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08-01-07程伟
程 伟
进入21世纪,人类已迈入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时代的要求,这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存亡。所以对中学生进行创新精神能力的培养是当今我国教育界关注的热门话题,而且普遍认识到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问题情景,培养问题意识
所谓问题意识,就是要使学生对事物保持好奇,对问题感兴趣,善与提出问题。因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创造的前提。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创造型人才的核心。
也许有人会说,传统教育也很注重问题意识。在课堂上,老师常常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作答。如果他的回答符合现成答案,就受到表扬,得到高分,现成的答案往往被弄得十分精确和标准。其实,传统教育的这种问答模式与其说是培育问题意识,不如说是培育答案意识。它主要不是在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能力,而是使学生的思维束缚在标准答案上。这样就严重地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创新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扭转上述格局,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敢于怀疑,自己去尝试着解决问题。让学生学习某个知识,是比较容易的;相对地,让学生怀疑某个知识,就要困难一些;而在怀疑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形成问题并提出问题,则更不容易。在这一过程中,光有扎实的知识基础是不够的,还需要一定的想象力和判断力。在这种意识上,想象比知识更重要。
“问题”源于好奇心,源于怀疑精神。创造性要求个体具有一种反叛精神,不满足于现状,不受传统观念束缚,大胆创新。要有不唯上,不唯书的大胆怀疑精神,敢于标新立异,敢于想象猜测,不束缚自己的创造性思维的创新品格。因此,教师应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氛围,调整师生关系,以学生为中心,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我在教初一《扁鹊见蔡桓公》“刻画两个人物的用意”这一问题时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师:本文刻画的人物显而易见,那就是扁鹊和蔡桓公。刻画这两个人物有什么用意呢?
生1:刻画这两个人物,我认为是对比,通过对比,揭示蔡桓公的可恨。
生2:我觉得对比的用意是反衬蔡桓公高高在上、目光短浅、顽固不化。
生3:对比的结果反衬蔡桓公的可悲。
师:大家说的都有一定道理。归纳起来应该是:刻画两个人物的用意是形成对比,其作用是揭示蔡桓公这个讳疾忌医者的可卑、可鄙,依照文章寓意,同学们阐述得都很有道理,但是,同学们,能不能从别的角度去考虑作用呢?
这一问题一提出,课堂上顿时活跃起来,你说这个,他说那个,大家争执不休,就好比一快石头投入水中,激起了层层涟漪。
生1:我觉得他称不上神医,医术也不太高明,应该对症下药,先治桓公的病,他就不会被处死。
生2:扁鹊有尊卑思想,不能直言不讳,不敢强行医病,太懦弱。
生3:我觉得人的思想顽固比身体疾病更严重,扁鹊没抓住蔡桓公言不由衷的根。
师:我们大家为他们精彩的回答而鼓掌,课堂上再次掀起高潮,大家各抒己见,很热烈。认识问题就应该辩证地分析,强调讳疾忌医者可卑可鄙的一面,同时也应该看到医生的责任。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结合学习内容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以新的角度看出问题。怎样才能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呢?
首先,要创设良好的提出问题的气氛。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质疑,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管对错,要多表扬不批评,更不能嘲笑与讽刺。让学生敢提问,创造一种人人参与提出问题的氛围,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其次,要给学生提供提问的时间和空间。发现并提出问题需要时间保证,必须给学生提供比较、辨析的场所和思考问题的余地。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新见解、新思路。
作为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要多看学生思维的合理因素,并及时予以鼓励,对爱提“怪问题”的同学不要动辄训斥,轻易否定,以免挫伤他们的自尊心;教师应当循循善诱,教给他们创新的方法。因此,在创新教育的实践中坚持“延缓判断”的教学原则,让敢于发言的同学不带着遗憾坐下,让每个积极参与的同学都画上满意的句号。
二、启迪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有关创造过程机制的研究表明,创造的关键是思维。创造思维是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的统一。发散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追求多样性的思维;聚合性的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找到一个正确的答案。1999年7月2日的《中国化工报》刊登了一篇文章。该文提出一个令人发省的问题:大学生与幼儿园的娃娃谁聪明?文章中有这样一段内容:有一次,女老师画了一个大圆圈问大学生:“这是什么?”大学生思考良久,才底气不足地说了句:“可能是零。”同一天,女老师画了同样的圆圈问幼儿园的孩子,孩子们立即七嘴八舌地回答:“是太阳”,“是烧饼”,“是铁环”,“是足球”,“是鸡蛋”,“是娃娃脸上的小酒窝”,“是老师的眼睛”,等等,女老师不禁感慨万千。这个事例把传统教育的弊端揭露得淋漓尽致。在语文课的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在教第三册的《谁是最可爱的人》这课时,文中写到战士马玉祥舍生忘死,冒着生命危险,从烈火中救出小女孩儿,可她的父母却已丧命战火中,那么这个小女孩儿今后的命运如何呢?文中并没有交代,我就要求同学对那个小女孩儿未知的情景、结局展开自己的想象,把那个小女孩儿的结局续写出来。其结局在学生的笔下几乎是完美的。有的把她写成了外交家,为中朝两国世代的友谊做出了大量的工作;有的把她写成了教师,为朝鲜年青的一代传播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的无私奉献的精神而言传身教;有的把她写成律师,为控告美帝国主义无端挑起战争、造成骨肉分离的事件而奔走国际法庭,等等。
发散思维质量的高低,通常以流畅、灵活、独创三个角度加以衡量。
1.思维的流畅性,指的是发散的量。在教学中,可以采用辩论、讨论、演讲、抢答等方法,培养思维的流畅性,如在讲完第五课《怀疑与学问》之后,我就引导并组织学生以“疑”为话题展开讨论、演讲等来激发学生潜在的思维。
2.思维的灵活性,是指随机应变的能力。对同一问题,要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开拓新思路,产生新见解。在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同一问题,如在讲解2001年南昌市中考作文题“以尊重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时,我就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构思立意:从尊重对象来写,可以是尊重父母,尊重教师,尊重自己等;换一个角度,由具体的对象扩展到抽象的对象,可以写尊重真情,尊重人格,尊重他人的发言权等;再换个角度,写尊重的性质,可以写尊重是美好的,尊重是相互的等;再换个角度,可以写尊重的必要性,生活需要尊重,学生也需要求尊重,寻找尊重等
3.思维的独创性,是指对刺激做出的不寻常的反应,具有新奇的成分。如在教《桃花源记》这课时,我就问学生:作者把世外桃源生活写得那么好,是真的吗?学生经过一番思考、想象之后,有的同学说:桃源生活其实好无奈,他们独处绝境,弊端很多,各种技术都落后于外界,尽管显得很富庶,也只能怡然自乐,始终不敢出来看世界,并时时担心被发现。他们之所以觉得这生活美,是相对于外面的剥削、压迫乃至战争而言。作者把这里描绘得那么美,是为了控诉剥削制度的黑暗与腐朽;也有的同学说:这种生活的确好,虽然技术上要落后一些,但也能自给自足,衣食无缺,最具魅力的优势是这里自由、平等、人与人友爱和睦。写这里的生活美好是为了寄托作者的理想。
上述两种观点,虽说在文面上根本对立,但却是在对课文内容理解基本一致的情况下,从不同的角度认识的结果,都有道理。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名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今天的教育是未来世界的蓝图,今天有什么样的教育,未来世界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因此,作为老师,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