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社团建设视角下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问题思考

2009-01-15李建生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年33期
关键词:互动性专业发展实践教学

林 盾 李建生

摘要 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缺少操作机会的问题给专业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从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角度对如何加强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给予讨论,提出把学生社团建设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观点,对双方的互动性进行一定研究。经实例证明,学生社团建设与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完全可以实现良性互动,完善实践教学环节,收到较好的效果,最终提升专业地位,促进专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 学生社团建设;实践教学;互动性;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489X(2009)33-0009-03

On Practice Teaching Issue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pecialty from Perspective of College Student Association Building//Lin Dun, Li Jiansheng

Abstract The issues lacking operational opportunities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pecialty practice teaching has brought greater negative impact to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view of college student association building perspective, the article discussed how to Strengthened practice teaching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pecialty, puts forward the view combining practice teaching and student association building, and studie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wo sides. By proved practice, student association building and practice teaching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pecialty can be achieved benign interaction completely, so it could improve practice teaching and receive good results, ultimately enhance the professional status and pursuelong-term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Key words student association building; practice teaching; interactio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uthors address

1 School of Educational,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Xiangtan, Hunan, 411201, China

2 Research Center of Rural Educa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Xiangtan, Hunan, 411201, China

教育技术随着人类教育的产生而产生,而又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但教育技术学专业在其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尤其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是,虽然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性较强,但在传统的课程体系中,实践课程很少,实践时间也不多,且方式单一。实践教学环节只是安排了一些与其他理科专业学生相差不多的实验,学生缺乏一定的实践操作机会,常常纸上谈兵,实际动手能力和沟通能力普遍欠缺[1]。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缺乏一个开展实践教学,保证学生掌握信息技术技能的平台。学生虽然有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技术上的理论知识,但是理论与技术、与实践严重脱节,学习的理论没有适合的环境去付诸实践,从而使学生的技术也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很难体现出教育技术学专业应有的技术特色。所以当务之急是配合理论教学,满足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要求,以培养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为中心,打破传统封闭式实验教学模式,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增强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1 信息化时代学生社团建设新特点研究

信息化时代高校学生社团的性质没有大的变化,依然是学生自治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学生管理机构的得力助手,但学生社团的组织形式与工作方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工业化时代没有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没有覆盖全球的网络,信息的传递只能依靠电话、电传等手段,虽然比较快捷,但较之信息时代信息传递显得比较保守和落后。相应的,学生社团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办法依然采用由上到下、层级管理,信息传递有一定权威性。进入信息化时代,每个人既是信息的受众,又可以成为信息主体,每个人对信息的需求呈现多样性。高校历来是先进文化发源之地,大学生求知欲强,对信息的需求更加旺盛,同时希望自己能由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信息的主导者[2]。目前,网络上已经出现虚拟社区与虚拟社团[3],所以高校学生社团的工作方式与管理组织办法也必须针对信息化时代的要求作出相应调整。例如原先校庆,学生社团只需要拍几张照片,写几篇报道,宣传工作便可以大功告成。但信息化时代校庆的宣传工作方式与宣传手段和工业化时代大相径庭。校庆会场不仅需要拍照,同时要求全程摄像,制作DV音像资料,发布在网络上供全体师生欣赏和学习。再如记者原先仅仅需要写报道,但现在还需要制作生动活泼的网页,随时对网页上的内容进行动态更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现场报道实现由纸质版到电子版的全面飞跃。

信息化浪潮使每个人都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最新资讯,每个人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4],这就需要一个互动良好的人性化电子平台。反观目前高校学生社团的建设,在信息化建设上做得还不够,很多地方还在沿袭工业化时代的习惯。其缘由一方面是受到学生社团建设传统观念的束缚,另一方面也和缺乏具备IT技能的信息化人才有较大关系。教育技术学专业肩负着培养运用计算机和影视技术从事教学系统和教学媒体的设计、开发、应用、评价和教学环境的建设、管理、维护的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经过专业学习,学生受过良好的IT技能训练,具备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系统科学和信息科学的理论基础。毫无疑问,教育技术学系作为培养信息化人才的基地在推动学生社团建设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2 学生社团建设与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互动性探讨

教育技术学专业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技术性涉及计算机软硬件的操作应用技术、组网技术、电子技术、摄影摄像技术等。专业培养目标不仅在于传授学生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等理论性知识,而且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软件(如Flash、Dreamweaver、Authorware等)和影视方面(如影视节目编导、非线性编辑、线性编辑等)的知识。实践教学围绕上述培养目标设置和安排。而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以丰富学生校园生活,锻炼自我动手能力,鼓励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团队合作精神为宗旨,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用知识服务师生。而信息化时代数字化校园的兴起,又迫切要求提高学生社团建设的信息化水平和社员信息化素质、能力[5]。实践教学与学生社团建设的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信息技术人才,而且有利于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信息化环境下学生社团将学术性与实践性在学生社团建设过程中融为一体,克服实验室设备和实验教师很难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的困难,在全校范围内普及教育技术知识,无形中提升教育技术学专业地位。

2.1 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培养方向与高校学生社团建设有较强的互补性教育技术学专业把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相统一,强调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素质以及在此基础上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其实践教学课程大致可以分为信息技术教育与培训、数字教育媒体、教育软件工程、数字化教育环境4个培养方向,一般开设摄影技术实验、电声技术实验、摄录像技术实验、电视教材编导实验、程序设计实验、动画制作实验、平面图像处理实验、多媒体课件制作实验、网页制作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等实验课程。根据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培养方向,数字教育媒体可以实现网页制作、音像制备,为学生提供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更好地宣传学校与国家的方针政策。教育软件工程可以开发软件,设计学生喜欢的富有教育内涵的娱乐软件;数字化教育环境可以搭建学生畅所欲言的信息平台,实现信息的双向交流;信息技术与教育培训可以为培养具有基本信息素养的学生社团工作人员提供信息技术培训服务。

同时,学生社团建设又为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学生提供了实践教学基地。学生在社团建设活动之中可以得到教学技术学实践的锻炼,深化其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提高其动手能力[6]。社团建设中的宣传海报设计、广告制作、校园网消息发布无疑可以视作有别于传统实验室而且更加形象生动的校园实践课堂。比如校庆的宣传工作,从前期摄影、DV制作、音像制备、信息发布、网页制作,几乎每一个环节都和教育技术学实践教学有密切联系。工作过程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利于实践教学的深入开展[7]。图1表示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与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之间的相互联系。

2.2 高校学生社团的建设需要为教育技术学的实践教学开辟广阔的发展空间社会的飞速发展,学生社团与外界联系趋向紧密,学生社团的覆盖范围与影响不断扩大。比如原先广告设计仅限于在校内贴贴海报、设计书面作品。但现在不少高校有了电子显示屏,广告设计需要用到教育技术数字媒体设计、信息传播技术等内容。同时社会上也有不少地方设立了电子显示屏,这一块的市场空间学生社团有着别人无法比拟的优势。学生社团既有具有教育技术学专业知识的设计人员提供技术服务,又有精通传播学、教育学理论的专业人才,设计出的广告格调高雅,可以给人们留下较深印象。另外信息化条件下,影视制作、动漫创作日益成为学生社团建设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这好比为学生提供了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平台,为大学生施展才华准备了宽广的舞台。

2.3 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可以为学生社团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信息化时代高校学生社团建设需要大批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以便满足大学生对信息的获取需求以及社团自身发展的要求。比如学生社团开展的重大宣传活动特别需要既懂教学设计,又在导、摄、编等方面训练有素,并且又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的专业人员。教育技术学开设的实践课程如摄影技术实验、网页制作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的教学目标与宣传工作所需信息化人才的基本要求相符。经过系统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高校不仅将专业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社团建设人才,而且可以为其余社团成员提供培训服务,从而解决社团建设信息化人才匮乏的问题,实现智力输出和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流动,搭建信息化社会条件下社团建设人才的科学架构。

2.4 学生社团建设的飞速发展推动教育技术学实践体系的创新高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如火如荼,信息化社会对学生社团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学生对媒体制作技术、信息传播技术有更深入的了解。学生社团建设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硬件或软件问题,也需要学生立刻解决。这就对教育技术学实践教学提出进一步的要求,需要实践教学更上一层楼[5]。反过来,教育技术学实践教学的不断创新又可以提高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学生社团建设提供高水平的信息化建设人才,加快学生社团建设的步伐[7]。

3 学生社团建设实例分析——信传风采动彭城

进入21世纪,开设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各个高校在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加大实训力度方面做出可贵的探索。值得肯定的是徐州师范大学在学生社团建设与专业发展结合上取得较大成绩。信传学院学生社团秉承“秀出社团风采、丰富同学生活、彰显信传特色”的宗旨,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建设活动。其中1998年成立的影风摄影协会根据“丰富校园文化、提高学生摄影技术”的协会宗旨,承担校园内重大活动的摄影与影像制作。作品不仅获得徐州师大的奖励,而且也获得徐州市和江苏省有关部门的承认和鼓励。1999年成立的学思新闻社充分利用所学的教育技术学知识,设计新闻互动平台,深受师生好评。2002年成立的信风网络媒体工作室承担对内发布校园信息、对外设计交流系统平台的任务,成立以来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营造了校园内浓郁的学术文化氛围。最终不仅培养了优秀的课件制作、网页设计和数字媒体开发人才,而且加速信传学院和徐州师范大学的数字化建设。由广告学专业承办、2004年成立的广告人俱乐部、尚高广告工作室以“搭建设计爱好者的舞台”为宗旨,对内承揽校内广告设计与发布,对外为徐州市不少单位提供电子广告设计服务,小有名气。2008年成立的数字动画创新工作室设计Flash动画、Photoshop图像渲染,其协会号称“N种设想,皆有可能”,在数字动画设计方面颇有建树。由广播电影艺术系在2009年成立的“灵动光影”影视创作室的DV作品获校内外一致肯定与好评,现在校外不少企事业单位都有与该影视创作室合作的计划与意向。

学生社团的建设大大促进信传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全面发展,学生在把社团活动搞得有声有色的同时,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也得到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高涨,动手能力得到明显加强。信传学院学生社团不仅在徐州师大赫赫有名,而且在彭城也声名鹊起,大大提高信传学院的知名度。

4 总结和展望

教育技术学专业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的问题由来已久,急需得到解决。但限于高校人力物力方面的困难,改善现有的实验装备有一定困难。所以,充分利用学生社团建设,把信息化时代学生社团建设打造成锻炼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平台,成为实践教学的课堂,发挥传统实践教学无法想象的作用[8]。同时利用学生社团的建设加快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与创新精神。而学生能力的提高又可以促进学生社团加快建设步伐,更好地为高校广大师生服务。由此实现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教学与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良性互动,优化利用教育资源,明确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发展方向和办学特色,逐步完善教育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提高教育技术学专业整体教学实力,为培养出不同层次、有专业特色的高级专门人才而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海霞,乐建兵.创新推广视野下的高校教育技术实践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9(3):136-137

[2]蔡志廉.加强高校社团建设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J].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77-78

[3]曾静.关于建设新型智能化社区的思考[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04-105

[4]马勇,李毅.大学生社团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形式[J].新疆职业技术教育,2008(4):37-38

[5]王庆,何佳.谈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工作建设[J].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30-32

[6]沈新华.强化专业社团建设培养学生创业能力[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9(1):7-8

[7]李宣庆,王丽娜,王雪,等.高校专业性学生社团实践对本科教学的启示[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2):117-118

[8]衣淑娟.普通高校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初探[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10):125-126

猜你喜欢

互动性专业发展实践教学
玩转表演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论学习共同体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句法与语篇的互动性对汉语研究的理论意义
城市户外广告互动性设计及发展趋势研究
制造业与生产服务业互动性的测度及其与碳生产率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