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 新观念 新教师
2008-12-18陶颖
陶 颖
【摘要】课程改革中语文课程标准体现了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思想性与审美性的统一,强调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凸显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语文教师应顺应改革需要,转变角色,由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促进者,以积极的态度适应课程改革。
【关键词】新课标 课程改革 转变观念 角色转换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课程改革时代。课程改革涉及的方面很多:课程的设置、课程的门类、与之相配套的教材等等。但所有这一切,归根到底要靠教师去理解和实验,去开发和创造。因此,课程改革实践的成败关健是教师。笔者立足教学第一线,最真切的感受是,新课程、新教材,关键还是新观念。有了对新课程的正确认识,形成了新的教育理念,才能有改革的教育行为。因此,本文就对语文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谈谈本人粗浅的体会。
一、关于语文新课程理念的解读
语文新课程理念是在对传统语文教学经验总结之上,根据现代语文教学的要求提出来的。它体现了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思想性与审美性的统一,强调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凸显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本质,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1.目标全面指向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包括语文能力、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多个方面。语文是一门内涵十分丰富的人文学科。语文之所以充满魅力,就在于其内容丰富(天文地理、政治经济、哲学文艺),形式多样,以及解读语文的灵活性与不确定性。语文教学的目标不应只停留在“知识”、“技能”这个技术层面上。语文要关注学科目标(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思),更要关注以人为本的人文教育目标,即关注课堂上学生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时内心的灵动及学习时呈现出的态度与责任,包括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科学严谨的求知态度、宽容合作的人生态度等。
2.教学内容指向语文教育的个性
首先,语文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语文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怎样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还要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其次,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具有良好的语境、资源等条件,语文教学应在大量的、丰富的语文实践中进行,让学生从中感悟、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不断提高整体把握能力。再次,汉字和汉语自身的规律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语文教学应遵循汉字、汉语的自身规律,教学才有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教学方式指向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教学要保持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乐学、会学、学会,让他们在自主学习基础上进行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达到学习目的,从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4.教学过程指向开放而有活力的生动情境
语文的丰富性、多样性、灵活性决定了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感悟教材文字本身的内涵,还要善于开拓教材以外的信息,淋漓尽致地发挥教材作为凭借的依托功能,即所谓教师对教材的二次开发。因此,教师除了要落实课堂上学会了什么,还要思考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会学了没有,有没有领悟基本方法,掌握一般规律。
二、语文教师应如何适应新课改
基于以上对新课改的解读,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适应新课改:
1.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师角色
新的教育理念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它的真正来源不是“文本”,而是教师实践经验的升华,是教师课堂生活的新感悟,是教师教学反思后的新变化。教师在走进新课程中,只有顺应教育理念的变化,才能找到职业生存的基础。
(1)摈弃传统教学模式,给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传统教育强调整齐划一,忽视学生个性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学校的课程是必修课的一统天下,学生没有选择的余地。全国都是同一套教材、同样的内容。用全国统一的课程、教全国统一的教材、在相同的时间做相同的练习。在这种“大一统”的模式化局面下,学生的个性很难得到发展。我国历来就有精英主义教育的传统,追求学业成绩的优秀,追求在考试竞争中打败对手、脱颖而出。与传统的课程和教学相比,新课程更加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新课程从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权利和求得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角度来对学校文化进行重建。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带有不同的文化传统,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和心理特征,因此新课程的教学中即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以求得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新一轮课改致力于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也就是个性化的教育。它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的个性成长、人格发展和道德养成,是一种人性化的教育。新课程致力于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这样教师不仅要转变对学生的看法,而且还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实现有个性的学习,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
(2)转变传统教师角色,树立全新形象。
一是语文教师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权威而成为教育意义上的对话者。新课标确认语文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就应以“对话人”的身份尊重同样作为“对话人”的学生个体及其对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的选择。这样,语文教师就要有两种意识。其一是民主意识。即语文教师要创设课程氛围来保护学生作为对话人的主体地位。新课标强调,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理解、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经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其二是人本意识。既然学生不是承纳知识的容器而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那么,语文教师就应该从“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去发展学生的能力体系和人格体系。从思想上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灵性的大写的“人”;从地位上把学生当作朋友式平等的合作关系,用心倾听学生的观点、见解;从学术上把学生当作研究者,而不只是接受者。
二是语文教师由教科书的被动执行者而成为新课程的塑造者。由于以往语文课程编制中的既定性、凝固性和闭锁性,教师在课程角色中只是消极和被动的忠实执行者。而今,在新课标的引导下,语文教师的教学创造精神将随新课程的成长而得到充分的释放,从而在相当程度上以其对课程的塑造而升华为与学生共建课程的主体。就课程既定内容而言,教师要对语文教科书作出适当的“裁剪”,取舍之间要根据本地、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宜的安排;就课程动态建构而言,语文教师要着力突破课堂教学的封闭性,主动建构与社会、世界和日常生活的广泛联系,从而让有字之书与鲜活的现实同化为充满生机的统一体,使母语课程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挥。诸如让报刊、影视、广播、网络、演讲、辩论、广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全球事件等素材性课程资源进入教学流程。
2.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体系,是这次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和其他课程一样,现行的语文课程在体系上存在一些弊端。如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过分追求语文学科严整的知识系统或训练系统,把自己孤立起来;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承,忽视语文实践,特别是忽视联系现实生活。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建设上,倡导大视野和大语文教育观。所谓大视野,即语文教育要面对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所谓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就是要克服语文课程孤立、封闭、凝固、僵化等种种弊端,在大语文教育观的指导下,实行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的根本变革,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上,不仅语文教科书增加选学、选读、选做的内容,教科书给地方、学校留有补充乡土教材的空间,而且鼓励教师开发、利用取之不尽的语文教育资源。在课程实施上,既要不断改进课堂教学,使其更富有活力,又要使教学走进自然、走向社会,探索形式多样的、与自然社会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教学形式。
总之,语文教师已不再只属于语文学科,如今的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化身,学校更不应当是文化的孤岛。教师要转变角色,由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促进者。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建立自信,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尽快掌握新课程的教学规律和特点,就一定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为语文新课改作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简介:陶颖,云南省楚雄第一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