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以人为本 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2009-01-28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15期
关键词:特殊儿童特殊教育

张 婷

摘要阐述特殊教育的概念,指出特殊教育的对象,分析特殊教育应该采取的措施,旨在推动我国的特殊教育事业发展。

关键词 特殊教育;特殊儿童;教育机会

中图分类号:G76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15-0066-02

特殊教育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与社会的政治、教育、文化、经济、科技、卫生保健、福利等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国家及其文明程度的窗口。目前在国家有关特殊教育政策导向及全社会的关注下,各级政府加大特殊教育投资的力度,大部分特殊教育机构与学校在硬件建设上有了明显的改善。随着特殊教育业改革的深入,有许多特殊教育的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需要人们去思考与探索。

1 教育与特殊教育概念

教育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教育在广义上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狭义的教育指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进行的学校教育。教育要符合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同时也要符合人的发展的规律。

特殊教育是大教育中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细教育和理想状态,它的本质是以教育为目的的干预,它更加关注每一个学生及每个学生的个别需要。特殊教育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特殊教育是指对各类身心发展异常者的教育,其中既包括对生理和心理发展有缺陷者进行的教育,也包括对心理发展超常者进行的教育。狭义的特殊教育是指对生理和心理发展有缺陷者进行的教育[1]。从教育的形式、方法等方面来看,特殊教育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使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的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

2 特殊教育的对象

儿童在身体特征和学习能力上各不相同,有些儿童的身体特征或学习能力与正常儿童有显著的差异(高于或低于),这种显著差异使他们必须接受个别的特殊教育方案以及相关的服务才能满足他们的教育需求,这一类儿童被称为特殊儿童。其对象包括智力落后、学习困难、情绪和行为障碍、交流(言语和语言)障碍、听力损伤、盲和低视力、身体和健康损伤、脑外伤、重度和多重障碍、自闭症、天才和特殊才能的儿童[2]。

3 对特殊教育的启示

特殊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特殊教育事业对于依法保障残疾人接受教育权利,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宪法》《义务教育法》和《残疾人教育条例》都明确规定:“国家保证残疾人受教育的权利……对残疾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残疾人是社会中的一个弱势群体,以残疾人教育为主的特殊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其目的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并根据残疾人的身心特点和需要,全面提高其素质,为残疾人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创造条件。

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全国各类残疾人总数为8 296万人。其中,听力残疾2 004万人,言语残疾127万人,肢体残疾2 412万人,智力残疾554万人,精神残疾614万人,多重残疾1 352万人。针对这么庞大的群体,在人类尚无法根本控制残疾的当今社会里,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之人权已成为现代文明社会的基本共识,而教育则是残疾人通往享有平等人权社会的必由之路。自从政府法规、条例相继颁布以来,发展特殊教育的观念有了重大的变化,接受特殊教育不再是社会对特殊儿童的施舍,而是他们固有的权利,社会有义务为每一位特殊儿童提供适合其特点的教育。因此,特殊教育主要的任务是要根据各类特殊儿童的特点,运用特殊的方法、设备、措施,完成各自不同的缺陷补偿,恢复、治疗其身心功能,使之在最大程度上接近于正常人的生理或心理机能。

1)实施早期干预,对学前有发展缺陷或有发展缺陷可能的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教育、保健、医疗、营养、心理咨询、社会服务及家长育儿指导等综合性服务。首先,要“防患于未然”,提倡优生优育;其次,关注孩子的发育情况,把孩子的发育情况及时地与常规对照,发现异常,及早鉴别和诊断,第一时间为孩子提供最多的治疗、教育、训练以及促进其康复的措施。再次,建立良好的干预氛围,从生活自理能力、运动领域、听觉能力、语言能力、认知能力、社会行为领域进行干预,努力帮助孩子回归社会,使孩子的障碍程度得以减轻,尽量达到正常儿的发育水平。

2)在教育的理念上,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理念,转变国人观念与认识:受教育是特殊儿童的公民权,对残疾儿童在受教育的机遇上不应该有先后、多寡、厚薄之别,逐步扩展特殊教育对象的范围,使更多的儿童享有均等的教育机会。

3)加强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与合作,通过家校之间合作来提高社会融合质量,使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帮助和教育。在普通教育班级中进行个别化教育,将特殊教育技术运用于普通教育课程,儿童需求的多样性被最大限度地容纳在普通教育课程中。

4)开发特殊儿童潜能,对其身心进行整体资源优化和开发,从而保障与促进特殊儿童完整生命及潜能的发展。把学生作为教育资源,对学生个体而言,其人格、精神、态度等生命形态中潜在的非理性因素的能量是无形的优势资源,是特殊学生超越自我、超越障碍、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

5)开展个性化的学习,提供适合儿童个性特点的教育,重新审视特殊教育教学的目标、过程及评价。其体现在教师的教方面主要是“因材施教”或“个别化教学”;学生的学方面主要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及其潜能;课程教材方面主要是主张教学内容的开放性、灵活性;其他支持系统方面要强调社区等有关者提供教育支持的广泛性、民主性。要从资源配置、教育方式、教学目标、课程教材等方面来保障特殊学生享有满足其特殊需要的教育。

6)不断加强学习,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教育质量的关键在教师,而我国受过专业训练的特殊教育师资严重缺乏,为此,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知识组织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高素质。

特殊教育学科是一门年轻的学科,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特殊教育起步较晚,至今特殊教育学科自身建设尚不太完善,在理论探索、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革新、师资培训、行政管理等许多方面仍有大量的工作要做。特殊教育学科是多学科的交叉学科,其发展需要从众多交叉学科中不断地汲取营养。因此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和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教育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朴永馨.特殊教育辞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

[2]威廉·L.休厄德.特殊需要儿童导论[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特殊儿童特殊教育
浅析特殊儿童管理的教育困境及解决对策
西安市特殊儿童教育权法律问题研究
关于特殊音乐教育师资培养的个人见解
新时期我国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谈主题月活动让随读生绽放笑容
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融合教育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