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何以关乎灵魂

2007-04-23赖配根

人民教育 2007年6期
关键词:博爱刘老师心灵

赖配根

两篇小文编完了,窗外是典型的北方秋阳,没有夏天的火辣、躁动,而是明亮之中透着凉爽,显得格外纯净,似乎要把人心里的丁点儿尘埃都去除,而留下沉静与美———这正合我读完这两个教育故事的心境:没有教育技巧的炫耀,没有时髦口号的浮华,没有哗众取宠的热闹,甚至没有曲折的情节,只是朴实的日常教育生活的朴实留影,但却有摇撼心灵的力量。

因为它们蕴藉着博大的精神之爱。教育何为?好的教育是要给人指明生命前行的方向,是要帮助学生去寻找生命的意义。这要求教师至少要做到两点:一是自己对人生不仅有深刻的理解、感悟,而且有刻骨的经历、生动的感受;二是对学生作为生命个体怀有一种无名的精神上的博爱。姚老师年少时的经历,使他感觉到人生的幸福,教育的温暖,对人活着的意义有鲜活的体会,这就注定了他对“小宾”的内心世界怀有本能的同情和深刻的洞察———一个老师不能很好地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不能把握他们的内心需求,就不能对学生有很好的爱,更谈不上有效的教育。属于精神上的博爱是建立在心灵之间的温情晤对、相互视为知己的情感基础上的,所谓“人之相知,贵相知心”。老师对学生能够“知心”,教育之愛才会产生。姚老师对“小宾”的“责骂”,不仅没有伤害“小宾”,反而让“小宾”振作起来,正是因为师生之间,无形之中早已形成了精神层面的博爱关系。老师对学生的“骂”就不再是一种侮辱,而是一种“知心”的表现、博爱的外露。

因为它们洋溢着对美的事物无上的热情。这里我要特别提醒,美的事物不仅包含美的心灵、美的品德,也包括美的大自然———山川有情、花草有意,谁对大自然的美有着热情的敏感,谁的人生将是幸福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人事有代谢,但山川依旧,花草常青,自然之美永恒。知道在大自然面前“慢慢走,欣赏啊”的人,对人世的白云苍狗、世态炎凉,将会保持一份超然淡泊的心态,从而在人生的旅途上不至于轻易迷失方向,迷失人性。刘老师让学生学会欣赏身边的樱花之美,不过是日常教育的一个小小的细节。但这个细节的可贵之处,就在于老师巧妙而又“处心积虑”地引导学生真正欣赏、体会到了自然之美———这是我们教育中非常缺乏的东西。由于种种因素,一些学校教育过于功利,许多学生包括农村学生对大自然中种种至纯至上的美,不但陌生,而且麻木。刘老师的这个教育叙事,就显得格外清新可喜。而刘老师为什么能慧眼独到?无它,不过她对美的事物怀有无上的热情和不带任何功利的欣赏、沉醉。但愿有更多的教师拥有这种情怀,但愿有更多的老师会和学生一起去欣赏“樱花雨”、“桃花雨”……

一个是爱,一个是美,有了这两个不变的主旋律,教育才成为关乎灵魂的事业。

猜你喜欢

博爱刘老师心灵
“咕咚”因何加引号?
借助连环画讲故事
春天的样子
幽默的刘老师
冬日苏格兰 震撼心灵的美
博爱之歌
美味下饭剧,胃与心灵的治愈
善解孤独所以博爱
唤醒心灵
七千台湾人呼吁废除“博爱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