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式有效教学的调控策略
2009-01-28佟元之
佟元之
摘要 针对支架式有效教学提出4种策略:支架式教学设计策略;支架式教学兴趣调控策略;支架式教学肢体语言调控策略:支架式教学媒体应用策略。这些策略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效益。
关键词 支架式教学;策略;效率;效益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15-0006-02
Regulation Strategies of Stent-effective Teaching//Tong Yuanzhi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 accordance with stent-effective teaching style, puts forward four strategies, that is, the strategy of stent teaching design, the strategy of stent teachings interest regulation, the strategy of stent teachings body language regulation, and the media-application strategy of stent teaching. The effective applications of these strategies in the teaching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effectiveness.
Key words stent-teaching;strategy;efficiency;effectiveness
Authors address Xuzhou Advanced Normal School, Xuzhou, Jiangsu 221600
支架式教学(脚手架式教学)是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学习者对问题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阶梯。它在教学中的流程主要是搭脚手架——进入情景——探索认知——效果评价。从支架的表现形式来看,可以分为范例、问题、建议、工具、图表等。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为建立支架式有效教学模式,在课前必需要设计支架策略,一般支架策略有以下几种。
1 支架式教学设计策略
教学设计是实施教学的主要环节,是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安排与决策而采取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媒体选用等因素的总体考虑。在支架式教学设计策略实施中加以调控又是促使教学成功、刺激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支架式教学设计策略的调控有利于教师准确地把握学生已有发展水平,了解学习者的个别差异,以便因材施教,使教学活动在一个良好的起点上顺利展开。教学设计支架策略调控,教师要克服模式化倾向,运用灵活的支架策略以形式多样的方式展示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保持稳定的注意力,建立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主的新模式,确定把学生置于教学的主体位置。教师重在诱导、引导、指导学生,让学生积极活动,主动参与,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实践创新能力,变被动接受为自主学习,变个人学习为合作学习,变统一模式为发展个性,提高课堂学习行为的适应性与有效性。
在教学设计中搭建脚手架的常用形式有:新授课中设置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习题课中设置疑问,引发学生的激情;在整个教学流程中,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认知情况,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课前,教师要在教学设计时必须选择和组织所要讨论的材料,从大量的资料中选择出适当的背景材料。这些背景材料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平时积累的感性经验的多少而定,低年级要多运用一些直观、具体的材料,高年级中的抽象概念,要用生活中的事例来演示抽象的问题,降低学生学习的梯度。如数学中枯燥的概念,要有背景材料使之变得通俗形象;因为数学知识原本就比较抽象,不像语文具有描述性,不像美术具有直观性,不像体育具有身体参与性。要使枯燥又无味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易懂,就得从生活中挖掘素材,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利用数学实用知识,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加深对相关数学概念、定理、法则、公式等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作为一种支架,其作用常常是无形的,也是一种“无痕”的,它没有强制性的、灌输性的成分。优化调控支架式教学设计策略,是实现教学目标达到预期教学目的重要因素。
2 支架式教学兴趣调控策略
任何教学内容的讲授,只有运用恰当的教学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心理需求,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发展学生智力的基础,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是反映学生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的重要标志,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可以激励和保持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论是传统教学论还是现代教学论,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流程中的作用作了充分界定,有经验的教育者也都认同“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源”。要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就必须创设适宜的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拨动学生的心弦。在基础英语教学中,为增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乐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创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学情境。如:合理地运用实物、图片、挂图、简笔画、现场录音、多媒体课件、自编短剧、自制教具,学唱英语歌,做英语游戏,用英语介绍自己、家庭、学校等情况,举办各种口语竞赛,成立英语兴趣小组等。通过一系列情境创设,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使学生认识自我,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就感,增强其自信心,进而长久保持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尤其对于一些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参加各种活动,要多肯定他们做得好的地方,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增强他们的信心,刺激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增强他们的记忆效果,从而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的。
支架式教学时,教师创设适宜的情境,把学生的情绪调控在最佳状态,不仅可以为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情景,而且使学生受到感染,将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教师信心十足,思路清晰,学生学习情绪饱满,思维活跃,整个课堂气氛处于教师积极主动的调控之中。
3 支架教学肢体语言调控策略
语言是传播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工具,包括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无声语言又称肢体语言,而在教学中有时教师往往只重视有声语言而忽略无声语言,殊不知无声语言不仅强化有声教学语言的表达效果,有时还可以起到有声语言无法代替的作用。一般无声语言包括体态、表情、手势、姿态、颜色等。
在课堂上运用适当的、形象的肢体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而且有些复杂难懂的知识可用简单的动作解释得明明白白,难以言传的内容可通过形象的动作直接表现出来,很多时候能起到突破难点、把握重点的作用,能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直观的肢体语言,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同时让学生被教师感染,随着教师疑问,随着教师高兴……完全投入到学习当中,快乐而专注地学习新知识。教师面对面地和学生授课时,微笑的驱动力常常会比惩罚更强烈。在教师运用支架教学肢体语言调控策略时,也不要忘记关注学生的肢体语言表达,学生的肢体语言对于教学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从学生的肢体语言中教师能审视到学生对知识接受的程度。但必须注意的是,教师在运用肢体语言上要把握尺度和力度,力求做到自然得体、准确生动。课堂、课后结合起来,同时关注学生肢体语言传达之意,更好地发挥无声语言的功效,以便不时地调整支架教学肢体语言策略,改变教学的方式方法,变换语气、语速、语调,达到有效的教学目标。
4 支架式教学媒体应用策略
教学媒体是教学的基本要素之一,现代教学活动离不开媒体的支撑。在支架式教学的过程中采用什么样的信息传递方式,即选用哪一种媒体最合适、最有效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肯定和简单的答案。但是教学实践证明,选择教学媒体就是要根据教学媒体对促进学习目标完成所具有的潜在能力来进行选择和利用。在支架式教学中一般有以下几个原则:1)根据教学媒体的特征和功能,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2)考虑媒体的成本效益;3)考虑教师对媒体的操作程度;4)选用的媒体要具有适中的难度、适合的容量、适宜的内容和适当的节奏,达到最优的教学实用性;5)有利于创设支架式教学情境,增加课堂信息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6)有利于引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支架式教学中使用的媒体并不是越多越好,也不一定是越先进越好,而是要适当和精简。媒体过多,学生感到目不暇接,难以消化和吸收。凡是用语言动作或简单的媒体能准确及时表达的内容,则可不用电子媒体或复杂的、昂贵的媒体,避免画蛇添足、华而不实、哗众取宠。特别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要注意课件放映的流速、流量、色彩、声音的质量,防止喧宾夺主,造成学生身心疲劳、注意力分散,冲淡学生对学习的重点、难点的关注,最终影响教学效果。
新的教学方法是在原来教法的基础上调整和改进的,支架式教学自然也需要借鉴和发展传统教学方法中的优点和精华。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在课改的实践中,支架的搭建与学生发展区的突破仍需进一步探索和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