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反思
2009-01-25姜建明
姜建明
摘要:本文从制约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因素人手,介绍了国外一流高校在有关问题上的理念、做法与制度,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对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启示与反思。
关键词:世界一流大学;制约因素;启示与反思
中图分类号:G64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5X(2009)06—0066—07
近年来,什么是一流大学,如何建设一流大学,一直是我国教育界十分关注的课题。上世纪末,我国在开展“211工程”建设的同时,启动了“985工程”建设,国家投入巨额专项资金对若干所名牌大学进行重点建设,旨在加快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经过两期“985工程”的建设,这些“985”高校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使这些大学在世界大学学术排行中的位置明显提前。但是,我国名牌大学代表原创性水平的学术指标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仍然巨大,没有诺贝尔奖获得者、也没有被引用率最高的教授、在《自然》和《科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很少且不稳定。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在于重大原创性成果和世界杰出教授等方面指标的快速提高。
一、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制约因素
客观地说,中国的大学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硬件”方面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然而在“软件”方面,即办学理念、大学制度和培养方式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
(一)大学办学模式严重趋同化
毫无疑问,中国现代大学直接来自于对西方大学的移植,中国大学制度也是在借鉴西方和前苏联大学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受意识形态的影响转而全面学习前苏联,改革开放以后又重新向欧美等西方国家学习。由于在办大学过程中始终缺乏“一以贯之”的主线,我国大学在实际办学过程中往往呈现出“钟摆式”发展,不能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充分吸收、消化西方大学理念的精华,使之为我所用。加之我国大学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千校一面”的办学模式尚未完全打破,高水平大学办学的趋同化现象非常严重,普遍追求“大而全”、“综合化”,欠缺具有特色和个性化的办学理念,严重制约着我国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
(二)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
中国的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很大程度上依然遵循传统的模式,强调单一的专业教育,形成了一整套偏窄、偏专、偏深的专业课程体系。这种“专才型”人才培养模式,在过去我国生产力比较落后,各行各业急需专门人才的背景下,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科技的迅速发展,传统的“专才型”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暴露出种种弊端,如培养的学生知识面过于狭窄、文化素质有明显缺陷、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较差等。另外,这种人才培养模式重理工而轻人文,重知识、技术而轻能力、素质,重理论内容而轻实践环节,重知识现成结论而轻其发展形成过程,重教学内容细节而轻其系统和方法,重教师精心传授而轻学生主动学习,重教育目标共性而轻教育主体——学生个性,重对传统继承而轻对现状的突破和面向未来的创新。凡此种种,束缚了学生的思想观念的发展,影响了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健康发展。
(三)师资队伍建设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差距明显
中国高水平大学的师资队伍建设虽在近十年来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差距依然明显。师资队伍总体尚未形成合理的年龄、职称、学历、学缘、层次结构,高端人才普遍较为缺乏,能称得上是学术大师级的领军人物屈指可数,特别是缺乏国际公认的一流学术大师,缺少著名教授群、学者群,也没有形成学术大师、学科和学术之间的良性循环。就总体而言,我国高校高水平师资与国际一流大学师资的水平相差甚大。此外,师资队伍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也不符合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要求,在教师队伍建设中还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选拔聘用机制、考核监督机制和淘汰分流机制,对教师的个人成长和发展还缺乏有效的支持机制。
(四)重校内教育,轻开放教育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大学在开放办学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从总体情况来看,中国大学的开放办学程度还是比较低下的,绝大部分大学沿袭了中国教育传统的“传道授业”理念,采取的仍然是较为封闭的办学模式,办学思想和办学手段不够开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国际一流高校的合作和交流不够全面和深入,合作和交流的层次较低,无法真正了解国际一流大学的科技进展;二是脱离社会,没有能面向社会进行开放办学,无法切实了解社会的真实需求,学生社会学习实践基地也不够普及,因而所培养的学生在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要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要求我们的大校必须学习和借鉴世界一流大学优秀的科技和文化成果、行之有效的教育和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了解现实社会的需求,对学生实施开放式教育,培养他们关注社会、关注前沿的学术品格、严谨求实的学风和对学术研究的兴趣,提高其主动创新的能力。
(五)研究生教育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与弊端
近年来,在我国大学和科研机构中,研究生人数逐年增加,绝大多数研究生都不同程度地参与到科研项目中,他们已经成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不可忽缺的力量。然而我们不得不正视的是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特别是自研究生扩招以来,一些深层次问题已经逐渐凸显出来。
第一,研究生培养与科研结合不紧密。教育与科研相结合是研究生教育最鲜明的特点,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就是培养研究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为数不少的导师没有研究课题和研究经费依然在指导研究生,使得研究生无法得到真正的科研训练,完全背离了培养研究生的宗旨。此外,导师科研经费不足也使得研究生普遍缺乏各种学术交流的机会。
第二,研究生培养课程设置也不太合理。近些年来,尽管许多高校已经作了很大的努力,但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相比,我国高校研究生课程设置不科学,内容狭窄和陈旧,知识体系不新不全,教学手段、方式落后,课程考试不够严格和规范,所修课程数量和学分的要求总体偏低。
第三,优秀的生源较缺乏。由于招生制度本身存在缺陷,导师自主权有限,难以在更大的范围内选择最合适的学生,而学生也难以在更大范围内选择适合自己的学科和导师,双向选择严重不够,难以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惟才”是举,个性化培养严重缺失。
第四,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僵化。研究生培养模式变革与创新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然而我国的绝大部分高校依然执著于千篇一律的培养模式,没有按照学术型、应用型、复合型等不同目标,制定不同的培养模式、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第五,投入不足,使得研究生不能安心于学习和研究。近年来,各高校对研究生的生活补助和科研经费、奖助学金虽有提高,但投入仍然严重不足,加之许多研究生指导教师没有足够的科研经费,因而难以吸引高质量的生源,也难以解决研究生在学习科研上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