.77元,住宅面积为38.82平方米,生产性固定资产的价值为1916.87元。住宅价值占90.0%,生产性固定资产占10.0%。这是由于农村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部分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生产性固定资产成为农民实物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农村居民资产结构
2001-2006年,农村居民资产分别是人均纯收入的3.98倍、4.09倍、4.06倍、3.75倍、5.10倍、3.58倍,表明农村居民已具有跨时预算选择的资产基础。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模型”和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储蓄”这两个模型概括性地描述了跨时预算约束理论的一个基本思想:居民追求的并不仅仅是现期的或一时的消费和资产选择的最大化,更是追求长期的以至一生的消费选择和资产选择的效用最大化。但是,对农村居民的储蓄动机和储蓄周期进行考察后发现,当前农村居民进行跨时资源配置的成熟度却是相当低的。首先,从储蓄动机上看,大量的调查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居民的储蓄主要是为未来的中短期消费目的服务的。其次,从储蓄周期上看,储蓄周期短,储蓄余额很少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储蓄动机和周期的现状,表明当前我国农村居民无法真正做到跨时消费和资产选择,这无疑大大降低了居民的总效用水平,同时大大影响了国民经济运行的质量。
农村居民金融资产结构。表1反映了农村居民的金融资产结构变动。近年来,我国的证券、保险市场发展很快,银行存款利率也经历了多次下调,但银行存款占居民金融资产的比重一直很高,银行存款仍是居民金融资产的主要成分。2001-2006年之间,农村居民储蓄存款占金融资产的比重一直在75%以上,除了2002年略有下降,2003年之后保持上升趋势,2006年达到91.27%。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居民金融储蓄意识主体上趋于风险回避型,或多或少受传统计划经济影响,以为有钱放在国家银行安全可靠;另一方面也表明企业直接面向公众融资的市场十分巨大;第三,有价证券和其他金融资产在农村居民金融资产中比重相对较低。从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看,2001-2006年农村居民拥有的除储蓄存款与手持现金以外的金融资产的比例低于1%。可以说,农村居民目前这样的一种金融资产结构,按市场化金融体系标准看是不合适的,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我国证券业、保险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农村居民实物资产结构。农村居民的实物资产结构变动,从表2可以看出,住宅占居民实物资产的比重一直在90%左右,成为主要的实物资产,意味着“不动产”水平已成为居民实物财富的标志。住宅对农村居民来说,既是一种投资品,更是一种生活必需消费品。长期处于低收入水平下的农村居民在收入水平提高的情况下,以往住宅的长久短缺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改变。因此,住宅投资很长一段时期都仍是农村居民首要的资产选择形式。另外,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在数量上偏低。2001-2006年间,农村居民的生产性固定资产占全部资产的比重仅为7.19%—16.31%,远远低于住宅资产83.69%—92.81%的水平。农户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偏低的出现,是由于农业比较利益的偏低和当前我国农村居民低下的收入水平引起的。随着资本投入的生产性固定资产边际报酬的递减,农户把收入中的大部分投资于住宅资产,而忽视了生产性经营的投入,这是符合“农民经济行为是合乎理性”的假设。
实物资产与金融资产的构成,在很大程度上又决定了债权与债务的对比关系。当居民实物资产严重不足时,居民的金融负债就往往很少,甚至趋近于零,即居民没有不动产抵押贷款、消费信用贷款和个人信贷等。2001-2006年农村居民的金融负债(除个人借款以外的负债)与表1中实物资产存量的变化趋势一致,即当居民拥有的实物资产减少时,可以用于抵押的不动产就减少。相应地,金融资产必然呈现增长势头(见表1)。
二、农村居民资产选择中存在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居民拥有的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已达到了一定的规模,成为我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居民资产选择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将给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
(一)金融产品供给短缺,居民选择自由受到限制
首先,从金融资产品种供给来看,目前除银行存款外,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上,股票、债券、基金等资产品种的规模依旧较小。2006年,深沪股市筹资总额2463.7亿元,债券发行量2.02万亿元(不含央行票据),基金管理公司新募集的资产净值4028亿元,保险业全年保费收入5641.5亿元,这些数值无论对20.94万亿元的国内生产总值而言,还是对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6.16万亿元的来说,都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数字。其次,从资本市场的规范性方面看,由于缺乏系统、有效的监管措施,导致当前投机现象异常猖獗,违规欺诈事件时有发生,普通居民的投资风险与收益难以匹配,中小投资者利益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最后,就资本市场网络建设而言,营业网点稀少、辐射能力差的现状也为居民多元化投资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不便,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和部分小城镇,目前资本市场的发展几乎空白。
(二)货币资产存量过多,资本资产存量则偏低
手持现金的迅速上升和长期稳定在高位区间的储蓄存款,表明在农村居民的金融资产结构中,货币性金融资产形式占了绝大比重,而资本性金融资产形式所占份额是极低的。这种过于单一的金融资产结构至少会带来两方面的问题:(1)不利于农村生产性资金的积累和投入。从农村居民储蓄金融资产的实际用途来看,生产性资金的投入尤其是农业投资水平是相当低的,准备用于生产性投入的一般仅占44%左右。在储蓄存款方面,主要用于建房和非农企业投资。生产性资金尤其是农业资金的投入的不足状况若持续下去,必将严重制约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2)不利于优化农村居民的资产选择行为。农村居民承担着较大的风险。在投资渠道单一,金融资产品种缺乏的情况下,居民也无法实现资产组合均衡化的。这将大大降低在资产组合中本应得到的效用水平。同时,居民的资产选择由于过多偏倚于储蓄存款这一渠道,将背负着极大的风险。
(三)居民实物资产的选择依然局限于满足消费需求
在当前买方市场的态势下,一些传统的产业结构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近几年来,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效益低下、亏损严重等已成为当前困扰国民经济增长的突出问题。从理论上说,伴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收入差距的扩大和收入梯次性的特征,居民消费,尤其是居民实物资产的选择也应表现出一定的梯次性特征。一般说来,收入与消费支出呈正相关关系,收入水平越高,消费支出越大,收入水平越低,消费支出越小(这主要是从绝对数额的角度说的,从相对数额看,一般存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规律)。从收入因素对居民实物资产选择的影响看,由于无论是购置与建造房屋,还是购置农机具,或是添置耐用消费品,都需要居民一次性支出较大数额的资金,因而决定居民是否购置实物资产的收入,不仅是当期的收入,而且是较长时期的历史积累。由于产业结构的老化,新的实物资产品种尤其是具有消费与投资双重功能的实物资产供给的不足,加之其他方面的原因,导致了居民实物资产选择行为仍然摆脱不了同构化的现状。
(四)农村居民的资产选择行为尚未完全市场化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国的城镇与农村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农村居民同城镇居民的差异,不仅表现在收入水平与受教育程度方面,更重要地表现在生产与生活方式方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耕作方式占据主导地位的特征表明,虽然农村传统的自然经济已经瓦解,但现代市场经济的特征也并不明显。这种城乡分割的现实状况,必然决定了农村居民的资产选择行为尚不完全具有现代市场经济的特征。首先,农村居民选择实物资产的目的仍然是为了消费和维持简单的农业再生产,尚不具备资产增值与保值的意识。其次,农村金融资产的选择目前几乎还是一片空白。这一方面是由于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低,另一方面,不仅是农村,而且在一些规模较小的城镇,证券交易所、产权交易所、邮市、币市等金融资产流通场所也不存在,从而使农村居民的金融资产选择行为受到较大的制约,并不富裕的农村居民积累起的少量积蓄只能以银行存款和手持现金的方式来持有。
三、优化农村居民资产选择的思路
当前农村居民资产选择的现状,既是农村居民自由安排其收入和支出的经济行为的结果,更是农村经济运行状况的集中反映。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生产力的增长,同时又受囿于农村经济发育水平的落后与农民本身不成熟的市场观念和经济行为,成为了农村经济进一步健康发展过程中的障碍。努力优化农村居民资产选择行为,已是进一步发展农村经济的内在需求。
(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减少居民预期的不确定性,引导多元化投资
居民资产选择行为中的预防性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改革给居民带来的不确定性引起的。大力推进住房、医疗保健、就业保险等生活福利和教育体制的改革,有利于提高居民资产选择的总效用水平,有利于提高居民的风险预期,有利于实现居民适应制度变迁的风险规避的内生化。因而,只要继续深化改革,在增加居民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支出的同时,尽快完善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居民对未来的收支尽量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真正有利于居民减少风险预期,实现资产组合的多元化。
(二)推进金融创新,丰富金融资产品种
丰富农村居民的金融资产品种,拓展农村居民的金融资产投资领域,是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的应有之意。随着我国农村居民住宅热潮的远逝,农村居民储蓄存款比重的进一步增加,丰富农村居民金融资产品种便显得更具现实性和紧迫性了。针对农村经济实际情况,丰富农村居民金融资产品种的总的原则应该是:降低货币资产比重,增加资本资产份额,为农村经济尤其是农业发展服务。大力发展的金融资产品种有:民间借贷、股份合作经济股金、农村合作基金、农业保险及农村社会保险等。另外,由于农业是一个具有很大风险的行业,特别是在农业基本条件比较落后的情况下,必须建立相应的农业保险制度,鼓励、引导人们踊跃参加农村社会保险和农业保险,使之成为我国农村居民资产选择行为中的一个应有的必不可缺的金融资产形式。
(三)提供政策保证与指导,促使实物资产选择行为高级化
居民实物资产选择行为高级化必须以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前提。如果市场上不存在有梯次性特征的实物资产的供给,那么,居民实物资产同构化的问题就不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近几年来,我国一直持续的买房热居高不下,除了居民的实际需求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居民的心理更倾向于资产的保值与增值,特别是在人民币有强烈的升值倾向,金融资产投资工具匮乏的情况下,买房就成为居民的首选。政府应该为居民提供政策保证与指导,在抑制实物投资热的同时,改变居民的心理预期与倾向,从根本上完善居民的投资方式,为居民的投资方向提供宏观的指引,防止盲目的跟风行为。
(四)大力完善金融主导型储蓄—投资机制
我国目前的储蓄向投资转化机制是以金融为中介的间接方式为主。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以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形式的直接转化机制还很薄弱。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和银行信用制度的成熟与完善,进一步推进金融市场发展的条件已逐步具备。运用股票、债券和基金等形式将社会零星、闲散的资金迅速集中起来直接转化为投资,从而使投资资金集中化、投资主体社会化、投资风险分散化,既有利于社会资本存量的增加,加快经济建设的步伐,又有利于提高居民的市场经济意识,确立居民作为投资主体的地位。这主要应做好:(1)完善金融中介机构,主要是大力发展非银行性金融机构,以适应居民的多元化储蓄和多元资产选择需求;(2)调整和改善现存的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改善居民的储蓄结构;(3)完善金融工具种类,大力发展中长期信用工具,进一步改善居民的投资和社会经济效┯Α!
参考文献:
[1]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商务印书馆,1968年版.
[2]臧旭恒.居民资产与消费选择行为分析[M].上海三联书店A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3]史代敏、宋艳.居民家庭资产选择的实证研究[J].北京:统计研究,2005(10).
[4]扬州市农村经济调查队统计(2001~2006).
[5]连建辉.农村居民资产选择与农村经济成长[J].福州: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8(3).
[6]程海峰.基于居民金融资产多元化的金融安全研究[J].北京:统计观察,2005(10).
[7]龙志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的居民储蓄与居民资产实证研究[J].北京:经济体制改革,2001(1).
责任编辑:浩 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