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本论》对中国当代经济的科学意义等

2005-12-13

理论与当代 2005年9期
关键词:资本论

《资本论》对中国当代经济的科学意义

巫继学在2005年第2辑《经济学家茶座》上撰文指出:过去,我们更多地从政治、从革命角度理解《资本论》,其实如果我们与时俱进地从经济、从建设的角度来解读《资本论》,同样具有划时代的科学意义。第一,《资本论》继承了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成果,科学地论证了劳动创造价值,整个社会财富都是劳动者的成果,从而在本质上回答了劳动在经济社会的位置。这为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对待劳动者,如何保障劳动者的根本利益,提供了科学的根本立场。第二,书中关于劳资关系的论述,对于处理当今社会的劳资关系,无疑具有指导意义。从我国经济社会的现状看,劳资关系的和谐是社会最本质也是最大的和谐,劳资和谐是当今社会稳定的一个基本因素。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向世人展示了劳资关系恶性发展必然导致的结果。这不能不引起人们对其的严正关注!第三,书中揭示了在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过程中,有一种永无休止地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趋势,这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认识到这一点,作为经济管理部门应该以经济手段来减少其负面影响,弘扬其正面效应。这种负面影响表现在:首先,资本追求经济效益,往往会忽视社会效益;其次,由于在劳资关系中资本是强势方、劳动是弱势方,这样会经常置劳动于不利的境地:最后,资本追求最大化的本性,会千方百计地降低劳动者的工资,尽量减少改善劳动者居住条件的支出;它的综合效应就是使社会和谐出现问题。第四,书中揭示了在工业化革命的进程中,城市化进程也同步进行,农村劳动力大量进入城镇,类似我们今天称之为的“农民工”的悲惨处境,令人触目惊心。作为政府,理性地认识到这一点,通过经济政策维护农民工的权益,是最为神圣的职责。第五,马克思关于劳动者对自身劳动力拥有个人所有权的理论,论证了劳动者对劳动力的所有权与资本家对财产的所有权具有同等的权利。这便为劳动者最终争取自身的利益提供了强有力的权威理论依据。在现阶段的我国,作为一般的打工者,特别是体力劳动者,他们的劳动力所有权并没有获得尊重。经济生活中出现的对打工者的种种歧视行为,压低报酬与克扣工薪,恶劣的工作环境等,都是对劳动力所有权的蔑视。第六,马克思在对重农主义的扬弃中,对农业产业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观点。马克思从历史发展的纵向与国民经济的横向双重角度强调指出。农业是基础。他以独特的视角告诫世人,农业生产的本质特征在于它的经济生产过程与生物生命更新过程是同步的。这就为我们重新认识农业,摈弃传统的农业夕阳产业论,立论农业是朝阳产业提供了理论根据,也进一步为我们认识“三农”问题,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根据。第七,马克思关于贫困化理论的论述,揭露了资本占统治地位的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资本积累规律必然导致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从而制造劳动者贫困化后果。这为史无前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敲响了警钟,给我们提高反贫困化的认识、贫困预警以及最终消除贫困给予了方法论的理论财富。第八,书中关于产业后备军的论述,对于我国就业政策的制订极富指导价值。对于失业或曰待业人员的有针对性培训,对于就业指导,对于失业人员的救济,对于结构性失业的宏观调控,都有非常现实的应用价值。第九,如何保护广大劳动者的生存权与劳动权,如何保护他们切身的经济利益?我们在《资本论》中同样得到了许多启示:劳动者团结起来,组织自己的工会,与资本进行平等博弈;建立企业调查员制度,独立监督企业违法违规运营行为;完善法律法规,为保障劳动者利益提供法律依据等。第十,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对未来社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对劳动最终转化为自由劳动,描绘了美好灿烂的画卷。认真全面地理解马克思这一理论,对于理解我们新近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于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资本论》为穷人、为劳动者经世济贫的经典远不止上述十点。《资本论》在根本上回答了穷人为什么穷,富人为什么富,昭示了穷人通往富裕的基本方向与途径,它在立场上是为劳苦大众服务的。它为劳动者提供了认识经济社会科学的方法论,为我们透过经济现象看到经济内在本质提供了认识思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精神理念,同时也为政府制订公共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全人类共同富裕,奔向金光大道给出了科学路径。

对依法执政的艰巨性要有清醒认识

卓泽渊在2005年第7期的《人民论坛》上撰文指出:依法执政是凝结了中国共产党和整个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教训与经验而产生的理性自觉。邓小平同志曾多次总结道还是民主和法治靠得住。但是对依法执政的艰巨性要有清醒认识:执政的理念并未全面确立,传统的“谁打江山谁坐江山”的掌权意识还有影响。目前,良好的政治体制还正在建构之中;司法体制改革还处在征求意见阶段。中国现在的法治状态是走向法治目标的法治,是法治化过程中的法治,还不是完全法治,还不可能为依法治国提供足够大的平台。我们还没有做好依法执政的干部准备。为什么要依法执政,如要达到全党的统一认识,可能还有一个过程,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就权力来说,权力一旦要依法,它的行使方式、行使范围、行使路径就不一样。此外,还有法律责任的问题。权力扩大很容易,权力缩小很痛苦。依法执政面临的问题很多,但依法执政是必然的,我们必须只争朝夕。

学术大师的标准

戴逸在8月18日的《光明日报》上撰文指出:黄宗羲在中国学术史上是一座丰碑,是名副其实的学术大师。称得上学术大师者,应具备四个条件,黄宗羲完全具备了这些条件。第一,学术上博大精深。他有很多重要著作、学术成就,是一个多面手。如《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宋元学案》等,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石破天惊,黄钟大吕。他对当代史也做了很多研究,撰写了《弘光实录》、《海外恸哭记》等。他还撰写了《四明山志》、《授时历法》,并研究西洋历法,不愧是历史上的学术丰碑。第二,创造性的思想贡献。黄宗羲的思想贡献主要在政治思想方面,最大的贡献在于倡导民本思想,“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与一百年后的法国卢梭的思想相近。他提出“工商皆本”,已接近近代的经济思想。他还撰写了《明儒学案》,创造了学案体史书。这几个创造,非常了不起。第三,学术大师往往桃李满天下,学术上薪火相传。黄宗羲在浙江开创学派,设立正人书院,开坛讲学,应者云集。清代的许多学术大家,像万斯同、万斯大、全祖望、章学诚等,都是他的学生。在清代浙东学派独树一帜,经史并重,一直到戊戌变法,影响到梁启超、谭嗣同。第四,学术大师不仅学问高,而且道德也高。年轻时他为父鸣冤,在弘光朝,号召知识分子反对马士英。明亡后,在四明山组织军队坚持进行抗清斗争,达十年之久。顺治时,抗清失败后,坚不出仕,隐居山中,著书立说,坚持民族气节,坚持政治理念。

我们已进入充满生活风险的时代

郑功成在2005年第4期的《群言》上撰文指出:市场经济是一个竞争经济,在竞争中间实现它的优胜劣汰,并且体现它的价值规律。失败者并不意味着总是固定某一部分人,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是失败者。竞争的失败者在这个时代是普遍存在的,它是一种社会的常态。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劳动就业的风险是很大的,这是计划经济时代所没有的,也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时代所没有的。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间,经济的全球化可以放大国内的风险,并且可能给你带来国外的风险。比方说我们的劳工,我们的劳动者,他就受到整个世界的这种强资本弱劳工格局的影响。国际金融风险,也可能给我国经济带来沉重的打击,就会直接损害我们的就业。人生本来就是充满着风险,比方说疾病总是伴随着人生,我们的调查表明,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因病致贫的现象应该说是个普遍现象。城市里面也是一样。再一个天灾,即各种自然灾害。天灾也是一种风险。还有各种意外事故与职业病,意外事故在农牧社会里,我们很难想像它能够构成人生的一大风险。但是进入工业社会以后,这个意外事故,就在直线上升、群体爆发。所以结论就是我们生活在风险之中,这个风险就是我们必须正视的挑战。

下半年经济面临三大问题

据8月15日的《中华工商时报》报道:发展和改革委宏观研究院近日发表文章指出,三大问题将会影响着我国下半年的经济。首先,房地产增长预期在明显下调,但能否实现预期中的“软着陆”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房产新政策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特别是广大普通住房消费者的欢迎,但一些房地产商和地方政府却存在一定情绪,落实的力度可能大打折扣。其次,下半年出口增长很可能明显放慢,这将对短期经济增长产生较大的压力,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拉低工业增长速度,导致就业增长回落和GDP增长放慢;二是出口产品增长放慢与一些长线产品产能加快释放结合,使通缩的压力增大。再次,当前金融环境略显偏紧,在投资增长预期明显下降、物价增幅持续下降的情况下,有导致经济增长调整过度和使通缩压力增大的风险。文章还指出,只要应对得当,这些短期性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国内经济中长期增长的基础也将更加牢靠。

美国的中国军力报告误导世人

袁炳忠在8月13日的《经济日报》上报道:德国前总理施密特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说,美国国防部上月公布的中国军事力量的评估报告“误导”了世人,夸大了中国的军费开支,中国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军事威胁。施密特认为,作为对中国军事力量的评估,这一报告缺少关于该地区“均衡军事势力”(台湾是个例外,但微不足道)的信息,例如报告不谈美国、朝鲜和日本的军事力量。因此,这一报告“是有意地”让中国以军事大国的姿态出现。报告提到中国的“所谓”战略能力即常规核导弹,却没有与美国占有绝对优势的战略能力进行比较,也明显地是为了宣扬中国是军事大国。“当然,还有一条是,报告并没有提到美国没有放弃使用武力。”施密特认为,各国都不会公布军费开支的真实数字。美国的报告说,五角大楼并不知道中国军事开支的全部情况,估计中国的军事开支是官方公布的2到3倍。这种估计“显然是过分地夸大”了中国的军费开支。中国有几千公里的海岸线,又有众多陆地邻国,而美国则只有两个陆地邻国,日本一个没有。美国在东亚、太平洋、印度洋和中西亚洲都有巨大的军事力量。考虑到这些因素,“中国的军事架构相对来说是很有节制的”。施密特强调,根据他的评估,中国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军事威胁。但是从经济上来说,由于中国人民聪明、勤劳和具有竞争力,中国将变成所有工业化国家的“激烈竞争者”。

落实制度是关键

戴军在8月11日的《光明日报》上撰文介绍:澳大利亚悉尼市的艾坪煤矿有43年开采历史,它有严格的各项规章制度,有消灭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的一系列举措,令人印象深刻。据负责井下通风和瓦斯控制部门的负责人威廉介绍,澳煤开采业人员超过10万人,去年业内共发生伤亡事故12起,其中死亡5人。均是因地面车祸或其他机械故障导致,无一例发生在井下。多年来,艾坪矿倡导的“零伤亡”安全生产口号,已扎根于每位员工意识中。进入井下后,可以看到地下巷道和工作面装置了许多瓦斯探测头,与井上安全监控室相连。井上鼓风机不断向巷道里送入加压空气,来稀释瓦斯浓度。巷道顶部悬挂许多内装石灰粉的纸袋,洞壁表面也以大量石灰粉喷涂覆盖。万一发生瓦斯爆炸,弥漫的石灰粉可阻燃,防止火灾。巷内每隔数百米有一个对讲装置,便于随时联系监控室。洞壁有救生绳,如遇险情可在黑暗中循绳引导出井。巷道每隔1500米设一个氧气瓶储备点,供矿工逃难时取用。艾坪矿工会还指定一名安全监督员,他有权根据矿工反映的安全隐患要求管理部门停产整顿。每名矿工上岗前都必须接受严格的安全培训和考试,一旦发现违规行为即刻解雇。我们下井前,听取了40分钟的安全事项和救生器材使用方法讲解,并接受井下安全知识测验。陪同考察的联邦政府的两位官员中,一位未提前通知,被矿方按规定拒绝下井,这位主管官员只好在地面上等了近2小时。矿方的做法似乎生硬和不近人情,但令人感到“零伤亡”不仅仅是一句空洞口号。安全监察员说,规章制度是用来执行而不是用来变通的,得不到落实的规章制度再完善再严格也形同虚设,人员素质和严格的监察机制,对落实制度起着决定性作用。

公权岂能私用

杨海坤在8月8日的《学习时报》上撰文指出:构建和谐社会一个最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处理好“官”与民、领导与群众、公权力握有者与私权利享有者之间的关系。“官”民和谐则天下安。现代社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人民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让出了自己的一部分权利,才形成了管理者即各级领导手中的权力,因此人民设置权力的目的根本上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一切公权力的存在都应该把人民利益的实现和满足奉为圭臬,公共权力的行使者必须使自己的决策、立法、执法以及一切与职权相关的行为都建立在符合理性的基础上,必须建立“以人为本”的执政方式。可是,在实际生活中,某些公权力的握有者一旦权力到手,就以为可以颐指气使,以权压人、以势压人。也有的官僚主义,遇事推诿,不负责任。无论哪一种形式的官僚主义,都害人不浅,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极大的危害。

建设“节约型社会”:观念和技术是关键

刘惠在8月9日的《中国经济导报》上撰文指出:有时候,节约被当作是“落后”和“保守”的同义词,有些同志甚至认为超前消费乃至浪费可以拉动内需或者促进发展,这种想法显然是错误的。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生活消费上也应该提倡合理和适度。目前,我们产业部门、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都需要确立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观念。改变人们的能源消费习惯和生活

方式,树立健康消费观念和自觉节约公共资源的意识,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一个关键。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甚至荐言:要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一种传统的节约思想,从幼儿教育起就开始渗透到中小学生们课程当中去,使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勤俭节约的意识,建设节约型社会。“节约型社会要靠体制的改革,要靠政府的调整,要靠全民意识的提高。当然从根本上更重要的是要靠工程技术方面的改良,要在资源的开采、加工、运输、消费等环节,建立全过程和全面节约的管理制度。”徐匡迪认为,首先,优化产业结构是最大的节约和对资源效果的提高,要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其次,各行各业都要追求高效率、低消耗,尽快把自然消耗损失降低到正常的水平。

我国失业原因探索

周培元在2005年第3期的《东南学术》上撰文指出:我国失业原因有体制改革对失业的影响随着国有大中型企业一步步成为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在严格的成本约束条件下,那些劳动的边际生产力低于社会平均边际生产力的职工,作为无效劳动力,会被“滤出”生产过程。那些因设备老化,结构不合理,管理不善的国有企业也将被迫退出经济领域,在这些企业就业的职工也随之下岗。这使原来大量的隐性失业成为公开失业。结构调整对失业的影响。随着产业结构调整,许多旧的工作岗位被淘汰,劳动力需求逐渐下降,当新增加就业岗位的规模和速度赶不上被淘汰的工作岗位的规模和速度时,就会出现失业现象。同时,由于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很多原来从事农业、工业的人员会向其他部门流动,在还没找到新的工作岗位时,他们也处于失业状态。技术进步对失业的影响。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越来越快,由于采用了效率更高的技术,使得许多原来在岗的工人失业。此外,科技发展虽然会使脑力劳动者的就业得到部分增加,服务部门和妇女的就业也会有所增加,但整个物质生产部门的就业总量会相对减少。人口生产政策对失业的影响由于我国长期实行了错误的人口政策,导致人口的过度增长,人口的增长速度和总量远远大于同期经济发展和就业的需求,形成目前巨大的就业压力。人口管理政策对失业的影响由于不需要那么多的人从事农业劳动,许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必然要游离出来。但由于我国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的约束,在造成了阻碍劳动力流动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了人口素质的提高。这样,在社会对劳动力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的进程中,这些被淘汰出来的劳动力却越来越不能适应环境和岗位的要求,从而长期处于绝对失业状态。解决失业的对策,首先要调整经济发展观,要从追求速度为主要目标的经济增长,转向以创造就业为中心的经济增长。同时,国家应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作用来增进就业。

解决农民工就业的突破口

刘声在8月14日的《中国青年报》上撰文指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最新完成的调研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农民工平均年龄为29岁,其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占83%,未接受过任何技能培训的占72%。课题组专家认为,国家应采取七项措施化解他们的就业困难:1.改革户籍制度,实行居住地户口登记制,实现农民的自由迁徙权,使他们能够在城市获得长期合法居住权,给予农民工与市民平等的待遇;2.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使农民在自愿放弃土地中得到应有报偿,为农民实现向城市的稳定转移提供资金支持和“原始积累”;3.逐步向农民工开放城市的公共服务,特别要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和农民工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政策;4.改革城市的社会管理体制,使农民工能够参与城市的政治和社会生活;5.建立和发展农民工技能培训体系,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6.实行农民工就业登记与企业招工的报备制度、失业登记与社会保险登记制度、劳动合同管理制度等;7.坚决清理和制止向农民工的收费和变相收费,清理和废止对农民工就业的歧视和限制政策。

“就业”重于“GDP”

柯象中在8月2日的《中国财经报》上撰文指出:无论是从政治意义还是从经济意义上说,忽视就业数据都是一个明显的缺陷。在西方,“就业”意味着选票,就业增加才会赢得选民的心。中国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执政为民”的新理念,那么,怎样才能体现这种新的执政理念?“就业”是最好的指标。没有就业增长的“GDP”增长,要么是浮夸,要么是不健康的、失衡的增长,这样的增长必然导致两极分化,因此是难以持续的。就经济意义而言,“就业”数据是经济运行最准确的指标。就业的变动最能反映经济周期性的波动,是经济走势最敏感的风向标。我们过去片面强调“GDP”而忽视就业,形成一种片面的政绩观,这种统计数字的消极导向作用不可低估。必须将统计重心从“GDP”转移到“就业”上,让“就业”成为衡量各级政府政绩的重要尺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执政为民”的新理念。

长三角经济出现整体“滑落”

徐寿松等在8月3日的《北京青年报》上撰文指出:今年上半年“嘉兴整体上投资、企业收益和财政收入的增速都在回落。”而长江三角洲地区诸多城市都面临嘉兴一样的发展困惑。上海、浙江、江苏的生产总值等五大核心经济指标增长速度,上半年都纷纷回落,有的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上半年GDP增幅同比回落了4.5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回落3.3个百分点。出现这样大的波动是近年来第一次,值得引起高度重视。”上海市一位领导在年中经济工作报告会上言之切切。浙江、江苏的各级领导也对经济的明显波动表示关注。上半年,三省市五项重要经济指标基本都在下降.在外商投资方面:第一季度,在长三角16个城市中,有13个城市的协议注册外资金额呈负增长,其中4个城市的降幅在40%以上。据称,这是自亚洲金融危机以来长三角地区引进外资首次全面下滑。浙江省省长吕祖善说,这“既是宏观调控预期目标的必然反映,也是多年来结构性、素质性矛盾的必然显现”。表面上看,经济增幅回落是宏观调控的必然反映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代价。实际表明:拼土地、拼劳力、靠投资拉动的外延式增长方式已难以支撑经济持续高速前行。专家们认为,宏观调控给了经济增长方式一个修正的机会,长三角地区应该借此加速实现从粗放型发展模式到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蝉蜕”,当好全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

我国五百强大多是垄断企业

魏文彪在8月2日的《中国经济时报》上撰文指出:众所瞩目的2005中国企业500强排行将在天津揭晓。中国企业联合会分析报告显示,中国企业500强和世界企业500强之间的区别是:首先,世界500强大多数都是私营企业,而中国的大企业大多数都是国有,甚至是国有独资;其次,世界500强大部分所在的行业是汽车等竞争性行业,而中国企业大多数处在垄断性行业。综观世界各国,大型企业研发能力的提高是国家综合科技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我国,大型企业所具有的垄断性地位,使得它们惰于提升研发能力,垄断也在客观上萎缩我国的科技竞争力。此外,因为垄断排除了竞争,而没有竞争就不可能会有消费者的权益保障,则生活与生产必需晶的价格畸高将不可避免,这样国民要付出比竞争环境下要多得多的财富。

美国的穷人

盛立中在2005年第8期的《看世界》上撰文介绍道:欧洲商会今年公布的一份最新资料表明,美国经济实力领先欧盟大约为20年。在人均收入项目上,美国早在1985年就有了欧洲人现在的收入水平。美国各地由于经济发展情况不同,都有自己的最低工资标准“地方标准”。比如,纽约州今年施行的最低工资标准是每小时61美元,明后年分别调至6.75和7.15美元。美国2005年贫困人口的标准是,单身年收入少于9570美元、两口之家少于12830美元、三口之家少于16090美元、四口之家少于19350美元、五口之家少于22610美元为贫困家庭。但这些富裕国家今日所称谓的“贫困人口”,却体会不到“穷”滋味。据(今日美国)所作的2003年美国贫困人口生活状况调查报告称,美国3000多万穷人中,73%拥有汽车,这其中又有近1/3有两辆车或以上;99%有冰箱;75%使用洗衣机;73%有电烤箱;97%有彩色电视机,其中55%有两台或以上彩电。这些穷人中,46%拥有自住房屋,平均值超过10万美元;76%的家庭装有空调,平均每家有三个睡房,一个半浴室,一个车库。这些西方标准的穷人,在解决医疗问题上更是具有“先天”优势,比那些中产阶级群体更猛于医疗消费,并实实在在地按标准享受服务,唯一的理由就是“穷”!穷人看病自个儿不会掏一个子儿,全部由政府埋单。

猜你喜欢

资本论
“历史性解读”视野下的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
我与《资本论》的故事
施复亮译本《资本论大纲》
社会认知视角的虚假意识
论《资本论》立论基础的逻辑缺陷
关于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的研究
世界工人运动对马克思《资本论》创作的影响
被写进《资本论》的清朝官吏
《资本论》热卖的背后
《马克思〈资本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