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趣物理课堂提高物理教学效果
2007-12-30邓贵金
邓贵金
摘要:运用教师智慧,激趣物理课堂,通过幽默的语言、机智的问答、形象的比喻、贴切的实例,使得物理课堂声情并茂,妙趣横生,让学生在快乐的物理世界中神游。
关键词:语言;幽默;过程;实例;探究
物理教师作为物理课堂活动的主持人,如何轻松地引导学生步入丰富多彩而又讲究“严谨”、考究“体系”的物理世界,值得我们探究。
一、课堂教学的语言要诙谐幽默
教师要用智慧的钥匙去开启学生的智慧,而教师的智慧钥匙首属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语言,因为语言是教师的第一智慧。正如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说的那样:“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为什么相声、小品这些语言艺术能够吸引人。其主要是这类艺术形式是语言的艺术,其语言的表达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生动活泼,而语言中充满了智慧,富于诙谐,幽默,具有感染力。教师的课堂教学也是一门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课堂教学也需要生动且幽默的语言。教师幽默的语言往往体现了教师教学的智慧,因为,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能够缓解甚至克服学生的紧张心理,能够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能够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学习动机,从而促进课堂上师生之间心灵与思维的互动。教育家思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位的助手是幽默。”如果我们认可教学是一门艺术,那么教师幽默的教学语言就是教学艺术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教师教学风格的一种体现。
例如在学到“惯性”,在讨论过“惯性”的应用后,我们还可以加上这样的一段话:幸哉!好在这个世界的万物都具有惯性,不然的话会怎么样呢,我要求每生写一篇短文,以“假如没有惯性”、“假如地球突然停止自转”,“坐地日行八万里”等为题,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并挑选若干精品在班上宣读。当然,教师的幽默必须精心设计,掌握好分寸,运用于恰当的教学时空。必须避免低俗的幽默。
二、课堂教学中的比喻要形象神似
除了语言的幽默之外,形象的比喻也是一项常用的课堂教学智慧。实践证明,形象的比喻教学必定是生动活泼的教学,生动活泼的教学必定是学生喜闻乐贝的教学;形象的比喻教学是深入浅出的教学,深入浅出的教学必定是学生易于理解的教学:形象的比喻教学是轻松愉陕的教学,轻松愉快的教学也将是学生思路开阔、思维飞扬的教学。
普朗克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晚年回忆他的中学物理老师是这样教“能量守恒定律”的:一个泥水匠辛辛苦苦地把一块沉重的砖头扛到了屋顶上,他所做的功并没有消失,而是贮存起来了,或许多年后这块砖松动了,不幸落到了一个人的头上,对这个倒霉的后人做了功。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可以采用形象比喻的例子比比皆是,信手可拈。学到量子论时,有学生不理解为什么原子吸收光子向某一高能级跃迁的条件如此苛刻,能量多不行少也不行,恰恰好要等于两能级的能量差。我在上课时举例说:这好比我们上楼梯。要准确无误地从第二个台阶踏到第三个台阶,我们所做的功要恰恰好,否则就踏在二、三阶之间或三、四阶之间了。譬如说,杨氏双缝干涉中的单缝与双缝可用“一母二子,孪生兄弟”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两者的关系与相干光源的特征。在讲物质三态下分子的形态时,不妨做这样的比喻:固态时,分子就象城市中的居民那样,有固定的住所;液态时,分子就象草原上的游牧民那样,住所随季节而迁居;气态时,分子就象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侠客,云游于五湖四海。这种形象而不迁强的比喻对学生理解物质三态下的分子的形态是否更有效果呢?
三、课堂教学要注重探究过程
据说。有人问一个学生:“你是从哪里来的?”学生答曰:“米是从米缸中来的。”现实生活中就有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教学中也有类似的例子,一些学生对物理概念的来源不清楚。对物理规律的建立过程不明确。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只会复制例题,不会创新应用。这与教师重结果轻过程的课堂教学模式密切相关,在“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模式下,鲜活的知识来源被无情地截断,前人对知识艰辛的探究过程被“边缘化”。这样的教学过程,不利于学生真正地理解与掌握知识,因为,按照现代知识观,知识不是确定的事实,不是对现象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假设,一种解释,知识是在批判中发展的。死记书本知识只能导致思想的僵化。但知识又是有价值性的、个体性的和情境性的。知识的个体性和情境性,决定了知识来自于建构,没有建构的过程,不可能真正地获得知识,没有对物理知识建构的过程,不可能使学生进入真正的物理学的神奇殿堂,不可能真正理解物理学的恢宏和气象万千,不可能真正感觉到物理学的科学美。“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模式还会大大降低学生学习的乐趣,因为死记知识的条文是枯燥无味的,在适当情境中对知识进行探究才会体验到获得知识的快乐。因此,我们应该明确,过程与结果都是重要的,过程甚至比结果更重要,因为智慧往往生成于对知识探究的过程之中,因为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人才会变得更聪明。基于此,我认为,物理课堂教学应该渗透科学探究的理念。教师须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探究真实的物理现象,让学生在探究科学真理的过程中,开启自己那扇思维之门。
譬如说,在万有引力定律的教学中,如果我们的教学目标只是定位在使学生掌握万有引力定律,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将牛顿当年的探究过程作为该教学内容的重要目标加以落实。让我们简单地再现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吧!
牛顿从现象中发现了问题(问题是创造的原点):
行星的运动是变速运动,变速运动就一定有加速度,所以行星在运动过程中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这种力是什么力?它是怎样产生的?
牛顿在他家的后花园中看到,成熟的苹果会从树上落下来(可能是某一次的苹果落地现象诱发了牛顿的思考)。这是—个司空见惯的现象,谁也没有,也不会去思考这种现象,更不用说提出问题。只有牛顿提出了问题:苹果为什么不会飞向空中,而落到地面上呢?如果苹果树长得很高很高,苹果还会落向地面吗?
牛顿以为,苹果落地应该与树的高度无关。那么,如果苹果树长到月亮的高度,苹果还是应该落向地面(这是一个深刻的推理)。
月亮都象一个大苹果啊!月亮为什么不落向地面呢?
牛顿又从下面的现象中提出了问题:如果在高山上把一个物体抛出去,物体将沿曲线运动直至落到地面上。抛物体的速度越大,物体就飞得越远。如果物体的速度足够大,那么将发生什么现象呢?
牛顿认为,物体将不会落到地面上,而是绕地球旋转,这个物体多么象月亮啊!(这是一个大胆的猜想,科学发现离不开猜想!)
这个物体为什么不飞离地球,而“忠忠耿耿”地绕地球旋转呢?由此,牛顿进一步丰富了他的猜想,地球与月亮之间一定有一种相互作用的力,正是这种力使月亮绕地球旋转,使地球、火星、水星绕太阳旋转,使宇宙中的星辰按照一定的法则在广阔的太空中运行。
这些就是牛顿形成万有引力思想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了观察、探索和猜想,充分体现了科学思想的巨大力量。
在形成万有引力的思想后,牛顿通过建立理想模型、应用圆周运动知识、开普勒第三定律及科学猜想,最终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
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后,牛顿还进行了科学的验证。这就是牛顿著名的“月地检验”。
这只是一个普通的教学案例。物理课堂教学需要更多的这样的案例。因为物理学家的智慧往往深藏于他们深邃的物理思想和探究的过程之中。事实上,物理教材中也存在很多的这样的案例,这需要教师的挖掘与研究。
无疑,在物理教学中,需要我们引导学生了解物理学家发现物理规律的历程。进而了解物理学家的科学思想,汲取他们的智慧。另外,也需要教师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探究真实的物理问题,这也是丰富学生智慧的重要教学方式与教学途径。
譬如说,在日光灯电路中除了日光灯管外,还有镇流器和启动器,一般认为,“日光灯在开始点燃时,需要一个高出电源电压很多的瞬时电压”,似乎没有镇流器,日光灯就不可能被点亮。这个认识是否正确些?如果不用镇流器,而用一只阻值恰当的电阻器(譬如用一只数百欧姆的可变电阻器)代替它,日光灯也能够被点亮吗?我们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科学探究的课题。学生对这样的探究课题肯定会感到新鲜,有新鲜感就会“引来”兴趣,而学生在兴趣指引下的探究才是有意义的探究。学生通过对这个课题的探究。既能够巩固对日光灯电路的理解。也会更深刻地认识镇流器这种器件在日光灯电路中的作用,同时,学生的智慧也将在这样的探究过程中获得生长。
总之,物理教师应多读书、读好书,应广泛涉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注重科学前沿,并注重语言文学研究;使物理课堂声情并茂,妙趣横生,激趣物理课堂,让学生在体会物理学的恢宏和气象万千的同时爱上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