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环境下的文学教育

2006-01-19曹明海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1期
关键词:文学作品新课程文学

沈 芳 曹明海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的全面变革,它必将有力推动我国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全面发展。这次语文新课程改革全新的教育理念体现了在反思多年语文教学成败之后对文学教育的高度重视。认真学习语文新课标,研讨在新课程环境下的文学教育问题,明确把握新课程对文学教育的新要求和新规定,是当前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新课程对文学教育的要求

我国的中学文学教育曾有过大起大落的历程。20世纪50年代,中学语文曾一度施行汉语、文学分科教学,文学教育很受重视,但昙花一现之后,即被视为禁区。直到80年代之后,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出了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的要求,文学教育渐趋摆脱冷寂的局面。但由于长期以来语文教育以语言为本位,以技术训练为主导,文学教育并没有展露其应有的人文价值。张志公先生曾对此深感忧虑地指出,“目前的语文教材里有比例不小的文学作品,但并不是进行文学教育,而是用来‘读写训练的,连古典文学作品也不例外。这样的语文教学、语文教材,实际上是一种互相掣肘,两败俱伤的作法。”世纪之交,教育界、文化界掀起的语文教育讨论热潮则更加直接而尖锐地指出当前中学语文教育过于注重工具性的弊端,呼吁从人文关怀的立场重新阐释语文教育的真谛。人们在对语文教育的反思中渐渐认识到文学教育的价值。文学就是人学,以关注生存状态和生命质量为核心的人文精神正是文学的精髓。语文教育要展示人文意蕴,文学教育是其固有的一部分,排除文学教育的语文教育是不健全的语文教育。语文教育课程标准正是在这种教育背景下孕育而生的。为将文学教育的任务真正落实,新课程对文学教育的内容不仅在总体上有所强化,而且作了较为具体的要求。

第一,新课程总目标提出,语文教育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而文学教育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上具有独特的作用。一方面,文学作品的“第一要素是语言”,是“语言的艺术”。文学教育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让学生欣赏到语言艺术的精华,获得丰厚的语言底蕴,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培养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文学作品通过形象来反映世界,它的一个极为突出的特点是具体可感性,因此文学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具有自身的优势。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可以从具体可感的表象入手,伴随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达到对文本的把握和理解。同时,这一过程又包含着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概括等理性思维活动,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创造思维能力也可以得到训练。因此,新课程要求文学教育要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方面发挥应有的也是独特的作用。

第二,文学作品承载着人类的思想、情感、意识和心灵,具有强烈的人文性质,新课程指出文学教育应“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使学生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文学作品为我们呈现的不仅是具体的言语形式,抽象的语言规律,还有多彩的生活画面,跃动的思想、情感和生命,它为学生打开了认识自然和生活的天地,展示了鉴赏真、善、美的领域,创设了陶冶情操、建构人性的艺术环境。因此文学教育不仅应是学生获得语文知识、习得语文能力的场所,更应成为学生开启心智、体验人生、净化心灵的地方。同时新课程还注意强调了这种人文教育的功能并非“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通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

第三,文学教育应时刻贯穿民族情感教育的因素,使其成为培育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通道。新课程理念明确指出,“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是培养学生语文素质的首要前提。新课程总目标也反复强调:“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培养爱国主义感情”,“认识中国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如何实现这些目标?民族文学无疑是最好的教材。因为汉语言文字的魅力,汉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在文学作品中都有着最为充分的体现。文学教育的过程,就是传播民族文化的过程,就是培育民族优秀人才的过程。因此新课程在“教材编写建议”中着意强调“教材要注重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此外,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教育应当“尊重多种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第四,新课程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文学教育应让学生“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并制定了初中阶段的具体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赋予表现力的语言”。要“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可见,新课程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作为文学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朱自清曾指出:“从教育的立场说,国文若只养成学生写作的技能,不注重他们了解和欣赏的力量,那就太偏枯了。”因而文学教育应指导学生阅读丰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获得必要的文学常识,培养和提高文学修养,加强文学鉴赏能力。

二、新课程对文学教育实施的建议

讨论新课程环境下的文学教育,更重要的应该探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文学教育的精神及实施策略问题。以下从三个层面进行阐释。

第一,文学教育应加强语感教学,让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重视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整体把握能力。

新课程强化了对学生良好语感培养的要求,反复提出“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初中阶段的要求是,使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对作品的思想倾向和内涵及感人的情境和形象具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进行语感教学,我们要注意三方面内容:

首先,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注重情感体验”。文学作品是充满生命情感的载体,它以具体的感性形象、生动逼真的意象唤起读者的想象和创造,因此文学教育是一种情感的领悟、价值的叩问。但长期以来,在科学主义和知识中心主义的影响下,语文教育以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为目的,文学教育也偏重于对知识以及认知技能的要求,而相对忽略对文学的情感层次的把握,忽略了对教师和学生个体情感素质的要求,产生了重技术、轻情感,重理性、轻感受,重解析、轻领悟的倾向,“将充满人情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巧之学、知识之学,乃至变成一种应试训练”。与之相反,新课程下的文学教育要求教师沉入课文情境,形成审美体验,精心布设

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激流,使学生获得审美情感,并透过文本世界的表象,顿悟作品中包蕴的人生经验,感受生命价值的提升。

其次,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应以整体把握为原则。新课标指出:“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文学之所以为文学是因为“有它内在的完整意蕴,有它浑然不可分割而又无所不在、渗透内外的特定神韵,有它体现着创作主体全部生命的内在生活逻辑”(潘涌)。有机的整体性是文学作品具有艺术感染力和艺术生命力的基础,如果破坏了这种有机整体性,就毁坏了作品的艺术生命。因此文学教育应着眼于整体.反对分析至上、串讲肢解的教法。王元化教授曾引用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话“如果把一只胳膊从躯体上砍下来,那就不是胳膊了”。同样,一篇文章,把它肢解了就变成另外一种东西了,“这是解剖尸体,不是讲作品,连技术化都讲不到”。因此,文学教育要遵循整体性的艺术法则,将:艾本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考察。

再次,要加强学生的阅读实践,重视诵读在培养学生语感方面的重要作用。这里强调的“读”,并不是无目的地读,而是有语调、有节奏、有情感地全心投入地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虽是老生常谈,却道出“读书”的真谛。因为“读”本身就是一种品味体验的过程。新课程亦指出:“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感悟”。此外,对“读”的数量上的要求是初中“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背诵优秀诗文80篇”。

第二,实施“对话式”文学教学,体现对话、民主、平等,合作的课程文化。

新课程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文学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文学作品不是静态的存在物,它期待读者对其“具体化”。如果没有读者的参与,文本的意义就无从建构,它只有在读者与文本的碰撞交流和对话中才能产生,所以要重视读者的地位和作用。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在文学教学中,学生的读者角色和地位应得到尊重。语文课堂上,反对“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加强学生与文本之间的相互对话过程。一方面,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改变着文本,另一方面,文本也在改变着学生的精神世界,学生向文本开放自己,与之直接交流与对话,可以获得一种自我实现的愉悦,并得到自我的发展与完善。

同时,在文学教学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也不可忽视。传统的文学教学很少涉及学生之间的交流,因而生生对话过程中产生的相互影响和教育因素被抛弃。对此新课程有所补充,“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学生在主体间的思维碰撞与交融的过程中,可以共享彼此的情感体验,共享文学艺术世界的精彩与美妙。

在文学的教学过程中还有另外一种“对话”的形式,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前面讲到教师不可取代和剥夺学生的思考权和话语权,应该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主动去寻求对文本的解读与体验,更应创设相互对话、互动合作的融洽情境,主动去寻求与学生的理解与沟通,以获得精神的交流和意义的分享。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并未削减,而是得到了重新建构。新课程规定“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后结构课程观则将教师定位为“平等者中的首席”,这更凸现了师生间的对话关系。

第三,文学教育丰富的人文内涵孕育了文本解读的多样性,因此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特体验”,倡导探究性阅读,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个性。

从文学教育的客体来看,文学文本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召唤结构”,其中有许许多多“空白”和“未定点”,它们使文学作品的主题是多重的,内涵是丰富的,意义可以向多方面延伸,这就为学生的解读和品味创造了最广阔的空间,提供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多元化理解的可能。从文学教育的主体来看,“学生对于语文材料的反应也是多元的”。这是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阅读期待视野各不相同,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必然受到自己经历、动机、情感、气质等的“塑造”,从而构成个体独特的理解和感悟。因此,对文学教育来讲,首先要承认“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即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珍爱学生富于个性的理解和新鲜的阅读感受,变被动的接受学习为自主探究学习。新课程还进一步提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视野、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学生以阅读者和发现者的身份浸润于文本的解读之中,必然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联想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培养独立思考、批判和质疑的精神,开发创造潜能,同时拓展心理图式和期待视野,提升体验能力。可见,文学教育应树立开放的、多元的、个性化的课程理念。

(沈芳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曹明海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

猜你喜欢

文学作品新课程文学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我们需要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我与文学三十年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