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大学之魂
2009-01-27王冀生
[收稿日期]20091029
[作者简介]王冀生(1930),男,安徽庐江人,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顾问,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及大学文化研究。
お
[摘 要]“铸造大学之魂”是一个重大的哲学命题。“文化是大学之魂”深深地蕴涵在“育人是大学之本”和“科学是大学之根”之中,其核心是大学应当坚守的文化品位和崇高理想。主要凝聚在深厚的文化底蕴之中的大学文化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是大学赖以坚守文化品位和崇高理想、承担起历史赋予的重大使命的根本。铸造大学之魂,对于大学办学来说,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工作,应当与时俱进,持之以恒。
[关键词]大学; 大学文化; 大学之魂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09)06000506
顾明远教授深刻地指出:“现代意义的大学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欧洲,据文献所载,最早的大学是意大利的波隆尼亚大学,距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拿现代大学校园的标准来看这所大学有点不像大学,没有宏伟壮丽的大门,没有现代化的建筑,没有草坪,但当你走进这所大学的任何一个学院的院落,你都会感到一种凝重的气氛。那里的每一根廊柱,每一个塑像,每一张布告,都散发出它的历史,它的身份。我想这就是一种文化,一所著名大学的文化”。“由此可见,文化就是大学之魂。文化创新,尤其是理念创新,就是铸造大学之魂。这对于大学办学来说,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工作,应当与时俱进,持之以恒”。
一、“文化是大学之魂”是大学赖以存在的精神支柱
追求一流,追求卓越,是所有改革者追求的理想目标,但是,一流和卓越从来都蕴涵着深邃而独特的哲学思想。文化是一个众人皆知的概念,人们通常理解的文化是文化知识和文学艺术,这种理解是狭义的。在学者们看来,文化是一个内涵非常广泛而深刻的概念。英国文化学家泰勒早在1871年就在《原始文化》一书中精辟地指出,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后来,西班牙著名学者奥尔特加•加塞特1946年在《大学的使命》一书中进一步指出,文化深层次的核心内涵是泛指一种“人们有关世界和人类的价值信念体系”,其核心是一种文化精神和使命,其灵魂是一種文化品位和崇高理想,它是建立在对事物的本质及其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基于这个认识,我们认为,“文化是大学之魂”是大学赖以存在的精神支柱,它深深地蕴涵在“育人是大学之本”和“科学是大学之根”之中。
1.“育人是大学之本”是大学存在的第一要义
作为大学存在的第一要义,“育人是大学之本”主要有两层含义:
第一,大学从它诞生之日起一直把“育人”作为自己应当承担的永恒的根本任务,古典大学和一般大学是这样,现代大学和研究型大学也是这样。这是大学区别于纯粹学术研究机构的重要标志,关键是如何正确理解德国威廉•冯•洪堡在1810年创办柏林大学时倡导的“由科学而达至修养”这条重要原则的深刻内涵。“修养”是新人文主义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一种道德和人格上的境界,是人作为一个真正的人应有的基本素质,它与专门能力和技艺无关。威廉•冯•洪堡认为,“科学”是一种心智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和探索性的活动,科学活动具有涵养品质和促进修养的作用,因此,科学是藉以达到修养目标的媒介。他甚至还进一步提出大学教授的主要任务并不是教,学生的主要任务也不是学,大学教授和学生都应当参加学术研究,只有这样,大学教授才能提高教学水平,学生才能养成创造性思维,成为理想的新人。为了实现“由科学而达至修养”的这个目标,威廉•冯•洪堡在1810年创办柏林大学时还提出了“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统一”这条重要原则,并把学术研究功能引入了大学。现在人们往往有一种误解,以为威┝•冯•洪堡提出“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统一”这条重要原则的重心是放在学术研究上,并把它作为“研究型大学”的主要标志,导致一些大学出现重研究轻教学和重研究生教育轻本科生教育的倾向。我们必须全面、正确地理解威廉•冯•洪堡提出的“由科学而达至修养”和“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统一”这两条重要原则的深刻内涵及其相互关系。作为一个新人文主义教育家,威廉•冯•洪堡提出“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统一”,并把学术研究功能引入大学的主要着眼点是为落实“由科学而达至修养”这条重要原则和提高育人质量服务的,从而坚守了“育人是大学之本”这个大学存在的第一要义,进一步确认了大学作为人类文明的精神家园和人才养成的重要基地的历史地位。
第二,两千多年来,特别是自中世纪产生近、现代意义的大学以来,大学始终坚持把“人的发展”作为教育活动永恒的主题,始终坚守以“教育应当促使人在生命活动中获得新的生命”为核心的人文关怀,始终注重提高受教育者的“基本文化修养”,这就是教育活动的本义。我国孔子儒学教育理想的核心是“明德济世,修齐治平”。“明德”要求受教育者成为道德高尚的君子、贤人;“济世”要求受教育者成为道德高尚的君子、贤人以后要“以天下为己任”;齐家,治国,平天下,关键在于“修身”,主张“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孔子儒学以“明德济世,修齐治平”为核心的教育理想和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倡导的“自由教育”思想共同开创了人类探讨“育人是大学之本”的历史先河。19世纪工业革命兴起以后,古典人文主义教育传统受到挑战,新人文主义教育家德国威廉•冯•洪堡倡导的“由科学而达至修养”的新人文主义教育观,继承和发展了古典人文主义注重“修身”和“理性”的教育传统。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学科的分化和社会的分工,高等教育逐渐演变成为一种专门教育。面对这一新的挑战,在美国现代大学教育史上,《耶鲁学院1928年报告》第一次创造性地提出了著名的“通识教育”的最初构想,目标是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工业经济时代实际需要的理性与专业和谐发展的专门人才。20世纪80 年代以来,在联合国提出的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政府作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大力倡导以“全面推进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的新大学教育观,注重提高受教育者的“基本文化修养”,包括高尚的品德、丰富的学识、灵活的智慧和健全的心理,目的是“为培养一个既有专门职业或技术,且有作为一个自由人和公民的一般素养的专家做准备”。
2.“科学是大学之根”是大学存在的核心价值
作为大学存在的核心价值,“科学是大学之根”主要有以下两层意思:
第一,西方大学最初只是一些知识分子自发组织起来的一种社会团体,期望通过相互交流和切磋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但是,大学从它诞生之日起就不断受到来自王权和教廷的强烈干预,中世纪的大学正是在与王权和教廷的斗争中获得了一定的独立自主的地位。到了近代,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等一系列的思想解放运动之后,理性终于成为人类认识自然和驾驭自然的认识论基础,从而推动了现代科学的巨大进步。从此,高深学问及其学科(专业)成为大学存在的组织基础,科学正式进入了大学这个知识殿堂,大学逐渐成了知识的集大成者,人们逐渐确认“每一个较大规模的社会,无论它的政治、经济或宗教制度是什么类型的,都需要建立一个机构来传递深奥的知识,分析批判现存的知识,并探索新的学问领域。换言之,凡是需要人们进行理智分析、鉴别、阐述或关注的地方,那里就会有大学”。由此可见,大学是以科学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的,从而确立了大学是最富有创造力的学术殿堂和人类社会的知识权威的历史地位。
第二,当大学走出“象牙塔”融入到社会中去以后,大学的存在就有两种哲学基础。以认识论为基础的哲学要求大学“崇尚学术”,把高深学问及其学科(专业)作为大学存在的组织基础,“趋向于把以‘闲逸的好奇精神追求知识作为目的”,以探究真理和发展知识为己任,把学术自由作为维持其活力的源泉,以学术价值作为其应当追求的核心价值。以政治论为基础的哲学要求大学“适应社会”,认为“探讨深奥的知识不仅出于闲逸的好奇,而且还因为它对国家有着深远影响”,“智力优秀只应该是学院和大学的众多目标之一,社会公正也是一个有价值的目标”,“绝对纯粹的研究只是一种幻想”,“如果一定要保持价值自由,摆脱价值判断,那么,学问就有无人问津的危险”。由此可见,崇尚学术与适应社会二者既对立又统一,解决这个矛盾的根本出路是促使大学与社会保持一定的张力,确保大学能够在积极应对文明社会众多领域不同层次的广泛需求的同时把学术价值作为自己应当追求的核心价值。由此可见,大学是为科学而存在的,为了促进科学的繁荣昌盛和大学的根深叶茂,大学应当始终坚守“为真理而献身”的独立精神。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作为大学赖以存在的精神支柱,蕴涵在“育人是大学之本”和“科学是大学之根”之中的“文化是大学之魂”主要有以下两层意思:一是大学应当始终坚守人类文明的精神家园、人才养成的重要基地、最富有创造力的学术殿堂和人类社会的知识权威的独特使命和崇高地位;二是大学应当始终坚守以“教育应当促使人在生命活动中获得新的生命”为核心的人文关怀和以“为真理而献身”为核心的独立精神。由此可见,“文化是大学之魂”的精髓是求真育人,这既是大学应当确立的文化精神和应当承担的独特使命,也是大学应当坚守的文化品位和崇高理想。
二、大学文化是一种功能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
大学不仅是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大学还在长期教育和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积淀和创造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主要凝聚在深厚的文化底蕴之中的大学文化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是大学赖以坚守文化品位和崇高理想、承担起历史赋予的重大使命的根本。作为社会的一种“亚文化”,大学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既受到大学内部教育和办学规律的深刻影响和制约,又受到大学外部一定社会文化形态,特别是一定社会主导文化形态的深刻影响和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对社会文化发展起反作用,阻碍或推动、引领社会文化发展。因此,大学应当在多元文化激荡交融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文化选择功能,努力把大学建设成为发展人类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为实现人类社会的崇高理想做出应有的贡献。
1.孔子儒学教育理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伟大宝库中的珍品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教育之根,中国传统教育又反过来推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以孔子儒学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一直居于统治地位,以“明德济世,修齐治平”为核心的孔子儒学教育理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伟大宝库中的珍品,在长期封建社会里,培养了大批志士仁人,谱写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伟大篇章。
2.近代以来我国教育战线的思想解放和文化┭≡癃
近代以来,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猛烈轰击和以“科学、民主”为核心的西方现代文化的强烈冲击下,以孔子儒学为核心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及其教育理想在我国的统治地位被动摇,迫切要求我国进行新的重大的文化选择,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主体,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孔子儒学教育理想的精华,以中西文化为基础发展中华民族新文化和创建中华民族新教育。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目标,20世纪初“从科举到学堂”和20世纪80年代“从‘拨乱反正到‘三个面向”,我国教育战线已经经历了两次重大的思想解放和与之相适应的两次高等教育的划时代变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西方近、现代大学理念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念取得了重大进展,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我国大学走上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道路,从而为我国的民族解放、经济腾飞、国力增强和生活富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和人才支撑。
3.当前我国出现的大学文化和精神缺失现象及其国际、国内背景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人类社会逐渐进入以经济全球化为基本特征的崭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改革,特别是我国高等教育微观领域的发展、改革在前进的道路上日益明显地暴露出众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是教育活动本义的缺失、大学办学目标的功利化倾向、官僚化气息对大学的侵袭严重和盲目攀比、缺乏特色。我们把这些众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集中起来称之为在我国出现了一种大学文化和精神缺失现象,正在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以“育人是大学之本”、“科学是大学之根”和“文化是大学之魂”这个三位一体的大学哲学观为指导,经过分析,我们认为,当前在我国出现的大学文化和精神缺失现象不是偶然的,有着极其复杂的国际、国内的时代背景。
从国际看,众所周知, 所有传统社会的意识形态都把“人的贪欲”视作洪水猛兽, 把它视作一种破坏性力量,我国儒家力主“存天理,灭人欲”,古希腊柏拉图也认为“有理性”是人与其它动物的本质区别。但是,19世纪中叶以后,特别是随着人类社会逐渐进入以经济全球化为基本特征的崭新时代,人们逐渐把“人的贪欲”视作创造的源泉和进步的动力,强调现代科学技术在为人类社会创造物质财富中的巨大作用,结果导致人们不同程度地信仰物质主义和科学主义,有些学者把这种现象称之为“人的贪欲的理性化释放”,更多的有识之士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全球性文化生态危机”,其实质是一种以“崇尚物质,忽视人文”为基本内涵的信仰危机。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当今世界的高等教育和大学,其突出表现是以人文关怀和独立精神为核心的大学科学理性精神正在随着外部世界各种力量的介入而日趋淡化,大学组织正在由人类文明的精神家园、人才养成的重要基地、最富有创造力的学术殿堂和人类社会的知识权威向技术人才和科技成果的生产基地蜕变。由此可见,当前在我国出现的大学文化和精神缺失现象不是孤立的,它是当前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大学文化和精神缺失现象在我国的深刻反映。
从国内看,由于我国曾经经历过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所以,以“宗法制度”为主要内涵的封建文化根深蒂固。我国社会在整体上正式对这种封建文化进行批判的运动是著名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然而,相对于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我国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不仅在时间上滞后,而且在运动的深度上也远远没有达到民智启蒙和文化革新的目标,严重地阻碍着“以中西文化为基础创建中华民族新教育”的历史进程。陈平原教授在《中国大学十讲》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承认中国的高等教育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但本世纪实行的大学制度,却是地道的舶来品”。“成功地移植了西洋的教育制度,却谈不上很好地承继中国人古老的‘大学之道”。新中国建立以后,在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又曾经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里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思想,近年來又受到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强烈冲击,这些状况对我国高等教育和大学的影响深刻而复杂,有的学者甚至尖锐地指出“我国大学至今仍然迷失在政治权力和经济森林之中”。 这是当前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大学文化和精神缺失现象之所以在我国表现得较为突出的深刻的国内根源。
4.我国大学需要实现一次新的文化觉醒
必须着重指出,尽管当前大学文化和精神缺失现象在我国出现有着极其复杂的国际、国内的时代背景,然而,最主要的根源还是由于当前我国大学缺乏应有的高度文化自觉,没有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自觉地坚守“育人是大学之本”、“科学是大学之根”和“文化是大学之魂”这个三位一体的大学哲学观,缺乏应有的文化品位和崇高理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特别是人类社会逐渐进入以经济全球化为基本特征的崭新时代以来的实践证明,在当代,一所缺乏文化品位和崇高理想的大学是一所缺乏灵魂的大学,必然难以抵御当前出现的以“崇尚物质,忽视人文”为基本内涵的全球性文化生态危机以及其它外部世界种种挑战的深刻影响,承担起时代赋予大学的重大历史使命。因此,当前我国大学面临的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就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实现一次新的文化觉醒,在坚守“育人是大学之本”、“科学是大学之根”和“文化是大学之魂”三位一体的大学哲学观的基础上,以中西文化为基础再铸大学之魂,建设有灵魂的大学,不仅服务而且引领社会文化前进,把我国大学建设成为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
三、大学是一个以理智为基石的国家的神殿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类一切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永恒的矛盾。当前我国大学同样处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尖锐复杂的矛盾之中,许多人为此而苦闷和彷徨。人类总是要有理想的,意志坚定和头脑清醒的人一直在为实现这个崇高理想而坚持不懈地奋斗。但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类为实现崇高理想而奋斗总是在解决和克服一个又一个现实的矛盾中逐步前进的。“大学是一个以理智为基石的国家的神殿”是美国著名思想家艾伦•布鲁姆在《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第三卷《大学》中做出的精辟论断。深刻理解这个精辟论断的科学内涵,对于我国大学理智地应对前进中出现的众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尖锐复杂的矛盾中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开辟我国高等教育和大学更加光辉的未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神殿”是大学之所以是大学的本质决定的
作为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既要有较高的文化品位,又要有崇高的理想;它既应当坚守人类文明的精神家园、人才养成的重要基地、最富有创造力的学术殿堂和人类社会的知识权威的崇高地位,又应当坚守以“促使人在生命活动中获得新的生命”为核心的人文关怀和“为真理而献身”的独立精神。
2.大学这个“神殿”在其现实性上是“国家的”
自大学走出“象牙塔”融入到社会中去以后,大学这个“神殿”在其现实性上就一直是“国家的”,国家的兴衰一直与大学的兴衰紧密相关。但是,与此同时,就产生了矛盾。作为一个“神殿”,大学是充满着理想的;而作为一个“国家的神殿”,既要面向未来更要关注现实,二者既对立又统一。解决这个矛盾需要“理智”,“理智”是大学处理“神殿”与“国家”之间的矛盾的基本准则。
3.“理智”的实质是坚持科学理性与哲学智慧的有机结合
按照字面的解释,“理智”中的“理”指的是科学理性,坚持按照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办事;“理智”的“智”指的是哲学智慧,要求具有驾驭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灵活地处理矛盾实现目标的能力。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是一种客观存在,是可以被认识和掌握的,难点在于具有驾驭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灵活地处理矛盾实现目标的哲学智慧。
4.“以理智为基石”是大学强大生命力之所在
“以理智为基石”指的是“理智”地处理“神殿”与“国家”之间的矛盾是大学赖以生存、发展、办学和承担重大历史使命的根本。因此,大学在办学实践中应当同时注意防止两种倾向,既要防止片面强调“神殿”是大学的第一要义和存在的基础而忽视这个“神殿”在其现实性上应当是“国家的”倾向,又要防止片面强调大学在其现实性上应当是“国家的”因而失去大学作为“神殿”应有的光辉的倾向。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千百年来,特别是自中世纪产生近、现代意义的大学以来,大学的发展、变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是一部大学内部理性逻辑与大学外部种种挑战相互制约,不断超越,继而在新的起点上建立新的平衡的历史。无数事实反复证明这样一个真理,一个民主、文明、公正的社会不能没有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相对独立的、享有充分学术自由的、能够理智地应对外部世界种种挑战,不屈从于任何外在权威并能够摆脱任何外在诱惑的精神气质的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的存在。否则,社会创新和发展的动力就会受到削弱,社会就会流于鄙俗,成为人欲横流、精神颓废和理想暗淡的名利场。这就是大学的文化品位和崇高理想存在于当今社会的价值和意义之所在,它也必将指引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和我国今日大学开辟光辉的未来。
“铸造大学之魂”是一个重大的哲学命题,“文化是大学之魂”深深地蕴涵在“育人是大学之本”和“科学是大学之根”之中,其核心是大学应当坚守的文化品位和崇高理想,主要凝聚在深厚的文化底蕴之中的大学文化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是大学赖以坚守文化品位和崇高理想,承担起历史赋予的重大使命的根本。我国近、现代大学仅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植根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底蕴之中,产生于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危难时刻,经历了跌宕起伏的政权更迭和错综复杂的文化冲突过程,必将发展于中华民族重新走向复兴的伟大时代。进入新世纪以来,“从‘先进文化到‘科学发展”,我国教育战线正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以人为本自主创新和谐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观与普遍意义上的“大学之魂”的有机结合,进行第三次重大的思想解放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具有根本意义的教育变革和大学创新,力争在不久的将来最终实现“以中西文化为基础发展中华民族新文化和创建中华民族新教育”的伟大目标。任重而道远,我们需要继续做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 铸造大学的灵魂——读王冀生的新作《现代大学文化学》[N]敝泄教育报,2003豹
[2] 张岂之 中国传统文化[M]北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潘懋元 中国高等教育百年[M]惫阒: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 陈洪捷 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M]北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 约翰•S•布鲁贝克备叩冉逃哲学(译本)[M]焙贾: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
[6] 卢风毕执文化批判与生态文化构想[J]毕执大学教育,2006,(5).
[7] 陈平原 中国大学十讲[M]鄙虾: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8] 赵沁平 大学需要文化文化需要大学[M]北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9] 胡显章 先进文化建设中的大学文化研究[M]北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10]艾伦•布鲁姆 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译本)[M]北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