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大学体育学院举重普修课学生运动损伤调查分析
2007-11-08杜景强罗小平
杜景强 罗小平
(1.集美大学体育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2.集美大学医疗中心,福建 厦门 361021)
集美大学体育学院举重普修课学生运动损伤调查分析
杜景强1罗小平2
(1.集美大学体育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2.集美大学医疗中心,福建 厦门 361021)
通过采用问卷调查等多种方法,对集美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2002-2006年级8个班举重普修课的学生共240人的运动损伤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所调查的240名学生,有68人有运动损伤史,运动损伤率为28.33%。挺举项目损伤多发部位是腰部、肘关节、肩关节和膝关节(约占52.94%);抓举项目损伤多发部位是腰部、肩关节、肘关节和腕关节 (约占47.06%);其损伤的主要原因有意外事故造成的损伤比例最大(约占41.18%),其次是旧伤复发(约占22.06%)、技术动作错误(约占17.65%) 和准备活动不合理(约占11.76%)等。
举重;运动损伤;原因;预防;发病率
1 前言
举重是一项极具健身价值的运动,深受广大高校学生喜爱,又是体育学院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举重是损伤高发的运动项目之一,初学者在学习举重时,容易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各种运动损伤,直接影响到学习者对举重技术和技能的掌握,降低教学效果。因而,在举重教学时,教师应针对学生的特点, 从保健医学角度,从运动损伤医务监督、体育大学社区保健和健康促进等方面出发加强医务监督,减少运动损伤。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对象和方法
2.1.1研究对象集美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2002-2006年级8个班举重普修课的学生共240人,其中男生203人,女生37人。
2.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有关体育学院学生运动损伤方面的文献资料,了解其总体情况,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对举重普修课、选修课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建立起运动损伤档案,包括损伤时所做的动作,运动训练量,伤病后的诊断以及采取的治疗方法和康复措施、功能锻炼、恢复效果等,把档案按相关程序进行系统整理。
3)临床个案追踪,回顾性收集总结学生运动损伤临床诊疗资料。
2.2研究时间2002年9月-2006年7月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运动损伤发生率
所调查的240名学生,有68人有运动损伤史,运动损伤率为28.33%。运动损伤发生率年级间差异有显著意义,低年级新生运动损伤发生率高。其原因可能与新生从由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中学及自身不同的运动训练经历来到体育学院学习,对新的环境、新的教学和训练需要有一定的适应期,如果不能很快进入状态,势必增加损伤的机会。还有的是由于新生的竞争意识、好奇心较强,缺少运动安全意识,准备活动不充分。
3.2运动损伤发生多少与不同专业学生有关
游泳专业学生发生损伤35人,损伤率为最高51.47%;其次是小球类专业发生损伤21人,损伤率为30.88%;田径、武术项目专业损伤12人,损伤率最少为17.65,见表1。
表1 不同专业学生的损伤人数比较(N=68)
3.3运动损伤发生的项目及部位
抓举和挺举由于技术动作不同,因而受伤的部位发生的概率也不同。挺举动作中,腰部、肩关节、肘关节和膝关节的损伤发生率约占52.94%,而抓举动作中,腰部、肩关节、肘关节和腕关节约占47.06% 。挺举和抓举的运动损伤发生的机率基本持平。见表2。
表2 运动损伤好发项目与部位(N=68)
3.4运动损伤性质与项目
运动损伤性质表现为关节韧带扭伤最多,其次为肌肉拉伤及撞伤,这3种损伤占损伤总数约占61%。
3.5运动损伤原因
损伤的主要原因由意外事故造成的损伤比例最大(约占41.18%),其次是旧伤复发(约占22.06%)、技术动作错误(约占17.65%) 和准备活动不合理(约占11.76%)等。应大力加强对体育专业学生进行包括健康教育及运动损伤课程中的运动损伤预防知识传授,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及体育安全意识,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另外,运动损伤治疗棘手,易复发,学生在新的损伤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又受到损伤,使得治疗效果欠佳也是导致损伤高发的原因。见表3。
表3 运动损伤的原因 (N=68)
3.6运动损伤的程度与性质
运动损伤的性质以急性为多(约占58.82%)。损伤程度以中等程度为多(约占54.41%) ,即伤后1周内不能按计划进行活动,需停止或减少局部活动。见表4。
表4 运动损伤的种类、病程和伤情(N=68)
3.7运动损伤治疗情况
运动损伤的治疗采用中药治疗(中药外敷外洗)最多(约占60.29%)。其次为理疗(约占25%);其他有14.70%。临床上我们观察到,对急性损伤一定要早诊断、早治疗,可加速损伤的愈合,如果不及时处理,易转为慢性损伤,治疗就较为棘手。有些学生对运动损伤治疗的重要性未引起足够重视,加之学习紧张,贻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对于慢性伤病除要坚持治疗外,尽快恢复伤后康复训练也是增加治愈率的一个重要措施。见表5。
表5 运动损伤的治疗手段(N=68)
3.8损伤预防
举重损伤的性质多以过劳损伤为主,损伤中的突出因素均与教学练习关系密切。例如当重量达到一定强度的下蹲起立,有可能使站立时两腿内夹。较大重量的蹲起时,尤其是达到本人极限重量时有时会弓腰站起,勉强举起杠铃时也易产生腰椎过分后突或前突,这些动作很容易出现错误动作。因此,在教学过程应重视损伤的预防,这也包含教学中的情绪控制和调动,以尽可能达到技术要求。在安排任何新的教学手段或较少使用的手段时,应使运动员有一个适应过程。如垫人高翻所垫垫板的高度不宜过高,过高会造成腰在极度屈曲状态用力而弓腰加剧易造成损伤,我们建议在从难从严的前提下,应在练习中区别对待。安排上有张有弛,练习先后顺序的合理组合也都有预防损伤的意义。
4 结论
1)运动损伤情况复杂。所调查的240名学生,有68人有运动损伤史,运动损伤率为28.33%。挺举排在前列的损伤部位为腰部、肘关节、肩关节以及膝关节(约占52.94%),抓举运动损伤排在前列为腰部、肩关节、肘关节和腕关节 (约占47.06%),在教学训练中,要加强易伤部位的医务监督。
2)损伤原因大体分四类。意外事故造成的损伤比例最大(约占41.18%),其次是旧伤复发(约占22.06%)、技术动作错误(约占17.65%) 和准备活动不合理(约占11.76%)等。
3)运动损伤性质表现为关节韧带扭伤最多,其次为肌肉拉伤及撞伤,这3种损伤占损伤总数约61%。
4)运动损伤的性质以急性为多(约占58.82%)。损伤程度以中等程度为多(约占54.41%)。
5)举重损伤的预防措施应从练习安排、技术教学、医务监督等方面着手。对易伤部位的预防,主要是做好充分的准备运动;加强用力部位周边的肌群力量训练,使之运动更加协调,能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1] 李岳生,等.优秀举重运动员伸膝装置慢性损伤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1982,(5):1-5.
[2] 曲绵域,高云秋,浦均宗,等.实用运动医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3] 郭廷栋.竞技举重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4] 赵斌,赵焕斌.大学生体育锻炼中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1999,13(2):75-78.
[5] 王逊,等.举重运动创伤流行病学调查及其比较研究[J].体育科学,2000,20(4).
[6] 丰宝成.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J].四川体育科学,2001,9(1):18-22.
ResearchandAnadysisonMovementDamageofWeightLiftingRequiredCourseStudentsinP.E.ShoolofJimeiUniversity
Du Jingqiang1,Luo Xiaoping2
(1.Instituts of P E,Jimei University,Xiamen,361021,Fujian,China;2.Medical Treatment Center of Jimei University,Xiamen,136102,Fujian,China)
We make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about the movement damage with 240 students from JiMei University’s 8 classes of 2002-2006 grade, who major in weight lifting. The result is that the damage rate up to 28.33%. The Clean Jerk movements always hurt students’waist elbow joint, shoulder joint and the knee joint (about 52.94%); snatch movement always injury the waist elbow joint, shoulder joint and the wrist (about 47.06%).The damage mainly results from accident ,about 41.18%.Old wound the other reason is old wound recurs (about 22.06%),wrong technical movement (about 17.65%) and non-reasonable preparation and so on.
weight lifting;movement damage;reason;prevention;disease incidence
2007-02-04
杜景强(1964-),男,福建龙岩人,讲师,研究方向:举重教学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