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设疑之我见
2009-01-29刘引弟
刘引弟
关键词:数学教学;设疑;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09)12-0052-01
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呼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这一新理念指引下,教师在教学中应勇于弃旧,敢于创新,善于设疑拓思。英国巴克尔在《英国文明史》中说:“首先怀疑,然后探求,最后发现。”因此,要学到真本领,必须从疑开始,以便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宋代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小进,大疑大进。”为了学生善疑,提高学生多角度思维的习惯,提高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现略谈小数教学中疑问的创设。
一、课始设疑
课始设疑有利于撩开事物神奇的面纱,揭示数学的规律,彰显数学的魅力。在教学《奇、偶数的特征》时,我这样设疑:“你玩过摇奖吗?拿过大奖吗?别人呢?”最后两问同学们直摇头。为什么会这样呢?学了奇数、偶数能帮你破谜。学生为破谜认真听、学、练、算。于是,多媒体课件播出两组数,让学生找数的特征,体会奇数、偶数的不同,以准确把握概念内涵。然后课件展示旋转的摇奖图及摇奖规则:摇后指针停在几,就用几加几,对应的和得对应的奖品。教学中我有意让几名同学进行摇奖示范,结果都得小奖。于是,我设疑:“按常理人们拿大奖的概率应为百分之五十,实际上,人们拿大奖的概率几乎为零。为什么反差如此大呢?”同学们绞尽脑汁另辟蹊径。看!同学们有的眼珠转来转去;有的凝神思索;有的眼望天花板;有的抓耳挠腮;有的用食指不停地在脑旁转圈儿;有的在纸上写着什么……多么可爱的孩子们啊!多么有趣的动脑图啊!不大一会儿,几只小手自信地举起来,一生答曰:“停在偶数格时,4+4=8,8是偶数,拿小奖;停在奇数格时,5+5=10,10是偶数,也拿小奖。”那么,停在线上呢?又一生短暂思索后,答曰:“停在线上,无论按哪一格算,也都拿小奖。”同学们个个怒不可遏:“啊?如此骗人,玩者永败。可恨的骗子!”怒过之后,长舒一口气,又被数学的规律美所吸引,被数学的严谨性所震撼,被内在美所折服。这样,课堂始巧设疑问,吸引学生学习数学,用智慧验证了规律,感悟了数学的奇妙与伟大。
二、课中设疑
课中设疑能使学生拨云见日,豁然开朗。教学《商不变规律》时,同学们兴致勃勃,自以为掌握得透彻,解题游刃有余。这时,我让同学们用两种方法做350÷85,以便让学生质疑。多数学生这样做:①350÷85=4……10。②350÷85=70÷17=4……2,350÷85=4……2。同学们个个双眉紧锁,为什么结果不同呢?我适时点拨:“怎么知道自己的答案的对错?”聪明的同学马上想到验算。验算出真知:350÷85=4……2错了。我便再次设疑激思:“为什么第二种方法错了呢?难道商不变规律错了吗?”同学们的眉头皱如绳,都在冥思苦索,一会儿,部分人舒眉展目,笑脸浮现——原来只是商不变,而余数在悄然变化。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使学生的思维向广度和深度拓展。
三、课尾设疑
课尾设疑能使学生所学的数学应用于实际生活。如教学《圆锥的体积》结课时,我设计了一项实践性作业:量一量你家的粮仓,计算一下你家粮仓的表面积,体积各是多少?如果每平方米铝板26元钱,重叠部分为1平方米,订做粮仓的加工费40元,做好一个粮仓连工带料共需要多少元?做这道题有利于学生提高数学实践能力,学到一些社会知识,并且能更透彻地理解课本知识,提高数学能力。
四、课外设疑
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因此,我们教师不仅要重视课堂教学,还要重视课外学习,让学生学习随时随地进行。一次,我和献闯妈、献闯一同去安平京润超市买衣服。买衣服用去175元,献闯妈还想给献闯买一双旅游鞋,刚要付钱,我想正好试一试献闯的数学水平。于是问:“你这‘大学生有没有什么说的?”献闯灵机一动,对妈妈说:“等一等!”又回头对服务员说:“阿姨,有优惠吗?”一问才知,假如一次购物200元及以上,赠一双这样的鞋;假如一次购物100元及以上这种鞋六折。我悄悄地问献闯:“你为什么想到问超市有没有优惠?”他说:“咱们做数学题不是常说这样优惠那样打折吗?”我点点头,又问这“小机灵”最佳买法,只见献闯眉头一皱,眼珠转了几转,嘴巴一张一合的,一会儿便计上心来。笑说:“有了,咱们花25元钱买一双这种鞋,今天的购物发票正好200元,用这些发票再换一双赠鞋,选大一号的,明年穿。如果用现有的发票买这双鞋,少用10元钱,可是,只得到一双鞋,明年还得买。所以,前种买法合算。”听了献闯的一番解释,献闯妈高兴地说:“没想到闯儿还很机灵,学能有所用。”可见,课外设疑能使学生以疑促用,提高应用能力,锻炼生活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