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文综历史命题十大热点导学(下)
2008-05-31汪瀛
汪 瀛
三、自然灾害与能源安全问题
1.总体复习目标
第一,明确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洪灾、冰雪灾害、旱灾、风灾、虫灾、地震、海啸等方面,安全问题主要包括民众安全、社会安全、经济安全、国家安全、能源安全、动乱与战争等方面,注意这些方面在历史教材中的反映。第二,分析自然环境与灾害,安全问题与国家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科技文化之间的关系,总结经验教训,趋利避害。
2.复习重点
(1)历史上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思想理论。如:道家思想,荀子、王充、范缜和王夫之的思想等。
(2)历史上长安失去首都地位的环境因素,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环境因素,中国历代开垦荒地、围湖造田对环境造成的破坏,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经济建设中违背客观规律的现象及其教训。
(3)自然环境与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如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直接灾难(包括人员伤亡、物质财产损失、瘟疫疾病的流行),自然环境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自然环境与科技文化的关系,自然环境变迁与人口迁移、民族交往的关系,自然环境与国家统一、国家和民族消亡的关系,自然环境与战争胜败的关系,自然灾害与农民起义的关系等。
(4)历史上人类战胜来自于自然和人类自身的挑战:中国古代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就及对其的评价(如都江堰、大运河等水利工程,筒车等灌溉工具,开荒和围湖造田,玉米和甘薯等高产农作物的引进和推广)。
(5)能源安全问题:有关煤炭、电力、石油和核能等成为重要能源的历史事实,我国古代对煤炭、石油的利用情况,新中国在煤炭开采上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新中国石油大会战和实现石油全部自给,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石油成为重要能源;西亚产油国收回石油资源的斗争及其经济发展战略,我国目前的石油安全(伊拉克问题、伊朗核问题与中国的石油安全问题)和核能开发成就,石油开发、石油进口策略,我国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能源紧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中哈石油管线的铺设,西气东输,能源节约与提高矿产利用率,从强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国家宏观调控和政府依法履行职能的角度认识解决好能源问题的重要性。
【跟踪练习】
自然灾害往往能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影响,中国古代史上人类在与自然灾害做斗争的过程中,既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存在不少问题。据此回答1~2题。
1.中国古代水利工程中,最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是()
A.郑国渠B.都江堰 C.灵渠D.芍陂
2.中国古代下列现象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最不利的是()
A.北方人民大量南迁B.犁的发明与改进
C.围湖造田与向山要田 D.玉米、甘薯的种植与推广
参考答案:1.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主要体现在人类科学认识自然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上。都江堰科学利用了岷江水势,既防洪又灌溉,相对于其他灌溉和运输水利工程来说,无疑是最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正确答案为B。
2.“围湖造田”减少了湖泊蓄水面积,不利于调节洪水;“向山要田”则会造成大量水土流失。因此,相对于其他三个方面,C项是不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正确答案为C。
四、从专制主义到民主法制社会的演变
1.总体复习目标
第一,掌握历史教材中古今中外中央集权政治与社会民主法制建设的相关史实。第二,纵向分析古今中外中央集权政治、社会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趋势和演变规律及其原因、影响。第三,横向比较古今中外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中央集权、社会民主法制建设的异同,分析这些异同形成的原因、影响,并从中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第四,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正确评价历史上的中央集权政治和社会民主法制建设。第五,要关注中国共产党在民主与法制建设方面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正确分析其原因、影响和经验教训。
2.复习重点
(1)中国古代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演变及对其的评价。如中国历史上的君主专制和中国明清时期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
(2)中国近代民主与法制建设之路(相关因果关系、史实、评价)。如孙中山与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问题。
(3)中国共产党的民主与法制建设之路(相关因果关系、史实、评价)。
(4)资本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之路(相关因果关系、史实、评价)。如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法制建设,议会民主制的形成及各自的特色和影响,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议会民主制的完善,西方国家“人治”向“法治”转变、“臣民”向“公民”转变的原因和意义。
(5)社会主义国家民主与法制建设之路(相关因果关系、史实、评价)。
【跟踪练习】
民主法制建设是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据此回答1~3题。
1.《韩非子·六反》记载:“故明主之治国也,众其守而重其罪,使民以法禁而不以廉止。……明主知之,故不养恩爱之心,而增威严之势。”材料反映韩非子对待人民的态度是()
A.重民爱民,认为人有高低贵贱之分,要求维护封建等级秩序
B.新兴地主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共同反对奴隶主阶级
C.主张用严刑酷法来对待人民,以加强君主统治
D.“存百姓”,爱惜民力,关注民生,才能维持长治久安
2.洛克在《政府论》中说:“当立法者们图谋夺取和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们就使自己与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以服从,而只能寻求上帝给予他们抵抗强暴的共同庇护。”上述材料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A.三权分立 B.主权在民 C.民主共和 D.社会契约
3.“一个公民的政治自由是一种心境的平安状态。……要享有这种自由,就必须建立一种政府。在它的统治下一个公民不惧怕另一个公民。”世界上最早依据这一思想建立这种政府的是()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德国
4.现代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是近代宪法的策源地,英国宪法常被人们誉为“近代宪法之母”……英国宪法不是把国家的基本制度和原则系统地、集中地规定在一个书面文件中,而是分别由许多宪法性法律、宪法性惯例和判例加以规定……因此,英国宪法被称为“不成文宪法”。
——北京大学出版社《外国法制史》
材料二 美国宪法是人类法制文明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的制定将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以来有关人类对理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使这些伟大的思想在政治实践中获得发扬光大。
——山东人民出版社《西方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两百多年来,美国的宪法虽然没有根本的改变,但它却仍然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着。美国宪法的变化和发展……是通过对宪法的修正案、最高法院对宪法的司法解释、宪法惯例及国会和总统制定的宪法性文件等形式来实现的……美国宪法的第二十二条修正案……于1951年2月批准生效,该修正案规定,无论任何人,当选总统不得超过两次。
——高等教育出版社《西方政治制度史》
材料四 近代法国产生了12部宪法,1789年到1875年的近90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次宪法。这样频繁更换宪法实属罕见……但是,它们大都受革命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反映和巩固了革命的光辉成果……很多宪法还将《宣言》作为序言,或者确认《宣言》的基本内容。
——大学出版社《外国法制史》
材料五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力……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材料一指出,宪法性法律是不成文的英国宪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介绍你最熟悉的一件英国宪法性法律,并作出简要评价。
(2)材料二认为,美国宪法“将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以来有关对理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3)材料三指出,1951年生效的美国宪法第二十二条修正案对总统任期作出了明确规定。导致美国制定这一宪法修正案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4)材料四所说的《宣言》是指哪一部历史文献?为什么很多法国宪法都将它作为序言或确认其基本内容?
(5)请对材料五中的内容作出简要评价。
(6)纵观以上各国宪法及其变化发展,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1.解答本题,只要抓住“韩非子”和“使民以法禁”、“明主……增威严之势”,就不难得出结论。正确答案为C。
2.解答的关键词是“奴役”人民和人民“抵抗强暴”。正确答案为B。
3.这番话是孟德斯鸠所说的。美国依据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制定了1787年宪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联邦政府,从而在权力机制上确保了“一个公民不惧怕另一个公民”。正确答案为A。
4.(1)《权利法案》,1689年制定,明确限制国王的权力,约束国王的作为。评价:标志着君主立宪制在英国的确立。由此形成了一种限制王权和注重议会政治的民主传统,为以后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和改造提供了法律保障。君主立宪制成为资本主义民主政体的形式之一。
(2)洛克提出分权理论,孟德斯鸠认为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应该分立,这是对理性政治的深刻思考。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立法权属于国会,行政权属于总统,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这就将上述对理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
(3)此前的美国宪法对总统任期未作出具体规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特殊历史条件下,罗斯福连任四届总统。为了防止后来者破坏或影响民主制度的实施与发展,战后,美国制定了宪法修正案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总统任期不得超过两届。
(4)《人权宣言》(全名为《人权与公民权宣言》)。该宣言强调,人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不可动摇的人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它体现了摧毁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的思想,将启蒙思想家的政治主张以法律形式肯定下来,是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思想武器,是法国乃至全人类宝贵的政治思想财富。
(5)这些内容肯定了人民的权利,用法律保证人民的自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核心内容,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6)民主制度的形式具有多样性;民主制度要不断完善;民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之路,往往很曲折,其间要经过很多斗争。(说明:对以上各问的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五、从农业立国到到工业化之路
1.总体复习目标
第一,认识农业立国与工业化概念的内涵。第二,了解历史教材上有关古今中外农业立国的思想理论与实践的基本史实。第三,纵横比较古今中外有关农业立国与工业化之路的异同、产生原因及其影响。第四,综合分析农业立国与工业化之间的联系,总结其演变规律。第五,比较分析古今中外解决从农业立国到工业化之路问题的经验和教训。
2.复习重点
(1)中国古代关于农业立国的思想与实践方面的史实与评价。如“重农抑商”政策,中国古代的土地、赋税政策和统治阶级恢复发展经济的措施,中国古代的农业与手工业发展问题等。
(2)中国近代的农业与资本主义工业发展问题。如洋务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中国近代几种工业化道路:洋务运动、实业救国等;中国近代史上土地政策的演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农民问题的关注等。
(3)新中国的农业与工业化问题。如苏联模式的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形成,新中国在农村生产关系方面进行的四次大调整等。
(4)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与工业化问题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土地政策、农业发展的模式及英、美、法、以色列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借鉴泰国、印度等发展农业的措施,借鉴韩国、新加坡等国现代化的经验等。
(5)苏联的农业与工业化问题。如“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国家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的改革,苏联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的经验和教训等。
【跟踪练习】
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国的工业现代化作出了一系列努力。据此回答1~2题。
1.中国共产党决定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作为党的总任务之一,最早源于()
A.中共二大B.中共七大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D.中共八大
2.在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和恢复发展国民经济的诸多措施中,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的是()
A.土地改革运动B.“三反”“五反”运动
C.镇压反革命运动 D.民主改革与抗美援朝运动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学家评论苏联的工业化时说:“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早就提出了‘工业是主导,农业是基础,‘要发展工业就必须从农业开始的重要论断。他在理论上一再反对把农业作为工业的殖民地,但实际上是把农业作为殖民地了。苏联工业化一开始时,农民不但要交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得付出代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例如,1936年时,苏联政府从一个区收购小麦,每公斤付给农民13卢布,而政府出售面粉时,则作价93卢布。……国家售价比购价高出5~6倍。结果,使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在苏联工业化短短的十几年内,曾发生两次较大的农业危机。……苏联全国大约饿死1 000万人。”
——《斯大林时期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
材料二 1958年2月2日的《人民日报》社论宣称:“我们国家现在面临着一个全国大跃进的形势,工业建设和生产要大跃进,农业生产也要大跃进。”此后又发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的宣传口号,并报道了个别地区小麦亩产7320斤与水稻亩产13万斤等高产情况。1958年北戴河会议上通过的关于农村工作的“决议”指出:“人民公社发展的主要基础是我国农业生产的全面不断的跃进……这将成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层单位……看来,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
——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下册
材料三 在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化过程中,乡镇企业和外资企业可谓是两支突起的“异军”。它们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两个新的增长点。
——《中国现代化历史程》卷3
(1)依据材料一,指出苏联工业化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由此产生了什么严重后果?
(2)依据材料二,指出当时中国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出现了什么现象?它给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什么影响?
(3)依据材料三,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出现了什么新现象?有何重要意义?
(4)结合上述分析,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1.题干中的表述是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明确提出的。正确答案为C。
2.土地改革使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正确答案为A。
3.(1)问题:通过剥夺农业来发展工业。后果: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两次农业危机,大量人民饿死。
(2)现象:“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影响: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导致三年国民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
(3)新现象:乡镇企业和外资企业异军突起。意义: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国家综合国力提升;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人民生活改善。
(4)启示:国民经济必须按比例科学发展;经济政策制定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要照搬别国经验,要注意结合本国国情进行制度创新。(只要紧扣主题,言之成理即可)
六、商品市场经济的演变与世界经济一体化
1.总体复习目标
第一,明确商品与商品市场经济的联系与区别。第二,掌握古今中外商品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第三,分析商品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及影响,总结出商品经济发展的规律性认识。
2.复习重点
(1)中国古代社会的商品经济。
(2)中国近代社会的商品经济。
(3)新中国从合理调整工商业到实行计划经济,再到发展市场经济。
(4)从新航路开辟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的最终确立。
(5)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
【跟踪练习】
1.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在《人类发展报告》中指出:“迄今为止的全球化是不平衡的,它加深了穷国和富国、穷人和富人的鸿沟。”对这一看法认识不正确的是()
A.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西方主导的 B.发展中国家面临日益严重的挑战
C.旧的国际秩序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D.发展中国家应该回避全球化过程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贞观政要·公平》
材料二 由于国民党政府军政费用支出越来越大,横征暴敛,入不敷出。……又大量发行法币,通货发行额达到了惊人的程度,上海批发物价从1948年1月到8月上涨50至100倍。总之,法币的价值已贬到不及它自身纸张和印刷的价值了。
——黄起元主编《中国现代史》下册
材料三 近代中国政府,都从一己私利出发,推行通货膨胀政策,掠夺人民财富,给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痛苦。但恶性通货膨胀不只是给统治阶级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削弱了政府的经济、政治基础。首先,它搞乱了财政、金融、税收,使政府入不敷出;其次它造成了社会动荡不安,激起了人民强烈的反抗,导致了反动政府的迅速覆亡。
——郑起东《国民政府与通货膨胀》
材料四 (建国初期)在国家财经困难之际,私人投机资本的活动,异常猖獗。……短期内(1949年4月至1950年2月),掀起了4次大的物价波动。……最后一次,……物价比同年1月上涨了90%。……(为此)人民政府运用政权威力和经济力量,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
——谭双泉、范忠程、朱令名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简编》
(1)在上列四则材料中,属于描述性史实的是哪几则材料?属于史论结合的是哪几则材料?
(2)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哪一治世的现象?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3)依据材料二、三,概括出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通货膨胀的原因,并指出其危害。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私人投机资本异常猖獗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党和人民政府为此采取了什么对策,收到了什么样的成效。
(5)依据上述分析,你从中得到了哪些重要启示?
参考答案:1.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发展中国家只能科学地迎接挑战,无法回避。正确答案为D。
2.(1)属描述性史实的是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四;属史论结合的是材料三。
(2)贞观之治。原因:统治者吸取隋亡教训,励精图治,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方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致力于发展经济、安定社会。
(3)原因:国民党政府发动内战,军政开支庞大;国民党政府横征暴敛;国民党政府推行通货膨胀政策,滥发纸币,掠夺人民财富。危害:削弱了国民党政府的经济、政治基础;使国民党政府入不敷出;造成社会动荡,激起人民强烈反抗,导致反动政府迅速覆亡。
(4)实质:不法资本家同人民政府领导下的国营经济争夺市场领导权的问题。对策:人民政府严厉打击投机倒把活动,开展了“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成效:到1950年春,全国物价稳定,结束了我国连续十多年物价暴涨的局面;人民政府赢得全国人民的信任。
(5)只有发展经济,才能有效降低物价、改善民众生活,稳定社会秩序;抑制通货膨胀,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保证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促进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健康发展,把中国建设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七、科学教育与宗教问题
1.总体复习目标
第一,掌握历史教材中所涉及的古今中外的科技文化成就,特别要关注世界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的成就。第二,全面分析古今中外科技发展的原因和影响。第三,总结历史教材中有关人才强国的典型现象或史实。第四,总结分析历史教材中古今中外教育发展的相关史实,分析教育发展政策、状况对一个国家乃至世界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和科技文化所产生的种种影响。第五,比较分析古今中外科技、教育、人才等问题的异同及其产生的原因,分析它们的不同影响,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第六,正确分析科技、教育、人才三者的关系,从中得出规律性的认识。
2.复习重点
(1)宗教与中国、世界历史的发展。佛教和道教在中国的演变;佛教的传播与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宗教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如对新航路开辟、印度1857—1859年民族大起义、两伊战争、海湾战争等的影响。
(2)科技教育与中国、世界的发展。中国古代在科技文化方面的重要成就,如中国古代的天文与医学成就,中国古代的教育与科举问题,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原因及成就;近代以来我国教育体制、教学内容的重大变化,我国近代留学教育发展状况及留学教育对我国的影响;新中国在科技文化方面的重要成就。世界历史上的科技成就及其取得的原因;世界历史上发展教育的典型事例及其影响,如拿破仑发展教育,新加坡发展教育,日本发展教育(明治维新与二战后),韩国发展教育等。
(3)对三次科技革命特点的比较;三次科技革命中产生的新兴行业;三次科技革命引起的经济结构、人口分布、社会生活、世界经济关系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
(4)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古代史上用人得失与政权兴衰的几个重要事例。
【跟踪练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关于嫦娥奔月历史上有不同的传说。相传“在混沌初开、乾坤始定之时,有一年,‘十日并出,流金铄石,天下间,到处‘日光似火,四海如沸,山崩地裂,草木枯焦,生民无处躲避。这时,后羿凭着他勇敢的精神和神妙的射技,仰天控弦,一口气射落九个太阳,仅留下一个,替人民解除了灾难,立下了盖世之功,深得万民爱戴,并拥他为王。然而,后羿做了皇帝后,却沉迷酒色,随意杀人,变成了暴君。黎民百姓,对后羿无不恨之入骨。后羿预感到自己好景不长,便到昆仑山王母娘娘那里求取不死药。他的妻子嫦娥怕他长生不死,贻害百姓,于是把后羿的不死药取到手,服后顿觉身轻如浮云,奔向月亮而去……”
——摘自广西人民出版社《中外民间节日》
材料二 “1994年,我国已经启动了载人航天工程,……并提出一个简易的月球探测方案。最后,这个方案未能实现。主要原因是当时对月球探测尚未提出一个完整的发展规划,缺乏长期和有深度的科学探测目标,同时,当时国家的经济环境刚刚好转,航天基础还不像今天这样扎实,当时只能做到简单的环月飞行,对国家科技发展贡献有限。”
“从1999年开始,国防科工委组织有关方面系统论证了月球探测科学目标。……从2000年开始,国防科工委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和科学家研究月球探测工程的技术方案,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我们深化了科学目标及其实施途径,落实了探月工程的技术方案,建立了全国大协作的工程体系,提出了立足于我国现有能力的绕月探测工程方案,中央领导肯定了我们的工作,于2004年1月正式批准绕月探测工程立项。”
“我国绕月探测工程到2007年实现首飞……”
——摘自http://discovery.cctv.com/special/C19607/20071016/102730.shtml
(1)材料一中的后羿,为何由“深得万民爱戴”发展到黎民百姓对其“无不恨之入骨”和妻子嫦娥偷吃不死药奔月而去?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它反映了什么本质问题?
(2)依据材料二,简要分析我国绕月工程(嫦娥一号卫星发射)于2007年实现首飞成功的原因。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1)原因:后羿深得万民爱戴是因为他射落九日,为人民解除了灾难;人民对他恨之入骨是因为他沉迷酒色,随意杀人,变成了暴君。反映的本质问题:统治者必须关注民生疾苦,否则会众叛亲离;得民心者得天下。(紧扣主题,言之成理即可)
(2)成功原因:新中国成立以来已有了一定的航天科技基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全国科技人员的团结协作和求真务实的艰苦探索;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与决策。启示:发展规划与科学目标的制定,是科学设想与技术能力的有机结合。仅有好的科学设想而缺乏技术能力只能是空想,没有好的科学设想而仅有技术能力搞不出高水平的成果;求真务实、科学决策、团结协作是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基本保证。(只要紧扣主题,言之成理,得出一点启示即可)
八、古今中外的思想文化成就
1.总体复习目标
第一,掌握文科综合考试大纲历史考点中规定的古今中外思想文化成就。第二,从纵向的角度归纳古今中外不同历史时期思想文化成就的特点、形成原因及其影响。第三,从横向的角度比较古今中外同一历史时期思想文化成就的异同,分析其异同的原因和影响。第四,总结分析古今中外思想文化成就发展的总体趋势(规律)、特点、经验与教训。第五,从历史的角度归纳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史实,认识当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重要性。第六,正确认识思想文化成就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
2.复习重点
(1)秦始皇陵兵马俑、万里长城与中国古代大运河等。
(2)儒、法思想演变与古代中国治国。儒家思想调节与和谐社会关系的功能,儒家思想所包含的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轻徭薄赋、不误农时等);儒家的以德治国主张;历代休养生息、“存百姓”思想和轻徭薄赋、提倡节俭等措施;法家的“以法治国”主张等。
(3)从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
(4)西方人文主义与启蒙思想。
(5)文化的冲突与交融发展。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与交融,如中国古代的东学西传与西学东渐;地主阶级抵抗派与“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顽固派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世界历史上的文化冲突与交融,如西方文化殖民与殖民地文化的冲突与交融;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交融;日本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与交融等。
【跟踪练习】
积极吸收外来先进文化,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据此回答1~2题。
1.在中国古代思想流派中,吸收过外来思想文化的是()
A.法家思想B.儒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道家思想
2.西方民主共和思想对近代中国有着深刻影响,下列书籍或报刊主要体现了这一影响的是()
3.阅读下列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说“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引自http://www.lai-ya.cn/
材料二 我们面临着一个以人类的传统为自己的传统的时代,一个兼容并包的文艺复兴的时代。把西方文化以及其他外来文化排斥在中国的文化之外是狭隘的,把对中华文明作出卓越贡献的少数民族文化排斥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外,也只能更加重我们这种文化封闭主义的心态。
——摘自薛涌《中国文化的边界》(载2005年6月9日《南方周末》)
(1)你认为陈寅恪的观点是否正确?请结合唐朝的有关史实予以说明。
(2)材料二作者认为少数民族对中华文明作出了卓越贡献,请你从政治、经济、民族关系和文化方面简要论证这一结论。
(3)我们应怎样看待各民族对中国历史发展作出的贡献?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发源于爱琴海地区的古希腊文明与发源于黄河流域地区的古代中国文明,两者之间有明显的差异。……
今天有人把前者称之为蓝色文明,……把后者称之为黄色文明。
——庄锡昌《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
材料二 相异文化或相异文明之间的碰撞一定会碰撞出色彩斑斓的火花,由此引起的火焰,使文化和文明演变的速度大大加快。
——庄锡昌《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
材料三 在这个新世界里,最普遍的、重要的和危险的冲突不是社会各阶级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或其他以经济来划分的集团之间的冲突,而是属于不同文化实体的人民之间的冲突。
——(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1)形成“蓝色文明”和“黄色文明”差异的自然地理原因是什么?
(2)试以新文化运动为例,论证材料二的观点。
(3)材料三中亨廷顿的观点对吗?请用政治知识分析这种观点。
参考答案:1.宋代儒家思想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新儒学“理学”。注意,历史上的儒、道、释三教合一,但道家思想不等于“道教”。正确答案为B。
2.在四种书籍报刊中,只有中国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真正宣传了西方民主共和思想。正确答案为B。
3.(1)从一定的角度来说,陈寅恪的观点是正确的。如政治上,唐政府各级官吏中有不少是少数民族,回纥族还出兵帮助唐平定安史之乱;经济上沿用和完善了鲜卑族创立的均田制和租调制;生活上各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性渗入中原地区,使唐社会生活多姿多彩;科技文化上吐蕃名医元丹贡布的《四部医典》,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唐诗和音乐舞蹈也具有少数民族风格。(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2)政治上:开发祖国边疆,扩大祖国疆域,推动祖国统一局面的形成。如吐蕃对西藏地区的统一与开发。经济上:提供大量动植物特产,丰富中华文明的物质文明;接受并传播先进生产方式,实现本民族的封建化。例如,西域地区在汉朝时传入中原地区的葡萄、石榴、苜蓿、胡豆、胡麻、胡瓜等。民族关系上:以多种形式推动民族交流和融合,促成多民族国家格局的发展壮大。例如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等。文化上:从多方面丰富了中华文明的文学、音乐、舞蹈等,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刚健、豪迈等富有生机的新元素。例如北朝时期,汉族吸收胡服、胡食、胡乐、胡舞等。(史实不在多少,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3)中华文明是各民族共同开发创造的,各个历史时期的民族构成虽有不同的变化,但都对中华文明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相对而言,汉族由于是中华民族的主体,因而贡献更多些、更大些。
4.(1)蓝色文明诞生于地中海地区,蓝色的海洋成为人们活动的舞台,航海贸易成为人们谋生的重要手段;黄色文明诞生于黄河流域,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当时的人们在黄色的土地上以农耕为主。
(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到中国,与尊孔复古逆流发生了激烈的碰撞。陈独秀等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以民权、平等的思想和达尔文的进化论为武器,高举起“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发起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就是碰撞引起的火花。它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中国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从而加速了中国文明演进的步伐。
(3)亨廷顿的观点不对。因为当今世界的冲突,表面上看来是不同文化和不同宗教信仰的群体之间的冲突,实质上是某些大国为本国的经济利益而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结果。亨廷顿的错误就在于把现象当成了本质。
九、国际组织、大国关系与中国外交
1.总体复习目标
第一,掌握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基本史实,分析其对外交往的特点、盛衰的原因与影响。第二,掌握近代列强侵华、中国近代对外政策的演变等基本史实,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第三,掌握中国现代对外政策的演变及其影响、外交成就及其取得原因。第四,掌握近代以来英、法、美、德、俄(苏)等大国之间的关系,分析它们的对外政策及演变趋势和因果关系。第五,纵横比较不同历史时期中、英、美、德、俄(苏)等大国之间关系的异同,分析其原因,并总结出相关经验教训。
2.复习重点
(1)联合国成立的原因,联合国的宗旨;联合国作用的变化;联合国通过的一些“维护和平与安全”的决议;联合国改革;对联合国与国联的比较分析。
(2)地区性国际组织,主要是欧盟形成的原因、历程与影响。
(3)东欧与西欧的关系,欧盟的形成、发展及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美国、西欧关系的发展演变,美、日关系的发展演变,世界贸易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和影响,美国霸权主义政策的发展演变,军备竞赛与军备控制,“冷战”结束后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企图,经济格局多极化与政治格局多极化,极端民族主义及其危害,战后对法西斯的处理及其影响。
(4)中国近代的屈辱外交、新中国的外交成就。近代中国外交机构逐步与国际接轨,20世纪50年代中期、70年代初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对外政策的内容、成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中美关系缓和、对外开放等),我国外交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中法关系,睦邻关系(中韩、中印关系),和平的周边环境和国际环境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性,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原因,中国致力于和平发展的史实。
(5)中美围绕台湾问题在历史上的博弈。如近代美国曾侵略台湾;《开罗宣言》承认台湾等为中国领土;美派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中美关系缓和;中美建交;美制定“与台湾关系法”,向台湾出售先进武器,阻碍中国统一进程等。
(6)围绕朝鲜、伊朗核问题所展现的美、中、俄、法、德等大国的关系问题(注意历史与现实的衔接)。
【跟踪练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兰西第二帝国拿破仑三世……竭力支持南德四邦割据,反对德意志统一,而俾斯麦也想利用统一南德之际,对法国作战,从而收到既统一南德四邦,又趁机削弱法国的效果。
——《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 当内战爆发后,英法便千方百计支援“南部同盟”,采取一系列步骤阴谋制造“两个美国”。他们的第一个步骤就是宣布承认“南部同盟”为“交战一方”。……英法的第二个步骤是以“特伦特号”事件为借口威胁美国。……英国还下令派一支载有8 000名士兵的舰队开赴加拿大,随时为开战做好准备。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4月14日)
材料三 1954年12月8日,周恩来总理兼外长对美蒋签订所谓《共同防御条约》发表严正声明:郑重宣布该项条约完全是非法的和无效的,是美国强占中国领土、企图用武力阻止中国人民解放自己领土台湾的侵略性条约。
——谭双泉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简编》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德意志统一过程中,法国拿破仑三世为何支持南德分裂势力反对德国统一,俾斯麦为何想借统一对法国作战、其结果怎样、产生了什么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英法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为何支持“南部同盟”分裂势力,美国为实现统一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结果怎样。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后美国为何与蒋介石当局签订《共同防御条约》。你是如何看待周恩来所发表的声明的?
(4)依据上述分析,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1)拿破仑三世:害怕德国统一强大,阻碍法国称霸欧洲大陆。俾斯麦:打败法国,称霸欧洲大陆。结果:通过普法战争打败法国,通过王朝战争完成统一。影响:德法矛盾进一步尖锐;为德国资本主义发展铺平了道路;德国成为强国,改变了欧洲格局;刺激了德国对外扩张的欲望。
(2)原因:英法,特别是英国担心美国发展壮大影响自己的霸权;美国南部是英国重要的商品市场和棉花等原料产地。措施: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扩充兵力,调整军事部署。结果:挫败了英法支持的“南部同盟”,维护了美国的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
(3)原因:扶蒋反共,阻碍中国完成统一大业,扼制中国的发展,维护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如何看待: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容外来侵略;表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反对外来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严正立场;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是中国政府的一贯方针政策。
(4)启示:实现自己国家统一和维护自己国家的领土完整,是各国政府的共同立场;国家的统一能否实现,取决于国家的综合实力、政府的正确决策和实现或维护国家统一的决心;欧美列强总是想通过支持他国的分裂势力来削弱对手,维护自己的霸权和利益。(紧扣主题,言之成理即可)
十、历史周年问题
1.总体复习目标
第一,历史考点中涉及的,到2007年或2008年逢“五”和“十”周年的重要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第二,综合把握周年知识点,如原因、概况、影响等。第三,关注周年问题与现实问题的联系,特别对已经考查过的周年知识点,要联系现实,从新的角度辩证思考其历史意义、局限性和现实价值或启示。
2.复习重点
(1)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70周年:中国近代史上日本发动的多次侵华战争;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原因;国共合作与全民族抗战形成原因、过程和意义;二战后国际社会对德日法西斯处理与当今德日两国对战争的态度,当今日本谋求政治军事大国及其与周边国家的关系问题。
(2)秦朝灭亡2215周年:从国家统一、制度创新和关注民生的角度认识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功过是非。
(3)郑成功收复台湾345周年:关注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和民族团结问题。
(4)《南京条约》签订165周年、《天津条约》签订150周年、香港回归10周年:关注这些条约的内容、影响和签订原因,关注香港问题的形成及解决。
(5)中华民国成立95周年:关注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及其历史功绩;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孙中山维护共和的斗争。
(6)第一次国共合作(大革命)失败80周年:关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原因、成果、失败原因与经验教训。
(7)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80周年:关注与上海相关的重大历史现象或事件。
(8)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80周年:反思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功过是非。
(9)井冈山会师80周年:关注“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形成的原因与历史意义。
(10)台儿庄战役70周年:正确评述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11)延安整风运动65周年,1957年整风运动:比较分析两次整风运动的原因、内容、成败得失。
(12)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55周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50周年:分析其出现的原因、内容和影响,反思其经验教训。
(13)抗美援朝胜利55周年,中美、中日关系开始正常化35周年:综合分析中美、中日关系的演变原因和影响。
(1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十二大召开25周年、十三大召开20周年、十四大召开15周年:关注党的自身建设。
(15)新航路开辟开始515周年、结束485周年:分析新航路开始的原因、过程、影响;与中国郑和下西洋进行比较分析,总结规律性认识。
(1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320周年、美国独立战争胜利225周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215周年:综合比较分析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形成规律性认识。
(17)《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160周年、布尔什维克形成(列宁主义诞生)105周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90周年:关注社会主义运动发展演变过程,分析其产生、演变的原因、影响或意义;关注苏联社会主义运动的成败得失,总结其经验教训。
(18)印度民族大起义开始150周年、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高潮结束100周年:分析其爆发的原因和影响;注意印度与中国之间的关系。
(19)日本明治维新开始140周年:分析日本明治维新的原因、内容、影响;综合分析日本从明治维新以来政治、经济的演变过程及原因和影响。
(20)三国同盟形成125周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90周年,希特勒上台(建立法西斯专政)75周年,慕尼黑阴谋70周年,中途岛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开罗宣言》发表、德黑兰会议召开65周年:关注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比较其异同,总结其教训。
(21)罗斯福新政开始75周年:突出对罗斯福新政因果关系的分析。
(22)欧共体成立40周年、欧洲联盟建立15周年:分析其形成与演变原因、内容和影响或意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