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时代的主旋律
2008-05-30闫会才
闫会才
实事求是地说,现在的诗歌很不景气。不是说诗歌创作数量少,而是说很多人都漠视生活的时代,去写溶化在心灵中的秘密,所写出的诗歌让人读不懂。生活在一个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为什么不让这时代在自己的诗歌中留下一点痕迹呢?要知道,只有唱响时代的主旋律,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得到读者的好评。诗人孙瑞的《十八个手印摁下之后……》就是一首这样的好诗。
诗歌前面有一小序,通过小序,我们能够知道,作者关注的是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1978年12月包产到户的事情。现在看来,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在当时却是一件惊天大事。应该说,小岗村的包产到户,与中国老百姓、与中国的发展密切相关。正因为如此,这件事情才载入了历史。也正因为这样,这首诗在2007年10月《诗刊》一发表就得到了读者的交口称赞。
诗歌第一小节写了包产到户的背景:村民衣衫褴褛,双手松树皮样干瘦皲裂,大家吃不上饭,穿不上衣。要知道,这时候我们新中国已经成立29年了。每一个执政者,每一个共产党员,每一个中国人,看到这里又怎么会不心酸?
第二小节是对18户农民包产到户行为的由衷赞美。在诗人看来,这哪里是十八个手印?分明是映红了冰雪覆盖的田野的十八朵红梅,分明是燃遍了神州平原山川的十八支火苗!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在希望的田野上看到了希望。多美的诗句啊!
第三节是阐述小岗村包产到户的意义。这是“生与死的契约”。饭都吃不上了,还怕什么?于是有了这契约。这里面有的是大无畏的精神。这是“与僵化体制决裂的宣言”,一切都是僵化体制惹的祸,到了正视现实和与其决裂的时候了。没有决裂,就没有出路啊!这是“邀春的火红的请柬”。这哪里是“字据”?分明是邀请希望的春天常驻中国的请柬!是诗句,但确实是在写实,令人信服。这是“告别贫穷落后的呐喊”。那么多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不就是为了人民富强?现在呐喊一声,告别贫穷有何过错?四句诗从不同角度进行阐述,以最后一句“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从此拉开”进行了总结。
第四小节是包产到户的结果。乡镇企业春笋般崛起,农家院堆满粮棉和笑声,山村小学迁进新校舍,中国农村因为包产到户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正因为这样,人们记着小岗村的十八户农民,中南海跨世纪的掌舵人记着他们,中华民族的发展史记着他们……
四小节,每小节五行,共二十行。每一行都道出了普通百姓的心声。同时,诗人善于借助排比让诗歌充满激情,如三、四小节。其中第四小节,排比中又有递进。谁读了这样的诗句不热血沸腾?诗人善于借助联想构造比喻,比如第二小节中,由血红的手印,联想到“红梅”“火苗”,并进一步扩展,有了比喻句“终于,在希望的田野上看到了希望”,从而让读者因此而陶醉。激情和联想是诗之双翼。诗歌有丰富生动的联想,又唱响了时代的主旋律,人们怎么会不喜欢它呢?
(作者单位:山东青州第五中学)
附原文:
十八个手印摁下之后……
孙瑞
1978年12月,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冒着坐牢、杀头的危险,在包产到户的“字据”上摁下了18个血红的手印……
一九七八年严冬。中原一隅
十八名衣衫褴褛的农民
十八只松树皮样干瘦皲裂的大手
在一份决定自己命运的“字据”上
摁下了十八个血红的手印
十八个手印——十八朵红梅
映红了冰雪覆盖的田野
十八个手印——十八支火苗
燃遍了神州平原山川
终于,在希望的田野上看到了希望
这是一份生与死的契约
这是一份与僵化体制决裂的宣言
这是一份邀春的火红的请柬
这是一声告别贫穷落后的呐喊
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从此拉开
春笋般崛起的乡镇企业记着他们
堆满粮棉和笑声的农家院记着他们
迁进新校舍的山村小学记着他们
中南海跨世纪的掌舵人记着他们
中华民族的发展史记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