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笑”为线 以“喜”衬“悲”等

2006-01-19陈剑峰等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06年1期
关键词:笑声孔乙己文章

陈剑峰等

鲁迅说过,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最喜欢《孔乙己》。《孔乙己》的成功之处确实有多个方面,本文拟就《孔乙己》中“笑声”描写的作用作一初步探究。

一、“笑声”是连接文章内容的一根红线

《孔乙己》一文第一部分先对社会环境作了描写,在这一部分的末句,自然地点出主人公孔乙己:“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这在引出孔乙己的同时突出“笑”,给人们造成悬念,发人深思。

接着,文章第二部分具体描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其中有两个片段集中写酒客对他的讥笑。第一个片段,酒客揭短,取笑孔乙己偷东西。拿孔乙己的伤疤来取笑,就是拿孔乙己的不幸和痛苦来取乐。

第二个片段,酒客讥笑孔乙己没有“进学”。孔乙己梦寐以求的是读书做官,却一生未能“进学”,这成了他最大的痛苦和羞辱,别人毫不留情地直戳他这块精神上的伤疤,正是击中了他的要害。

一、二两个片段,写短衣帮对孔乙己的嘲笑,孔乙己的性格在嘲笑中得到鲜明的表现。作者将短衣帮的嘲笑组织在孔乙己一次到酒店喝酒的过程之中,又切分为两个哄笑的浪潮。每个声浪前面又对孔乙己作一番介绍,从外貌说到身世,由表及里,步步深入。短衣帮的嘲笑的话题紧扣前面的介绍,故事情节的组织层层推进而又波澜起伏。

文章的结尾这样描写:“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此时已经聚集了几个人,便和掌柜都笑了。”

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最后又在笑声中走向死亡。“笑声”贯穿全篇,这阵阵笑声与孔乙己的不幸遭遇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冷酷,同时也批判了群众的麻木。

二、“笑声”的描写,更增加人物的悲剧色彩

《孔乙己》是一幕悲剧,然而全文没有一个“悲”字出现,贯穿全文的是一个“笑”字,作者这样写是有用意的。

当然文中不同的人对孔乙己的笑,其含义也不尽相同。孔乙己自身的可笑,是作者对封建文化、封建教育制度的嘲笑和讽刺、揭露和批判。

小伙计的笑,是不经意地、“附和着笑”。邻居孩子的笑,并非恶意,是“听得笑声”“赶热闹”地笑。短衣帮的笑,是为孔乙己不伦不类的样子、故弄玄虚的语言、迂腐无能的性格而笑,以求得无聊生活中的片刻快活。这是“病态社会”所致,反映了当时社会里人与人的关系冷漠无情。掌柜及穿长衫人的笑,是以欺凌、玩弄为目的的笑。这是阶级本性所决定的。“笑”是作者进行人物塑造的一种艺术手段。

小说以“我”为见证人,以“笑”为线索,让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在笑声中活动,在笑声中走向死亡。这样让悲剧在喜剧的气氛中进行,以“喜”衬“悲”,增强了小说的悲剧效果。

三、“笑声”更有力地表现文章主题

《孔乙己》一文的主题是对国民劣根性和社会的冷漠的批判和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批判,其目的是挖出造成社会病态化的原因并进行分析,以达到“治病救人”的作用。《孔乙己》一文只是借用了一个科举考试的失败者来作为主人公,以阐发他的小说的一贯主题。孔乙己的人生经历离不开笑,短衣帮的笑,掌柜的笑,小孩的笑,正是在这些笑声中,孔乙己一步步地与人们疏远,他走向了孤独。他也想实现自己的价值,可没有人让他这么做,就连小伙计也在虐杀他。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孔乙己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社会不肯接纳他,不肯认同他。

在《孔乙己》一文中,作者多次写到哄笑。孔乙己在哄笑声中出场,又在哄笑声中死去。孔乙己的存在只是起到使“店内外充满快活的空气”的作用。“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咸亨酒店里的酒客们的冷漠和麻木,正是鲁迅所针砭的病态社会的毒瘤。当孔乙己不知去向时,掌柜的只记得“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的债务,而没有人去关心孔乙己。逐渐地,孔乙己已被人们遗忘了。作者对被病态社会异化了的人们对不幸者无动于衷的凉薄进行了解剖。

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折了腿,却得不到人们的同情,反而成了-被取笑的材料。且不说丁举人如何歹毒,只要看一看人们的势利眼,你便会明白鲁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了。

综上所述,《孔乙己》一文中的“笑声”并非可有可无之词,而是作者精心构思、巧妙安排之举,它不仅一线穿珠使《孔乙己》文章材料联成一体,而且通过“笑声”的描写增强了人物的悲剧色彩,更有力地表现了文章主题,使这篇小说成为鲁迅作品中的精品。

(陈剑峰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中学)

她改一个句式,带动理解一篇文章

杜建岳侯清芬

吴伯箫同志的《菜园小记》以延安大生产运动为背景,回忆了他和他的战友们响应毛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在延安蓝家坪种菜的生活,表现了延安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以苦为乐、奋发乐观的精神。他把琐碎而艰苦的种菜劳动写得轻松、愉快、美好而富有情趣。

但因为作品反映的生活时代久远,加之学生生活经历较浅,笔者在一个班上课时总觉得别别扭扭,学生也总是“启而不发,愤而不悱”。对文中意境美和情感美的理解不能更上一个层次,更不用说对主旨的理解了。课上得很老套,无外乎是介绍背景,整体感知(通读课文,初步理解内容),理清结构,美句欣赏等步骤,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调动不起来,课堂上除了一些简单的一问一答,平淡乏味,教学过程没有波澜,没有精彩,更无神来之笔。我觉得上得很失败。于是在另一个班上课时,对课堂结构稍作了一些调整,在整体感知阶段增加了“自由朗读,细心品味,发现文中‘美点”。这本来是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一个举措,激发学生积极阅读文章的一点尝试,谁知在这个过程中,不经意间触动了一个理解文章思想内容和情感的“按钮”。

同学们通过朗读,文章的美点集中定位在第9段和第10段,在这里,作者寓抒情于叙述、描写和议论之中,表达情感亲切自然,含蓄隽永。同学们很快就抓住了:“那些新芽,条播的行列整齐,撒播的万头攒动,点播的傲然不群,带着笑发着光,充满无限生机。”“蒜在抽苔,白菜在卷心,芫荽散发出脉脉的香气”“一棵新芽简直就是一颗闪亮的珍珠”……这些句子。并分析了这些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的感情,发言踊跃,气氛热烈。这时,班里的“小博士”邓伟同学举手站了起来:老师,“‘夜初剪春韭是老杜的诗句吧,清新极了,一畦菜怕不就是一首更清新的诗?”也是一个美句,但我说不出它美在哪儿。

我眼前一亮:这个句子是和前面同学们找的美句不一样,前面的句子都是运用记叙描写的方式来赞美蔬菜和种菜劳动的,但这句却是议论句,是寓抒情于议论的典型句子,是本文另一种抒情的方式。而议论句在叙事性的文章中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于是我决定以此句为突破口,引领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

学生很容易地说出本句运用了“引用”和“反问”等修辞手法,却没有发现“一畦菜怕不就是一首更清新的诗?”

还是个比喻句。这个比喻句隐含于反问句中,不易看出。于是,我让学生把这个反问句变为陈述句,那就是:“一畦菜就是一首更清新的诗”,学生恍然大悟:这是把“一畦菜”比作是“一首诗”,是暗喻。人们常把给人以美感或有抒情意味的事物称作“诗”,作者把那一畦菜比作给人以美感和喜悦的清新的诗,其实这一畦菜“条播的行列整齐,撒播的万头攒动,点播的傲然不群,一棵新芽就是一颗闪亮的珍珠”。那么绿,那么嫩,那么光亮,富有生机;又那么清新,那么美好,它分明就是一首诗,一首优美的诗。

接着我抓住契机,进一步追问:把“一畦菜”比作“一首诗”,那么,种菜劳动是什么?“写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继而唏嘘之声叠起:把种菜劳动比作“写诗”,真是太浪漫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群情激昂,思绪飞扬:“老师,这儿还有一首‘诗呢。”“什么?诗?”我有些莫名,学生却迫不及待地接着说:“作者和战友们暮春中午间苗的情形,夏夜畦头休憩的情形,令人联想到陶渊明、王孟的田园诗。那煦暖的阳光,新鲜的泥土气息,蔬菜清香,皎洁的月光,田间畦头的休憩交谈,虫鸣蛙叫……”不就是一首田园诗吗?

“还有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呢!”那边话音刚落,这边又有同学发现了一幅“画”:“夏未秋初,你看吧:青的萝卜,紫的茄子,红的辣椒,又红又黄的西红柿,真是五彩斑斓,耀眼争光。”这不就是一幅品种繁多、色彩艳丽的蔬菜丰收图!……

“这儿还有一部大自然的交响乐呢!”一边人声咯咯罗罗,一边在听菜畦里昆虫的鸣声。这里,人声天籁和鸣,可不就是一首旋律优美、气势宏阔的交响乐,又似贝多芬的《月光曲》……

同学们七嘴八舌,交流着自己发现的“美点”。似乎随着吴老在他和战友们种的菜园中漫步、徜徉。和吴老一起下种,一起施肥,一起浇水,一起间苗、除草。在吴老和战友们吸着烟,热烈地谈论的时候,他们也似乎正用小手支着下巴,瞪大好奇的眼睛,聆听着前辈们的争论。还有的穿梭于休憩的人群中,玩着抓“特务”的游戏……学生也就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了理解,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理解了延安军民那种艰苦奋斗、以苦为乐、以苦为荣的崇高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上完了这节课,我一扫在前一个班上课时的萎靡和沮丧,很是兴奋。同时又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新课标明确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的理念,提出了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建议。这首先就要求我们教师善思、善问、善于钻研教材,善于抓住文章的关键之点,以激发学生阅读、思维、理解、展示的兴趣。有时是课前充分备课,精心设计提问,精心设计能够开启学生情感、思维、感悟的触点;有时是在教学过程中相机捕捉学生思想的火花,点燃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如上《菜园小记》这篇课文,只借助一个句子就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把新课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理念切实地落到实处。

(杜建岳侯清芬湖北省钟祥市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笑声孔乙己文章
帐篷里的笑声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孔乙己(下)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