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叫卖“生日”

2004-10-13

中国市场 2004年10期
关键词:郭先生何先生报纸

一 佳

一张生日旧报叫价200元

深圳出现"生日报"专卖店,专为顾客寻找生日当天的老报纸

一张生日旧报叫价200元

头条提示旧报纸当废品卖,市场价如今是四角钱一斤。

然而,有位郭先生想到一个"绝招",将一张四个版的老报纸卖到两三百元甚至上千元的高价。这个点子就是专门帮顾客寻找生日当天的老报纸,作为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赠送。

"第一个感觉是给妈妈看"

1968年8月18日出生的何先生在今年生日这天收到了朋友送来的一份特殊生日礼物。打开精美的包装一看,是一份1968年8月18日当天出版的完整的《人民日报》原件,从国家大事到天气预报都在泛黄的旧报纸上记录下来。何先生激动地对记者说,"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一定要拿给妈妈看,让她知道生我的那天,世界上发生了什么。"

一位余女士已经订购了十几张"生日报"。她自己经营公司,每年都会给员工赠送生日礼物。前不久,她无意中听说了"生日报"这个新鲜事物,就决定给每个员工送一份这样的礼物。"200元的价格看上去很贵,但是比起吃顿饭、买个蛋糕,要有意义。员工会觉得我很有心。"

创业缘起:运气加灵感

郭先生的创业之旅充满了偶然。郭先生有个伙伴曾经帮助华东一大型图书馆设计信息化报纸检索系统,图书馆将大量的报纸扫描转化为数字信息后,只留了一份原报,剩下的全部送给了这位朋友。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只是凭直觉感到这些老报纸有价值,但苦于没有找到法子"变现",只能守着一屋子的旧报纸苦思冥想。

一次,郭先生在一次电视报道中看到,希腊申办奥运会时,向每位投票的奥委会官员赠送的礼物,竟然是他们出生当天的《泰晤士报》。老郭顿时眼前灵光一现,"生日报"的创意由此而来。

如果说,免费得到一大堆旧报纸是好运气,希腊人的妙举是灵感的源泉,随后的创业则是凭借耐心和实干。从那时开始,老郭花了一年的时间到各地图书馆、档案馆、报社资料室搜集老报纸,足迹遍及全国。搜集的过程大部分时候相当困难,因为要从正规图书馆买到旧报纸,常常要经层层审批,有时一拖就是半年。不过,中间也有几次好运气。一次,在东北正好遇见一家广电大楼搬迁,成堆的文革时期报纸当废品按斤出卖,老郭欣喜若狂地以高价全部收下。还有一次,碰上四川一家大报信息化改造,让老郭捡了个大便宜。

这个创业模式能复制吗?

现在,老郭旧报纸的收藏量达到了80万份,整整堆满了5间房,从1927年开始到现在,几乎每一天出版的报纸都可以找到。解放前的报纸有《前进日报》、《东北日报》、《新华日报》等,解放后的主要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这些报纸大多以几元一份的价格收来,但当这些报纸与一个人生日联系在一起的时候,身价立刻翻了百倍。70年代的报纸每份要卖198元,40年代的则要卖398元,一些纪念日的报纸价格更是身价不凡。

老郭清楚得记得,在深圳创业后,第一个顾客是位华为工程师,之后客人源源不断。大多数都是回头客,还有就是客户收到报纸以后炫耀给别人看,又把他的朋友吸引住了。人际传播成为他这门生意最好的推广途径。郭先生告诉记者,刚出这个点子的时候,他们以为40岁以上的人群比较怀旧,会是主要购买群体。没想到产品推出后,大受年轻人的欢迎,购买群体的70%是二、三十岁的人。去年10月以来,已有上千人购买了生日报。

老郭总结说,他的创业经验具有不可复制与可复制的两重性。不可复制的是,谁要是再想从搜集老报纸开始做,很困难,因为老报纸的资源相当稀缺。北京图书馆提供一项服务,是将读者生日的报纸拍成照片制成纪念品;而老郭提供的每一份报纸都是当年的原版。不过有些可以借鉴,那就是将文化概念引入销售的创意。

猜你喜欢

郭先生何先生报纸
何宅
该干什么干什么
父亲9年20万字记录孩子成长
报纸
卖报纸
可以吃的报纸
卖报纸
守号6年七星彩 2元秒变500万
双核当四核卖销售商称“拿错了”