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口语教学缺失的历史原因探讨
2009-01-28陈宁
陈 宁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英语口语教学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然而面对当今口语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应如何应对?从外语教学的起源和发展来谈口语教学缺失的成因,寻求更科学的对策。
关键词 英语口语教学;缺失;历史原因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15-0050-02
Historical Reasons Exploration to Problems in Teaching Spoken English//Chen Ning
Abstract With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human progress, more and more educators began toconcern the importance of spoken English, but how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s that exist in spoken teaching. In this article we will talk about the causes of problems in teaching oral English from the view of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English teaching in order to find more scientific approaches.
Key words teaching spoken English;problems;historical reasons
Authors address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of Jining Medical University, Jining, Shandong 272013
纵观我国英语教学的现状不难发现:英语口语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离英语教学的目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那么,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笔者从外语教学的起源发展来谈一谈英语口语教学缺失的成因。
人类最早是怎样开始学习外语的呢? Louis G. Kelly在著作25 Centuries of Language Teaching中阐述500B.C.~1969年的语言教学法时把外语教学的起始时间放在古希腊的旺盛时期。而实际上人类早在两河文化时期就开始学习外语,只是那时还没有固定的教学形式,只通过地中海沿岸的经商活动传播、发展腓尼基字母。然后腓尼基字母产生希腊字母,希腊字母再产生拉丁字母(罗马字母)和期拉夫字母(基利尔字母和格拉戈尔字母)。拉丁字母因拉丁语而传遍欧洲,使英语废弃自己的鲁纳字母而采用拉丁字母[1],从而人类文化的重要源头——希腊文化得以保存。在漫长的中世纪及中世纪之前,由于封建统治和拉丁语语法的繁杂,拉丁语教学只注重“语法宣讲”,他们的教学方法主要通过翻译来学习外语。当时人们学习希腊文和拉丁文的目的主要是阅读希腊文和拉丁文的书籍。直至今天,翻译法仍然左右着部分外语教师的教学方法,在世界各国学校的外语课上普遍使用。翻译法的优点是:1)着重阅读和学习原文或文学名著;2)只要教师掌握外语的基本知识,就可以胜任外语教学。缺点是:1)翻译法忽视口语教学和语音语调的教学;2)过分强调语法的学习,忽视实践和语言习惯的培养,容易使外语课上成“一言堂”;3)过分强调翻译,不利于学生培养交际能力;4)强调死记硬背,容易造成教学方式单一,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在近千年的教学实践中,外语教学法发生过影响较大的2次改革:第一次是11世纪,主要是将课文改为对话,以对话形式背诵语法例句,这隐含了培养交流技能的意图;第二次是16~17世纪,正值文艺复兴之后,主要是倡导学习听、说、写、读的技能。这期间产生许多影响深远的外语教学法。19世纪末期,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西欧工业国在海外开始争夺市场,口头交流成了外语教学的首要目标。因而在1882年爆发欧洲外语教学改革运动,从而形成要求语义与实物情景直接挂钩的经验主义的教学法——直接教学法。它包含3个意思:直接学习、直接理解、直接应用。因此,直接法的优点是:1)教材更具有实用性;2)强调口语和语音教学;3)教学方法灵活生动,丰富外语教学法的内容;4)通过句型教学和训练,使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有计划地学习实用语法。缺点是:1)过于排斥或禁止使用本族语;2)过于强调听说和实践,忽略读写和语法的作用,不能科学地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
20世纪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大量美国士兵出国作战,为了掌握所去国家的语言,开始研究速成教学法,听说法应运而生。听说法的理论是建立在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基础上的。它认为:1)语言都是有声的,只要学习语言,就要遵循先听和说,再读和写的规律;2)每种语言在句子结构上都有特点,必须将外语与本族语进行对比,才能编写出适合本国学生学习的外语教材;3)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刺激与反应学说,要培养语言习惯必须反复操练基本句型。
20世纪6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听说法已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要,因此,美国卡鲁尔(J.B.Carrol)首先提出认知法。它的理论基础是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和布鲁纳的知识结构论[2]。布鲁纳认为掌握了基本原理,学生不仅记得牢,还有再生功能。
交际教学法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它是适应2种现实需要而产生的:一方面,经济发展提出普及外语的需要;另一方面,科技的高速发展使人类应学的东西越来越多而必须提高学语速度。所以交际法的实质是一种适应现实需要的外语教学法思想。它的理论主要来自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和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3]。交际法认为,外语教学应根据学生学习外语的具体目的和实际需要来安排教学内容,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相应的训练。它反对以语法为纲来组织语言材料,主张以意念为纲安排教学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强调语言要反复使用。
由此可以看出,各种语言教学理论都有其合理的成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认知论充分发掘学生的认知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交际法的突出贡献在于它分析语言交际必须服从语言、社会、文化及心理制约的基本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更新的观念,带来教学思想的转变。
着眼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口语教学必须通过学习语言知识培养语言能力,从接触积累中归纳提炼出语言规律,从而有效地改变我国口语教学中“一言堂”和“哑巴英语”的现状。
参考文献
[1]时钟平.新形势下提高高校办公室工作水平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8(06)
[2]尹德谟.认知教学法综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12)
[3]潘剑虹.试谈交际教学法的课堂组织艺术[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