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语文教育”思想应成为语文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
2008-12-18孙其春
【摘要】大语文教育思想即语文教学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要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传授语文知识同发展语文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能动的、网络化的和强有力的训练培养。
【关键词】大语文教育 语文教学指导思想
“大语文教育”思想是已故河北省特级教师张孝纯老师于1982年提出的。该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是,语文教学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要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传授语文知识同发展语文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能动的、网络化的和强有力的训练培养。它贯穿着四条基本原则:联系社会生活;着眼整体教育;坚持完整结构;重视训练效率。它也有三个明显特征:开放性、整体性、广泛的适应性。“大语文教育”诞生二十多年来,在全国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给予它极高的评价,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运用它,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但是,还应看到,不少语文教师尤其是青年语文教师对“大语文教育”不会或不愿运用的大有人在。语文教学仍停留在传统的教学状态。鉴于此,笔者以为,广大语文教师应自觉学习并努力推行之,以改变目前这种高耗低效的语文教育现状。笔者就自己二十六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运用“大语文教育”思想进行教育教学的一些体会,以供同行商榷。
一、语文就是生活
叶圣陶先生的名言“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告诉我们语文就是生活。语文课堂上应始终遵循“大语文教育”思想。从培养人的目标看,我们首先要把学生培养成真正意义上的“人”,不能只注重其“才”,而忽略其“德”。有些学校在“片追”影响下,只督促教师完成课本的教学任务,对学生再辅以大量的、反复的练习;教师只注重学科知识的掌握和解题能力的培养,把学生训练成“做题机器”,而忽视学生作为“人”的一面。使学生失去作为一个“人”的很多优秀品格。在“坚韧—我追求的品质/学会坚强”这些作文训练中,许多学生为得高分而编排自己的父母重病在床或意外死亡,马加爵杀人事件、大学生用硫酸泼熊事件、研究生跳楼事件,这早已为我们敲响了学生品格缺失的警钟。如果语文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做人方面的内容,教学生先学会做人,这种事件的发生率会小很多。鸿门宴上“东向坐”的项羽、不与廉颇争位的蔺相如等都是教学生做人的典型人物。教《谏太宗十思疏》可以从文中提炼出如:注重根本与源流、居安思危、俭荣奢耻、善始善终、竭诚待人等思想,载舟覆舟、知足与不知足、度、正人与正己、纳谏等做人道理;学习《种树郭橐驼传》可以教育学生溺爱不可、育人如种树、顺木之天、尊重规律等哲理。总之,教师不要轻易放过任何一个能提升学生思想境界的文章,通过充分挖掘文章内涵,把学生培养成识大体、顾大局、明是非、有责任感、懂得人生使命的人。
二、生活就是语文
不少学生认为语文只在课堂上,只在课本中。其实不然,只要是一个“有心人”,有一颗“敏感心”,随时随地都能学语文。例如:看电视、听广播时可矫正语音,如堰塞湖中的“塞”字,不少人把se(四声)读成sai(一声);逛街时,留心街道两旁的牌匾,留心商家与顾客语言交流等能获得大语文文化方面的知识。例如:笔者县城前几年有一个饭店,叫“犇羴鱻饭店”笔者让学生思考店名的含义,然后告诉他们:“这是奔、膻、鲜的异体字。”这就让他们了解了异体字的知识;同时,生活中时时处处观察大自然的花鸟虫鱼、阴晴雨雪,留心人们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然后写成观察日记,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读写能力的培养也会渐趋成功。
阅读文章,若想尽快读懂其主旨,把握其大意,就必须将其与社会生活和自己的见闻经历相联系。学生普遍感到怵头的是做现代文阅读题,其实这个并不难,先读文章内容,再把文章内容与自己的经历见闻联系起来思考,这样不仅能很快把握文章主题还能迅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果没读懂文章就急于做题,势必会答非所问无法得分。如《思念在土布上流动》这篇文章,通过母亲把棉花纺织成土布到做成衣服,表现了母亲的聪明智慧、勤劳坚韧的品质以及母亲对“我”及全家人的爱,抒发了“我”对母亲深切的思念与赞美之情。问:本文题目为《思念在土布上流动》,第3段却写了“麦子的成熟”这有什么作用?这本是一篇感人至深的回忆性文章,只要把文章读懂,问题就可答对。但很多学生却不得要领,究其原因是在深入思考文章内容时未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小麦从种到收大约是8个半月的时间,是所有农作物中成熟期最长的,而母亲从积攒棉花到纺成线织成布需两三年的时间。文章用小麦成熟期之长与母亲把棉花做成布的时间更长进行对比,这里的对比的作用当然是表现母亲付出的艰辛。古今中外所有的文章都是反映生活的,只要阅读,就一定要联系生活和人生,边读边思,才能把文章读懂。而真正读懂了文章后,不但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了提高,也会使学生的情感更丰富,思想更成熟。
四、写作——语文和生活紧密相连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是早已为人熟知的道理。语文教师一方面要启发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勤思考,善积累;另一方面要提醒学生“我笔写我心”,要写出自己的真实生活和真实的思想情感。如果说阅读是到生活中去(联系生活),那么写作就是从生活中来。我们的语文教师要告诉学生天下没有不反映生活的文章,也没有不能用文章来反映的生活。上至日月星辰,下至山川风物;大到宇宙洪荒,小至尘埃细菌;上下树千年,纵横几万里,无不可入笔端。寒冬,一场大雪过后,清晨,教师在去上班的公路旁,见几只麻雀正在学地里觅食。教师上课时随即把这一情景告诉学生,并要求学生就此材料写一篇问章。一学生写道:“不论环境多么艰苦恶劣,总有不屈的生命在。”另一学生写道:“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人生没有规划,就像麻雀在冰天雪地里觅食,必遭受冻馁之苦。”这些新颖而深刻的见解无不闪耀着智慧的火花。“大语文教育”思想内容之一就是开放的作文教学改革:积累材料主要是靠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写文章则是要求学生正确反映生活。
综上所述可以这样说,“大语文教育”是张孝纯先生对自己几十年教学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叶圣陶先生语文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传统语文教育积弊的改革,是对新的教育理论的实践,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宝藏,是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在教育事业方面的重要体现,是每个语文教师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
★作者简介:孙其春,河北省清河中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