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员的职业素养

2009-01-18

科教导刊 2009年13期
关键词:图书馆员高等学校职业素养

雷 焰

摘要作为年轻一代的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笔者比较客观地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员职业素养的现状,全面地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员应具备的素质,初步探索了提高图书馆员职业素养的方法。

关键词高等学校 图书馆员 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A

1 职业素养的含义

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个体行为的总和构成了自身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内涵,个体行为是外在表象。一个人的素养在职业上的体现在很大程度上是依据其生活中的表象而来的。

2 高校图书馆员职业素养的现状

2.1思想观念陈旧

传统的图书馆以藏书为目的,文献的利用服从于文献的保护。由于受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影响,部分馆员已经形成了“馆藏为中心”、“馆员为中心”的理念,对读者的阅读需求缺乏了解,这种服务是一种被动式的,因没有深入到第一线的读者当中去,导致图书馆员缺乏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对转变观念认识不足,服务奉献意识淡薄,工作仅仅停留在从事简单的图书借还管理的内容之上。

2.2缺乏职业意识

有很多人选择图书馆的工作,没有一个很好的职涯规划,心态很容易受环境影响而“随波逐流”。向来都有一种评论,图书馆员是最没有压力的群体之一,因图书馆的工作内容重复性很高,时间长了,工作处于一种疲劳、无激情状态。在这种氛围影响下,人与人之间会互相影响,工作过于无所事事,自己的专业特长没有得到尽可能的发挥等等因素,会让有些图书馆员产生心理压抑,职称、住房、工资、待遇等方面的问题甚至会激化心理压抑的情绪。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之下,个人业务水平,知识技能停滞不前,而工作上也越来越难以适应新形式下图书馆的发展需求。

2.3业务水平不高

目前图书馆工作人员中受过图书馆专业训练的人很少,有图书馆专业本科学历的人则更少。绝大多数人员因为各种原因转行后调入图书馆工作的,他们没有经过正规系统的图书馆工作理论、技能等的教育,缺乏图书馆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岗位培训,很难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科技发展迅猛,知识更新快捷,大多数的信息传播都是以计算机和网络作为基础的,现代化的通讯手段给用户带来了快捷与便利,同时在客观上也要求高校图书馆馆员掌握现代科技应用方面的技术,给读者提供信息领域更深层次的服务。然而很大一部分图书馆员趋于老龄化,现有知识不能适应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发展的要求,工作上力不从心。图书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综合性以及学科性很强的工作。图书馆专业人员受专业知识的限制,对其它学科的知识知之较少,平时不注意必要的积累,致使图书馆专业人员在知识结构上比较单一,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发挥较好的作用,这些都将影响着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效果和质量。

3 高校图书馆员应该具备的素质

3.1思想素质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把它作为新时期图书馆工作的指导思想,要有大局意识、纪律意识,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要具有忠于职守、就业奉献、服务社会的高尚职业道德,培养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牢固树立“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理念,并将其渗透到实践工作中去。

3.2业务技能素质

信息时代对图书馆员业务素质的要求已不是过去那种单纯的借借还还,而是向深层次的专项信息服务发展,它包括理论知识和技能素质。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决定了计算机是现代图书馆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是图书馆完成基本业务工作和开展读者服务的保证,并且网络化技术条件下,在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通过网络为读者传递信息,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多的网络信息服务等,都需要图书馆员掌握计算机网络应用知识与技能,在完善专业素质与技能的同时也要努力完善知识结构。新时期的图书馆主要特征是现代化、信息化和社会化,这就决定了图书馆工作业务手段多样化,服务范围网络化、全球化。读者在查询信息的时候往往会有学科知识的针对性,只有形成多学科、多门类的复合型知识结构,才能把学术性、理论性的知识转化到实践中去,能够在与读者的沟通中更好的服务于读者,确保图书馆服务能够满足读者的需要。

3.3文化素质

文化素质是一个标示人的内在世界的特性、状态和修养水平的总括性概念,它是人们通过对相关文化知识的学习、领悟和在特定文化氛围的熏陶下养成的内在气质,是人的思维能力和精神培养的有机统一。它除了指一个人的文化程度外,还指一个人的文化观念、文化思想和人文精神。因为这些素质直接制约人的价值观念和创新精神,决定一个人处事为人的态度。图书馆员除要有图书馆专业知识外,还要有较深厚的综合文化底蕴和造诣。

3.4职业道德素质

图书馆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图书馆员的职业是由图书馆的性质、职能、服务方式和工作规律决定的。对馆员的思想行为要有特殊要求,这是图书馆员在工作中所应遵循的道德原则和道德标准,也是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良好的职业道德将促进图书馆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使图书馆更好地服务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3.5心理素质

主要是指图书馆的注意力、意志力和自我调控能力。图书馆工作枯燥、繁杂,容易使人产生急躁、厌倦情绪,一个高校图书馆员要面对各种不同需求的读者,就要克服内外部因素影响,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一个成功的图书馆员,应该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读者和工作,并保持工作兴趣的稳定性与持久性,在知识的流通与信息的反馈中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人格力量与快乐源泉。

4 提高图书馆员素质的方法

4.1引进人才,提高学历层次

由于年轻人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性以及适应性很快,图书馆应该引进一些具有专项技能的年轻人。另外,还必须大力加强在职馆员的学历教育,使馆员的文化素养不断提高。

4.2 终身学习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激增,使终身学习呈现全球化趋势。高校图书馆处于新技术、新知识的发源地,所接触的是不断成长、创新的信息与知识,而读者需求的日趋复杂多变,使图书馆员的专业知识技能与提供服务的质量面临重大挑战。为提升高校图书馆员的职业素质,图书馆员的终身学习成为必然。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掌握计算机检索的基础理论,了解计算机原理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知识。图书馆员应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自学,使自己的专业理论和技术得到提升。此外高校图书馆还应建立起一套在职培训机制,使每一个馆员定期都有业务学习和培训机会,使其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长期坚持下去。

4.3 强化服务意识

图书馆员不应该把工作当成是简单的上班、下班的行为。同样,图书馆员的轻松也不应该建立在工作的简单或者重复性的轻松之上,而应该建立在提高服务质量与助人为乐的心理回报之上。图书馆对读者的人文关怀,就应该体现在图书馆的日常工作中,方便读者、满足读者,把一切为读者服务作为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重视和加强图书馆的参考咨询工作,即按照读者的行为方式和对信息需求的情况来设计服务方案,将服务的主要力量放在为满足读者需求进行深层次的选择上,使读者服务工作从文献单元深入到信息单元,通过信息挖掘,向读者提供高科技含量的增值信息服务,架好文献信息与读者之间的桥梁,从而通过优质的服务产生优质的效益。

注释

①http://baike.baidu.com/view/604827.html

②王美丽,梁新春.浅谈高校图书馆员的职业素质[J].教育与职业,2007(17).

③邹晶.论新时期图书馆员的职业素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23).

④黄雪雄.终身学习与高校图书馆员职业素质的提升[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21).

猜你喜欢

图书馆员高等学校职业素养
浅析信息时代院校图书馆员的职业素养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技工院校校级领导职业素养的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高等学校教学及科研设备政府采购操作实务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浅谈高校宿舍管理与宿舍文化建设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图书馆员去职业化问题与馆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
关于高职院校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