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宣传工作方法要艺术化”

2007-05-14刘婉媛

中国新闻周刊 2007年26期
关键词:电子报革新新闻周刊

刘婉媛 秦 轩

“革新事业和现实的需要,要求我们进行真正的改革。”

越南共产党中央宣传教育部,是越共中央主管意识形态方面具体工作的部门。7月上旬,越共中央宣教部副部长、同时兼任《越共电子报》总编的陶维括博士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的书面采访,围绕阮明哲主席致美国人民公开信一事,解释越南党与政府宣传工作的思想与路线。

中国新闻周刊:刊登致美国人民公开信的初衷是什么?为什么选择《华盛顿邮报》?

陶维括:我们认为,通过国家主席阮明哲在新闻媒体上公开致信的方式,可以把越南国家政府的观点、思想、路线、政策以及越南人民的感情向美国政府和美国广大人民表达出来。

阮明哲主席想让美国人正确地了解越南和越南的对外路线,即独立自主和多元化、多边化的外交政策。越南随时愿意成为世界上所有国家可以信任的朋友和伙伴。通过这封信,阮明哲还想让美国人民感受到越南人民对他们的感情。

之所以选择《华盛顿邮报》,理由很简单,因为它是美国发行量最大的一家报纸。新闻主体都希望自己的消息得到广泛的传播。正如你们所知,《华盛顿邮报》刊登这封信后,很多报纸都转载或摘引刊登。

中国新闻周刊:这封信似乎体现7越南党和政府在对外宣传的理念和方式上有了很大的转变。

陶维括:越南外宣工作的目标是使世界各国人民和政府能够正确地了解越南,尤其是了解越南的历史、文化传统、风土人情,以及越南的革新事业。

我们的外宣工作方式在更新,这是按照发挥全方面综合力量的方向来进行的,具体包括:第一,要有效地利用各种新闻媒体;第二,把对内与对外信息紧密结合;第三,着重培训现代化专业和负责的外宣力量。

中国新闻周刊:越共宣教部的任务是什么?

陶维括:越南党中央执委会刚刚决定把中央思想文化部和中央科教部合并成为中央宣教部。宣教部的基本职能是:向中央在思想、文化、科学、教育、社会等领域提供政策、思想以及观点参考;负责检查各级党委落实党在这一领域上的指示和决议的工作;受政治局、书记处的委托,直接指导新闻出版活动,给新闻出版活动和报导者制定政治和思想方向;指导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领域的活动和宣教干部队伍的培训。

我们的宣教部现有18个司和直属单位。部门中40岁的年轻干部占近一半。

中国新闻周刊:宣教部在越南政治生活中发挥什么作用?比如说在前不久结束的越南国会选举中做了些什么工作?

陶维括:在20年的革新当中,越南在思想、文化、社会、科学、教育与培训等领域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中央宣传部的积极贡献。

越南第十二届国会的选举遵守了民主、合法、安全、节俭等要求。我们在这次选举中的主要工作是:宣传第十二届国会选举的意义及目的;宣传选举法;鼓励群众参加投票;对媒体以及各种文化艺术的宣传活动进行指导。

中国新闻周刊:在人们的印象当中,社会主义国家的宣传工作似乎容易流于死板和沉闷。对此你怎么看?

陶维括:这种印象有对和错两个方面。在20世纪,社会主义各国的宣传工作确实深入地传播了社会主义思想,引导、鼓励和动员了数百万群众。但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的宣传工作还存在着不足和缺点。革新事业和现实的要求需要我们进行真正的改革,并提高宣传工作的质量和效果。目前,我们必须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此为基础让宣传工作变得更加有说服力。我们还要加强领导人和人民之间的对话,不断革新宣传方式。新闻媒体要做好如下职能:一、宣传党的路线;二、信息多样化;三、既要做人民的论坛,也要发挥娱乐的职能;四、必须要对培训专门宣传干部队伍做好规划,让他们真正做到宣传工作方法艺术化。

中国新闻周刊:西方喜欢对越南的人权和民主提出批评,你们的宣传对策是什么?

陶维括: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集中做好了以下一些工作。首先,2005年,越南公布了有关人权的白皮书。白皮书的四个部分是有关这个问题宣传的基本内容;其次,我们集中宣传我们国家革命和革新中所取得的成就。因为这是保护和发展人权的事业;第三,进一步推动人权问题的理论研究,并结合实践,补充、完善党和国家在人权这个问题的政策路线。同时提供实践和理论基本材料,驳斥各种诬蔑和抹黑越南的论调;第四,大力推动有关人权问题的双边与多边对话活动;第五,邀请尚未彻底了解或对越南有误解的人权方面的人士到访越南,以让他们对越南的实际情况有清楚的了解;第六,有效地推动外宣活动,及时驳斥一切错误论调。

中国新闻周刊:越南的宣教部和中国的中宣部有交流吗?

陶维括:据我所知,两个部经常有交流。每年两个部都互派代表团进行考察、研究、交流经验。这是越中关系友好的一种体现。我们两个部需要在如何促进两国、两党的思想工作方面进行有效的合作。

中国新闻周刊:宣教部在网上创办了一个电子报,你是总编。这份报纸除了越南文、英文版以外,还有中文版。

陶维括:我们电子报的中文版已创刊一年多了。在一年内,很多读者已给电子报编辑部发送很多关于越南风土人情、文化、历史、越南国家、党的对外路线和改革政策路线等方面的问题,我们都及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解答。接下来,我们预计将举行一些活动,与中文版的读者进行交流。

猜你喜欢

电子报革新新闻周刊
复旧运转
旅行的没落
今天的会就开到这吧
你为什么要学会拒绝
澳大利亚革新专利制度会否走向“末路”?
电子报的评价与利用
千金碎琴
美《新闻周刊》回归纸媒
文学遗产怎样“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