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当代眼光研读古典名著之我见
2009-01-25张蕊青
张蕊青
摘要:充分重视传承人类文明精华,让学生多读经典,是通识教育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以明清小说名著为例,从学思结合发现妙处、纵横结合发现特色、宏微结合全面把握这三方面人手,阐述在专业倾向性较强的大学生中如何运用当代眼光研读古典名著,如何解决人与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大学生;古典名著;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5X(2009)06—0063—03
人文知识和人文素质在个体和社会发展中具有核心作用,而人文素质中许多都是缄默性知识,必须突出感受体悟和养成。目前,由于通识教育在国内推行过程中存在发展不均衡的局面,专科性大学与综合性大学面对文化传承存在明显差异,因而充分重视传承人类文明精华,让学生多读经典,是通识教育的核心问题之一。
如何读好经典?所谓“文元定法,神而明之”。其实读书也是这样,各有各的得益读法,这是由各人的读书素养、读书目的及习惯所决定的。古人诸葛亮,人极聪明,又总是考虑全局,所以他读书就与他的朋友不同,朋友“务其精纯”,诸葛亮则“独观大略”。不过,虽说读书无定法。但还是有前人成功经验可供参考,这就要看读书人的身份与职业了,不同的人读书当然会有多方面的不同。现在的高校学生读书不仅为了完成学业,更重要的是为了打好基础,为了更好就业和更好发展。高校学生要读的书很多,如大学文学院开列的必读书目,单是经史子集就好几十本,而专科性大学只开设“大学语文”,由于偏重专业的学习,对于人与文化传承的关系更是遭遇历史性尴尬现象。因此笔者拟就明清时代的小说名著,阐述应如何运用当代眼光读好经典,以更好地研究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人类文明精华。
一、学思结合,发现妙处
关于明清小说名著,目前公论的脍炙人口的有几十部,如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红楼梦》,短篇小说《聊斋志异》等,对于高校学生来说,首要是学思结合才能更好阅读和更深刻理解。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就是思考,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思,也含有独立思考的意思。书里说的是否真有道理。思,就是要联系实际,去考虑如何实践。这些都是“思”的内容。读名著是要在读懂读熟的基础上“思其妙处”,如果没有读懂而能“思到妙处”,则就如韩非“举烛”故事所言的“是则是矣,非书意也”,不过是“歪打正着”,没有“可持续性”意义。倘若我们读得滚瓜烂熟然不知其妙处,也只是如人宝山空手回,因而读名著一定要找到妙处。当然,长篇小说动辄上百回、成百万字,妙处很难把握,但所谓的“妙处”,其实还要凭自己长期的阅读积累而自己体会,按照自己的兴志理解,这样才能如陶渊明一样“稍有体会,欣然忘食”。一本书的妙处总是实实在在的存在,它可以是几个诗句,可以是一段情节,可以是一些对话,也可以是书中一串评语(如金圣叹、毛宗岗、张竹坡等对《水浒》、《三国演义》、《金瓶梅》的评论;但明伦对《聊斋》的一些评论等)。我们可以在阅读过程中随时寻找妙处,用笔圈出,或下载或复制,或随书批注,各种寻“妙”之举读者各从其便。不过,所找妙处虽然都是“一己所好”,但要注意不能一味求异以示高明,而是着意关注于今是否有益,这才是当代人的襟怀、气度和眼光。当然这种“于今有益”,并非浅薄的实用主义,而是志者为时的古为今用。对古典名著要以历史的眼光、设身处地考虑和体会古贤名著的高下,要发自内心深处的“不薄今人爱古人”。如指南针,几千年前我们祖先能发明出来实不简单,可是今日的雷达、卫星、电子定位仪早已比指南针高明了几千万倍,后来者居上是历史的必然。第一,居上的后人是吸收了前人成果;第二,后人未必志在千里都居上。只有尊重前人的创造,善于吸收前人之长,并立志超越前人的创造,坚持不懈探索,才会江山代有才人出,妙处罗胸气象雄。做到这些,“学”“思”结合才能落到实处。
二、纵横结合。发现特色
“学思结合,发现妙处”是用当代观点读好古典文学的第一步,下一步就是要“纵横结合,发现特色”。所谓“纵横”,是指读一本书时要读与该书有关的前朝(乃至后代)和同时代的有关书籍。从纵向方面而言,如《三国演义》,要读好这本书就必需读其诞生前的有关书籍,如《三国志》(陈寿)、《世说新语》(刘义庆)、《资治通鉴》(司马光)等文集和李白、杜甫、苏轼等有关诗词,以及《三国演义》诞生以后和受其影响、据以改编的有关戏剧(如京剧《空城计》、《单刀会》)以及发展至今的影视作品,这些是《三国演义》纵轴上的有关应读之作。总之,这根纵轴上的作品是一根大动脉,抓住并理清,读《三国演义》才能血脉畅通。
从横向方面来看,是指同时代(或相近时代)的相类作品,这是为了丰富和更好理解作品。对介绍该作品的时代背景和内容的书籍,尤其是与正在研读的这本书密切相关的,或由它衍生出来的作品都要认真细读。例如《水浒传》,其后的《金瓶梅》正可找来对读,这样就能更好审视《水浒传》的选材、组织、描写的精采之处,还可悟到如何扩大、深化其中一些人物和故事。如《金瓶梅》之于《水浒》中的武松为兄报仇,杀死西门庆的几大章回的缩小、扩增、改建。通过横向比读,还可以体会当时英雄小说与人情小说的不同,了解社会对文学和文学家的需求以及当时的文学所达到的水平。另外,题材相类的作品的对读如《西游记》、《封神榜》,都是神魔类长篇章回小说,通过两书的横向比照,可以体会当时作家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以及正史与野史的不同演绎、真人与拟人的奇妙结合。
横向方面还可将不同题材和不同体裁的作品相互比照。如《红楼梦》、《镜花缘》和《聊斋志异》这三部书都产生在清朝,不同的是前二本为长篇,后一本为短篇小说集;前二本是白话文(偶夹文言及诗词),后一本是纯文言;题材也似乎差别很大。但如果细加对读,就会发现它们有许多“心有灵犀”之处,引人入胜,给人启发,潜藏着许多共同的艺术奥秘,值得今人借鉴。通过纵横比照,有关作品的特色也即鲜明起来。对名著特色的发现,正是这种纵横结合的良好效应。
三、宏微结合,全面把握
发现妙处,有利于充分开发自己的文学爱好潜能,强化自己的兴趣,这一步只能说有了“入门”的兴致;第二步发现特色,是理性深化的一步,客观成份有所增加,对象的奥妙之处有所领会,比发现妙处进了一步,这里可以说是“登堂”了,但这对全书的把握还只是个开头,还需“登堂”后再“入室”,这个“人室”就是第三步。“宏微结合,全面把握”,就是对该作品要从宏观到微观的深入审视和把握,才能真正掌握全书。仍以读《三国演义》为例,我们既要从三国时代背景、汉末动乱状况、三国各自的兴亡过程、三国兴亡过程中各方人物的聚合纷争、
重大战争的始末等方面了解,也要从各方面的细枝末节了解。如诸葛亮,既要从“定隆中三分决策”“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了解其智慧和忠贞,也要从哭祭周瑜、无法谏刘备伐吴、“挥泪斩马谡”等方面体察他对怨敌也有关爱,受宠中有无奈,智慧中有失误,如此诸葛亮形象的立体感才能凸现,多面性才会理解深刻。
读古代经典,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去研究。例如,从人才学的角度去读《三国演义》,看魏、蜀、吴对人才的争夺,深入理解“徐庶进曹营”、“既生瑜、何生亮”、“挥泪斩马骏”等细节,真是感慨良多。甚至可以说,整个一部三国史,就是人才争夺史。
宏观和微观的把握,还包括对作品总体的优劣应该有清醒的认识,不能对其欠缺处视而不见,或者文过饰非。仍以《三国演义》为例,既要了解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划时代意义,其思想艺术所达到的高峰,以及广泛而深刻的世界影响至今仍充满生机勃勃的魅力等等,还要应了解由于时代和作家当时水平的限制所存留的不足之处。鲁迅先生评价《三国演义》时曾指出“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还是就一个人物来说的;就人物群像而言,《三国演义》里有一个很大的不足,就是女性形象都写得很差,这是不容回避的,是后来作者引以为鉴的。因此,只有对作品从宏观到微观全面加以把握,才能算是“入室”,才能算是对作品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四、书论结合,发现空白
在经历入门、登堂、入室三步后,对所要研读的作品可以说是基本掌握了,但还要努力寻找其虽经前人修缮然但仍存破绽的漏洞,才能将古典名著置于当代大学生智慧的眼光下更好找到着眼点。
这就是说,要达到这最后一步,我们还要将这一作品的不同版本,以及对作品有关的各种评论尽量搜集、审视,这种通过书论的结合来发现空白,笔者以为要注意的有以下方面:各种版本的主要区别;评论涉及了作品的哪些方面;该作品还有哪些方面没有写到;写到的方面哪些是肤浅的,哪些是有偏颇的;阅读有关评论,兼听则明,从而使思考尽力摆脱自己的思维定势。这样,这本书的研究“空白点”方可找到,由此就可下笔开拓创新,为名著锦上添花。
总之,高校学生运用当代意识阅读古典名著,应当既不迷信古典,也不轻薄古典;既掌握大局,也不遗漏细节;既深知古典的价值,也能不断开发其古为今用的方方面面。“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这才是当代大学生研读古典作品的最亮色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