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府应当承担起评价教育质量的责任

2007-04-23刘群

人民教育 2007年6期
关键词:体系素质教育德育

刘群

从2005年起,北京市建立了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年报制度。2006年9月,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全部完成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的建立和实施工作。

2006年暑期,伴随《义务教育法》的修订和颁布实施,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提出逐步构建更加科学、易行的面向全体学生的区域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转变评价观念,为学生的成长、学校的发展、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诊断和支持,从而为深化教育改革、切實推进素质教育提供基础保障。为此,我们走访了北京市教委基础教育处处长李奕。

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评价体系是政府的责任

记者:北京市为什么要进行教育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改革?

李奕:首先,新《义务教育法》把素质教育上升为法律,强调了政府对实施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的责任。

过去我们所理解的政府对教育的责任,更多地体现在投入上,比如学校建设、布局调整,为适龄少年儿童提供比较好的入学条件和学习环境,对“入口”和“过程”强调得比较多。但是对“出口”,即公共教育产品的质量,则强调得不够。随着北京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待不仅在于教育的环境、条件,更体现在教育质量和公共服务的内涵上。新《义务教育法》颁布以后,政府对教育的责任不仅仅是投入的问题了。教育质量是不是提高了?学生是不是成才了?能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政府应当承担起这个责任。

在过去的基础教育发展模式中,政府对教育质量的控制缺乏一个有效的途径和“抓手”。学生的质量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价?各方面应占多大权重?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所以中、高考的成绩一度成为政府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现在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大家都意识到仅仅依靠一个唯一标准是片面的、不科学的,应该调整。但是,在“破”的同时,新的、科学的标准并没有“立”起来。

比如,“小升初”考试取消以后,小学毕业生的质量应该如何衡量?现在不同的学校对同一个学生的考核结果大不相同。到底谁该对学生质量状况提供权威的认定?是中学校长?是小学校长?还是政府?显然应该是政府,但目前政府这个角色是缺位的。在大家熟悉的其他一些领域,比如医疗卫生、食品等,政府都提供了权威的评价标准,人民群众可以根据标准来选择不同档次的产品与服务。然而在教育领域,公共教育质量却没有一个权威、公平的说法,这说明政府应承担的公共教育服务责任没有到位。

因此我们急需建立一个面向区域、学校和学生个体的质量监控评价体系,它与医疗卫生、食品等质量监控体系作用是一样的,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是一个最基本的保障。

另外,教育内部也需要统一的、体现素质教育价值取向和质量观的评价方式,来统领从教育行政部门到学校、教师、学生直至家长的思想和行动,让大家有一个共同的努力方向。这种质量观应当是大家所普遍认同的,既有科学性、又有可行性,应当体现在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上。否则,我们对素质教育的实施,就永远只能停留在小学和初一、初二,一到初三、高三,还得回到原来的体系。当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屡禁不止的时候,说明我们没有真正从内部理顺,没有建立起一种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评价方式。

实践证明,教育评价改革滞后是制约素质教育实施的瓶颈,只有建立权威科学的教育评价机制,才能保证教育教学的正确方向,激励正确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教学行为,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记者:在现行体制下,由地方建立这样一种评价方式是否可能?有多大空间?

李奕:北京现在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条件。2002年,教育部开始授予北京市高考单独命题权。2004年实现全部五科试卷单独命题,特别是伴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北京市有条件构建自己的课程体系、地方教材、中高考方案,有条件去整体设计基础教育的体系和结构,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只能设计局部。

新的评价方式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应该在入学、教育教学过程,包括最后的中、高考改革上,都要逐步打通。过去我们也搞过学生学业质量评价、身体素质评价、教师心理健康评估等监控报告,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但严格说那是局部的、片断的,在时间上是间断的,在空间上是抽样。现在这个体系应该是面向每一个地区、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学生的,应做到横向的边界无缝,纵向的深度到底,构成一个真正的完整的体系。

最大的困难在于理念的转变

记者:构建这样一个完整的教育质量评价和监控体系,需要在哪些方面取得突破?

李奕:评价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把学生成长的各项数据提取和采集上来,工作量非常大,必须设计一个好的方法。过去的纸笔方式、抽样统计肯定是行不通了,要依托信息技术,需要设计一个从班级到区县、市贯通的数据结构。在班级采集到的数据,区县一级、市一级都能够使用。这个数据结构的统一是比较难的,需要协调不同的部门。

数据结构的统一和整合应当建立在理念转变和统一的基础之上,这是整个工作中最困难的事情。

过去教育的管理体系是条块分割的,分为管中学的、管小学的,管小学的还要分管德育的、管教学的、管体美的。我过去做过校长,深有体会。让一个校长只抓德育不管教学,或只抓教学不管德育,他怎么抓呢?到了班主任那里就更是如此,他眼里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学生,他没法把他们切割开来分别抓单独的方面,教学、德育、体美,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都是有机的整体。

就如同人的身体应该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如果其中的一个器官特别卖力地工作,特别强壮,对整体而言未必是什么好事,对整个的系统值未必是提升。如果这些部门全都工作特别努力,那又会出现另一个问题:争学生、争时间、争资源,会极大地加重学生负担,仍然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所以我们需要一个整体的设计和合理的规划,这是改革面临的最需要突破的地方。

我们需要一个统一的数据结构,本质上是需要在管理上穿越部门的边界,实现工作上的整合。每个学生的精力和体力都是有限的,各方面的工作都重要,但如果各方面都要取得成绩,非把学生累死不可。所以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简单地做加法,而是应该做乘法,甚至乘方。

比如,如果德育要求每周占一节班会,美育课外活动要求每周去一天少年宫,社会实践要求每周去社区服务一次,学生有多少时间才能满足这些要求?我们是不是可以把德育和社会实践以及课程打通,来找到一条做乘法的捷径?其实德育应该融入生活和教学的各个环节,如果单占一个阵地,反而不容易取得实效。培养一个学生和整个区域教育发展的道理是一样的,都需要协调和融合,把部门利益和整体利益协调起來。这其实就是系统分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分析整体的效益,而不是简单地去做“一加一”的加法,“一加一”有时候并不大于一。

理念的转变是最困难的。难度在于教育行政各部门直到各个老师都要对素质教育有真正深刻的理解,要认识到自己的工作、自己这个部门的工作作为一个要素,在整个素质教育当中处于一个什么地位和作用,要有大局观。

理念上统一了,工作上、行为上统一了,教育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才能真正形成,否则只是把一些数据硬捏在一起,还可能是个偏态数据。所以我们现在并不急于把这个数据库建起来,不急于向社会展示出一门“高射炮”,而是要先把这个事情最关键的东西想清楚,理念上先改变。

记者:目前,在实践中工作已经进展到什么程度?

李奕:在北京的东城、西城、海淀、顺义4个区,工作已经启动起来了。从技术上讲,对学生不同方面素质测量的手段和方法有了,也正在自主研发不同维度的测量工具。从内容上讲,针对学生个人的评价,应当涉及学生学业成绩、身体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状况、社会实践等各方面,是一个综合素质评价,现在小学、初中都在做,高中也会逐渐做起来。对学校而言,评价涉及学生的德育、美育、学业成绩、身体健康等指标,总之要反映学校整体的教育质量。

记者:你们如何保证评价项目及方式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李奕:这是一个发展的过程。素质教育的内涵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不断与时俱进,我们的评价也会做相应的调整。比如10年前肯定不会有网络道德的概念,更不会有相关的评价。对于学业测试如何更能体现课改的精神、体现学生能力而不是单纯考查知识掌握,这也需要教研部门认真研究。

我们提供一个基本框架,包括社会基本公认的学生应具备的若干项素质,但这不是一个经典的、封闭的模式。学校和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加入个性化的评价内容。北京教育将来的优势就在于各个学校有不同的发展特色,如果千校一面,那是有问题的。我们提的一个口号是“包容与超越”,就是在公平、均衡的政策框架下,倡导学校与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在评价上要留有空间,让学校可以有一些自主选择。我们希望各个学校对素质教育的侧重和阐释是各不相同的,这有赖于校长办学思想的提升和学校文化的积淀。

记者:任何评价制度都需要公平和公正。如何保证各项评价数据的真实性和公信力?

李奕:解决这个问题,最终要依靠评价数据的多维、多元和海量。比如对学生的评价,有德育、美育、学业成绩、身体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状况、社会实践等多个维度;评价主体多元,有教师、教研机构、心理专家、学校、学生、家长等;评价方式多元,有客观测量、纸笔测验、问卷调查、个别谈话等,社会实践可采取用IC卡记录行为痕迹的方式。在这样海量的数据当中,即使偶尔有数据偏离事实的情况,也不足以撼动整体数据的真实。

引导社会认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质量

记者:评价的结果会对北京的基础教育工作起到什么作用?

李奕:首先,我们把这个体系定位在“暴露问题的评价”,而不是“评定优劣的评价”;是为学校提供服务和支持的,而不是增加负担和提供压力的。就如同人要定期体检,并非是让身体达到一个什么标准,而是要清楚身体的问题在哪里。教育也需要随时发现问题,不断提高,实现和谐健康发展。

我们期待,从市一级、区县一级,到学校一级、到每一个班级,评价和诊断始终在不断进行。我们对教育的认识方式,能够因此而得到改变———从经验型向科研型的改变。如果没有基于真实数据的理性和科学的分析,就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教育经验的取得总是滞后的,而教育的产品———学生,又是不能“返工”的。对一个教师而言,如果有这样一个诊断性的数据分析,可以帮助他明了当前工作中的问题,及时调整教育资源和精力的投入,在教育的微观层面做到“多快好省”,以最小的投入换来最大的产出。

对于一所学校和一个区域而言,可以有很多创造性的数据分析方法,分析出学校和区域所面临的最核心的问题究竟是什么。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打算采取的措施和策略,也可以进行模拟,对未来产生的效益进行预分析和预评估,使教育行政部门作出的决策更加科学有效。

当评价和监控的体系相对成熟之后,可以尝试把对区域和学校的评价结果在社会上公布,在更大范围内进行素质教育理念的引导。现在由于缺乏一个更加全面、公正的评价标准,社会对一所学校的评价就仅仅集中在中考、高考升学率上,家长的择校也是根据这个。如果我们有一个更权威和公正的评价结果,比如一所学校虽然升学率高一点,但近视率达到了90%,学生身体素质、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低于其他学校,家长还会趋之若鹜吗?相信大家会有更加理智的选择。择校现在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堵是堵不住的,还需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引导家长认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质量,从而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学校。

新的评价体系对校长和老师也是一个引导。现在的情况是只要有升学率,就可以“一俊遮百丑”,校长也只有这一点可以说明自己的实力。这也不能全责怪校长,因为的确是没有一个可以完整展示办学成绩的平台。如果政府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校长就有了正确的奋斗方向:学生成绩要好,身体要健康,精神要快乐,生活要幸福。光有“一俊”不行,样样都得“俊”才是真“俊”。新的评价体系意味着,不能仅仅因为学业成绩而提前透支学生的体力、剥夺学生的幸福快乐;哪怕学生的学业成绩稍有下降,也要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幸福感。

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我们最终的目标。

猜你喜欢

体系素质教育德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