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诗意飞扬
2006-01-19桑芝华
诗人荷尔德林吟唱:“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物质文化高度发达的今天,浮躁的人们却越来越不愿意去聆听大自然的天籁之音,忘却了生命只有在诗性的辉映下才得以展开。如果没有了诗歌,也就无法品尝日常生活中不经意的感动,也就没有了隐忍的眼泪和纵情的欢笑。校园是浮躁社会中的象牙塔,不妨给校园一片空间,让学生纯真的心灵在诗歌中尽情地飞翔,从诗中培养人文素养,进行文化积淀。
然而,传统的诗歌教学忽略了诗歌最富有情感这一点,而将其作为一件死物进行肢解。一般的教师从考试的要求出发,一上课就讲“诗歌按照内容可分为……,按形式可分为……”一系列的知识点填鸭式灌入,将一首首空灵优美、情蕴久长的诗歌肢解成字、词、句、篇的语言知识点。学生对优美的诗歌也就味同嚼蜡,整个课堂则如一沟死水,波澜不兴,只留下教师严肃刻板的声音。如何改变这一状况,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走来了,进一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就受到重视。而且,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展开,语文素养的地位更为突出。而文学作品中,尤以诗歌的语言最为深长,意蕴最为丰富,对语文素养的要求也最高。从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提高语文素养首先要提高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那么,如何摈弃传统的诗歌教学方法,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呢?本文就从新课程下诗歌教学的处理方式和对教师的要求两方面谈谈个人见解。
一、新课程下诗歌教学的处理方式
新课程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据此,笔者在实际教学中,总结了符合新课程要求的一套教学方法,现以教学《再别康桥》为例,加以说明。
(一)美读法
“所谓美读,就是指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然而美读不可能一步到位,要逐步提高读的要求。
教《再别康桥》之前,我要求学生自己反复读此诗,根据自己的理解处理诗句的停顿,做到清晰流利,对抑扬顿挫则不作硬性要求,希望尽量体会诗歌中传达的情感。上课时我先请几位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朗读,其他学生结合自身的预习情况,进行评点。对于字音、停顿学生们处理意见大致相同,而对声调高低起伏的处理则各有所见。这其实就涉及到对诗歌情感的理解是否恰当。有学生认为:因为诗歌本身讲的是与康桥的离别,所以读起来要悲伤,声调要低沉;而也有人认为:金柳、青荇、彩虹这些词语都很明亮,代表的应是一种快乐欣喜,所以读起来应显得轻快……你一言我一语,各人互不相让,都急于寻求我的支持与认可。这时我没有急于定论,而是播放我精心找来的配乐朗诵带,让学生用心去倾听。背景音乐的悠扬婉转,声调的轻重缓急,语速的疾徐曲折,无不感染着学生。学生们都被诗歌的魅力所征服,为朗诵者的高超技艺所感染,不由自主地跟着朗诵者轻吟低唱。在优美的旋律中,眼前仿佛有蓝天、白云、碧草、清波,在缓歌慢唱中体味诗歌的韵味,逐渐进入诗歌所营造的境界中。该怎么读虽不能形之于言,却已是胸有成竹。
(二)联想与再现法
当学生们都沉醉在诗意的氛围中时,可以适时地播放与之相关的图片。以《再别康桥》为例。当美读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我就适时给出蓝天、白云、绿茵的画面,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的图画,这其实就是艺术地再现诗中的意象。画面的重现无所谓对错,只要学生有所思、有所言即可,亦不求哪一段,亦不指派哪一段,哪幅画面印象最深就想象自己如果是画家会怎样泼墨。
(三)知人论世法
不同的人,不同的时代,诗歌体现出不同的风格特色,读诗赏诗都要握住诗人精神主脉,才能有心灵的摇曳。李白的游侠主义,杜甫的仕途失意,柳永的羁旅愁怀,辛弃疾的报国无门,对于理解诗情是一种必然之沉淀。
在学生们对于《再别康桥》的音韵美、绘画美有所感悟的基础上,我又给出了《再别康桥》的写作背景,简单介绍了才子徐志摩短暂的一生及其追求的爱、自由、美。这时不需要教师过多的点拨,学生自然而然地了解康桥的生活是诗人最感幸福的时光,那里有他的梦想,有他所追求的精神家园,这时他是快乐、欣喜的,他对康桥如同对待蜜月中的伴侣,故读中间五节有一种轻灵明快之感,而前后两节直接指出即将离别,“轻轻的”“悄悄的”,不愿打扰心爱的康桥,对离别的黯然神伤,对康桥的眷恋不舍,哀伤之情油然而生。到此时学生即明了整首诗的基调实际上是哀而不伤的,此时诗歌的主旨也昭然若揭:对康桥的依依惜别之意。诗歌是情感的高度凝聚与升华,是创作者内心最真实的显露。阅读者最重要的不是从诗句中学到何等高尚的情操,而是让内心柔软的角落有所震动,让心灵有所体验。经过了美读、联想与再现,学生的心灵浸入到诗的境界,用自己的心来解读诗歌。在这种基础之上再指导学生尝试吟诵,那些沁人心脾的文字已深植学生内心。
(四)必要的补充
当然对具体的一首诗的理解,各人都不一样,因此教师更应教会学生行之有效的方法,“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适当地开设一些专题讲座,介绍诗歌独有的表达方式和艺术手段,何谓意象、象征、意境,什么是修辞的运用,什么又是诗歌风格等等诸如此类的专业名词,让学生在阅读时能够有所凭据。
二、新课程下的诗歌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传统诗歌教学的索然寡味与教师本身脱不了关系。教师要和语文课程同步成长,必须努力适应课改要求,转变课堂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播者,转变成课堂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阅读欣赏诗歌过程中,教师承担着导航的重责,这就必然要求其具有较高的素质。
(一)对诗歌本身有着深刻的理解,关键是以情激情。罗曼·罗兰说:“要撒播阳光在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教学诗歌,教师自身必须批文入情,将自己的情感与诗人营造的意境相合,让自己先被感动,出言才会真切,才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二)适时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升华情感体验。教学《越中览古》时,我就让学生假设自己就是诗人李白,面对着怎样的景象才会有挥毫泼墨的冲动?学生的激情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有人说诗人游玩时见到一片春红柳绿,心情本是舒畅的,但生机盎然的春色中,却掩遮着旧城故址,不由使人顿生感慨。也有人说诗人选取了感受最深的历史镜头加以描绘,美人如花,战士锦衣,该是何等的喜悦和骄傲,而“只今惟有鹧鸪飞”,盛衰无常,怎能不使诗人产生慨叹。这样就使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更为深刻。
(三)放宽理解的自由度,肯定学生的想象。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的哈姆雷特,文学是一个自由的国度,教师不能总是把学生往一个方向引,更不能引向所谓的“标准答案”。如戴望舒的《雨巷》可以将“雨巷”理解成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我”就是在这样的雨巷中孤独地行着的彷徨者;也可将其看作一首爱情诗,作者在寻找心目中的女神。
其实,诗歌教学是不可完全量化操作的东西,在教学中,只要以学生为主体,有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意识,注重学生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必然能提高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增强其人文素养。
(桑芝华江苏省如东县苴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